GBT 17160-1997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被GBT 17160-2008代替)
- 格式:pdf
- 大小:361.83 KB
- 文档页数: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技术规定(1:500 1:1000 1:2000)2018年5月发布 2018年5月开始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XXXX发布目录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代号 (3)3.1 术语 (3)3.2 代号 (4)4 空间定位 (4)4.1 数学基础 (4)4.2 图幅分幅及编号方法 (4)4.3 有向点、线规定 (5)5 要素分类编码原则 (5)6 要素分类 (6)7 要素编码 (6)8 分类与代码扩充原则 (7)9 要素分层及图层属性 (7)10 入库数据的要求 (8)10.1 数据编码、数据结构要求 (8)10.2数据格式转换要求 (9)10.3逻辑一致性要求 (9)10.4接边处理要求 (9)11 数据入库 (9)附录A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大类、中类) (10)附录B 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12)附录C 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分层 (51)附录D 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分层属性表 (53)附D.1 一般规定 (53)附D.2 测量控制点(CPTPT) (53)附D.3 坐标公里网(CPTLN) (54)附D.4 水系点(HYDPT) (54)附D.5 水系线(HYDLN) (55)附D.6 水系面(HYDPY) (56)附D.7 居民地点(RESPT) (57)附D.8 居民地线(RESLN) (59)附D.9 居民地面(RESPY) (61)附D.10 交通设施点(LRDPT) (63)附D.11 交通设施线(LRDLN) (64)附D.12 交通设施面(LRDPY) (65)附D.13 管线点(PIPPT) (67)附D.14 管线线(PIPLN) (67)附D.15 管线面(PIPPY) (68)附D.16 境界与政区点(BOUPT) (68)附D.17 境界与政区线(BOULN) (68)附D.18 行政区面(BOUPY) (69)附D.19 地貌点(TERPT) (69)附D.20 地貌线(TERLN) (70)附D.21 地貌面(TERPY) (70)附D.22 植被与土质点(VEGPT) (71)附D.23 植被与土质线(VEGLN) (72)附D.24 植被与土质面(VEGPY) (72)附D.25 文本注记 (73)1 范围本标准规定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用以标识数字形式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基本要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基本要求3.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3.1.1大比例尺地形图(指1:500、1:1000、1:2000地形图)是城市规划、管理、工程项目设计、建设和土地管理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为指导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特制定本要求。
3.1.2本要求主要对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测绘的主要内容和表示方法做出规定,测绘过程的技术要求将在随后的章节详细说明。
3.1.3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测绘的主要内容和表示方法在《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以下简称《规范》)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中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规范》和《图式》是我院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依据。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规范》、《图式》中未作说明的地物,还有部分地物、地形要素的测绘未作详细说明。
为确保大比例尺地形图满足城市规划、管理和其他用户的要求,结合太原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要求,作为对《规范》、《图式》中未详细说明有关事宜的补充。
3.1.4本规定未明确规定的,按如下标准执行1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2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3.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格太原市大比例尺采用40cm×50cm矩形分幅,图幅按太原市地形图编号方法进行编号。
3.3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应执行以下要求。
3.3.1图根点、测站点精度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得大于1/10基本等高距,丘陵地不得大于1/8基本等高距,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1/6基本等高距。
XXXXXX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申报单位:审批意见:总工程师:20xx年xx月xx日主要设计人:20xx年xx月xx日审批人: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六、基础控制测量七、图根控制测量八、地形图测绘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X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1.控制资料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X个(XXX、XXX、....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XXX、XXX、.... ...)。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
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
