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附件3:浙江省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以下简称“三同时”)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三同时”管理是指建设项目自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批复之日起至建设项目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止的监督管理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浙江省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省局)审批(包括省局委托审批)的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各市、县(市、区)环境保护局(分局)可参照制订具体管理办法。
第四条省环保局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三同时”管理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分别由分管建设项目管理和环境执法稽查的局领导召集省局政策法规处、计划财务处、自然生态保护处、污染控制处、建设项目管理处、辐射环境管理处、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省环境监测中心、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省环境工程技术评估中心等有关处室和单位的负责人参加。
会议日常事务分别由建设项目管理处和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负责。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联席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研究审批、审查意见,并作出相应讨论决定。
“三同时”管理联席会议根据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和建设项目管理处的建议不定期召开,研究解决“三同时”监管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三同时”管理实行分工负责制。
建设项目管理处负责本处审批项目的试生产或试运行的审核,组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管理处在作出审批决定或收到上级环保部门审批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结果及批准后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并送至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对所掌握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时通报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
辐射环境管理处负责辐射项目试生产或试运行的审核,组织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配合执法总队做好电磁辐射建设项目(输变电工程,移动通讯,有关发射设备,工业、科学、医疗设备的电磁能应用等)“三同时”跟踪管理,在作出审批决定或收到上级部门审批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结果及批准后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并送至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对所掌握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时通报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
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422023年6月上 第11期 总第407期0 引言海洋和大气是全体人类共享的地球资源,严重的核与辐射环境污染事故能够通过海洋和大气影响到全球生态环境。
2021年,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在2023年排入大海,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日本作为我国的邻近国家,我们十分关注其排放核污水对于我国海洋环境与生物的影响,生态环境部门作为辐射环境安全的守护者,会密切关注核污水对我国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
生态环境部门采用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和辐射环境海洋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我国大气和海洋的辐射环境水平,对保障我国辐射环境安全、保护公众健康、消除公众涉核恐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1 建设背景山东省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大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单位和数量均为全国前列;海阳核电厂与石岛湾核电厂运行核电机组3台,在建核电机组4台,数台核电机组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核电项目进入发展“快车道”,监督性监测的任务日趋繁重;近年来,朝鲜先后进行了6次核试验,山东省处于东北边境地区,在境外核试验影响范围内,核与辐射应急任务繁重;同时,山东省还肩负着邻省的江苏田湾核电厂、辽宁红沿河核电厂的核事故应急监测工作;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增多,高风险移动放射源辖区内作业频繁。
核与辐射安全保障任务日益繁重,公众核与辐射安全诉求不断提高,为时刻保障公众与辐射环境安全[2],成熟、高效、稳定运营辐射环境,自动监测是生态环境部门的职责使命。
2 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站构成及功能辐射环境自动站(以下简称“自动站”)以连续在线监测仪器为核心,由数据采集系统、安全加密系统、供电系统、安防系统、采样系统、传输系统、站房基础设施等部分组成。
自动站的主要功能为数据连续监测和样品采集,采集的数据有瞬时环境γ辐射剂量率、空气中典型核素实时分析图谱、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等,采集到的数据经过计算后实时传输至数据汇总平台,通过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全国空气吸收剂量率发布系统可以查看全国环境监测点和核电厂监测点的小时数据均值;根据年度采样计划和应急任务要求,自动站可以完成气溶胶、碘、干沉降物、湿沉降物、氚、碳等采集任务,样品经自动采集后送回实验室用于分析。
一、前言2023年上半年,我国辐射监测站全体工作人员在各级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目标,以提升监测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为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现将本站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持续加强辐射监测能力建设。
上半年,我站完成了辐射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监测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确保监测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2. 全面推进辐射环境监测工作。
上半年,我站共开展辐射环境监测任务XX项,涉及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空气、废气和固体废物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辐射环境管理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积极参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
上半年,我站共参与XX起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为事故处理提供了准确、及时的监测数据,确保了事故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深化辐射环境监测科研工作。
上半年,我站共开展XX项科研课题,针对辐射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探索,为我国辐射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 加强与上级部门、其他监测站的合作与交流。
上半年,我站积极与上级部门、其他监测站开展业务交流,共同提高辐射环境监测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1. 部分监测人员对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 监测设备更新换代后,部分设备操作培训工作尚不完善。
3. 辐射环境监测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1. 加强监测队伍建设,提高监测人员业务水平,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2. 完善监测设备操作培训体系,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3.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4. 深化与上级部门、其他监测站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辐射环境监测水平。
5. 加强辐射环境监测宣传,提高公众对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
