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硫化基础知识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28
很经典的橡胶硫化理论知识橡胶的硫化体系硫化是橡胶制品加工的主要工艺过程之一,也是橡胶制品生产中的最后一个加工工序。
在这个工序中,橡胶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由塑性的混炼胶变为高弹性的交联橡胶,从而获得更完善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和拓宽了橡胶材料的使用价值和应用范围。
因此,硫化对橡胶及其制品的制造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章建议:1.掌握硫化概念、硫化参数(焦烧、诱导期、正硫化、硫化返原)、喷霜等专业术语。
2.掌握硫化历程、各种硫化剂、促进剂的特性;3.掌控硫化体系与硫化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硫化条件的挑选出与确认。
4.介绍各种硫化体系的硫化机理、硫化工艺及方法。
本章主要参考书:橡胶化学(王梦蛟译作)、橡胶化学与物理、橡胶工业手册(2、3丛刊)§1绪论一.硫化发展概况1839年,美国人charlesgoodyear发现橡胶和硫黄一起加热可得到硫化胶;1844年,goodyear又辨认出无机金属氧化物(如cao、mgo、pbo)与硫黄用能快速橡胶的硫化,延长硫化时间;1906年,使用了有机促进剂苯胺。
oenslager发现在硫化性能最差的野生橡胶中添加苯胺后,可使其性能接近最好的巴拉塔胶。
nr+s+pbo+苯胺――→硫化速度大大大力推进,且提升硫化胶性能;1906-1914年,确定了橡胶硫化理论,认为硫化主要是在分子间生成了硫化物;1920年,bayer发现碱性物有促进硫化作用;nr+s+zno+苯胺――→1921年,nr+s+zno+硬脂酸+苯胺――→同年又辨认出了噻唑类、秋兰姆类促进剂,并逐渐认识到促进剂的促进作用,用作橡胶的硫化中。
在此之后又陆续辨认出了各种硫化促进剂。
硫黄并非是唯一的硫化剂。
1846年,parkes辨认出scl的溶液或蒸汽在室温下也能够硫化橡胶,称作“热硫化法”;1915年,辨认出了过氧化物硫化;1918年,发现了硒、碲等元素的硫化;1930年,发现了低硫硫化方法;1940年,相继辨认出了树脂硫化和醌肟硫化;1943年,辨认出了硫黄给与体硫化;二战以后又出现了新型硫化体系,如50年代发现辐射硫化;70年代脲烷硫化体系;80年代提1出了平衡硫化体系。
载重子午胎硫化培训资料1、硫化条件内温:171±2℃.内压:2.6±0.1Mpa模套温度:158±2℃(12.00R20BT368/568/118/188/168A为162±2℃.) 侧板温度:148±2℃2、硫化步序第一步:5分钟内压蒸汽进第二步:一分钟一次热水进第三步:热水进、热水回第四步:5bar排第五步:0bar排第六步:抽真空3、硫化预热要求冬季(11月1日——4月30日)预热时间6小时,夏季(5月1日——10月31日)4.5小时,用正常标准温度预热,不许吹模,两合模口间距10——20㎜。
4、待胎胚预热如果机台待胎胚,开模时间15——20分之间,需合模预热30分钟。
如果机台待胎胚,开模时间20——40分之间,需合模预热40分钟。
如果机台待胎胚,开模时间40——60分之间,需合模预热60分钟。
如果机台待胎胚,开模时间20——40分之间,需合模预热40分钟。
如果机台待胎胚,开模时间60分以上,需合模预热120分钟。
5、合模力要求施工表给出合模力是指正硫化时间的合模力(左、右模力之差50kN)二、胶囊喷隔离剂要求1、定型,胶囊微微鼓起,并把抽真空开关打到断位置。
2、调整风压大约2个大气压左右。
3、喷壶嘴离胶囊表面大约20——30㎝4、自上而下,做到不多喷\不漏喷,隔离剂不往下淌.5、喷完后,用抹布把上下夹盘擦净,把一侧板擦净。
6、新上的胶囊首班必须喷两次(第四锅第二次)三、正确操作要点1、首先按抓胎器下降按钮,抓胎器页片闭合下降。
2、抓胎器页片对正胎胚圈中心,张开页片,抓取胎胚上升到位。
3、升下环使胶囊处于位伸状态,往胶囊均匀喷涂隔离剂,降下环,下模及中心机构吹风,同时定型胶囊,上环降,检查胶囊表面质量,检查下夹盘等密封件有无漏水。
4、放硫化小票,手动转入抓胎器对准中心,下降到预定位置。
5、手动调节左右一次定型压力,进一次定型蒸汽,同时上环降。
轮胎工艺知识点总结一、轮胎的结构轮胎的结构通常由胎体、面布、胎面和胎侧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胎体是轮胎的主体结构,由橡胶和帘布层组成,是承受车辆重量和内部气压的主要部分。
