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考研辅导班-2020清华大学511建筑设计(6小时)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 格式:docx
- 大小:41.24 KB
- 文档页数:8
清华建筑学考研参考书及初试科目清华建筑学考研——学院简介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截至2009年底,清华大学共设有15个学院、55个系,教职工总数7186人,其中教授1262人,副教授1814人,教师2923人;在校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
在学学生人数35369人(含留学生1765人),其中本科生14285人(含留学生886人),硕士生14090人(含留学生754人),博士生6994人(含留学生125人)。
作为清华大学下设的15个学院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
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
目前,学院设有4个系、9个研究所、1个中心、3个建筑和规划设计实践基地、3个省部级实验室。
此外,跨院系成立的科研综合体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依托在建筑学院。
自1992、1995和1998年中国相继实行建筑学本科、建筑学硕士和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制度以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学本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均连续以优秀级通过评估。
1988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两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1年这两个学科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2007年建筑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全国一级重点学科。
2003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CDGDC)进行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评估第一名,2008年再次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评估第一名。
清华建筑学考研院校现有在职教师107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50人,讲师21人。
其中外籍教师4人。
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杰青”1人、“百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教师中85人具有博士学位,约占教师总数的80%;67人拥有连续半年以上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约占教师总数的63%。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历年真题对于众多有志于在建筑学领域深造的学子来说,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无疑是一座令人向往但又充满挑战的高峰。
而了解历年真题,是攀登这座高峰的重要基石。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的真题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综合性,涵盖了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等多个方面。
从建筑设计的真题来看,往往要求考生具备创新的思维和扎实的设计能力。
比如,曾有一道真题要求考生设计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文化艺术中心,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还要充分结合周边环境,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这就需要考生对城市规划、建筑美学、人文环境等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设计方案中。
建筑历史方面的真题也是相当有深度和广度。
可能会要求考生对某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建筑流派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其特点、影响以及演变过程。
或者让考生对比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探讨它们之间的传承与差异。
例如,有一年的真题就是让考生论述古希腊建筑与古罗马建筑的异同,并阐述其对后世建筑发展的影响。
在建筑技术方面,真题会涉及到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物理等知识。
可能会给出一个具体的建筑案例,要求考生分析其中的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者让考生探讨某种新型建筑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特点。
首先,真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无论是建筑设计的原理、建筑历史的脉络,还是建筑技术的要点,都需要考生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其次,综合性和创新性是真题的突出特点。
题目往往不是孤立地考查某个知识点,而是要求考生将多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再者,真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很多题目都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考生关注行业动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维。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历年真题进行复习呢?首先,要系统地整理和归纳真题。
将不同年份、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分类,分析其考点和出题思路。