总之,2023年上半年,我国辐射监测站全体工作人员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环境监测人员上岗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考核(以下简称持证上岗考核)工作,保证考核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统称环境监测机构)中一切为环境管理和社会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质量管理以及与监测活动相关的人员(以下统称监测人员)的持证上岗考核.持有合格证的人员(以下简称持证人员),方能从事相应的监测工作;未取得合格证者,只能在持证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监测质量由持证人员负责。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国家级和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的管理工作,其中国家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实施,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组织实施。
省级环境保护局(厅)负责辖区内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的管理工作,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在省级环境保护局(厅)的指导下组织实施。
第四条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组织本机构环境监测人员的岗前技术培训,保证监测人员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
第五条申请持证上岗考核的单位(以下简称被考核单位)向负责对其进行考核的单位(以下简称主考单位)提出考核申请,并填报《持证上岗考核申请表》.被考核单位在持证上岗考核组(以下简称考核组)进入现场考核之前,按照考核组的要求,做好考核准备,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
第六条主考单位根据被考核单位的申请制定考核计划,组建考核组,负责指导和监督考核组按计划实施考核,审核考核方案和《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报告》(以下简称考核报告),并负责将考核结果上报合格证颁发部门审批。
第七条考核组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命题及制定参考答案、确定被考人员的考核项目和考核方式、实施考核及阅卷和评分、向主考单位提交考核报告.考核组工作由考核组组长负责.第三章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第八条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样品分析。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2018年招聘公告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隶属浙江省环保厅和环境保护部双重管理,是浙江省和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机构,是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网络中心、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应急监测中心、数据与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和审评中心。
拥有辐射连续监测系统、核与辐射安全应急监测系统、低辐射本底测量实验室、放射性惰性气体测量实验室、质谱仪实验室、各种类型高纯锗谱仪、低本底液闪谱仪、电磁频谱仪等监测设施。
现因工作需要,招聘应届毕业生若干名(企业编制),有意者请于2018年1月15日前,将个人电子版简历以“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学历+姓名”命名发至邮箱(fszzp@)。
招聘专业及人数如下: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招聘个人简历。
辐射监测站
辐射监测站是指用于监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或辐射水平的设施。
这些站点通常由政府机构、环境保护组织或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和运营,旨在保护公众健康并提供及时的辐射信息。
辐射监测站一般会布设在核电站周围、核试验场、核废料贮存场、放射性污染事故发生区域等可能存在辐射风险的地点。
它们通常配备有各种辐射监测仪器和设备,如γ射线探测器、α
和β粒子计数器、氡气监测仪等,用于收集环境中的辐射数据。
辐射监测站的主要任务包括:
1. 监测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包括空气、水、土壤等介质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
2. 监测人体接受到的辐射剂量,以评估人体暴露风险;
3. 提供辐射监测数据和报告,及时向公众、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辐射情况;
4.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合适的辐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辐射监测站的设置和运行遵循严格的监测标准和程序,以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任何超出正常范围的辐射水平都将被及时报告和处理,以保护公众免受辐射危害。
同时,辐射监测站还是核事故应急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置辐射事故,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群的损害。
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质量γ放射性核素考核分析方法杜云武;陈立;赵强;王茜;李雪泓【摘要】分析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能谱特征,梳理能谱峰面积计算参数和计算公式;采用增加水吸收层测量级联γ辐射核素的方法和采用标准物质校准无源效率刻度分析非级联γ辐射核素的方法,测量相对偏差小于3.5%.【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5页(P130-134)【关键词】能谱峰形;半高宽;无源效率刻度;级联γ符合【作者】杜云武;陈立;赵强;王茜;李雪泓【作者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成都610031;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成都610031;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成都610031;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成都610031;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我国省级辐射站日常环境质量监测主要是天然核素和137Cs核素。
对于自然伽马能谱分析方法,重点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5能窗谱数据处理方法[1]。
加强物质屏蔽、提高测量系统的稳定性、优化标准样品的含量与几何尺寸等措施,来提高自然伽马能谱分析的精度[2]。
随着国家核电中长期规划的落实,环境保护部逐步重视核设施的监测能力,2014、2016年开展了两次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质量考核。
2014年考核项目《活性炭盒中γ核素》,2016年考核项目《水中γ放射性核素》,这些核素主要是核工业产业链后端的核素,210Pb属天然核素,对人类天然本底贡献的关注度大,因210Pb 核素发出的γ射线能量较低,需要探测器低能端性能好,加之低能X、γ射线的干扰,210Pb核素测量方法主要是放化分析。
2.1 能谱峰形刻度使用γ能谱仪测量放射性核素活度,首先要对其进行能量刻度,最好要求多道分析器ADC为16k。
所有电子学仪器能够调节以保证所测能谱峰的半高宽至少为6道[3]。
实验室一般用标准物质对伽马能谱进行能量和峰形刻度。
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简介与运维经验浅谈王亮【摘要】Radiation environment continuous automatic monitoring,started relatively late and developed slowly in China compared with air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water quality automatic monitoring.The government has increased the investment in radiation environment quality monitoring,strengthened the management of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quality,and also the government has set up multiple radiation environment automatic monitoring stations in key regions and major cities.After the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accident in March 11th,2011,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inistry started to publish monitoring data of air absorbed dose rate nationwide,trying to relieve people's anxieties.Therefore,the importance of radiation environment automatic monitoring statiom has rose to a new level.This article started from the origin of radiation environment continuous automatic monitoring station and briefly introduced its developing process and the present status.%辐射环境连续自动监测与空气自动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相比,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了辐射环境质量的管理力度,在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建立了多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国家环境保护部开始定期向社会发布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用数据说话,从根本上解除民众忧虑,辐射环境连续自动监测站的重要性由此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我国辐射连续自动站的产生开始,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简要介绍了其发展过程和现状.【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3(032)004【总页数】7页(P144-150)【关键词】辐射环境;连续自动监测;现状【作者】王亮【作者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71 概述1.1 辐射环境连续自动监测的必要性据文献记载[1],1987年就有最初的辐射自动监测设备问世:自从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发生未预料到的放射性泄漏事故以来,有和没有核电厂的国家都关心及早探测辐射,以确保其居民安全。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环境保护部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辐射环境监测和防护标准研制等工作。