面布是包覆在胎体外层的钢丝帘布,它增强了轮胎的稳定性和抗压性。
胎面是直接接触地面的部分,用于提供牵引力和操控性能。
胎侧则连接胎体和胎面,是轮胎的侧面部分。
二、轮胎的制造工艺1. 橡胶混炼轮胎制造的第一步是橡胶的混炼,它是由橡胶、填料、添加剂和胶黏剂等原材料混合制成橡胶混合物。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橡胶的成分和比例,以确保轮胎的质量和性能。
2. 胎体制造胎体是轮胎的主要结构部分,它由多层帘布和橡胶组成。
制造胎体的过程包括帘布的切割、涂胶、成型和硫化等工序。
帘布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裁剪,然后通过机械或手工进行帘布的铺敷,并在适当的位置上进行涂胶加固。
接着通过成型机将帘布和橡胶进行成型,最后通过硫化使橡胶固化成型。
3. 钢丝帘布制造钢丝帘布是用于增强轮胎结构的重要材料,它需先通过钢丝的拉拔、涂胶、敷布和硫化等工序进行制造。
制造好的钢丝帘布需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拉伸强度和抗拉断强度等性能指标。
4. 胎面和胎侧制造胎面和胎侧是轮胎的外部部分,需要通过模压工艺和硫化工艺进行生产制造。
胎面和胎侧的设计要求会直接影响到轮胎的抓地力、耐磨性和外观质量。
5. 胎胚的组装胎胚是轮胎制造的中间产品,它是由胎体、面布和胎侧等部件组装而成。
在组装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部件的位置和面布的拉伸力达到设计要求。
6. 轮胎硫化轮胎硫化是轮胎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它是通过高温和高压下使橡胶固化成型,以实现轮胎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等性能。
硫化工艺需要严格控制硫化温度和时间,确保轮胎的硫化质量。
7. 轮胎检验和包装轮胎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尺寸测量、硫化性能和性能测试等。
合格的轮胎在包装之前还需要进行气密性试验和动平衡试验等。
三、轮胎的检验和测试轮胎制造过程中的检验和测试是确保轮胎质量的重要环节。
轮胎硫化压力一、背景介绍轮胎硫化是指将橡胶制品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加热处理,使其产生交联反应,从而形成具有强度和弹性的物质。
而轮胎硫化则是指将橡胶轮胎进行硫化处理,以提高其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裂性等性能。
二、硫化过程中的压力在轮胎硫化过程中,压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一方面,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橡胶材料之间的交联反应,从而提高轮胎的强度和耐久性;另一方面,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则会影响硫化效果,并可能导致轮胎内部出现气泡或缺陷等问题。
三、硫化压力的测量方法为了保证轮胎硫化过程中的压力符合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实时监测。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基于传感器的测量方法:通过在模具上安装压力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模具内部的压力变化。
2. 基于液位计的测量方法:在模具中加入一定量的液体,通过监测液位变化来计算出压力大小。
3. 基于气压计的测量方法:在模具中加入一定量的气体,通过监测气压变化来计算出压力大小。
四、硫化压力的控制方法为了保证轮胎硫化过程中的压力稳定在合适范围内,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控制硫化温度:适当提高硫化温度可以促进橡胶材料之间的交联反应,从而提高轮胎硫化效果;但是过高的温度则会导致轮胎内部出现气泡或缺陷等问题。
2. 调整硫化时间:适当延长硫化时间可以保证橡胶材料之间充分反应,从而提高轮胎硫化效果;但是过长的时间则会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调整模具结构:合理设计模具结构可以保证轮胎内部受到均匀的压力作用,从而提高硫化效果;但是不合理的模具结构则会导致轮胎内部出现不均匀的硫化情况。