清华考研辅导班-2021清华大学956建筑与建成环境理论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清华大学956建筑与建成环境理论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时间安排为12月22日下午14:00-17:00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一、适用院系专业:清华大学000建筑学院085900土木水利专业学位二、考研参考书目清华大学956建筑与建成环境理论没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建筑环境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2月,金招芬,朱颖心主编《建成环境的意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阿莫斯.拉普卜特著述,黄兰谷翻译盛世清北建议参考书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三、课程介绍土木水利学院由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建设管理系3个系组成,按二级学科设立17个研究所(室)。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水利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3个本科专业,以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专业,形成了“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目前有在校本科生919人,硕士研究生259人,博士研究生310人,工程硕士研究生279人。
学院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坚持人才培养是根本、队伍建设是核心、学科建设是基础,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坚持科研工作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扩大学院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领域的影响力。
根据QS世界大学学科综合排名,清华大学土木学科(含水利和建设管理学科)2015-2017年连续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十,其中2017年排名居全球第五,是我国所有大学学科中在国际上排名最高的学科(见下表),其中2016年分项排名中高水平论文H因子位居第一。
建筑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研究方向01建筑历史与理论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3城市规划与设计04景观建筑学05建筑技术科学初试科目01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4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与文物保护设计(6小时)02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03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04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或51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或513景观规划设计(6小时)05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③301数学一或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或802建筑物理参考书目602 (建筑/城市、景观)历史《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董鉴泓,主编《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沈玉麟,编《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王向荣《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同济大学出版社[英]杰弗瑞?杰里柯//苏珊杰?里柯译者:刘滨谊《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周维权《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祯《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潘谷西《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陈志华《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罗小未802 建筑物理《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等复试备注01方向:考试科目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考试包含建筑、规划、景观等3个方向组合题,学生可自行选做,其中一个方向的内容可占总分的80%左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考研全攻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概况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作为清华大学设置的19个学院之一,其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后于1988年成立学院。
目前建筑学院下设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建筑技术科学系。
此外,跨院系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也依托建设于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探索明确的办学思想;近三十年来,逐步确立了以“专业帅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一个基础、两点关注、三项结合”的办学思想——即以人居环境学科为基础、关注国家建设前沿和学科发展前沿、教学科研和实践三结合。
基于上述办学思想的指导,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已累计培养毕业生五千余名,为国家城乡建设事业及国内外建筑领域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还承担完成了大量科研与实践项目,成果获得包括世界人居奖、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在内的重大国际国内学术奖励。
