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201220108
- 格式:doc
- 大小:244.50 KB
- 文档页数:16
统计学理论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数据的学科。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商业和医学等。
基本概念- 数据: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数值、文字或图像等。
- 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我们想要研究的所有个体或事物,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选择的一部分。
- 参数与统计量:参数是总体的数值特征,统计量是样本的数值特征。
- 频数与频率:频数是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频率是频数与样本大小之比。
描述统计学- 中心趋势:用于衡量数据集中的位置,常用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 变异程度:用于衡量数据集中的离散程度,常用的统计量有标准差、方差和四分位数。
- 数据分布:用于描述数据集中每个值的频率分布情况,常用的图表有直方图和箱线图。
推断统计学- 参数估计:通过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 假设检验: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的假设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包括设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常用的相关系数有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 回归分析:用于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常用的回归分析有线性回归和多元回归。
统计学软件- 常用统计软件:如SPSS、R、Excel等。
- 数据可视化工具:如Tableau、Power BI等。
这份文档提供了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概述,包括基本概念、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相关分析和统计学软件。
它将帮助读者理解统计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探索统计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Ⅰ.考核能力要求《统计法基础知识》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所规定的、获取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必考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应当达到《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所规定的“熟悉国家相关的统计法规”的要求。
《统计法基础知识》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识记:了解有关概念、方法、公式的含义,并能正确表述和做出判断,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有关概念和基本方法,并能掌握有关概念和方法的联系和区别,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简单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对有关的理论及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基本分析。
综合应用: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释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2.考核范围包括本大纲考试内容所规定的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
3.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30%,领会占40%,应用占30%。
4.试卷中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程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为3:3:3:1。
5.本课程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
其中,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案例分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Ⅲ.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第一部分统计法基本问题一、考核内容1.统计法概述(1)政府统计与统计法(2)统计法的概念和特点(3)统计法的表现形式(4)统计法的作用2.统计法的基本原则(1)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2)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3)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4)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5)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3.统计管理体制(1)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二、考核要求1.统计法概述识记:①依法统计的必要性;②统计法律;③统计行政法规;④地方性统计法规;⑤统计行政规章。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
统计学,乃研究数据之学问,以数理之方法,探求事物之规律。
自古治学之士,皆知数目之重要,如《周易》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此中之道,非统计莫能明也。
统计法,即统计学之应用,以归纳、比较、分析之法,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以求得其真实之面貌。
《尚书·大禹谟》曰:“洪范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此五事,皆需统计之法,以明其真偽。
夫统计学与统计法,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学者必须精通此道,方能在繁杂之数据中,寻得真知灼见,如《论语》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故,学习统计学与统计法,非但为了解数字,更为了理解世界,明了事物之本质,如同《大学》所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统计学与统计法,乃是通往此高远目标之桥梁。
统计法基础知识第一章统计法基本问题第一节统计法概述一、统计、政府统计与统计法统计是一种调查研究活动,或者说是一种认识活动。
一般而言,统计有三种涵义:从事统计调查研究和管理活动的工作,叫统计工作;进行统计调查研究活动的结果。
表现为各种统计资料;研究如何进行统计调查研究活动的科学,就是统计学。
统计具有综合度量、比较的功能。
通过对统计结果的综合度量、比较,对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作出评价,能够揭示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在发展中的相同点和相异点,说明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各标志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达到认识社会的目的。
正是基于统计的这个特点,在大多数国家中,都由国家设立特定的机构专门负责经济和社会的统计工作,为人们提供关于一个国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重要的数量化信息。
这就是所谓的政府统计。
政府统计承担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的重要职能。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府统计已具备了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统计部门根据一整套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按照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从而得到准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和发展速度的大量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预测,进而得出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现状、规律和趋势的科学认识,为决策系统反馈信息,提供决策咨询;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检查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决策的正确与否,促使领导机关采取措施,加以调控和矫正。
正是由于具备了上述的功能,从而决定了我国政府统计的基本任务。
我国政府统计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二)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三)实行统计监督二、统计法的概念和特点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5篇材料]第一篇: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科目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统计法规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能力;根据统计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统计和处理统计违法案件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统计方法1.根据统计学的定义,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数据、数据类型),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掌握常用搜集数据的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