4. 优化硫化工艺:通过对硫化工艺进行优化,如调整硫化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可以提高轮胎的硫化效果,并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平衡。
五、结论轮胎硫化压力是影响轮胎硫化效果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为了保证轮胎硫化过程中的压力稳定在合适范围内,必须采取相应的测量和控制措施,并逐步优化硫化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轮胎硫化加工轮胎是汽车运动中极其重要的部位,对汽车的行驶速度、稳定性、舒适度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其质量和性能的优良对整车的行驶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轮胎硫化加工是造成轮胎质量和性能的一个重要关键。
一、轮胎硫化加工的基本概念轮胎硫化加工,又称轮胎热固化工艺,是轮胎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硫化是将天然或合成橡胶加热至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使其发生交联反应,从而使橡胶分子间的一些化学键成为共价键,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这一过程能够使轮胎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和抗老化性等特性。
轮胎硫化加工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配方胶料混合均匀,注入模具中,并将外侧置上模罩,进行加热处理。
2、加热过程中,橡胶分子间的双键发生断裂而形成自由基,这些自由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温度的升高而加速形成分枝结构,进而发生交联反应。
加热的温度、压力和加热持续时间都对交联反应的速度和程度产生影响。
3、硫化完成后的轮胎需要进行清洗、装配、平衡等处理,最后交付给汽车工厂进行使用。
二、硫化加工中的关键技术1、加热温度与时间的控制加热温度是影响轮胎硫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温度升高时,硫化反应的速率会增加,但同时也会增加部分反应的副反应产生,导致高温下轮胎质量和性能的质量下降。
因此,控制硫化温度非常关键。
硫化温度一般在140℃-170℃之间,时间需要根据材料的不同来进行调整。
在低于140℃的温度下,反应速率很慢,需要持续的加热才能形成完整的三维交联网络结构。
在152℃左右的温度下,在10-20分钟时间内完成反应。
如果硫化温度过高,会导致水分和氧气进入,导致轮胎质量下降。
2、硫化时空气排除轮胎硫化时,轮胎内的气体会受到各种界面张力的作用,影响气体排除的效率。
如果气体不能及时排除,就难以填满各处的缝隙,这样便会导致轮胎内部压力的不均匀,最终影响轮胎的性能。
因此,要做好轮胎硫化时空气的排除,可以采用注气和震动抖动,使气泡不断上浮,加快排出速度,从而获得均质的硫化品。
轮胎电硫化蒸汽硫化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轮胎制造工艺中的电硫化技术和蒸汽硫化技术。
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在其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硫化处理以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传统的硫化方法主要有蒸汽硫化和电硫化两种。
蒸汽硫化是利用高温和硫化剂的化学反应,将轮胎胶料中的硫与橡胶分子交联,使其具有强度和弹性。
而电硫化则是利用电流通过轮胎胶料中的硫化剂,直接在轮胎表面形成交联结构。
在轮胎制造工艺中,硫化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它不仅可以使轮胎具备优异的抗磨损、耐高温、耐疲劳等性能,还可以提高轮胎的粘附力和处理性能。
蒸汽硫化是传统的硫化方法,在制程过程中,轮胎会被放入硫化罐中,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硫化处理。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但在硫化过程中,轮胎会受到极高的压力和温度,可能导致轮胎出现内部应力和疲劳裂纹,使其寿命受到限制。
