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完整
- 格式:docx
- 大小:151.96 KB
- 文档页数:77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一、总则
1、本规程规定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样品采集、检验方法、评定要求和报告规定,适用于道路工程中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试验。
2、本规程适用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各种施工的试验,包括沥青及其配料的分析、配合比的检查等。
二、试样采集与检验
(1)沥青混合料样品,应在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采集,包括在施工车间内,在施工现场离散地面及在施工悬挂中采取3个拼块试样。
(2)沥青样品应在施工现场采集,包括在施工过程中静止的沥青及施工后分布于施工混合料表面的沥青。
2、检验:
(1)沥青及混合料样品的检验应包括外观形态、水稠度测定、体积密度、粘度、波速、抗冻性、抗裂破能力、塑性指数以及熔点等。
(2)在火焰点温、点火温度及烟度指数等,应检验沥青样品的润度、熔融温度、熔融指数。
三、评定要求
1、沥青:沥青样品应符合GB/T5080-2002《公路工程沥青规范》要求。
四、报告
1、检验报告应包括检验参数概况、检验结果概况、详细检验结果与建议等。
2、检验报告要完整标明检验标准、检验日期以及批次、存放方式、施工情况及其它相关数据,并加盖检验机构的检验章。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 术语2.1.1 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 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
2.1.4 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 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 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2.1.7 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 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
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1.10 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 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六、沥青软化点试验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比较方法水中重法表干法蜡封法计算用试件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计算用的试件体积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开口孔隙几乎可忽略)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体积法试件的空中质量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表面凹陷软化点环与球软化点测定仪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凝土、SMA和沥青温度碎石等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标准温度为25±0.5℃适用范围里去掉了原规程的Ⅰ、Ⅱ型,统称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对试验所用的试件包括了现场取芯样、切割的试件,提出了试件的保持条件,宜在阴凉处保存,温度不宜高于35℃,且放置在水平的平面上,保持试件不产生变形。
因此留样室要规范。
加了很多SHRP的研究内容,如有效相对密度、有效沥青含量、有效沥青膜厚度等。
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对用于工程现场钻取芯样的方法应该按照T0710的步骤进行,如果钻取的芯样黏附有黏层油、透层油和松散颗粒,应该清理干净。
当现场芯样与多层沥青混合料联结时,一般要采用切割方法进行分离,并注意观察切割后的试件不能包含相邻层的混合料。
在用表干法测定时,关键是在用拧干的毛巾擦拭试件表面时要将试件形成饱和面干状态,表面既不能有多余的水膜,又不能把吸入孔隙中的水分擦走。
如果水从试件的开口孔隙中流出,测量的毛体积将会比实际值偏小,密度结果偏大;如果表面水没有擦干,试件的毛体积测量值将会偏大,密度结果偏小。
沥青混合料的吸水率与集料的吸水率,其概念和设计方法是不同的。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吸水率为达到饱和面干状态时所吸收的水的体积与试件毛体积之比(体积比),而集料的吸水率是吸收水量与集料烘干质量之比(质量比)。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操作规程standard test methods of bitumen and bituminous mixtures目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3 沥青材料及其试验方法3.1 沥青及其分类3.2 沥青质量标准3.3 沥青取样方法3.4 沥青试样准备方法3.5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方法3.6 沥青针入度试验3.7 沥青延度试验方法3.8 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环球法)3.9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方法3.10沥青闪点与燃点试验方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3.11沥青含水量试验3.12沥青脆点试验(弗拉斯法)3.13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3.14沥青标准粘度试验(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法)4 沥青混合料4.1 沥青混合料标准4.2 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4.3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4.4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表干法)4.5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水中重法)4.6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蜡封法)4.7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4.8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试验4.9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4.10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4.11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4.12沥青混合料表面构造深度试验4.13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检验实施细则(离心分离法) 4.14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检验方法1 总则1.0.1 本规程规定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样采选、试验方法、试验数据整理、资料分析和试验精密度要求等。
