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6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质器,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
叶绿体包括一系列色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叶绿素。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以便进一步分析其
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
1. 从新鲜的叶子中剪下片段,用无菌蒸馏水洗涤。
2. 用离心机将叶片离心,离心速度为1000 rpm,时间为5分钟。
3. 将上清液取出并过滤,过滤剂为细孔过滤纸。
5. 将上清液取出,并用1ml无菌蒸馏水洗涤叶绿体色素。
7. 取出上清液,将其光度值调至0.4-0.6。
(400nm处)
8. 将上述上清液转入紫外吸收仪中,观察叶绿素的吸收曲线。
实验结果:
实验得出的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吸收最强的波长为680nm和430nm。
这对应着叶绿
体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峰。
实验得到的叶绿体色素移液后,需要经过离心的过程,这样可去除混杂物质,获得更
为纯净的叶绿素。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色素。
叶绿素是植物所特有的,它起
到了光合作用的关键作用。
实验中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可以为进一步的分析叶绿素的结构
和功能提供帮助。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表
学科:高中生物执教者:xxx 年级:高二日期:xx.xx.xx 教学课题必修一 3.4光合作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讲解)
教学目标1、讲解光合色素分离与提取的原理
2、分析实验的步骤
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学会提取和分离光和色素的方法,加深光和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所起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导入(30s):在前面的课程当中我们
已经知道了,绿色植物利用光合色素,
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那么这些
光合色素到底有哪些种类呢?今天我
们通过一个实验,把这些色素提取并
且分离出来,对它们进行区分了解。
板书标题:一、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6min)
选材
有机溶剂
研磨SiO2 (石英砂)
CaCO3
过滤
叶绿体中的色素是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
我们用有机溶剂来溶解色素。
为了研磨充分,我们用粗糙的石英砂颗粒,
帮助研磨。
由于在淹没过程中,会使中央液泡破裂,其
中的有机酸会释放,分解色素,加入碳酸钙,
中和有机酸,保护色素不被分解。
我们只需要溶有色素的乙醇溶液,为了出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
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
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
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
1.提取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4.观察:
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讨论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
幻灯片1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幻灯片2正常苗白化苗因为有能捕获光能的色素幻灯片3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一.实验原理1.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无水乙醇(丙酮)等;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分离原理色素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且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幻灯片43.实验材料:书P98菠菜叶片若干,滤纸条,天平、尼龙布,剪刀,铅笔,直尺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
幻灯片54.方法与步骤 书P98①称取5g 左右的鲜叶,(1)提取色素剪碎,放入研钵中。
②加少许二氧化硅(充分研磨)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与10ml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③在研钵中快速研磨。
(减少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分解,减少有毒丙酮的挥发)将研磨液进行过滤(单层尼龙布)。
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防止无水乙醇(丙酮)挥发)幻灯片6(2)制备滤纸条1.为什么在制备滤纸条时,需将一端的两个角剪掉?目的是什么?防止层析液沿滤纸边缘扩散过快,从而导致色素带分离不整齐的现象。
目的:使层析液同时达到滤液线。
幻灯片7要求细、直、齐(3)画滤液细线毛细吸管铅笔细线滤液1.为什么要重复画滤液细线?。
2.画线要细、直、齐?。
为了增加色素的浓度,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为了防止色素带之间出现重叠幻灯片8(4)分离色素1.分离原理?2.层析液为什么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幻灯片9层析液培养皿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结果:1/7/2018<#>幻灯片10(5)观察与记录讨论: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橙黄色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黄绿色含量的多少1.从色素带的宽度可推知色素;2.从色素带与滤液细线间的距离可推知色素在层析液中;3.相邻两条色素带间距离最宽的是叶黄素(第二条)和叶绿素a(第三条);相邻两条色素带间距离最窄的是。
实验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及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因素探究实验实验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绿叶中色素不止一种,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这样,最终不同的光合色素会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二 .实验目的:1 .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2 .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三 .实验材料、试剂及器材:1.实验材料:菠菜、暴马丁香、生菜、稠李树叶2.实验试剂:无水乙醇、层析液(由20份在60-90 C下分储出来的石油秘、2份丙酮和1份菜混合而成)、93号汽油、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3.实验器材: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烧杯、试管架、研钵、玻璃漏斗、盖玻片、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天平、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四.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一)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研磨法)1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分别称取、剪碎菠菜、暴马丁香、生菜5g叶片,放入研钵中。
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碳酸钙、10mL 酒精。
快速、充分研磨。
根据叶绿体中的色素在乙傅中溶解的特性,用无水乙磐可将色素从叶片中提取出来,过滤后收集滤液(将研磨液迅速倒入三层滤纸的一侧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塞紧备用。
2 .制备滤纸条将干燥过的定性谑纸剪成6 cmXl cm的条,一端剪去两角,距该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极细的横线。
传统做法: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线, 待干燥后再重复画2〜3次。
改进做法:用盖玻片蘸取少量滤液直接压在铅笔线上,重复2 次。
3 .色素分离------ 纸层析法符干燥后的三个植物的滤纸条画线一端朝下放入有少许(2〜3mL)层析液的烧杯中。
4 .观察层析后,取出谑纸条,烘干后观察色素分离情况。
5 .整理、洗手。
(二)将层析液换为93号汽油重复上述实验(经上述实验发现盖玻片蘸取滤液效果明显优于毛细吸管,所以后续实验都采用盖玻片)(三)水浴加热法提取绿叶中的色素L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将研磨法提取滤液的过程改进为剪碎菠菜、生菜、及暴马丁香叶片后,分别用天平称取5克,加入试管,同时加入10ml无水乙醇,在70—下水浴加热5min,注意用棉花或者卫生纸封好试管口。
高考总复习5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分析和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2.理解并会分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提高生物学实验素养【要点梳理】考点一、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实验原理:提取原理:光合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色素。
分离原理:用纸层析法分离,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低的色素扩散速度慢,这样,在扩散的过程不同的色素会分离开。
2.实验材料:新鲜的绿色叶片(如菠菜的绿叶)注意:一定要选取新鲜、浓绿的植物叶片,这样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高。
3.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①色素的提取(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并研磨)(注意: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
正常情况下获得的色素提取液应为深绿色)②制备滤纸条(滤纸条的一端要剪去两角,并在这端用铅笔画线)③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细线,干后再重复画一两次)(注意:所画滤液细线一定要细而直,且色素含量高。
操作时要重复画线,画线要迅速,等滤液风干后再重复画,以防滤液扩散开使滤液线过宽,影响分离效果)④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在试管中倒入层析液,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放入试管中)(注意:试管中的层析液高度不要接近或超过滤液细线所处的高度,即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以防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而导致实验失败。
)⑤观察并记录结果4.实验结果: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滤液细线考点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典型实验【高清课堂: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分析和设计388586 萨克斯的实验: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1.1864年,德国萨克斯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2)实验分析:①实验目的: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②实验自变量:是否有光照注意:找到自变量有助于分析实验目的(如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实验目的便是研究光照强度对某过程的影响;自变量为是否提供水,实验目的便是研究某过程与水的关系)③暗处理的目的:暗处理,又叫做饥饿处理,可消耗掉叶片中本来含有的有机物,避免其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