相对而言,电硫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硫化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电流作用,将硫化剂直接引入轮胎表面,实现硫化反应。
相比于蒸汽硫化,电硫化具有智能控制、温度均匀、硫化时间短等优点。
在电硫化过程中,由于轮胎不需要嵌入硫化罐中,内部应力和疲劳裂纹的问题得以减轻,从而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总而言之,轮胎制造工艺中的硫化过程对于轮胎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蒸汽硫化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而电硫化技术则作为一种新兴的硫化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信电硫化技术在轮胎制造工艺中将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轮胎制造工艺以及电硫化技术展开详细论述。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轮胎与制造工艺的背景,并介绍电硫化技术的意义和应用。
接下来的段落将说明本文的结构,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子部分:轮胎制造工艺和电硫化技术。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传统轮胎制造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选择、胶料的制备、胎体的成型以及硫化等关键步骤。
然后,我们将重点解析电硫化技术,包括其原理、应用场景以及相对于传统蒸汽硫化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轮胎硫化方式及步骤工艺技市上Z杖JIL1硫化方式1.1过热水硫化过热水硫化是比较传统的硫化方式,内温由过热水提供,外温由热板式或蒸鼓式设备提供.采用蒸鼓式供热,能耗较高,升温也较慢,但受热相对较均匀.采用热板式供热,外温较稳定且波动小,但热板不同部位可能受热不同,故热板中的蒸汽走向设计要科学合理,以使整个热板不同点的温差尽量小,同时模具和热板的接触面不能有杂质,模具背面的排气槽要尽量窄,以增大热板和模具的接触面积,即增大传热面积.此硫化工艺一般用于载重斜交轮胎和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1.2高温蒸汽和过热水硫化高温蒸汽和过热水硫化是目前较多采用的硫化方式,大部分轿车子午线轮胎采用此硫化工艺.胶囊在通过热水之前内部温度相对较低,为使胶囊快速升温,需先在胶囊中充入高温饱和蒸汽(压力一般为1.5MPa),一定时问后再充入压力较高的过热水.此工艺相对较简单,技术也易于得到保障.1.3全蒸汽硫化全蒸汽硫化是目前国际上一些大公司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用于硫化乘用子午线轮胎和轻载子午线轮胎.全蒸汽硫化可节省能源且生产效率高,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须保证高温饱和蒸汽压力稳定,同时还须解决胶囊上下部分的温差硫化机动力水泄漏,内压偏低造成的轮胎外观瑕疵增多及胶料和部分骨架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等问题.1.4充氮气硫化充氮气硫化内压可控且稳定,因此可节省能源和提高轮胎质量,并能延长胶囊的使用寿命.充氮气硫化对设备的要求较高:(1)需购置制氮设备且设备维护成本高;(2)需使用氮气回收装置以降低成本;(3)为防止氮气泄漏,需采用专用阀门和氮气输送管路;(4)硫化机管路需重新设计和改造,特别是各阀门的泄漏问题必须解决,以免造成氮气的大量泄漏而对硫化内温造成影响.2硫化步骤的设定各轮胎公司采用的硫化步骤不尽相同,但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1)通高温饱和蒸汽;(2)充填水(视情况而定);(3)通过热水;(4)热水回收;200%年第11期第1]页MoDERNRUBBER&PLASTICS(5)通冷却水(视情况而定);(6)主排;(7)抽真空;(8)开模.