截至2012年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有在职教师111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54人、讲师13人、博士后46人。
教师队伍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3人、百人计划支持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支持者4人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每年通过全国高考以及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方式择优录取本科生,其中在全国各省市高考招生中的录取分数线多年名列全国前茅;同时通过本、外校推荐免试以及全国统考的方式择优录取研究生,生源优秀。
截至2012年底,建筑学院全日制在读学生共计1174人(含留学生121人),其中本科生626人(含留学生39人)、硕士研究生322人(含留学生65人)、博士研究生226人(含留学生17人)。
1992年以来,在历次全国高校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专业和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均以优秀表现通过评估。
清华大学建筑学2019年考研经验分享及真题回忆分享清华大学建筑学2019年考研经验分享及真题回忆分享距离录取名单公示,已经有差不多有2个月了,回首这一路征程,百感交集,充满了疑虑、不自信、焦躁等等,好在学长学姐及老师的帮助下,最终还是得偿所愿,跨入清华大学的大门,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为了让考清华的学弟学妹不在那么迷茫,鄙人特此整理一篇考研经验以飨学弟学妹!清华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涉及到政治、英语一、建筑学史论、快题设计四科,公共课占比为40%,专业课占比60%,由此可见,专业课还是挺重要的。
今年建筑学的复试分数线定在了370的总分,小分线是50、90,今年参加复试的有5个人,最终名额就只剩下1人,所以这个还是非常残酷的。
所以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备考复习,初试和复试都不容小觑!下面就将我当时备考的时间节点给大家分享分享,希望大家可以择其精华!政治:政治这科我是在9月份才开始的,恰逢考试大纲出来,就买了一本红宝书还有肖大大的一套资料书,还有网上的视频课程,一边看一边做肖大大的1000题。
到了后期就主要是以肖大大的8套卷和4套卷为主了,疯狂记背,所以政治压力不大,要相信自己!英语:个人感觉英语还可以吧,前期还是以背单词为主,利用朱老师的恋恋有词,反复滚动记忆,与此同时还要每天至少要做3套考研真题,我个人建议可以做近10年的考研真题,建议大家去用黄皮书。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理解了,可以跟着新祥旭老师学学阅读理解,毕竟得阅读者得高分。
到了后期,大家可以买一本高分写作预测20篇,把这20篇全部背完,你的写作就差不多了,基本上是够用的。
下面就主要来讲讲专业课的备考经验,市面上的经验贴是在是太少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学弟学妹们。
清华建筑学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有建筑学基础和建筑设计,其中建筑设计是快题设计部分,需要在6个小时里面完成2张A1图纸设计及其上色,对于快题设计的熟练程度相当高。
清华今年的快题考的是4000㎡的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每年的题型都相对比较稳定,但在环境的限制上每年都会有变化,灵活度也逐年提高,今年也不例外,比以往更加灵活。
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511建筑设计(6小时)考研复习全书-考研资料-考研真题-考研大纲报考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专业课资料的重要性根据考研淘宝的统计,87.3%以上报考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成功的考生,尤其是那些跨学校的考研人,他们大多都在第一时间获取了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专业课指定的教材和非指定的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内部权威复习资料,精准确定专业课考核范围和考点重点,才确保了自己的专业课高分,进而才才最后考研成功的。
如果咱们仔细的研究下问题的本质,不难发现因为非统考专业课的真题均是由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自主命题和阅卷,对于跨校考研同学而言,初试和复试命题的重点、考点、范围、趋势、规律和阅卷的方式等关键信息都是很难获取的。
所以第一时间获取了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专业课指定的教材和非指定的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内部权威复习资料的考生,就占得了专业课复习的先机。
专业课得高分便不难理解。
那么怎么样才能顺利的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呢?为了有把握的的取得专业课的高分,确保考研专业课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考研专业课复习的首要工作便是全面搜集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内部权威专业课资料和考研信息,建议大家做到以下两点:1、快速消除跨学校考研的信息方面的劣势。
这要求大家查询好考研的招生信息,给大家推/2、确定最合适的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明确专业课的复习方法策略,并且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并且将复习计划较好的贯彻执行。
清华大学511建筑设计(6小时)从基础到强化考研复习全书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清华大学511建筑设计(6小时)考研复习重点讲义。
由考研淘宝请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多名研究生参与编写(均为考研淘宝的考研高分学员),重点参考了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511建筑设计(6小时)历年真题,并找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最权威的导师咨询考点范围。