A1.4杭州市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据数据结构规程杭州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2002 年 9 月目录第1 章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第2 章引用标准 (1)第3 章总则 (1)第4 章类型说明与缩写 (2)第5 章各层属性表结构 (3)5.1测量控制点 (3)5.2控制点注记 (3)5.3控制点辅助线 (3)5.4居民地 (3)5.5线状房屋附属设施 (4)5.6点状房屋附属设施 (4)5.7垣栅 (4)5.8单位名称标记点 (4)5.9居民地注记 (4)5.10居民地辅助层 (5)5.11居民地边线 (5)5.12线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 (5)5.13点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 (5)5.14场馆设施 (5)5.15工矿设施注记 (5)5.16工矿类辅助层 (6)5.17工矿类边线 (6)5.18铁路 (6)5.19线状铁路附属设施 (6)5.20点状铁路附属设施 (6)5.21道路中心线 (7)5.22道路边线 (7)5.24点状道路附属设施 (7)5.25道路注记 (7)5.26道路辅助线 (8)5.27各类管线 (8)5.28线状管线附属设施 (8)5.29点状管线附属设施 (8)5.30管线注记 (8)5.31管线辅助线 (9)5.32面状水体 (9)5.33岛屿 (9)5.34单线河流及沟渠 (9)5.35线状水系附属设施 (9)5.36点状水系附属设施 (9)5.37水体注记 (10)5.38水系辅助层 (10)5.39水系及附属设施边线 (10)5.40境界面 (10)5.41境界线 (10)5.42地名标记点 (11)5.43境界边线 (11)5.44地名注记 (11)5.45等高线 (11)5.46坡、坎 (11)5.47高程点 (12)5.48 地貌(线状) (12)5.49 地貌(点状) (12)5.50 土质 (12)5.51地貌与土质注记 (12)5.52地貌辅助层 (13)5.53地质地貌边线 (13)5.54 植被(面) (13)5.55 植被(线) (13)5.56 植被(点) (13)5.57植被注记 (13)5.58植被边线 (14)5.60地图图廓整饰线状要素 (14)5.61地图图廓整饰注记 (14)第1 章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据各层的属性表结构、属性项的中英文名称、数据类型及宽度。
地形图规范篇一:地形图数字化规范WORD版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199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为信息源,采用手扶跟踪或图形扫描等手段获取地形图数据的方法和要求。
依据本标准获取的地形图数据可用于建立相应比例尺测绘数据库或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
相应比例尺其他图种的数字化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3 术语3.1 工作底图 working base map 用于数字化作业的地形图。
3.2 检查图 check map经地形图数字化作业过程,把编辑处理后的地形图数据通过绘图仪按图式规范输出的用于检查数字化作业内容和精度的地图。
4 专业设备要求4.1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幅面可根据数字化图纸的大小而定,一般选用A1(841 mm×597 mm)幅面。
数字化仪的分辨率不小于每cm394线,精度不低于0.127mm。
也可根据数字化的具体精度要求选择相应的数字化仪。
4.2 扫描仪可选用平台式或滚筒式扫描仪,其分辨率应满足8.2.4.1的精度要求,一般不小于每cm157点。
4.3 绘图仪用于检查图输出的绘图仪应满足以下要求: a)动态误差不大于0.1mm;b)单笔重复误差不大于0.05mm;c)有效绘图面积不小于841mm×597mm(A1幅面)。
4.4 数字化软件4.4.1 软件的使用环境数字化软件应在通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下运行,并便于和通用的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进行通讯。
X X 市1 : 5 0 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标准及整理规范一、数据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市1:500地形图数据的分层、分类与代码、几何特征、质量要求,以及数据整理流程。
本标准规范适用于XX省供电公司1:500地形图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是1:500地形图数据数据现状数据整理、检查以及未来数据更新、入库的重要依据。
本标准建设时,充分考虑了目前XX市1:500地形图数据现状及未来数据更新的要求,并具有相应的扩展性,以适应未来数据应用需求。
2、设计依据与引用标准GB/T 13989-1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7278-2009,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CH/T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T1007-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JJ100-200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B/T 16818-2008,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CH/T 9008.1-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3、数据地物类型要求如下所有的地物必须拥有自己相应的代码所有的地物必须在CASS的相应图层同一地物构成的面必须闭合同一地物构成的线、点或者注记不能被打碎4、图形规则(1)数据坐标位置必须保证正确;(2)提供数据空间范围信息;(3)点符号必须是块实体,并有正确的块名,块名要符合南方CASS标准规定;(4)线必须连续,要求构面的多段线其“属性”-“闭合”必须为“是”,或者首尾相连;(5)同一位置上同类对象必须唯一存在,不允许重叠。
东莞市1:500、1:1000、1:2000 矢量地形图数据标准(定稿)东莞市城建规划局武汉武大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零零五年三月前言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将《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 100-2004作为本标准的基础标准,沿用了相关的概念,少量进行了改变。
对需要描述拓扑关系的空间对象,参照本标准中附录所定义的城镇地籍空间对象。
本标准的附录部分为标准的附录,属本标准的组成部分。
本标准由东莞市城建规划局提出。
本标准由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归口。
本标准由东莞市城建规划局、武汉武大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益忠、叶伟翔、陈明辉、何瑞棉范业稳、黄彩贞、邓晓光、邱文、朱毅目录1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数据标准设计的基本原则 (1)1.2.1 兼容性 (1)1.2.2 可操作性 (1)1.2.3 先进性 (1)1.3主要技术依据 (1)2质量要求 (1)2.1数据质量的具体内容 (1)2.1.1 几何精度 (1)2.1.2 图形质量 (1)2.1.3 属性精度 (1)2.1.4 逻辑一致性 (1)2.1.5 完整性 (2)3成图基本规定 (1)3.1平面坐标系统 (1)3.2高程系统 (1)3.3基本等高距 (1)3.4分幅与编号 (1)3.5文件命名方式 (1)3.6高程注记 (1)3.7成图精度 (2)3.7.1 平面精度 (2)3.7.2 高程精度 (2)3.7.3 最大误差 (2)4数据格式标准 (1)4.1数据编辑平台和数据提交格式 (1)4.2地形图要素分层设色及符号标准 (1)4.2.1 分层设色标准 (1)4.2.2 地形图要素符号标准 (2)4.3地形图注记标准 (2)4.3.1 注记字体定义 (2)4.3.2 地形图注记规定 (2)4.4地形要素表示准则 (3)4.4.1地形要素分类与编码标准 (3)4.4.2 地形图要素代码及属性放置准则 (5)4.5图幅接边 (8)4.6地形图元数据格式要求 (9)4.6.1 元数据格式 (9)4.6.2 填写要求 (9)4.7图廓整饰 (9)附件1 (10)附件2 (11)附件3 (23)附件4 (26)附件5 (46)附件6 (49)附件7 (54)附件8 (56)1总则1.1 适用范围1:500、1:1000、1:2000地形图是城市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A1.5杭州市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据分类编码规程杭州市规划局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2002年9月目录第1章适用范围 (1)第2章引用标准 (1)第3章分类、编码方法 (1)第4章分类、符号与代码表 (2)4.1 测量控制点 (2)4.2 居民地和垣栅 (2)4.3 工矿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6)4.4 交通及附属设施 (13)4.5 管线及附属设施 (17)4.6 水系及附属设施 (19)4.7 境界 (22)4.8 地貌和土质 (23)4.9 植被 (26)4.10 图廓 (29)第1章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1:500、1:1000、1:2000基础地形图数据分类与代码。
本规程适用于杭州市1:500、1:1000、1:2000基础地形图数据的更新与建库。
第2章引用标准《GB/T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杭州市1:500、1:1000、1:2000地形图分层规程》,2001第3章分类、编码方法本规程采用六位数字码,其结构定义如下:1 2 3 4 5 6前四位为基本参照国标编码,在国标基础上略有增删。
第五位为类型码,表示地形图要素的空间几何类型,其约定如下:1………………表示点状地物2………………表示公共边3………………表示线状地物4………………表示辅助线5………………表示面状地物7………………表示附属线8………………表示名称标记点9………………表示注记点第六位为说明码,是对第五位类型码的补充说明。
当第五位为1、3、5时,说明码是对本类要素的细化;当第五位为2、4、7时,说明码是线的线型,1表示实线;2表示虚线。
第4章分类、符号与代码表4.1 测量控制点4.2 居民地和垣栅4.3 工矿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4.4 交通及附属设施4.5 管线及附属设施4.6 水系及附属设施4.7 境界4.8 地貌和土质4.9 植被杭州市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据分类编码规程4.10 图廓说明本分类编码的前四码基本参照国标代码;在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必要的要素编码,增加的方法是插入到相应的位置;同时考虑到个别要素二级码过于详细,编码时做了必要删减。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测绘方法,全是干货!测绘一幅地形图简单,要测绘一幅合格的地形图还得好好下功夫。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测绘内外业1 地形图测绘1.1 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点是直接供地形图测绘使用的依据。
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应根据实地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地形图测绘的测量手段和作业方式等情况决定;图根点的密度不得小于每平方公里14个。
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0.2米,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米。
图根控制点宜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并应设定标志,相邻点间必须通视。
根据实地情况结合目前的测量设备以及技术手段,本测区图根控制点的平面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导线、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和GPS RTK等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
图根控制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导线、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和GPS RTK等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
当解析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时,可增补少量图解交会点或视距支点作为测站点测图。
由图根点上可支出一个支点,支点边长不宜大于地形点最大于400米。
1.1.1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光电测距导线施测时的要求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应闭合或符合于路线等级控制点上。
当需要加密时,图根控制点不宜超过两次符合;条件受限时,可布设成支导线,支导线的边数不得超过3条。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全长小于3000米,平均边长300米,不小于1个测回,测角中误差小于±20秒,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小于,导线相对闭合差小于1/4000。
组成节点后,节点间或节点与起算点的长度不得大于2100米。
1.1.2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施测时的要求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施测时的要求基本等同首级GPS控制测量的要求。
区别为标准差计算时固定误差a和比例误差系数b的取值不同,图根控制测量时a取10mm,b的取20mm/km。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教程(1:5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国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9年6月目录1引用标准 (3)21:5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3)2.1 航空摄影测量法 (3)2.2野外全要素采集测图法 (3)2.3 已有成果改造 (3)2.4成果形式 (3)3检验程序 (4)4检验整理阶段 (6)4.1编制检验报告 (6)4.2检验成果 (6)5 检验过程中的注意内容 (6)1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使用时,本文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1GB/T XXXXX— 200X《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2GB7931—8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1.3GB7930—8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1.4GB/T20257.1-200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1.5GB/T 14912—2005 《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1.6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1.7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1.8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21:5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生产工艺流程概述2.1 航空摄影测量法2.2野外全要素采集测图法2.3 已有成果改造(缩编:利用大于所需比例尺的地形图,按照所需比例尺的技术要求进行缩编,从而获得所需比例尺的地形图。