其中,第3步可采用3种方式:循环,半循环或不循环,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第4步可采用两种方式:用高压蒸汽把胶囊中的过热水赶回除氧器或设置一热水回收罐.第6和7步可采用单路或双路.第8步的开模压力一般设置为O.03MPa.全蒸汽硫化一般有两种方式:高温蒸汽进加热排或高温蒸汽进,然后主排,再抽真空;高温蒸汽进加热排,然后低压蒸汽进,再主排,抽真空.其中热排是为了把胶囊中的冷凝水排出.充氮气硫化还需要增加两个步骤,即放气(排出胶囊下部的低温氮气)和查漏(关闭所有阀门,看内压有无下降,以观察有无阀门泄漏).由于主排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硫化效率,因此主排管径的设定和走向以及辅助措施(如安装排空管)对主排的效果至关重要.抽真空可采用蒸汽或动力水,只需将胶囊从胎里脱出并适当收缩,以便轮胎能轻松取出即可.若抽真空过度,胶囊会紧贴中心机构,上环下降时容易夹破胶囊(B型硫化机).3匹配硫化机管路及选取测温点(1)选取高温蒸汽主管及支管管径主管管径选取要考虑硫化机台数及进蒸汽时对蒸汽压力波动的影响.若管径偏小,易导致饱和蒸汽压力偏低,从而使硫化温度波动较大.在设计i●,,tttI,,tt,●I,-市场信息主排管径时,要特别考虑热水主排时蒸发而引起的背压.(2)选取测温点内外温度,时间和内压是硫化三要素,为便于控制,各硫化机都要对三要素进行测定并记录.一般测温点选在回管上靠近胶囊的出口处较好,当然最好是将测温点选在胶囊内部,但难度较大.采用蒸汽硫化时还须在相应位置安装疏水阀,以免冷凝水积存过多影响测温结果.同时要定期校正热电阻及温度变送器,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校正.4利用测温数据进行硫化速度匹配调节由于各配方胶料硫化速度不相同,各部件在硫化过程中的温升也不相同,只有当各部件在一定的硫化条件下基本同时达到正硫化点,轮胎的性能和硫化效率才是最佳的.因此,必须对每个配方的胶料进行测温,每个部件均须埋热电偶,对较厚的部件要在中间埋一些点.根据测得的温度,采用RPA2000硫化仪对不同部件的变温进行测定,通过对变温硫化仪曲线和恒温硫化仪曲线分析及各半成品制造的特点(挤出或压延等),对整个配方体系进行硫化速度匹配调整,以求各部件胶料基本同时达到正硫化.5选取合模力合模力太小,易造成轮胎合模处出边,引起带束层弯曲,影响轮胎质量;合模力太大,则会引起模具变形和硫化机损坏.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轮胎规格选取相应的合模力,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轮胎.我国聚丙烯薄膜市场分析美国一家信息机构最近发布了其关于中国市场份额系列报告中的首份报告——"中国挤出塑料薄膜市场".该报告对成长中的中国塑料薄膜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供了按供应商,地区和终端应用市场分类的详尽信息.该报告称,中国今年将要加工118.4万t聚丙烯薄膜,其中56%的原料由国内树脂生产商提供.中国两大聚丙烯薄膜生产中心是苏沪浙地区和广东省,分别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33%和32%.食品包装是聚丙烯薄膜最大的终端应用市场,约占42%.其中,包装袋,塑料编织袋和干货食品包装材料占食品包装的60%以上.非食品包装中,香烟包装,编织袋和防护膜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合计占55%.RP010-5第14页总第己口]期。
普飞尔轮胎==硫化-培训硫化基本原理及硫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普飞尔轮胎==硫化-培训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硫化的基本原理硫化的定义硫化的四个阶段硫化的三要素第二部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橡胶与金属粘接不牢气泡炸边缺胶、硫痕缩孔普飞尔轮胎==硫化-培训第一部分硫化的基本原理1.1 硫化的定义通俗的说法硫化就是从生胶变成熟胶的过程;教科书上的定义硫化是指橡胶线型结构的大分子链通过化学交联而构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大分子的化学变化过程,并使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其他性能随之发生根本变化的过程。
也就是从塑性胶变成弹性胶的过程。
普飞尔轮胎==硫化-培训硫化过程中发生了硫的交联,这个过程是指把一个或更多的硫原子接在聚合物链上形成桥状结构(空间网状结构)。