本讲义内容详细,重要内容进行重点分析讲解,全面涵盖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研的重点难点考点,知识体系清晰,知识点讲解分析到位,可以确保包含80%的考试范围。
清华考研辅导班-2020清华大学971互联网+创新设计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清华大学971互联网+创新设计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考试时间为12月22日下午14:00-17:00进行笔试,清华大学自主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一、适用院系及专业清华大学599深圳国际研究生院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学位二、考研参考书目清华大学971互联网+创新设计专业基础综合,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官网指定了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整理如下:《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1年8月)刘垚王行恒等《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0年7月)马世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2年7月)谢安李冬红《中外工艺美术史》可参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相关教授的相关著作或教材《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第一版(2002 年9 月) 王受之盛世清北建议:(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三、重难点知识梳理清华大学971互联网+创新设计专业基础综合2020年提供考试大纲,内容如下:一、考试性质《互联网+创新设计专业基础综合》是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电子信息专业【互联网+创新设计】方向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科目。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研科目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分数线考研经验【盛世清北】2020考研党正在紧张的复习中,距离考试还有40 多天的时间,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心情难以自控,不知道考清华大学建筑学的同学,是否也有这种感触呢?其实不用紧张的,紧张的同学,是因为自己没有复习到一个很好的程度,对自己的实力难以把控,眼看时间流逝,自己不能提高,非常揪心,作为过来人针对清华建筑学专业,整理相关内容笔记,希望能给困顿的学弟学妹带来帮助。
一、考试科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为全日制招生,其专业代码有2个,085100为专业学位,081300为工学学位。
自2020年开始,考生必须选择清华大学考点,选择其他报考点无效。
2020年考试科目为(081300外语还可选择241德语或242法语):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355 建筑学基础④511 建筑设计(6 小时)2020年考试科目,相比较其他年份,在科目上发生了变化:081300建筑学专业考试科目发生变化,往年建筑学的2个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不同,研究方向01考642建筑历史和514 中国传统建筑与文物保护设计(6 小时),研究方向02考301 数学一或642 建筑历史和511 建筑设计(6 小时)或802建筑物理,其组合方式为642+511或者301+802,任选其一;而今年专业课统一考355建筑学基础和511建筑设计(6小时),与建筑学硕士考试科目一致了。
二、复试及分数线每年考研的难度都有所浮动,导致考研复试分数线也会有小幅度额变化,我们拿2018年与2019年的复试分数线(总分)为例:建筑学:2018年350分,2019年350分,分数无变化建筑学硕士:2018年380分,2019年370分,降低10分通过近两年复试总分数的对比,各个专业对的分数线都会有一个变化值,大家可以多参考一些往年的分值,了解分数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三、建筑学复试详情:复试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清华考研辅导班】建筑学专硕考研考试科目考研参考书复试分数线考研经验启道清华考研辅导班,为考生提供全面得清华考研信息,包含招生目录,考试科目及考研参考书,招生简章,报考条件,考研经验,考研分数线与报录比,考研真题及答案等,欢迎来砸窗!一、【清华考研辅导班】-建筑学院简介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创办于1946年10月;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2001年,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2003年成立景观学系。
目前,建筑学院设有4个系,即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建筑技术科学系。
截至2016年9月,建筑学院学生总数为1140人,其中本科生673人、研究生312人、博士生290人,其中国际学生84人;在职教职工总数为124人,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57人,在海外取得最高学位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15%;另有兼职教授1人,双聘教授3人,客座教授2人,专职研究人员64人,博士后44人。
七十年的发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创作实践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2011年教育部调整学科目录,将原建筑学一级学科调整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在2012年的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再次获得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
在2015、2016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名列第八,在国际评估中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高水平”(High Standing in the World)。
