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行政事业单位费用和预算支出的核算
- 格式:pptx
- 大小:217.26 KB
- 文档页数:68
第一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2)思考题答案 (2)第二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方法 (4)思考题答案 (4)练习题答案 (6)第三章行政单位资产的核算 (8)思考题答案 (8)练习题答案 (10)第四章行动单位负债的核算 (12)思考题答案 (12)练习题答案 (13)第五章行政单位净资产的核算 (14)思考题答案 (14)业务训练题答案 (15)第六章行政单位收入的核算 (15)思考题答案 (15)练习题答案 (16)第七章行政单位费用的核算 (17)思考题答案 (17)练习题答案 (18)第九章事业单位资产的核算 (24)思考题答案 (24)业务训练题答案 (27)第十章事业单位负债的核算 (31)思考题答案 (31)练习题答案 (33)第十一章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核算 (34)思考题答案 (34)练习题答案 (35)第十二章事业单位收入的核算 (36)思考题答案 (36)练习题答案 (38)第十三章事业单位支出的核算 (40)思考题答案 (40)练习题答案 (40)第十四章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41)思考题答案 (41)第一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思考题答案1.简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为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是各级行政机关、接受国家预算拨款的单位以及事业单位核算、反映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及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和结果的会计专业。
基本特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按单位业务活动的基本特点可以分为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的基本特征:(1)行政单位会计市委某一具体行政单位服务的,其业务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具有明显的非市场性。
(2)它主要反映某一具体行政单位的经费收入和支出情况,单位经费收支的核算必须服从预算管理的要求。
(3)行政单位会计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也不计算收益。
(4)行政单位会计的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特征:(1)事业单位会计是为某一具体事业单位服务的,其业务活动是向社会提供各种生产性或生活性的服务。
事业单位支出的核算及答案事业单位支出的核算是指对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支出进行准确、全面、及时的记录和核算的过程。
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其支出核算与企业的财务核算有所不同,在核算方法和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事业单位支出的核算目的和原则、核算方法以及核算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事业单位支出核算的目的和原则事业单位支出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比性,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其核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真实性原则:核算应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支出的实际情况,不得虚增或虚减支出金额。
2. 全面性原则:核算应全面地记录和反映各项支出事项,不得遗漏或删除任何支出。
3. 预见性原则:核算应以事先计划为基础,合理预测未来的支出情况,并及时调整核算方案。
4. 一致性原则:核算应遵循统一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确保核算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5. 时效性原则:核算应及时完成,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反馈,为决策者提供及时的参考。
二、事业单位支出核算的方法1. 预算管理法:事业单位支出核算的第一步是制定年度预算,按照预算分配资金,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核算。
2. 现金收支法:按照现金的收付情况记录和核算各项支出,包括现金支付、现金退还、现金补贴等。
3. 应付账款法:按照应付账款的发生和清算情况记录和核算各项支出,包括应付款项的发放、结算和核销。
4. 阶段性支付法:按照项目的阶段性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支付,并及时核算各项支出。
5. 追加支付法:对于因业务需要而需要追加支付的费用,在支付后进行及时核算。
三、事业单位支出核算的实施过程1. 支出凭证的登记:按照支出凭证的发生日期和顺序进行登记,确保支出凭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 核算主体的选择:根据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和财务管理制度,确定核算支出的具体责任主体。
3. 财务账簿的建立:建立支出核算的相应财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等,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记录。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费用与支出核算要点(一)业务活动费用与单位管理费用1.“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科目的核算范围分别是什么?解答: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规定,“业务活动费用”科目核算单位为实现其职能目标、依法履职或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单位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本级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开展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单位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资产折旧(摊销)等费用,以及由单位统一负担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工会经费、诉讼费、中介费等。
按照上述规定,行政单位不使用“单位管理费用”科目,其为实现其职能目标、依法履职发生的各项费用均计入“业务活动费用”科目。
事业单位应当同时使用“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科目,其业务部门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业务活动费用”科目,其本级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由单位统一负担的费用计入“单位管理费用”科目。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确定本单位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划分的具体会计政策。
2.基本支出列“单位管理费用”,项目支出列“业务活动费用”,这样处理是否正确吗?解答:不能这样简单区分,应该按照“单位管理费用”和“业务活动费用”的核算范围区分(范围定义见上一问),例如单位物业费用是项目支出,但属于单位管理费用核算范围。
3.事业单位的工资需要分为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分别核算吗?解答:应当区分,建议将开展专业业务活动机器辅助活动的各业务部门发生的工资记入“业务活动费用”,本级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工资以及由单位统一负担的工资记入“单位管理费用”。
4.某学校人员配备紧张,所有人员包括财务人员均从事教学工作,如何区分人员分别记入“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解答:建议可按照主要从事的工作业务活动,以及单位对应岗位设置是专业技术岗还是管理岗来划分。
5.事业单位可否不区分“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解答:财政部2019年发布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分别设置“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做好费用的划分和归集,为未来成本核算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