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软煤层瓦斯治理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瓦斯治理方案第一章开拓、开采一、矿井地质概况1、地质概况矿山所在区域内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上统宣威组至三叠系下统铜街子飞组第二段地层,其上还有第四系的残坡积层。
矿区及邻近出露的宣威组、飞仙关组、铜街子组及第四系地层特征如下: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分布于矿氏北部外围,岩性为灰、深灰色粘土岩、泥岩、粉砂岩,夹细粒岩屑砂岩及煤层、炭质泥岩, 上部夹生物碎屑灰岩,底部为硫铁矿层。
含煤炭7-12层,其中可采煤层2层(B3、B4),局部可采煤层1层(A1),但本区不可采,全线地层历史阶段140-150m。
与下优茅口组呈平行不整全接触。
根据含煤性及含矿性将组划分为四个岩性段,其中第一段(P2X1)为含硫段,底部为硫铁矿性粘土岩,上为菱铁质粘土岩、粘土岩、不含煤层,厚1. 58-8. 74m,平均4. 79m:第二加三段(P2X2+3) 为含煤段,岩性为灰色煤砂岩,砂质泥岩、粘土岩夹细粒岩屑砂岩, 顶部含可采煤层两层B3、B4,厚约106m(与硫铁矿层层间距约110m);第四段(P2X4)为生物西方舆论界屑灰岩,砂质泥岩、泥岩、粘土岩,中部夹粉砂岩,含煤线2-3层,不含可采煤层,历史阶段约 30-40m。
三叠系下统飞负关组第一段(Tlfl):岩性为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泥巴岩、砂质泥岩,夹薄层粉砂岩及泥质灰岩。
本段厚85-95m, 平均厚90m,分布于矿区北部。
三叠系下统飞关组第二加三段(Tlf2+3):岩性为紫红色泥岩与灰绿色粉砂岩互层,夹灰紫色中一厚层细粒长石岩屑砂岩,本段厚184m,分布天矿区南部及东部地区。
三叠系下飞仙关组第四加五段(Tlf4+5):以紫红色泥岩及灰绿色砂岩为主,夹紫灰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及少量生物碎屑灰岩薄层;上部为厚层细粒砂岩与鲜紫红色泥岩互层。
本段平均厚210m, 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地区。
三叠系下统铜街子组第一段(Tltl):层性为灰色泥晶灰岩,生物屑灰岩及生物碎屑剛粒灰岩,夹绿色钙质粉岩与灰紫色泥巴岩互层,厚161m,分部于矿区东南角外围。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煤集团)隶属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以煤为主的国有综合性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现有煤炭资源320多亿t、煤业子公司14个、矿井66对,分布在河南省内6个地市和贵州、新疆、安徽、内蒙古等省区。
所属矿井除本部5对矿井外,其他均为2003年以来整合的地方小煤矿,近2/3是高瓦斯和突出矿井。
近年来,永煤集团在矿井数量不断增多、生产战线不断延长,特别是在整合煤矿系统隐患多、人员素质低、灾害威胁严重等艰难的条件下,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把安全生产当作“天字号”工程,全力以赴保安全、促发展,连续7年实现了零死亡。
2010年,煤炭产量4 431万t、营业收入890亿元、企业利润65亿元,企业资产达到880亿元。
其中营业收入与2000年相比,10年间增加180多倍,相当于新建了180多个新永煤集团。
永煤集团在安全生产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概况为“012345”管理模式,即“安全零理念、一号工程、双基建设、三项机制、四大体系、五自管理”。
0——安全零理念生命至高无上,任何一名职工伤亡,对其家庭都是灭顶之灾。
永煤集团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各级干部视职工为兄弟,带着感情抓安全,凭着良心抓安全,坚决“不要一两带血的煤”,并突破传统的百万吨死亡率控制指标,对所有单位不下达死亡指标,果断提出“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彻底摒弃“干煤矿不可能不死人”的传统观念,逐步形成了以“从零开始、向零奋斗”为核心,以“安全工作零起点、执行制度零距离、安全生产零事故、发生事故零效益、系统运行零隐患、设备状态零缺陷、生产组织零违章、操作过程零失误、隐患排查零盲区、隐患治理零搁置”等10个“零”理念为主体的安全理念体系。
目前,在永煤集团,安全“零”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管理目标、工作标准、行为规范。
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了“隐患可控、事故可防”的坚定信念,高标准、严防范、真落实,把安全工作做到极致。
云南省镇雄县东煌集团“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目录第一章“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编制的法律、法规依据第二章矿井概况第三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第四章局部防突措施第五章瓦斯事故的汇报程序及避灾路线第六章培训和教育第一章“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编制的法律、法规依据为加强东煌集团各煤矿的瓦斯管理和有效防止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并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平安矿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其它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结合本集团实际情况,特制定各煤矿“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第二章矿井概况一、地理概况:1、交通位置2、地形、地貌3、气象矿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5—9月为雨季,常有季节性雨天等灾害性天气出现,据镇雄县气象资料,最高气温360C,最低气温-70C年平均气温150C,年平均降雨量为14384mm。
4、河流大营煤矿井口范围内有一条季节性河流。
二、地质特征:1、地层:2、地质构造三、煤层:四、矿井瓦斯等级、无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冲击地压及地温情况:1、瓦斯等级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0年12月19日提供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知,煤尘无爆炸性。