1.0.2本规程适用于公路沥青路面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以及质量检查、验收等各个阶段。
1.0.3 各种沥青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程使用的仪器设备均应经相应的计量部门或检测机构检定合格,并须在使用中进行校正。
计量检定周期除有专门规定者外,不宜超过一年。
凡仪器设备不符合要求时,试验结果不得作为依据。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 术语2.1.1 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 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
2.1.4 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 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 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2.1.7 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 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
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1.10 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 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六、沥青软化点试验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比较方法水中重法表干法蜡封法计算用试件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计算用的试件体积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开口孔隙几乎可忽略)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体积法试件的空中质量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表面凹陷软化点环与球软化点测定仪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凝土、SMA和沥青温度碎石等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标准温度为25±0.5℃适用范围里去掉了原规程的Ⅰ、Ⅱ型,统称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对试验所用的试件包括了现场取芯样、切割的试件,提出了试件的保持条件,宜在阴凉处保存,温度不宜高于35℃,且放置在水平的平面上,保持试件不产生变形。
因此留样室要规范。
加了很多SHRP的研究内容,如有效相对密度、有效沥青含量、有效沥青膜厚度等。
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对用于工程现场钻取芯样的方法应该按照T0710的步骤进行,如果钻取的芯样黏附有黏层油、透层油和松散颗粒,应该清理干净。
当现场芯样与多层沥青混合料联结时,一般要采用切割方法进行分离,并注意观察切割后的试件不能包含相邻层的混合料。
在用表干法测定时,关键是在用拧干的毛巾擦拭试件表面时要将试件形成饱和面干状态,表面既不能有多余的水膜,又不能把吸入孔隙中的水分擦走。
如果水从试件的开口孔隙中流出,测量的毛体积将会比实际值偏小,密度结果偏大;如果表面水没有擦干,试件的毛体积测量值将会偏大,密度结果偏小。
沥青混合料的吸水率与集料的吸水率,其概念和设计方法是不同的。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吸水率为达到饱和面干状态时所吸收的水的体积与试件毛体积之比(体积比),而集料的吸水率是吸收水量与集料烘干质量之比(质量比)。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术语2.1.1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 3计。
2.1.2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 计。
2.1.4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C 计。
2.1.7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C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C计。
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1.10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C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 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 3计。
2.1.16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7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实体体积与不吸收水分的内部闭口孔隙体积之和)的干质量,又称视密度,由水中重法测定(仅适用于吸水率小于0.5%的沥青混合料试件),以g/cm 3计。
2.1.18沥青混合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沥青混合料表观密度与同温度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2.1.19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不吸收水分的闭口孔隙、能吸收水分的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的干质量,以g/cm 3计。
2.1.20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与同温度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21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压实沥青混合料内矿料及沥青以外的空隙(不包括矿料自身内部已被沥青封闭的孔隙)的体积占混合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简称VV,以百分率表示。
2.1.22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体积百分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内沥青部分的体积占混合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简称VA,以百分率表示。
2.1.23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中矿料部分以外的体积占混合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简称VMA,以百分率表示。
2.1.24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饱和度沥青混合料试件内沥青部分的体积占矿料部分以外的体积(VMA)百分率,简称VFA,以百分率表示。
沥青混合料内有效沥青部分(即扣除被集料吸收的沥青以外的沥青)的体积占矿料部分以外的体积(VMA)的百分率,称为有效沥青饱和度。
2.1.25粗集料松装间隙率干燥粗集料(通常指4.75mm以上的集料)在标准容量简中经捣实形成的粗集料部分以外的体积占粗集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简称VCA DRC,以百分率表示。