中心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建于1972年的中国环境辐射防护研究所。
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
1.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负责协助环境保护部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的监管工作,制定核与辐射安全规范、标准和技术指南,监督辖区内的核与辐射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
2. 辐射环境监测:负责组织和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监测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和核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提供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为环境保护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负责组织和协调核与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协助各地区、各部门进行核与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
4. 核与辐射安全技术研究与发展:负责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的相关技术研究、评估和应用示范,推动核与辐射安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中心的工作目标是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核与辐射的危害,推动核与辐射安全领域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
附件一: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资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管理,规范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承担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任务的机构资质的认定与管理。
凡承担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任务的机构,必须通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资质审查,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在证书规定的范围内从事辐射环境监测工作。
第三条 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资质实行等级制。
机构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
甲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乙级、丙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可在机构所在地的行政区域范围内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工作。
第四条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3—第五条 国家对甲级、乙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数量实行总量限制。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辐射环境监测项目的需求等情况确定不同时期的限制数量,并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申请机构,按照其监测能力排序,择优确定;监测能力相当的,按照其提交完整申请材料的先后顺序进行监测资质的审批认定。
第六条 资质证书包括正本和副本,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并颁发,有效期为5年。
第二章 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条件第七条 甲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法人单位,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固定资产不少于1500万元,其中可用于辐射环境监测的设备资产不少于500万元。
(二)按《全国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以及《国家辐射环境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暂行办法》,通过一级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
(三)能够独立完成《全国辐射环境监测方案(暂行)》和《全国辐射环境监测项目》中规定的所列辖区内全部监测项目的监测工作;能够开展规划、重大流域、跨省级行政区域建设项目的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能够独立编制污染因子复杂或生态环境影响重大的辐射环境质量报告书;有能力分析、审核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报告和监测数据。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6.01•【文号】环发[2007]82号•【施行日期】2007.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察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的通知(环发〔2007〕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为指导和规范全国各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先进的辐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辐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我局组织制定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二○○七年六月一日附件: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为指导和规范全国各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先进的辐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辐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特制定本标准。
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共分四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其中省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分为辖区内有核设施的省份和辖区内无核设施的省份两类。
本标准规定了省级、地市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及结构、工作经费、业务用房、基本仪器设备配置、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专用设备配置、专项辐射环境监测仪器配置。
本标准为最低配置标准,有能力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标准。
国家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的建设标准另行规定,县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的建设标准暂不作统一要求。
若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还承担核与辐射安全行政许可技术审查、科研等其它职能,所需配备的相应人力、经费、用房、仪器设备等软硬件条件要求不含在此标准范围内。
一、人员编制及人员结构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及高、中级技术人员的比例见表1。
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2019年招聘公告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隶属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生态环境部双重管理,是浙江省和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机构,是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网络中心、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应急监测中心、数据与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和审评中心。
拥有辐射连续监测系统、核与辐射安全应急监测系统、低辐射本底测量实验室、放射性惰性气体测量实验室、质谱仪实验室、各种类型高纯锗谱仪、低本底液闪谱仪、电磁频谱仪等监测设施。
现因工作需要,招聘企业合同制职工若干名,有意者请于2019年1月7日前,将个人电子版简历以“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学历+姓名”命名发至邮箱(),硕士研究生优先录用。
招聘专业及人数如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