3、煤层自燃性、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采面和正常掘进从未有过煤与瓦斯突出,但掘进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方,有煤与瓦斯突出的迹象,因而瓦斯抽放工作和局部防突工作在“一通三防”的工作中非常重要,整个矿井生产过程中,“一通三防”工作是重中之重。
5、冲击地压,从未发生过冲击地压,地压正常。
6、地温情况煤矿在几年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从未发生过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型矿井。
五、水文地质条件煤矿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井,水文地质条件非常简单,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m3/h,最大涌水量91 m3/h,地表水体对于煤层的开采影响级小。
千米钻机氮气复合钻进工艺在碎软煤层的试验狄朋毅;熊祖强;芦海广【摘要】长平矿3#煤层松软破碎,采用千米钻机水排渣的施工工艺施工本煤层顺层钻孔时塌孔严重,无法实现深孔钻进.为此,研发了一种氮气排渣复合钻进的新型打钻工艺,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以氮气排渣复合钻进为主,滑动钻进为辅.结果表明,钻孔最大孔深达到231 m,但该钻孔施工效率低,护孔困难,抽采量偏低,影响了该钻进工艺的推广使用,需进一步完善施工工艺及装备,以提高抽采效率.【期刊名称】《山西焦煤科技》【年(卷),期】2019(043)005【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松软煤层;压缩氮气;千米钻机;松软煤层;定向钻进【作者】狄朋毅;熊祖强;芦海广【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 048400;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 04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2+.63千米钻机定向钻进是国内瓦斯抽采钻孔深孔钻进的前沿技术。
近年来,千米钻机在煤矿瓦斯抽采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晋城矿区寺河矿、大宁矿、成庄矿,千米钻孔抽采已成为矿井瓦斯治理的主要手段[1-2]. 上述矿井煤质普遍较硬(煤的坚固性系数在1.0以上),千米钻机采用常规清水作为钻进动力和排渣介质,不仅煤段钻孔施工效率高(日进尺可达到200 m以上),而且采用定向钻进,施工精确度高,成孔质量好,其中,寺河矿千米钻孔最大孔深达到1 200 m,平均孔深达到500 m以上。
对一些煤层松软破碎的矿井,千米钻机施工本煤层顺层钻孔时塌孔、卡钻十分严重,施工效率较低,而且深孔钻进困难,无法实现区段抽采和推广应用,主要原因有:1) 松软煤层自身力学性质差,受钻头钻进扰动影响,孔壁煤体易破碎堵孔或卡钻。
2) 从钻头喷出的水流对孔壁煤体产生一定的侵蚀和冲刷作用,进一步降低煤粒之间的摩擦系数,破坏煤体内的原有结构,降低煤体强度,从而发生塌孔[3]. 为了解决松软煤层千米钻孔的成孔问题,晋煤集团长平矿和赵庄矿试验了梳状钻孔,将千米钻机布置在底板岩巷,钻孔的主孔布置在岩段,从岩段开分支施工本煤层顺层钻孔,提高钻孔的返渣效果,但梳状钻孔未从根本上解决碎软煤层成孔问题,煤段塌孔、卡钻等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煤矿瓦斯治理的现状及措施摘要: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瓦斯灾害给煤矿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已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有效治理煤矿瓦斯,防范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目标,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分析了当前煤矿瓦斯治理的现状及提升治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瓦斯治理;安全;措施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产煤大国,同时我国大多的煤矿都是高瓦斯或者是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
因而,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矿井瓦斯安全事故是威胁煤矿生产工作的一个最大的敌人。
除此之外,伴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开发强度的不断提高,国内瓦斯灾害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型的煤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做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1瓦斯治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随着煤矿生产的发展, 浅部资源的逐步减少,向深部延伸是目前煤矿开采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煤矿开采深度平均每年增加10 一2 0m, 煤层瓦斯压力平均每年增加0.1 一0.3MP 瓦斯涌出量每年增加约15 x 10 9 m 3 。
随着采深的增加, 地质构造均朝复杂或极其复杂发展。
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步加重, 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矿由低瓦斯矿井升级为高瓦斯矿, 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由于瓦斯问题长期以来没有解决, 因而导致煤矿瓦斯事故多发、生产效率低下, 安全高效开采难以实现。
现行的瓦斯治理还存在以下具体问题:①瓦斯抽采浓度不高,影响了瓦斯治理效果。
瓦斯抽采浓度偏低原因很复杂,总的情况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煤层本身透气性差;二是封孔技术发展不均衡,封孔质量差;三是增透技术发展不均衡;四是软煤层中塌孔频繁而后续措施没有跟上。