2.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描述,使用不同的统计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
3.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根据影响样本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恰当的样本量。
4.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行研究和预测。
5.根据统计指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综合指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
(二)统计法规1.把握统计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效力和基本原则。
2.把握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主要内容、机构和统计执法检查员的主要职责和职权以及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
3.根据统计行政处罚的特征、基本原则及实施机关,判断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采取相应的统计行政处罚措施。
4.根据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实施机关,判断适用行政处分的违法行为种类,采取相应的统计行政处分措施。
5.把握统计法关于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我国现行统计调查设计与管理、统计标准与分类、行业统计、专业统计、住户调查和价格统计知识,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解决统计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1.统计调查制度管理与设计(1)根据我国现有统计调查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分析判断统计调查设计在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中的作用。
(2)根据我国现有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即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分析判断该体系对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作用。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经济、医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统计法则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和原则,用于处理和解释数据。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样本、变量和数据。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
变量是指研究对象的特征或属性,可以分为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
数据是对变量进行测量或观察得到的结果。
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推断总体的特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统计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回归分析等。
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展示的过程,包括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推断统计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等。
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可以用来预测和解释数据。
统计法则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原则和规则,用于处理和解释数据。
统计法则包括概率论、抽样理论和假设检验等。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学理论,它提供了计算概率的方法和公式。
抽样理论是研究如何从总体中选取样本的方法,它提供了一些抽样方法和抽样误差的估计。
假设检验是用来检验统计推断的方法,它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总体参数是否符合某个假设。
统计学和统计法则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经济领域,统计学可以用来分析市场需求、预测销售额和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
在医学领域,统计学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治疗效果和药物安全性。
在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学可以用来研究人口统计、教育水平和社会行为等。
统计学和统计法则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数据至关重要。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和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统计学和统计法则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科学进展。
总之,统计学和统计法则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们为我们理解和应用数据提供了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统计法基础必学知识点以下是统计法基础必学的知识点:1. 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推断和预测的学科。
它在科学研究、经济决策、社会调查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2. 数据类型: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可计数的或可测量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定性数据是描述性的,如性别、颜色等。
3. 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可以通过实验、调查、观察等方式进行收集。
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对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有重要影响。
4. 数据展示方法:数据的展示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方式进行。
常见的数据展示方法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5. 数据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概括的方法。
常用的描述统计方法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6. 概率基础: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常见的概率计算方法包括频率法、相对频率法和主观概率法。
7. 抽样方法: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样本的过程。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
8.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值。
假设检验是对统计推断的一种方法,用于判断样本与总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9.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包括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等。
10.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对参数估计结果的一种区间估计方法。
它能够反映参数估计的精度和可信程度。
以上是统计法基础必学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推断。
精选资料第一章总论第一部分本章主要内容一、统计的涵义(一 )什么是统计统计的看法: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和剖析等的活动。
在实质应用中,统计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二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就的关系。
第二,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第三,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二、统计学中的基本看法(一 )整体与整体单位整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联合起来的很多个别事物的整体,亦称统计整体。
整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整体的个别事物。
整体和整体单位的看法不是固定不变的,跟着研究目的不一样,整体和整体单位也会有所不一样。
(二 )指标与标记指标是反应总表现象数目特色的看法 ; 指标还能够是反应总表现象数目特色的看法及其详细数值。
标记是说明整体单位特色的名称。
标记按其性质不一样,能够分为质量标记与数目标记。
指标与标记既有显然的差异,又有亲密的联系。
(三 )变异与变量标记在同一整体不一样整体单位之间的差异就称为变异。
标记按其整体单位的表现不一样,分为不变标记和变异标记。
变异标记有质量变异标记和数目变异标记之分。
整体的基本特色:同质性、大批性、差异性。
习惯大将数目变异标记称为变量。
数目变异标记的表现形式是详细的数值,称为变量值。