二、【清华考研辅导班】-建筑学专硕考研考试科目1、招生信息招生院系:建筑学院招生专业:085100 建筑学授予学位:专业学位二、研究方向01(全日制)建筑学硕士三、考试科目1、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③355 建筑学基础④511 建筑设计(6小时)备注信息:085100 建筑学硕士含论文型培养模式、设计型培养模式。
考研计划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
一般情况下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
甚至在9月份也来得及。
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否则,到时候你也会后悔的考研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考研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起步、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第一轮复习)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
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
政治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
2)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
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
(3)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本阶段复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二是强化应试训练。
2.学习计划的制定(1)搜集资料阶段①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②2-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
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
准备复习。
(2)第一轮复习①4-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春季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
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②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3)第二轮复习①7-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
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正规大学举办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②9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③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
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
这时候也是网上报名的时间。
④11月10-14日现场确认报名,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专愿。
清华考研辅导班-2020清华大学511建筑设计(6小时)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清华大学511建筑设计(6小时)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考试时间为12月23日上午8:30开始,截止时间由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确定,不得超过14:30。
一、适用院系及专业清华大学000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清华大学000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二、考研参考书目清华大学511建筑设计(6小时)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祯《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潘谷西《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陈志华《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罗小未盛世清北建议:①泛读<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罗小未(清华大学教授)以及<<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的),建构建筑历史的理论框架。
②学习每本教材,需在结合自己的理解绘制知识理论框架图构,建构知识体系。
③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上报教务老师,并与教务教师沟通请教。
④扩展知识面所需书籍。
⑤综合练习:检测前一阶段学习效果配有参考答案自测。
⑥建立每门课的理论知识框架图。
⑦不要求记忆只要求理解!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
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
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答案。
1. 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记忆,书中的例题要做一遍。
2. 课后习题尤其是指定习题要完成,要规范地写出答案。
3.把书上可能考到的名词解释、问答、论述等文字性的题目都整理在笔记本上。
4.将全书的重点归纳成一系列的知识点,一定要有系统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有更加系统的理解。
盛世清北根据学员需要,整理关于备考复习技巧如下:(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三、考研历年真题2009年,教育部出台了严格管理院校自主命题专业考试科目相关资料、限制专业课辅导的规定,很多学校从那时起不再公布和出售真题,并不再提供专业课参考书目。
因此,今两年对于资料搜集的难度大大增加,特别是真题的搜集,制作专业课资料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盛世清北专业课研究中心已经请专业课老师尽力搜集资料,但是对于真题的搜集还是有可能出现不全的情况,本着保证真题准确性、宁缺毋滥的原则,盛世清北只采纳经专业课老师认定,可信的真题呈现给同学。