②煤与瓦斯突出与冲击地压相互强化,加大了防治难度。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压力及含量日益升高,局部区域甚至存在冲击动力显现或征兆,煤岩动力灾害并存,冲击地压和煤层瓦斯压力耦合,互为诱因,互相强化,使灾害的防治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现有技术、装备难以做到根本治理。
2017年第42卷第6期V ol.42 No.6能源技术与管理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19doi:10.3969/j.issn.1672-9943.2017.06.006浅析下行穿层钻孔水力增透与瓦斯抽采的关键技术张少科S王岳栩2(1.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公司通风管理部,河南郑州450006;2.郑州煤炭集团公司白坪煤矿,河南郑州452400)[摘要]穿层钻孔水力增透后再进行抽放瓦斯的技术,已成为豫西煤矿“三软”煤层瓦斯治 理工作的主流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钻孔的水力增透泄压增加煤层透气性,进而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实现工作面的安全与高效生产。
针对下行钻孔执行水力增透后孔内积存大量水煤、严重影响水力增透与瓦斯抽采效果的问题,通过实例叙述了几项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安全价值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下行钻孔;水力增透;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TD712+.6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943(2017)06蛳0019蛳021背景介绍郑州华辕煤业公司为郑煤集团和华润电力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由郑煤集团控股的合资公司。
矿井位于新郑、长葛、尉氏三地交界处,属豫西新密煤田的东南部。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4 M t/a,服务年限51 a,主采煤层为二i煤层,平均厚度为4.88 m,二!煤层瓦斯含量0〜16.33 m3/t,平均2.48 m3/t,该矿井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矿井基建期间施工的西翼轨胶联巷掘进至45 m处时,巷道底板距二1煤层法向距离7 m,预计再向前掘进45 m将揭露二1煤层。
巷道与煤层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位置揭煤41巷道掘进方向45上肇场图1巷道与煤层位置关系探测显示,揭煤区域内煤炭地质储量8 820 t,测定原始瓦斯含量为6.69~10.64 m3/t,平均8.5m3/t,经预算,揭煤区域内煤层瓦斯储量为7.5万m3。
按 照瓦斯抽采达标规定,至少需抽放瓦斯2.2万m3。
防突专项培训心得体会河南登封煤田大倾角“三软”煤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实践登封市金星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七月一日河南登封煤田大倾角“三软”煤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实践按照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统一安排部署,登封市金星煤业有限公司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分别到淮南矿业集团进行培训和参观学习。
通过各位专家的细致、精彩的讲解,现场实地参观学习,登封市金星煤业有限公司的领导班子对本次学习感触非常深刻,从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学习到了国家瓦斯治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经过三个人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了以下心得体会,并以公司为单位进行呈报。
一、矿井基本情况登封市金星煤业有限公司为地方煤炭主体企业,隶属河南豫联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位于登封市西南约27km,行政隶属登封市颍阳镇管辖。
由原登封市颍岭振兴煤矿、金源煤矿、颍阳镇烟煤矿和颍阳红旗煤矿资源整合组建,属于技改矿井。
主采二1煤层,资源储量1465万吨,可采储量693.8万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30 Mt/a,服务年限16.5年。
企业性质:股份制公司,注册资金8亿元人民币。
井田东西长约0.65~1.55km,南北宽约0.30~2.05km,面积1.5154km2,开采标高+475m~-235m。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14.4″~112°46′29.5″,北纬34°21′04.2″~34°21′57.3″。
矿井开拓方式采用立斜井混合,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为实现区域防突,该矿井将一7煤层作为二1煤层的保护层,先开采一7煤层。
矿井采用立斜井混合开拓,主立井出煤、进风,副立井运送材料、设备、人员、进风,回风立井回风,斜井作为安全出口。
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
矿井有副立井、安全斜井两个安全出口。
目前各系统已初步建成,通过了郑州市煤炭局联合试运转验收。
郑州矿区“三软”煤层瓦斯治理方法探讨作者:王娟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19年第10期王娟摘要:“三软”煤层的瓦斯治理是矿井瓦斯治理的突出难题,并且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三软”煤层瓦斯治理的难度在不断增加。
文章总结了郑州矿区“三软”煤层近年来的主要瓦斯治理方法,总结分析了现有瓦斯治理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更适用于“三软”煤层的顶板水力致裂增透技术,对于郑州矿区“三软”煤层的瓦斯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三软”煤层;煤矿安全;瓦斯治理;顶板水力致裂瓦斯是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自1949年至2016年,我国矿井共发生特别重大事故294起,其中瓦斯事故是特别重大事故的绝对主体,占到了总数的绝大部分[1]。