普飞尔轮胎==硫化-培训1.2 硫化的四个阶段扭矩时间诱导期热硫化期硫化平坦期过硫化阶段普飞尔轮胎==硫化-培训1.2 硫化的四个阶段诱导期诱导期又称为焦烧时间。
它决定于胶料配方成分,它的长短关系到生产加工安全期。
有时候因为操作时间过长导致硫化后产品出现焦烧现象,就是因为操作时间超过了此种胶料的焦烧时间所致。
普飞尔轮胎==硫化-培训1.2 硫化的四个阶段诱导期即焦烧时间操作焦烧橡胶加工过程中由于热积累效应所消耗掉的时间,取决于加工条件,如胶料混炼、热炼及压延、压出剩余焦烧胶料在模型中加热保持流动性的时间因为胶料实际焦烧时间是固定的,操作焦烧时间长,剩余焦烧时间就短,胶料在模具中流动时间就短,造成胶料还没有充满型腔就停止流动。
所以我们要避免对胶料进行多次机械作用。
普飞尔轮胎==硫化-培训1.2 硫化的四个阶段热硫化期此时橡胶逐步产生交联,生产网络结构,使橡胶弹性和拉伸强度急剧上升;硫化平坦期此时交联反应基本完成,继而发生交联键的重排、裂解等反应,曲线出现平坦期;此阶段硫化橡胶保持最佳性能;处于正硫化阶段。
普飞尔轮胎==硫化-培训1.2 硫化的四个阶段过硫阶段此阶段就相当于硫化反应中网状结构形成的后期,存在着交联键的重排,但是主要为交联键及链段的热裂解反应,所以胶料的强力性能显著下降。
补胎硫化技巧补胎硫化是指通过使用硫化剂将轮胎的破损部位进行修补的过程。
它是一种常见的维修方法,可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补胎硫化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1.了解轮胎的构造在学习补胎硫化技巧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轮胎的基本构造。
轮胎通常由胎体、胎帘和胎面组成。
胎体是轮胎的主体部分,由多层尼龙帘布或钢丝帘布构成,具有承受载荷和传递动力的功能。
胎帘是胎体的一部分,用于增强轮胎的结构强度。
胎面是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具有提供抓地力和舒适性的作用。
2.检查轮胎的破损程度在进行补胎硫化之前,必须先检查轮胎的破损程度。
轮胎的破损通常包括刺孔、撕裂和磨损等。
对于小型的刺孔,可以使用补胎胶进行修补。
对于较大的撕裂或磨损,可能需要更复杂的修复方法,如胎带更换或胎体修补。
3.准备补胎硫化工具进行补胎硫化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常用的工具包括胶刀、胶带、橡胶胶水、硫化胶条和轮胎修补带等。
确保这些工具和材料的质量可靠,以确保修补的效果和持久性。
4.清洁和准备破损部位在进行补胎硫化之前,必须仔细清洁和准备轮胎的破损部位。
首先,用刷子和清洁剂清洁破损部位,去除尘土和污垢。
然后,使用砂纸或砂轮将破损部位打磨平整,以便更好地与修补材料结合。
5.涂抹橡胶胶水在准备好破损部位后,可以涂抹橡胶胶水。
橡胶胶水可以增强修补材料与轮胎表面的粘附性,提高修补的效果。
使用胶刀将橡胶胶水均匀涂抹在破损部位上,确保覆盖面积足够,并等待一段时间,以使胶水变得粘稠。
6.使用硫化胶条进行修补在橡胶胶水变得粘稠之后,可以使用硫化胶条进行修补。
将硫化胶条放在破损部位上,并用手或胶刀将其压实。
确保硫化胶条完全覆盖破损部位,并与轮胎表面紧密结合。
7.修补后的处理在完成修补后,需要对修补部位进行一些处理。
首先,用胶带将修补部位固定住,以确保修补材料在干燥的过程中不会脱落。
然后,使用硫化机或其他合适的设备对修补部位进行硫化处理。
轮胎硫化作用
一、用途轮胎定型硫化机主要用于汽车外胎、飞机外胎、工程外胎及拖拉机外胎等充气轮胎的硫化。
也有用小规格的定型硫化机硫化摩托车胎、力车胎、自行车胎的。
二、轮胎定型硫化机的现状轮胎定型硫化机是在普通个体硫化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普通个体硫化机,四十年代出现寇型硫化机。
它简化了工艺操作过程,在同一机台上可完成装胎、寇型、硫化、卸胎及后充气冷却,便于工艺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近代的定型硫化机,一般对内温、内压、蒸汽室温度均能测量、记录和控制。
此外有定型控制系统、清扫模型、涂隔离剂等
2、装置。
整个生产周期可自动进行。
如配以自动运输和电子计算机控制,可使轮胎硫化实现自动化生产。
因此定型硫化机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均较高、劳动强度低、产品质量好,在现代化轮胎厂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