在复习过程中,盛世清北借助真题把握考试趋势及高频考点,深入透析考试重难点。
配合真题精讲,熟练运用书本内的概念、原理、公式等,达到强化复习的效果。
以下为清华大学511建筑设计(6小时)考研历年真题回顾:2003年清华大学画图题拜占庭圣索非亚大教堂平面圣马可广场的平面密斯的德国馆平面安藤的平面和小透视(列举其一作品)2002年清华大学画图题绘图1. 清式庑殿纵剖面2. 嵩岳寺塔平立面3. 外滩意象(具抽象均可)盛世清北建议:对于快速设计的真题,需要按照县审题后做题的顺序进行解答。
1.审题:(1)、通过任务书要求的数据,退红线后,把握好总建筑面积、各功能块要求面积、灵活自由面积;基地绿化面积和基地的可用面积。
大概估计需要做几层才能满足面积要求。
(2)、看清任务书要求的建筑性质、大的功能块有几个,有无特殊功能需求。
(3)、根据道路情况,决定出入口可设方位。
主次入口各自的可布置方位。
(4)周边环境有何特殊要求等要素。
对体型有何限制。
环境中有什么可利用的要素。
(5)若周围有建筑,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的设置要求。
(6)地上停车位数量,地下车库入口有无特殊要求。
(7)、建筑风格有无特殊要求,建筑手法有无特殊要求2.时间分配:按顺序为,方案1.5小时——柱网轴线0.5小时——首层平面40分钟——主立面0.5小时——透视图2小时之内——二、三层平面共40分钟——总图0.5小时——次立面0.5小时——剖面两个共40分钟。
机动时间0.5小时。
各段时间包括上色时间。
之所以先画主立面和透视,因为除了首层平面外,透视是最重要的,而画透视的话,先得把主立面画出(透视蒙在主立面上画一点透视)。
先把这几个最重要的画完,心理压力可以减少很多,然后剩下的时间再画那些相对次要的图。
这个时间分配在方案训练的后期就模拟练习。
卡好时间,每画一个图就记下时间,到全套图完成以后,反思自己在哪些图的绘制上超时较多,针对性的提高。
四、全年复习规划(1)零基础复习阶段(2月-4月上旬)复习关键:细致、全面、整理框架,不要求记忆,重在理解,阅读3遍以上。
(2)基础复习阶段(4月中旬-8月底)复习关键:明确出题特点。
重点知识点逐个记忆,不留死角,注意循环记忆,叠加强化记忆效果。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复习关键:建立对参考书宏观整体概念、框架意识、驾驭能力。
总结专题串起参考书。
(4)冲刺阶段(12月-次年1月)复习关键:模拟考试,在卷面、答题思路、答题时间控制上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全面提升。
五、考研经验考研总的来说可以说是专业课的较量,公共课过线很容易,但是拿高分很难,恰恰相反,专业课得分很容易,只要你自己肯下个功夫,建筑学基础拿到110分,快速设计拿到110分基本没有问题,两门公共课再拿到130分,总分达到350,考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甚至其他学校,都没什么问题,因此说,专业课才是"王道"!下面,盛世清北就快速设计的复习方法说一些自己的见解。
快题很重要,平时都要练,也是提高得比较快的一个科目。
快题练习不一定要每次都画一个完整的快题,可以每天画个平面或者透视什么的,最好形成自己的模板。
511建筑设计(快速设计),想要拿到高分,盛世清北建议这样做:一,工具的选择1.铅笔:4—6B的软铅笔用来画构思草图。
HB—2B的硬铅笔用来画一些控制线和细节。
0.7的自动铅笔备一支。
2.绘图笔:推荐德国产的施德楼pigment liner,灰色杆,粗细选用0.2——0.7.这笔的价格适中。
好处就是干得比较快,上马克的时候不容易把图蹭黑。
强烈不建议红环一次性,水太大,容易蹭。
也反对红环绘图针管笔,笔尖是金属的,出水慢,常断线,也容易划伤纸。
3.草图笔:推荐stabilo的。
不分粗细。
常用红,兰,绿,黑等颜色。
大到构思小到轴线网格都可以用其来画。
4.马克笔:马克笔较快,也较易出效果。
当然如果有功底的兄弟姐妹选用彩铅之类也可。
对于色彩和马克笔功底比较弱的同学,建议多用灰色系。
浅灰到黑的各个层次的都要有。
绿。
蓝,主选灰色调的。
比较艳丽的大红,大绿,大兰,大黄只用来画比例人。
5.草图纸:用来构思的要提前裁好,裁成你用着最顺手的大小。
6.硫酸纸:可用白色硫酸纸,略带颜色的也行,就当有了个底色。
硫酸纸的图显正式,而草图纸皱皱的。
硫酸纸比草图纸也结实,不易弄破。
裁五张左右小一号的(为了换纸方便,不推介裁成标准一号大的),打上黑色边框。
一张直接用电工胶带贴在一号板上。
可省去考场上裁纸,打框的时间。
要知道,集少成多,考场上的每一秒钟都很关键。
7.其他工具:大号的工具盒,比例尺,橡皮、刀子、双面胶带、透明胶带、电工胶带,三角板、90厘米的一字尺绑好在一号画板上、圆模版、曲线板,红环圆规加红环针管笔专门用来画圆。
8.饮品:两罐红牛。
建议考场上少喝水,虽然可以出去方便,但是时间是自己的。
二,关于表现的训练1.钢笔练习:以临摹为主。
先掌握一套纯钢笔的程式化的表现技法。
学会如何求透视,学会如何表达透视关系。
这方面的书很多。
推介钟训正的《建筑画环境表现技法》和彭一刚的《建筑绘画与表现图》这两本老院士的书讲的都很系统,详尽;范例也是经久考验的名作。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远非那些后辈们的泛泛而谈可比。
认真研究与临摹几个月,会有比较大的进步。
2.透视感:表现透视感就两条原则:形象上近大远小,前后遮挡:灰度上前后互挤,同面退晕。
相信素描好的同学马上就会明白。
由于水平所限,再多的也不敢多说了。
abbs学生广场,有个叫匠人无愚的大牛在那里讲画钢笔画,大家可以去看看。
3.一点与两点透视:个人建议画一点的。
把主立面蒙在下面,定好视点,直接拉出来前后关系就行,而同一面上的各部分比例和立面一样。
优点是起形比较快。
缺点是有点老套和保守,但是可以保证能画完。
两点透视起形难度要大些,如果实力一般或者为求稳者,可舍弃之。
也有一种一个面透视比较平,另一个面透视很陡的画法,其实表现的主要还是一个面。
是稍加变形的一点透视。
4.马克笔练习:找些好的范例。
还是以临摹为主。
其实要想真正提高画画的水平,还是得写生。
考研画表评指点,进步才会比较快。
除非你是跨专业的,才向你推介黎志涛的那本快题100例。
国内画马克笔外部透视的书,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要么太复杂,动辄几个小时才能画出人家的效果,要么是以室内的图居多。
我用的是《设计与表达——麦克笔效果图表现技法》(张汉平等著,中国计划出版社),《建筑画—麦克笔表现》(夏克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还有一本《美国建筑画表现进阶教程2》(好像是这个名字,横16开本黑色封面)。
掌握一套程式化的表现方法:平面用色,立面用色,透视用色,都固定好。
如果你是绝顶高手,则可以随意些。
“人,车,树,草找好的样子背熟了”(朱文一,)。
不管什么方案都用一套表现方法。
有人提出,针对不同的建筑性格,选择不同的表现风格,个人认为,除非是很高的高手,一般人还是给自己省点时间和精力吧。
能把一套表现技法练熟已属不易,何必折磨自己呢。
毕竟大效果不会差很多。
我想如果能拿到120左右的分数,绝大多数人就比较满意了(今年最高分是2个130)。
5.用色的复色原理:多数地方都不要用单色,否则太单调。
比如玻璃,不应该用一种蓝色。
几种蓝叠加才有效果 .灰色也是,几种同时上,才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