近年来,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瓦斯事故的发生概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依然任重而道远。
特别是随着浅部绿色资源的枯竭,矿井开采向深部延伸,瓦斯治理难度增加[2]。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矿区的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差异明显,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措施是提高治理效果和效率的关键。
本文主要从郑州矿区“三软”煤层的条件出发,结合近年“三软”煤层瓦斯治理技术措施,探讨了郑州矿区“三软”煤层瓦斯的治理方法。
一、郑州矿区“三软”煤层概况矿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主要矿井分布于新密、登封境内。
郑州矿区是我国典型的“三软”煤层赋存区,矿区内主采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
“三软”煤层的地质赋存条件复杂,在具有较软弱围岩的同时,煤层松软裂隙发育,构造复杂。
在高地应力环境下,松软煤体被压密。
相对于硬煤,松软煤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差异明显,煤体的孔隙率和渗透率更低,瓦斯治理难度更大。
“三软”煤层的瓦斯治理是矿井瓦斯治理的突出难题,虽然经过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至今还未形成适用于郑州矿区“三软”煤层的高效瓦斯治理技术体系。
二、现有瓦斯治理方法及分析郑州矿区矿井主要采用底抽巷穿层预抽煤层瓦斯和本煤层顺层预抽煤层瓦斯相结合的防突措施。
浅析煤矿瓦斯治理中的钻探技术及防治摘要:在矿井工作中,如果发现瓦斯含量超标或发生泄漏,很容易造成重大的安全事帮。
因此,在进行矿井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矿井瓦斯的监控和控制,才能确保矿井生产的正常进行,并能有效地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
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煤矿瓦斯治理中钻探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煤矿瓦斯治理;钻探技术;防治1煤矿瓦斯治理的概念煤矿瓦斯治理是指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瓦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利用的过程。
煤矿瓦斯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释放出来的一种有害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
煤矿瓦斯治理的目的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包括瓦斯抽放、瓦斯抑制和瓦斯利用等,将瓦斯排放到安全范围内,以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2煤矿瓦斯治理中钻探技术的应用2.1地面瓦斯抽采为了使地下抽采的效益最大化,必须加大定向钻探等技术的实际推广和使用。
该技术的特点是在煤矿顶部设置钻台,然后在整个矿井进行抽放。
该技术是在地表进行竖向钻孔,钻孔后沿着煤层的真实走向,在煤层的上部、下部和中部进行钻孔,然后沿着煤层的真实方位进行水平钻孔。
定向钻探开采煤层气的原理与常规开采方法大同小异,都是利用抽水、抽吸、排出煤层气,最终进行开采。
不同之处在于,常规开采方式只采用垂直井进行开采,定向钻探开采则是在原有方向上增设水平井,沿煤层方向进行采集,不仅采集区域较广,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2.2井下瓦斯抽采利用井下钻孔来进行瓦斯抽放,是在井下巷道内进行钻井作业,既可以穿越煤层,又可以沿着煤层的方向进行开采。
在国内,这一领域的技术有:第一,利用顺层密井对该煤层进行抽放。
该技术适合于地区性的煤层开采,可有效地减少煤层和煤层的实际含气量,并可解决煤层的防突问题。
一般情况下,井眼深度大于80m,井眼间距在3~5m,预抽周期不低于6个月。
在布孔工艺中,斜布或交叉布孔可以有效地改善实际的抽气效果,而通过横向布置可以加强该煤层的实际抽气,并在斜布后进行抽气。
该工艺的最大特点是不设专用井眼、便于施工、经济实用;不足之处是需要进行全面的治理,对坚硬度高、渗透率一般的煤层进行抽采,而强度不强的低层会造成钻孔困难,实际的抽放效益非常有限,在渗透率不高的煤层中,更是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
浅谈“三软”不稳定煤层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摘要:“三软”不稳定低透气性煤层顶板不稳定,易冒落;煤层松软,坚固性系数小,易片帮。
采煤时可能瓦斯瓦斯涌出量大,瓦斯运移规律复杂,瓦斯治理工作较困难。
有效合理的瓦斯抽放,对于瓦斯治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1 矿井概况河南省义煤集团义络煤业公司主要开采二迭系山西组二1煤层,厚0~28.8m,平均5.48m。
该矿现开采的为“三软”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大,遇到厚煤层时瓦斯涌出量成倍增加,并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有明显增大。
该矿采用放顶煤采煤法,回采工作面上隅角易造成瓦斯积聚;下顺槽掘进时,瓦斯涌出量也有明显增大现象。
采煤工作面西、北部为采空区,东部为保护煤柱,南部为井田深部边界。
工作面倾斜长度120米,煤层顶底板为低透气性岩层,煤层透气性差,不利于本煤层瓦斯释放;煤层厚为3~13.3m。
煤层厚度变化大,遇到厚煤层时瓦斯涌出量增加,并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有明显增大。
在采掘过程中瓦斯积聚在工作面采空区,在负压的作用下易造成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
2 抽放方法该工作面煤层顶底板为低透气性岩层,煤层透气性差,不利于瓦斯释放。
煤层钻孔容易塌孔,经利用上下巷顺煤层打深孔(钻孔长度为工作面斜长的三分之二左右)试验,进行本煤层抽放时瓦斯浓度衰减速度过快。
在采煤及放顶过程中瓦斯大量涌出到采空区,聚集到采空区上部,经测量在该矿井瓦斯来源中采空区瓦斯涌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在采煤时邻近煤层、未采煤层、围煤柱和工作面丢煤中都会向采空区涌出瓦斯,所以进行采空区瓦斯抽放技术,是影响瓦斯治理的工作重点。
3 抽放工艺:3.1 抽放方式:由于该工作面上行通风的特点,瓦斯在风压的作用下,经过采空区裂隙通道瓦斯大量向上部移动,造成瓦斯聚集在采空区上部。