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可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与失散变量两种。
三、统计的任务与过程(一 )统计的任务对公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统计检查、统计剖析,供给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建议,推行统计监察。
(二 )统计的过程统计的工作过程区分为统计设计、统计检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剖析四个阶段。
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知趣联合。
第二章统计检查第一部分本章主要内容精选资料一、统计检查的看法与种类(一)统计检查的看法与作用统计检查是依照预约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检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质收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统计学基础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统计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从市场调查到医学研究,从经济预测到质量控制,统计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统计学?它包含哪些基础知识点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它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规律、趋势和关系,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和推断。
数据是统计学的基础。
数据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是用类别来表示的,比如性别(男、女)、职业(教师、医生等);定量数据则是用数值来表示的,比如年龄、身高、体重等。
数据的收集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普查、抽样调查等。
普查是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调查,能够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但往往成本较高;抽样调查则是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这种方法相对节省成本和时间,但需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抽样方法的合理性。
整理数据是为了使其更易于理解和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制作频数分布表、绘制统计图(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接下来是数据分析。
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和总结,常用的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
均值是所有数据的平均值,但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方差和标准差则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波动性越强。
除了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也是统计学的重要内容。
推断性统计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和估计。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样本均值来估计总体均值,通过样本比例来估计总体比例。
常见的推断方法有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是用一个数值来估计总体参数,比如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区间估计则是给出一个区间,认为总体参数在这个区间内的可能性较大。
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参数提出一个假设,然后通过样本数据来判断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第一章统计法基本问题统计有三种含义: P11.从事统计调查研究和管理活动的工作,叫统计工作;2.进行统计调查研究活动的结果,表现为各种统计资料;3.研究如何进行统计调查研究活动的科学,就是统计学。
A.政府统计:国家设立特定的机构专门负责经济和社会的统计工作,为人们提供关于一个国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重要的数量化信息。
B.政府统计承担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的重要职能。
我国政府统计已具备了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
C.我国政府统计的基本任务包括:1.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2.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3.实行统计监督(统计监督三种形式:P3)D.政府统计活动必须依法而行,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1.政府统计活动的顺利进行有赖于法律的保障2.政府统计活动应当受到法律的约束统计法: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P4统计法的特点: P41.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2.规范内容具有专业性统计法的表现形式:P5根据法律规范的效力不同,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统计法律2.统计行政法规3.地方性统计法规4.统计行政规章统计法的作用:P61.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首先,统计法确定了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确定了各级统计机构及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置。
其次,根据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第三,统计法明确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处理、传输技术和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最后,统计法明确规定,统计人员应当具有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2.规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种经济组织以及公民在统计活动中的行为,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
二○一二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2012年7月1日,北京的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该数据属于()。
A.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C.定性数据 D. 定量数据2.在分析数据时,我们可以运用加、减、乘、除等多种不同数学方法对()进行计算。
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定性数据D. 数值型数据3.汽车保有量和某种新药的疗效,()。
A. 两者都是观测数据B. 两者都是实验数据C. 前者是观测数据,后者是实验数据D. 前者是实验数据,后者是观测数据4.全国人口数()。
A. 是一个观测数据B. 是一个实验数据C. 只能通过普查得到D. 只能通过抽样调查得到5.进行抽样调查时,先对性别分组,然后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人口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这种抽样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6.按规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定期上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A. 普查B. 抽样调查C. 统计报表D. 典型调查7.适合反映2011年我国城镇和农村消费支出结构情况的图形是()。
A. 环形图B. 直方图C. 折线图D. 散点图8.描述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关系的合适图形是()。
A. 直方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条形图9.度量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有()。
A. 极差B. 方差和标准差C. 离散系数D. 均值、中位数和众数10.在相同的条件下,有限总体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
A. 一定比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大B. 一定比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小C. 与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等D. 有时比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大,有时比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小11.如果x 表示样本的均值,μ表示总体的均值,当μ=)(x E 时,说明( )。
A. x 是μ的无偏估计量 B. x 是μ的有效估计量 C. x 与μ是完全等价的D. 用x 估计μ是没有误差的12.2011年对某市随机抽取1000名青少年调查发现,有25%的孩子超重。
则该市超重青少年比重95%的置信区间为( )。
A. 1000%75%2596.1%75⨯⨯± B. 11000%75%2596.1%75-⨯⨯± C. 1000%75%2596.1%25⨯⨯± D. 11000%75%2596.1%25-⨯⨯± 13.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22日公告,经初步核算,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这个指标反映的是( )。