)2.4成果形式●纸制地形图●图形数据(数字地形图)●矢量数据2.1检验基本要求2.2二级检查一级验收a)测绘成果质量通过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方式进行控制,测绘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和委托验收。
2.3检查验收依据检查验收应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关的测绘任务书、合同书或委托检查验收文件、设计书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一、概述1、任务来源为满足廊坊市国土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廊坊市市政府决定开展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
根据河北省测绘局2003年度基础测绘任务安排,受廊坊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测绘院承担了廊坊市约110Km21∶1000地形图全野外数字化测绘工作。
2、测区概况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
北接北京市,东与天津市为邻。
该地区属华北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3米。
廊坊市交通便利,测区内有京山铁路穿越市区,与北京、天津、毗邻各县都有公路相通。
廊坊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 11.5 ℃。
廊坊市四季分明,春、夏、秋三季比较适宜外业作业。
3、测区范围廊坊测区范围以市区为中心包括三部分,一部分为京津塘高速公路以北至北京市界和天津市界;第二部分东起李孙洼、高家营、朱家场、艾各庄、芦庄,西北至北京市界,南至旧州乡界;第三部分北起大官地以南、相士屯、大枣林庄、高孟各庄、董常甫,西至杨税务乡界,南至仇庄镇界,东至天津市界。
测区范围共约110Km2。
测区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6°30′—116°49′,北纬39°27′—39°38′之间。
二、作业依据1、CJJ8-99《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城市规范”。
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以下简称“水准规范”。
3、GB/T 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
4、GB/T 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5、GB/T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分类与代码》。
6、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以下简称“GPS规范”。
7、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8、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9、《廊坊市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以下简称"设计书"。
A1.4杭州市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据数据结构规程杭州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2002年9月目录第1章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第2章引用标准 (1)第3章总则 (1)第4章类型说明与缩写 (2)第5章各层属性表结构 (3)5.1 测量控制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控制点注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控制点辅助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居民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线状房屋附属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 点状房屋附属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垣栅...................................................................................................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形图,规范篇一:地形图数字化规范WORD版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199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为信息源,采用手扶跟踪或图形扫描等手段获取地形图数据的方法和要求。
依据本标准获取的地形图数据可用于建立相应比例尺测绘数据库或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
相应比例尺其他图种的数字化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3 术语3.1 工作底图 working base map 用于数字化作业的地形图。
3.2 检查图check map经地形图数字化作业过程,把编辑处理后的地形图数据通过绘图仪按图式规范输出的用于检查数字化作业内容和精度的地图。
4 专业设备要求4.1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幅面可根据数字化图纸的大小而定,一般选用A1(841mm×597 mm)幅面。
数字化仪的分辨率不小于每cm394线,精度不低于0.127mm。
也可根据数字化的具体精度要求选择相应的数字化仪。
4.2 扫描仪可选用平台式或滚筒式扫描仪,其分辨率应满足8.2.4.1的精度要求,一般不小于每cm157点。
4.3 绘图仪用于检查图输出的绘图仪应满足以下要求: a)动态误差不大于0.1mm;b)单笔重复误差不大于0.05mm;c)有效绘图面积不小于841mm×597mm(A1幅面)。
4.4 数字化软件4.4.1 软件的使用环境2数字化软件应在通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下运行,并便于和通用的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进行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