所以对工作面上部采空区进行瓦斯抽放可以有效的治理瓦斯。
该矿目前采用工作面上隅角埋管抽放、工作面上部打孔插管和工作面采后密闭石门采空区综合抽放方式。
煤矿瓦斯防治技术煤矿发生瓦斯灾害事故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但归结起来主要有自然条件、管理和技术三方面因素,要控制瓦斯灾害事故,必须从后两方面同时人手,强化管理和监督,提升防灾技术和装备水平。
近几年,国家执行关井压产、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规、制定相应的经济制约政策、强化安全监察体系的建立等,主要是从改变管理因素方面着手,取得了好的效果,但仍有一个完善过程。
在技术和装备方面,近几年也有长足的进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灾技术体系。
I.煤矿瓦斯防治方针瓦斯作为煤矿的五大灾害之一,历届国家煤炭工业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视瓦斯防治工作,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把防治瓦斯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来抓,先后制定了许多有效的规章制度和配套措施。
原煤炭部1993年6月公布的《关于国有煤矿防治重大瓦斯煤尘事故的规定》,就提出高瓦斯掘进工作面必须执行“三专、两闭锁〞措施,煤与瓦斯特别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并提出瓦斯抽放矿井执行“多钻孔、严封闭、综合抽〞的九字方针。
1994年9月,以部长令的形式重申了防治国有、地方、乡镇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三个十条〞规定。
1996年6月,原煤炭部专门在山西阳泉、矿务局召开防治瓦斯现场经验交流会,全面推广了阳泉局健全通风、抽放、监控三大系统,保持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的经验。
同时结合淮南局当年发生的“〞特大事故,决定在淮南建设瓦斯治理示范工程,保持先抽后采。
1997年4月原煤炭部又专门公布了《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
1998年1月原煤炭部公布的第1号文件又针对防治瓦斯灾害,提出“六个不准,,的要求。
依据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状况,在认真总结借鉴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
2.改善煤矿安全状况综合配套和关键技术研究“改善煤矿安全状况综合配套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是“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了煤炭行业科研院校及示范矿区煤炭企业的整体优势,以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矿业大学等16个产学研单位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近5年的集中攻关试验,解决了煤矿安全生产的许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使我国矿井防灾减灾的总体综合能力在“八五〞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配套,并建成了平顶山矿区瓦斯灾害综合治理示范基地和阳泉矿区瓦斯抽放与利用试验基地。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3)9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3.14•【字号】豫政办[2014]22号•【施行日期】2014.03.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3〕9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4〕22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是煤炭行业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和煤矿安全治本攻坚的指导性文件,对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为认真贯彻国办发〔2013〕9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严格煤矿准入条件(一)提高准入标准。
一律停止核准新建生产能力低于60万吨/年的煤矿,一律停止核准新建生产能力低于90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不具备相应灾害防治能力的企业不得开采煤与瓦斯突出、高瓦斯、冲击地压、煤层易自燃、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煤炭资源。
存在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害威胁、自燃发火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煤炭企业,经论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的,对其煤矿依法依规实施关闭。
到“十二五”时期末,全省关闭开采条件差、资源储量少、安全基础薄弱的小煤矿20处以上,淘汰落后产能300万吨/年以上,对发生重大、特大事故的小煤矿依法予以关闭。
2014年6月底前主动关闭退出小煤矿符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支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的通知》(豫政办〔2010〕55号)规定的,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二)严格管理人员准入。
从事煤炭生产的企业必须有相关专业和实践经历的管理团队。
“三软”煤层巷道掘进常见问题治理浅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煤层气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我国能源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由于我国大部分煤层储层都处于“三软”状态,即煤体软、顶板软、底板软,在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如顶板易塌、瓦斯涌出等。
为了有效治理这些问题,保障煤层巷道的安全和稳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改进。
