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9.1中国与联合国 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3.2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中政治新教材目录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课9框2综合探究)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1 伟大的改革开放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综合探究一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综合探究二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4课8框2综合探究)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 充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综合探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3.1 坚持新发展理念3.2 推动高质量发展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4.2 我国的社会保障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必修三《政治与法治》(9课22框3综合探究)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2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3.1 坚持党的领导3.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综合探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4.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4.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2 民族区域制度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综合探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8.1 法治国家8.2 法治政府8.3 法治社会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9.1 科学立法9.2 严格执法9.3 公正司法9.4 全民守法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修四《哲学与文化》(9课25框3综合探究)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1 追求智慧的学问1.2 哲学的基本问题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1 世界的物质性2.2 运动的规律性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5.1 社会历史的本质5.2 社会历史的发展5.3 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6.1 价值与价值观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6.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1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9课20框4综合探究)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一课国体与政体1.1 国家是什么1.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1.3 政党和利益集团综合探究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第二课国家的结构形式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2.2 单一制和复合制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三课多极化趋势3.1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3.2 国际关系第四课和平与发展4.1 时代的主题4.2 挑战与应对第五课中国的外交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综合探究贡献中国智慧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6.1 认识经济全球化6.2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7.2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综合探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全球治理第四单元国际组织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8.1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8.2 联合国8.3 区域性国际组织第九课中国与国际组织9.1 中国与联合国9.2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综合探究国际视野及国际人才(10课21框3综合探究)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1.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2.1 保障各类物权2.2 尊重知识产权第三课订约履约诚信为本3.1 订立合同学问大3.2 有约必守违约有责第四课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4.1 权利保障于法有据4.2 权利行使注意界限综合探究财产制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5.1 家和万事兴5.2 薪火相传有继承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6.1 法律保护下的婚姻6.2 夫妻地位平等综合探究家庭生活法律守护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7.1 立足职场有法宝7.2 心中有数上职场第八课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8.1 自主创业公平竞争8.2 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综合探究企业创办之旅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9.1 认识调解与仲裁9.2 解析三大诉讼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10.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13课28框4综合探究)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2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2.1 “逻辑”的多种含义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3.2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综合探究学会科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4.1 概念的概述4.2 明确概念的方法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5.1 判断的概述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6.1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7.2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综合探究把握逻辑规则纠正逻辑错误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8.2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9.2 把握适度原则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10.1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综合探究领悟辩证精髓处理复杂问题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11.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第十二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12.1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3.2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综合探究结合社会实践勇于开拓创新。
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
与经济》教材内容探析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教材的内容包括:
一、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基本概念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基本概念,比如国家和政府、联合国、世界主权和权利等。
二、国家之间关系相互影响
这部分主要介绍国家之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如友好、敌对、均衡等,以及各国之间相互影响的途径和影响因素,比如政治、经济、军事等。
三、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
这部分主要介绍当代世界贸易的演变,比如联合国贸易和反垄断条约、世贸组织以及对外贸易发展对当代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影响等。
四、当代国际金融
这部分主要介绍国际金融体系发展历史,比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汇率机制等,分析当代国际金融现象及其影响,以及国际金融融资方式的发展等。
五、经济规划的基本原理
这部分主要介绍经济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各种规划方式,比如国有经济和全国经济规划、市场经济和宏观经济调控等,并分析它们在当代国际政治和经济中的应用。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9.1中国与联合国教案第九课中国与国际组织第一框中国与联合国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说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的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同。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法治意识:自觉遵循国际法和国际规则。
公共参与:发挥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大国。
难点: 理解联合国改革的中国主张。
【教学过程】探究点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合作探究】议题:中国是怎样重返联合国的?新华社的《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一文中说道:“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
然而,这22年又是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22年。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
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
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他们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视为自己的事。
他们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
”结合材料,简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
答案(1)二战结束后,在中、苏、美、英、法等国的倡议下,一个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宣告成立。
当时的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逃到台湾的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
(3)中国政府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随着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主持正义的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课时:时间:课型:主备人:第九课中国与国际组织9.1中国与联合国【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经历的复杂历程2.让学生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3.让学生理解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重点难点】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中国与联合国》一、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了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经历的复杂历程2.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3.理解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请认真阅读课本P102-P106内容,思考以下问题(3分钟):1.本课有哪些知识点?2.哪些是重点?3.你有哪些困惑或不理解的?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请认真阅读课本第P102-106,思考以下问题,并用笔勾画出关键字、词、句,5分钟后比谁能准确作答。
1.阅读课本P103正文,说一说中国和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2.阅读课本P104正文,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是什么?3.阅读课本P105正文,概括出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中国怎样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中国怎样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4.阅读课本P106第1段,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主张是什么?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1.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1)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参与了酝酿、筹建联合国的过程。
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2)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
1949年,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政府要求取代已经根本不能代表中国的旧政府,参加联合国工作。
但是,美国采用各种手段,为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设置重重障碍。
(3)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第2758号决议。
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①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组织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这是中国与广大坚持原则、主持正义的国家的重大胜利②从此,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联合国舞台上,与联合国的关系步入正轨,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二)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1)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9.1中国与联合国教案
第九课中国与国际组织
第一框中国与联合国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说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的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同。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法治意识:自觉遵循国际法和国际规则。
公共参与:发挥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大国。
难点: 理解联合国改革的中国主张。
【教学过程】
探究点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合作探究】
议题:中国是怎样重返联合国的?
新华社的《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一文中说道:“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
然而,这22年又是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22年。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
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
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他们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视为自己的事。
他们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
”
结合材料,简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
答案(1)二战结束后,在中、苏、美、英、法等国的倡议下,一个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宣告成立。
当时的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逃到台湾的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
(3)中国政府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随着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主持正义的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