A. 环比发展速度B. 环比增长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定基增长速度14.我国2012年一季度的GDP 比去年同期增长8.1%。
计算这一年距增长速度指标是为了( )。
A. 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B. 消除循环变动的影响C. 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D. 消除不规则变动的影响15.当时间序列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同时,适宜拟合( )。
A. 抛物线B. 指数曲线C. 直线D. 对数曲线16.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趋势方程时,要求( )。
A.∑=-0)(t t T Y B. ∑=-0)(2t t T Y C. ∑=-min )(t t T Y D. ∑=-min )(2t t T Y17.在时间序列加法模型中,( )。
A. 假定T 、S 、C 、I 四种变动因素相互独立B. 假定T 、S 、C 、I 四种变动因素相互影响C. 假定T 、S 、C 三种变动因素相互独立D. 假定T 、S 、C 三种变动因素相互影响18.移动平均法是用来测定时间序列长期趋势的基本方法,在选择移动平均的项数时( )。
A. 应采用偶数B. 应采用奇数C. 应按照方便的原则确定D. 应根据序列的自然周期确定19.一次指数平滑系数α的取值越接近1,表明( )。
A. 近期数据的作用保持不变B. 近期数据的作用越小C. 近期数据的作用越大D. 近期数据的作用迅速衰减20.网球中心销售额各季度的季节比率分别为80%、115%、135%和70%。
则该网球中心一季度销售额( )。
A. 比全期水平高20%B. 比全期水平低20%C. 比全期平均水平高20%D. 比全期平均水平低20%21.下列各项中,属于拉氏物价指数计算公式的是( )。
A. 1100PQP Q ∑∑ B. 1000PQ P Q ∑∑C. 1101PQP Q ∑∑ D. 1110PQ PQ ∑∑22.在计算股票价格指数时,所选择的样本必须具有( )。
A. 代表性和敏感性B. 代表性和同一性C. 敏感性和同一性D. 敏感性和变动性23.统计数据的()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
A.准确、及时B.准确、及时、方便C.真实、准确、完整、及时D.真实、准确、方便、及时2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家统计局25.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受侵犯。
A.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发布B.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统计执法C.统计调查、统计发布、统计执法D.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26.《统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
A.统一领导、统一负责B.分级领导、分级负责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D.分级领导、统一负责27.《统计法》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统计机构的要求是()。
A.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B.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C.设立统计机构,承担统计工作任务D.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28.统计人员应当对其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负责。
A.匹配性B.相同性C.统一性D.一致性29.按照《统计法》的规定,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分为()。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B.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民间统计调查项目C.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和民间统计调查项目D.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民间统计调查项目30.《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调查项目的()进行审查。
A.合法性、可行性、科学性B.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C.必要性、科学性、合法性D.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31.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等标志。
A.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文号、有效期限B.表号、制定机关、备案文号、有效期限C.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D.表号、审批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32.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
A.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B.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基础,以周期性普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C.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全面调查、重点调查为主体,运用经常性抽样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D.以行政记录等资料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33.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等的标准化。
A.调查制度、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B.调查方法、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C.指标涵义、调查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D.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34.根据《统计法》的规定,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
A.由国务院负担B.由国家统计局负担C.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担D.由国家统计局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担35.统计执法检查作为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
A.灵活性、权威性、国家强制性B.严肃性、权威性、国家强制性C.严肃性、权威性、社会约束性D.灵活性、权威性、社会约束性36.2009年修订后的《统计法》新增设的一章是()。
A.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B.监督检查C.统计执法D.民间统计调查的管理37.按照《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要求,统计执法检查人员应当取得()。
A.统计调查证B.统计工作证C.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D.统计执法检查证38.正确处理统计违法案件的重要前提是()。
A.证据确凿B.定性准确C.处理恰当D.程序合法39.按照《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规定,统计行政机关在作出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万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
A.作出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B.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C.有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D.有进行陈述和申辩的权利40.统计违法行为所承担的统计法律责任有()。
A.统计行政处罚、统计行政处分B.行政责任、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民事责任D.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次级数据主要来自()。
A. 统计调查B. 普查C. 实验法D. 各类统计年鉴、图书、期刊等公开出版物E. 各类尚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咨询报告等42.近期,某网站就“人社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一事调查网民的意见。
这种调查( )。
A. 属于概率抽样B. 属于非概率抽样C. 属于简单随机抽样D. 不能保证样本单位对总体单位的代表性E. 由于不能够由样本的特征准确地推断总体特征,因此没什么价值43.适合定性数据的图形有( )。
A. 饼图B. 条形图C. 环形图D. 散点图E. 折线图44.八名受访者表示6月份网购的次数为:2,2,3,2,5,1,3,6。
则其6月份网购次数的( )。
A. 算术平均数等于3B. 中位数等于3C. 众数等于3D. 中位数等于2.5E. 众数等于245.汽车经销商为开发市场欲估计某地区拥有汽车的家庭所占的比例。
此项调查要求估计误差不超过0.05,可靠程度为95%,则样本容量( )。
(注:没有可利用的总体比例π值)A. 无法确定B. 计算公式中的π可以采用试验性调查估计的样本比例来代替C. 计算公式中的π可以取0.5D. 22222(1)(1.96)(0.5)(10.5)384.16(0.05)Z n E αππ--===,即取384户调查 E. 22222(1)(1.96)(0.5)(10.5)384.16(0.05)Z n E αππ--===,即取385户调查 46.常用的长期趋势分析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