背景介绍中,将对“三软”煤层的特点进行详细阐述,解释为什么“三软”煤层容易引起问题,探讨其与煤层气开发的关系。
还会介绍目前煤矿巷道掘进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如巷道顶板塌方、底板下沉等,以及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通过对背景介绍的分析,我们将更好地理解“三软”煤层巷道掘进中常见问题的发生原因,为后续的内容铺垫,为研究目的的实现提供基础。
本文也将探讨如何通过治理措施和技术改进来解决这些问题,为煤层气开发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1.2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旨在对“三软”煤层巷道掘进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总结不同问题的治理方法和技术改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煤层软化、润湿、膨胀等特点,分析其对巷道掘进工程的影响和挑战,探讨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如片裂、涌水、冒顶等原因及治理措施,并探讨巷道掘进的技术改进方向和未来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提高“三软”煤层巷道掘进工程的安全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相关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三软煤层特点三软煤层是指煤层具有软、薄、细的特点,主要包括软质、软弱和软化三个方面。
1. 软质:三软煤层的煤质特点主要表现为含水量高、煤质软、粘性强。
由于含水量高,煤层中的水分对岩石的胶结作用减弱,容易发生软化现象。
而且含水率过高还容易引起煤层的不稳定性,导致坍塌和塌方等安全问题。
2. 软弱:三软煤层通常强度低、韧性差、易破碎,矿层的强度不高,没有足够的自支撑能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5.06.22•【文号】发改能源[2005]1137号•【施行日期】2005.06.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11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委,神华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中联煤层气公司: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精神,做好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多发的势头,充分利用煤矿瓦斯资源,特研究制定《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并经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抓紧转发本辖区内有关部门、单位和各类煤炭生产企业,供在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中参考。
附件: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00五年六月二十二日附件:《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顾问小组、编写小组名单(2005年6月)一、领导小组组长:吴吟成员:陈国新孙洪李敬辉李忠杨璐曹子娟李寿生陈善荣李仁涵邱言文成家钰二、顾问小组组长:周世宁张铁岗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源付建华卢鉴章何学秋周心权胡千庭钱平凡俞启香胡省三姜智敏郭云涛屠锡根三、编写小组组长:袁亮孙茂远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冯三利叶发先卢鉴章孙东玲刘洪川刘建祥刘涛李平李豪峰李鸿飞吕觉人汪天祥张延庆张隧安金学玉岳超平周德永胡千庭柏发松顾云华夏抗生廖斌琛前言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的主体。
煤炭工业承载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
煤矿安全工作是全国工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5年2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以国家发展改革委为组长单位的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集中开展煤矿瓦斯整治工作。
1、治理防治瓦斯管理体系瓦斯治理十六字方针: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6、瓦斯防治的十二字方针: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3、“一炮三检”是指: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要认真检查放炮地点附近的瓦斯,瓦斯超过1%时,严禁装药放炮。
5、一通三防:防粉尘;防瓦斯;防火。
6人工增加透气性系数的措施:水力压力,水力割缝,松动爆破,交叉钻孔,酸液处理。
7一炮三检制度1、在打好眼后装前瓦检员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检查瓦斯,凡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超限,必须按规定停止打眼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只有瓦斯、二氧化碳不超限方可同意装药。
2、在放炮前班长必须按规定进行撤人警戒,待警戒区内所有人员撤除,并布置好警戒后在放炮前,瓦检员检查瓦斯、二氧化碳不超限方可通知放炮员联线放炮。
放炮员在最后撤除放炮点。
3、待警戒区内所有人员撤除,瓦检员将放炮钥匙交给班长、班长确认警戒区内所有人员撤除后,将放炮钥匙交给放炮员,放炮员才可放炮。
4、放炮完毕由放炮员将钥匙交给瓦检员,并由班长放炮员、瓦检员一道检查放炮后放炮点气体及支护情况、有无瞎炮、无异常方可撤除警戒。
8、矿井防治水原则及技术措施(防治水十六字方针):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技术措施:防探堵截排。
12、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3煤矿井下供电十不准(1)不准甩掉无压释放和过电流保护。
(2)不准甩掉漏电继电器。
(3)不准甩掉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