2.1.26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粗集料间隙率沥青混合料试件内粗集料部分以外的体积占混合料试件总体积的百分率,简称VCA min,以百分率表示。
2.1.27马歇尔稳定度按规定条件采用马歇尔试验仪测定的沥青混合料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以kN计。
2.1.28流值沥青混合料在马歇尔试验时相应于最大荷载时试件的竖向变形,以mm计。
2.1.29动稳定度按规定条件进行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时,混合料试件变形进入稳定期后,每产生1mm轮辙变形试验轮所行走的次数,以次/mm计。
2.1.30沥青材料的劲度模量沥青或沥青混合料在温度和加载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温度和荷载作用时间的函数,以MPa计。
2.1.31沥青含量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2.1.32油石比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质量与矿料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2.1.33有效沥青含量沥青混合料中总的沥青含量减去被集料吸收入内部孔隙的部分后、有效填充矿料间隙的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2.1.34稀浆混合料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拌和所形成的浆状混合物。
2.1.35稀浆混合料可拌和时间当稀浆混合料变稠,手感到有力时,表明混合料开始有破乳的迹象,记录此刻的时间,即为可拌和时间,以s计。
2.1.36稀浆混合料破乳时间破乳时间是乳化沥青中的沥青和水分离,沥青微粒吸附到石料上而水析出所需要的时间,以min计。
2.1.37湿轮磨耗值在成型后的稀浆混合料上用湿轮磨耗仪磨耗一定时间后,测定试件磨耗前后单位磨耗面积的质量差,以g/m 2计。
2.1.38负荷轮黏附砂量在成型后的稀浆混合料上用负荷轮试验仪模拟车轮碾压,通过一定作用次数后,测定试件单位负荷面积的黏附砂量,以g/m 2计,用于确定稀浆混合料最大沥青用量沥青试验T 0601 —2011 沥青取样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在生产厂、储存或交货验收地点为检査沥青产品质量而米集各种沥青材料的样品。
1.2进行沥青性质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黏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0kg ;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进行沥青性质非常规检验及沥青混合料性质试验所需的沥青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2.1盛样器:根据沥青的品种选择。
液体或黏稠沥青采用广口、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如锅、桶等);乳化沥青也可使用广口、带盖的聚氯乙烯塑料桶;固体沥青可用塑料袋,但需有外包装,以便携运。
2.2沥青取样器:金属制、带塞、塞上有金属长柄提手。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检查取样和盛样器是否干净、干燥,盖子是否配合严密。
使用过的取样器或金属桶等盛样容器必须洗净、干燥后才可使用。
对供质量仲裁用的沥青试样,应采用未使用过的新容器存放,且由供需双方人员共同取样,取样后双方在密圭寸条上签字盖章。
3.2试验步骤3.2.1从储油罐中取样1)无搅拌设备的储罐⑴液体沥青或经加热已经变成流体的黏稠沥青取样时,应先关闭进油阀和出油阀,然后取样。
⑵用取样器按液面上、中、下位置(液面高各为1/3等分处,但距罐底不得低于总液面髙度的1/6)各取1~4L样品。
每层取样后,取样器应尽可能倒净。
当储罐过深时,亦可在流出口按不同流出深度分3次取样。
对静态存取的沥青,不得仅从罐顶用小桶取样,也不得仅从罐底阀门流出少量沥青取样。
⑶将取出的3个样品充分混合后取4您样品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别进行检验。
2)有搅拌设备的储罐将液体沥青或经加热已经变成流体的黏稠沥青充分搅拌后,用取样器从沥青层的中部取规定数量试样。
3.2.2从槽车、罐车、沥青洒布车中取样1)设有取样阀时,可旋开取样阀,待流出至少4kg或4L后再取样。
2)仅有放料阀时,待放出全部沥青的1/2时取样。
3)从顶盖处取样时,可用取样器从中部取样。
3.2.3在装料或卸料过程中取样在装料或卸料过程中取样时,要按时间间隔均匀地取至少3个规定数量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合后取规定数量样品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别进行检验。
3.2.4从沥青储存池中取样沥青储存池中的沥青应待加热熔化后,经管道或沥青泵流至沥青加热锅之后取样。
分间隔每锅至少取3个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匀后再取4.0kg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別进行检验。
3.2.5从沥青运输船中取样沥青运输船到港后,应分别从每个沥青舱取样,每个舱从不同的部位取3个4kg的样品,混合在一起,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合后再从中取出4 您,作为一个舱的沥青样品供检验用。
在卸油过程中取样时,应根据卸油量,大体均匀地分间隔3次从卸油口或管道途中的取样口取样,然后混合作为一个样品供检验用。
3.2.6从沥青桶中取样1)当能确认是同一批生产的产品时,可随机取样。
当不能确认是同一批生产的产品时,应根据桶数按照表T0601规定或按总桶数的立方根数随机选取沥青桶数。
2)将沥青桶加热使桶中沥青全部熔化成流体后,按罐车取样方法取样。
每个样品的数量,以充分混合后能满足供检验用样品的规定数量不少于4.0kg要求为限。
3)当沥青桶不便加热熔化沥青时,可在桶高的中部将桶凿开取样,但样品应在距桶壁5cm以上的内部凿取,并采取措施防止样品散落地面沾有尘土。
3.2.7固体沥青取样从桶、袋、箱装或散装整块中取样时,应在表面以下及容器侧面以内至少5cm 处采取。
如沥青能够打碎,可用一个干净的工具将沥青打碎后取中间部分试样;若沥青是软塑的,则用一个干净的热丁具切割取样。
当能确认是同一批生产的样品时,应随机取出一件按本条的规定取 4 kg供检验用。
3.2.8在验收地点取样当沥青到达验收地点卸货时,应尽快取样。
所取样品为两份:一份样品用于验收试验;另一份样品留存备査。
3.3样品的保护与存放3.3.1除液体沥青、乳化沥青外,所有需加热的沥青试样必须存放在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中,严禁灌入纸袋、塑料袋中存放。
试样应存放在阴凉干净处,注意防止试样污染。
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加盖、密封好并擦拭干净后,应在盛样器上(不得在盖上)标出识别标记,如试样来源、品种、取样日期、地点及取样人。
332冬季乳化沥青试样应注意采取妥善防冻措施。
333除试样的一部分用于检验外,其余试样应妥善保存备用。
3.3.4试样需加热采取时,应一次取够一批试验所需的数量装入另一盛样器,其余试样密封保存,应尽量减少重复加热取样。
用于质量仲裁检验的样品,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T 0602 —2011 沥青试样准备方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规定了按本规程T0601取样的沥青试样在试验前的试样准备方法。
1.2本方法适用于黏稠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等需要加热后才能进行试验的沥青试样,按此法准备的沥青供立即在试验室进行各项试验使用。
1.3本方法也适用于对乳化沥青试样进行各项性能测试。
每个样品的数量根据需要决定,常规测定不宜少于6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