(4)不准甩掉局部通风机风、电、瓦斯闭锁装置。
(5)不准明火操作、明火打点、明火放炮。
(6)不准用铜、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
(7)停风、停电的工作面,没有检查瓦斯不准送电。
(8)失爆的电气设备不准使用。
(9)不准在井下敲打、撞击、拆卸矿灯。
(10)不准带电检修和搬迁电气设备14瓦斯爆炸的三个同时存在基本条件是什么(1)一定的瓦斯浓度。
瓦斯浓度在5%-16%之间。
(2)一定的引火温度。
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在650-750℃之间,且存在时间必须大于瓦斯爆炸的感应期。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日期】2021.06.06•【文号】矿安〔2021〕51号•【施行日期】2021.06.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安全监管,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矿安〔2021〕51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今年以来,相继发生山西省晋中市华阳新材料石港煤业“3.25”、贵州省毕节市黎明能源公司东风煤矿“4.9”、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壁煤电六矿“6.4”、黑龙江龙煤集团鸡西公司滴道盛和煤矿“6.5”等4起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其中,6月4日、6月5日接连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人死亡、13人被困(目前2起事故正在紧急救援中),影响恶劣、教训惨痛。
为进一步加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强化责任落实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矿长必须落实本单位防突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必须落实技术负责人责任,各副矿长、职能部门必须落实防突岗位责任制、强化业务保安,确保防突措施落实到位。
二、全面排查防突体制机制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必须配备防突(通风)副总工程师,突出矿井必须配备防突(通风)副总工程师、设置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煤矿企业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制度不完善不落实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
三、全面排查瓦斯参数全面排查正在采掘区域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压力、瓦斯含量、透气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坚固性系数、有效抽采半径及工作面防突预测(效果检验)的突出敏感指标等参数。
煤矿企业参数不齐全,依法责令限期补测;参数造假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
浅谈三软煤层瓦斯治理技术p1 引言煤矿瓦斯是指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
一般包括四类来源。
第一类来源是在煤层与围岩内赋存并能涌入到矿井中的气体;第二类来源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气体。
比如爆破产生的炮烟、内燃机运行时排放的废气,充电过程生成的氢气等;第三类来源是煤矿井下空气与煤、岩、矿物、支架和其他材料之间的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等;第四类来源是放射性物质蜕变过程生成的或地下水放出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氡及惰性气体氦。
在第一类来源中主要是有机质在煤化过程中生成并赋存与煤(岩)中的气体,称为有机源气体;在有火成岩侵入碳酸盐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经断层侵入的煤田,存在有机源气体。
煤矿瓦斯各组分的数量差异是很大的,煤矿大部分瓦斯是来自于煤层,而煤层中的瓦斯一般以甲烷为主,甲烷是煤矿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所以狭义的煤矿瓦斯是指的甲烷。
甲烷是无色、无味、无臭、可以燃烧或爆炸的气体,它对人呼吸的影响与氮相似,可使人窒息。
甲烷分子直径为0.41mm,其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倍,涌向煤矿生产空间中的瓦斯能迅速扩散到矿井风流中。
甲烷在巷道断面内的分布取决于巷道壁附近有无瓦斯涌出源。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甲烷在空气中的强扩散性,所以它一经与空气均匀混合,就不会因其密度较空气轻而上浮、聚积。
当无瓦斯涌出时,巷道断面内甲烷的浓度是均匀分布的;当有瓦斯涌出时,甲烷浓度则呈不均匀分布。
在有瓦斯涌出的巷道壁附近,甲烷的浓度相对较高。
在煤矿中有时见到在巷道顶(底)板、冒落区顶部、工作面煤壁积存瓦斯,这并不是由于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而是说明这些地点有瓦斯(源)涌出。
2 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1)由于吨煤的瓦斯含量相对较大,容易出现瓦斯超限问题。
由于煤层的埋藏的深度越来越深,煤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煤层的透气性越来越差,这样就使吨煤瓦斯含量逐渐增加。
在掘进破煤和落煤时,就会使大量的瓦斯涌出,这就造成瓦斯浓度偏高,也可能出现瓦斯浓度瞬间超限报警。
浅谈三软煤层瓦斯治理技术
【摘要】三软煤层指煤矿开采中遇到的:软的顶板岩层、软的主采煤层和软的煤层底板岩层,一般情况下,具有三软特征的煤矿煤层和顶底板均为软弱岩层。
煤层裂隙发育,构造复杂。
对于三软煤层来说,在掘进过程由于中煤层赋存不稳定且煤层及顶底板软等因素,造成局部区域瓦斯涌出量异常,极大地影响了正常掘进。
采用科学的深孔注水与浅孔注水相结合的方式,增大供风量,松帮让压等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消除了瓦斯隐患,确保了掘进施工的安全和进尺。
【关键词】三软煤层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深孔注水
1 引言
煤矿瓦斯是指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
一般包括四类来源。
第一类来源是在煤层与围岩内赋存并能涌入到矿井中的气体;第二类来源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气体。
比如爆破产生的炮烟、内燃机运行时排放的废气,充电过程生成的氢气等;第三类来源是煤矿井下空气与煤、岩、矿物、支架和其他材料之间的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等;第四类来源是放射性物质蜕变过程生成的或地下水放出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氡及惰性气体氦。
在第一类来源中主要是有机质在煤化过程中生成并赋存与煤(岩)中的气体,称为有机源气体;在有火成岩侵入碳酸盐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经断层侵入的煤田,存在有机源气体。
煤矿瓦斯各组分的数量差异是很大的,煤矿大部分瓦斯是来自于煤层,而煤层中的瓦斯一般以甲烷为主,甲烷
是煤矿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所以狭义的煤矿瓦斯是指的甲烷。
甲烷是无色、无味、无臭、可以燃烧或爆炸的气体,它对人呼吸的影响与氮相似,可使人窒息。
甲烷分子直径为0.41mm,其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倍,涌向煤矿生产空间中的瓦斯能迅速扩散到矿井风流中。
甲烷在巷道断面内的分布取决于巷道壁附近有无瓦斯涌出源。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甲烷在空气中的强扩散性,所以它一经与空气均匀混合,就不会因其密度较空气轻而上浮、聚积。
当无瓦斯涌出时,巷道断面内甲烷的浓度是均匀分布的;当有瓦斯涌出时,甲烷浓度则呈不均匀分布。
在有瓦斯涌出的巷道壁附近,甲烷的浓度相对较高。
在煤矿中有时见到在巷道顶(底)板、冒落区顶部、工作面煤壁积存瓦斯,这并不是由于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而是说明这些地点有瓦斯(源)涌出。
2 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1)由于吨煤的瓦斯含量相对较大,容易出现瓦斯超限问题。
由于煤层的埋藏的深度越来越深,煤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煤层的透气性越来越差,这样就使吨煤瓦斯含量逐渐增加。
在掘进破煤和落煤时,就会使大量的瓦斯涌出,这就造成瓦斯浓度偏高,也可能出现瓦斯浓度瞬间超限报警。
(2)由于煤层顶板软、煤质软和底板软,所以很容易引起片帮和冒顶。
掘进工作面煤层顶底板较软,多数为较厚的灰质泥岩、砂质泥岩和炭质页岩,并且煤层的埋藏深度较深,矿山压力较大,容易导致巷道变形快,引起片帮和冒顶,造成瓦斯涌出量增大和堵塞
巷道等安全问题。
(3)由于煤层的变化较快,煤层赋存稳定性较差,所以说属于典型的“鸡窝煤”,煤层厚度和坡度变化都较快。
3 瓦斯治理设计的指导性原则
(1)优先采用区域瓦斯治理技术,煤层群条件下应优化开采程序,从设计源头上选择保护层,确保保护层开采和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抽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2)有突出危险的新建康静,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应编制防突专项设计,防突专项设计与新水平、新采区设计一并编制。
(3)突出矿井采区设计应坚持“四区成套三超前”,即开拓区域、准备区域、抽采区域、回采区域抽采系统成套;开拓区域超前准备区域,准备区域超前抽采区域,抽采区域超前回采区域。
(4)分别设计地面高、低浓度两套瓦斯抽采系统,系统设计能力时实际需要能力的2-3倍。
3 专项瓦斯治理
3.1 构件系统完整的技术体系
煤矿瓦斯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整的技术体系应包括:先进适用的瓦斯治理技术和装备、可靠的安全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能使其有机结合。
在系统可靠的前提下实现瓦斯治理的超前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采前抽采、效果达标,使高瓦斯突出煤层能够在低瓦斯状态下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对整个过程进行智能跟踪、实时预警,并给出可靠的处置预案。
3.2 加强通风,杜绝瓦斯超限
随着煤层逐渐变厚及巷道掘进进尺的增加,瓦斯绝对涌出量由以前的0.6m/min增加到2.49m/min,回风流瓦斯浓度接近1%。
别是掘进工作面发生片帮冒顶后,瓦斯涌出量瞬间增大,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1%。
因此将原风机和风筒更换为2×22kw风机、800 mm风筒供风,供风量增加到500m/min,回风流瓦斯浓度降低到0.5% 以下,杜绝了瓦斯超限。
3.3 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减少涌出量
根据其煤层较软和瓦斯涌出量大的特性采用风镐落煤法施工,由于风镐每次落煤量较少,且落煤速度较均匀,可以使瓦斯少量、均匀地涌出,避免了放炮落煤时短时间内大量煤炭破落造成瓦斯涌出量瞬间升高导致瓦斯超限的危险情况,有效解决了瓦斯治理与掘进效率低的矛盾。
3.4 深孔注水和浅孔注水相结合提前释放瓦斯
采取以上措施有效预防了瓦斯超限报警事故,但效果必定有限。
在掘进过程中,当煤层突然变厚时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加,瓦斯传感器显示浓度一直接近0.5%。
如果遇到煤层松软顶板破碎的情况,容易发生片帮冒顶,造成瓦斯涌出量瞬间增大,进而导致瓦斯浓度超限。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前释放煤层中的瓦斯,减少后期掘进中的瓦斯涌出量。
4 结论
总之,对于三软煤层来说,采用科学的瓦斯治理措施,能有效降
低瓦斯的浓度,避免瓦斯爆炸的发生。
本文通过采用深孔注水与浅孔注水相结合为主、适当增大掘进工作面供风量和对后巷进行松帮让压为辅的治理措施,有效的减少了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降低了掘进工作面正头及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从而保证了掘进期间的安全和进尺,促进了矿井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铁岗.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2]胡殿明,林伯泉.层瓦斯赋存规律及防治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