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运维服务白皮书
- 格式:pdf
- 大小:360.56 KB
- 文档页数:9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1、简介1.1 背景1.2 目的1.3 范围2、数据中心运维概述2.1 定义2.2 目标2.3 重要性3、数据中心运维流程3.1 设备监控3.1.1 监控工具3.1.2 告警处理3.2 设备维护3.2.1 定期维护3.2.2 预防性维护3.3 容量规划与增长3.3.1 现有资源评估 3.3.2 容量规划策略 3.4 安全措施3.4.1 物理安全3.4.2 逻辑安全3.5 数据备份与恢复3.5.1 备份策略3.5.2 恢复测试4、运维服务级别协议4.1 定义4.2 协议内容4.2.1 运维响应时间 4.2.2 故障处理时间 4.2.3 售后支持4.3 违约责任和违约处理5、数据中心运维团队5.1 团队组成5.2 人员角色与职责5.3 培训与发展计划6、数据中心运维最佳实践6.1 设备标准化6.2 问题管理6.3 自动化工具和流程6.4 文档管理和知识库6.5 持续改进7、附件附件二、数据中心设备监控工具推荐注释:法律名词及注释:1、运维:维护与运营的合称,是指对设备、系统或网络等进行管理、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2、数据中心:指用于集中托管大量计算机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网络设备的设施,用于处理、存储和传输大量数据和信息。
3、服务级别协议:是提供给客户和运维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协议,明确了双方对于服务响应时间、故障处理、售后支持等方面的约定。
4、违约责任和违约处理:指当一方违反了服务级别协议中的约定时,另一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责任,并对违约行为进行处理。
5、自动化工具和流程:指使用自动化软件和流程来提高运维效率,减少人为操作错误的发生。
6、持续改进:指持续对运维流程和实践进行审查和改进,以提高运维效率和质量。
红科网安安全运维服务白皮书目录1.前言 (3)2.运维目标 (4)3.运维服务内容 (5)3.1日常检查维护 (5)3.2安全通告服务 (5)3.3安全评估服务 (6)3.4安全风险评估 (11)3.5渗透测试 (14)3.6补丁分发 (14)3.7安全配置与加固 (16)3.8安全保障 (17)3.9安全监控服务 (18)3.10安全产品实施服务 (19)3.11安全应急响应 (19)3.12安全培训服务 (23)4.运维体系组织架构 (26)5.运维服务流程 (28)5.1日常检查流程 (29)5.2安全评估服务流程 (30)5.3安全监控服务流程 (32)5.4安全事件处理流程 (36)5.5安全培训服务流程 (39)5.6渗透测试的流程 (40)6.安全事件处理与应急响应 (43)6.1安全事件分类 (43)6.2安全事件处理与上报流程 (44)6.3安全事件现场处理 (45)6.4安全事件的事后处理 (47)1.前言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信息系统。
但是,在安全运维及应急响应方面缺少一套完整的运维和应急体系来保证各类紧急事件的处理。
因此,客户通过引入专业的信息安全服务团队,来保障自身信息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时通过专业的安全咨询和服务,逐步构建动态、完整、高效的客户信息安全整体,形成能持续完善、自我优化的安全运维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客户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等级,为保证业务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2.运维目标红科网安(简称:M-Sec)是国内专业的信息安全服务及咨询公司,同时,拥有国内一流的安全服务团队M-Sec Team。
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专业的、客户化的安全服务及其相关信息安全管理咨询,从而保障用户的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持续优化。
我们以客户信息安全服务的总体框架为基础、以安全策略为指导,通过统一的安全综合管理平台,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务内容,覆盖从物理通信到网络、系统平台直至数据和应用平台的各个层面的安全需求,保障信息平台的稳定持续运行。
引言概述:IT运维监控系统是公司或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实时监测、管理和维护IT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白皮书将详细阐述IT运维监控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包括的五个主要方面:监控需求分析、监控策略定义、监控系统实施、监控系统集成和监控系统运维,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IT运维监控系统。
正文内容:1.监控需求分析a.确定监控目标:了解业务需求,确定监控对象、监控级别和关键性能指标。
b.确定监控范围:评估现有系统及网络基础设施,并确定需要监控的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
c.确定监控频率: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重要性,确定监控频率,平衡监控精度与系统开销。
d.确定告警机制:制定告警策略,包括告警级别、告警通知方式和告警处理流程。
2.监控策略定义a.数据采集与分析:选择合适的监控工具,采集关键性能指标,并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潜在问题。
b.健康状态指标定义:定义合适的健康状态指标,用于判断系统和网络设备的工作状态。
c.容量规划与性能优化:通过监控系统,收集系统负载和性能数据,为容量规划和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d.日志记录和归档:建立日志记录机制,保存关键事件与操作,以助于系统故障的排查和整改。
3.监控系统实施a.系统选型:通过评估不同监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选择最适合企业需求的监控系统。
b.设备部署:根据监控需求分析结果,合理布置监控设备,确保全面覆盖和高效运行。
c.数据接口配置:与现有系统进行集成和接口配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d.用户权限管理:建立合理的权限管理机制,限制用户访问和操作的范围,保护系统安全性。
4.监控系统集成a.与运维管理系统集成:将监控系统与运维管理系统集成,实现故障自动报修和工单处理。
b.与服务管理系统集成:将监控系统与服务管理系统集成,建立自动化的服务交付和运维流程。
c.与安全管理系统集成:将监控系统与安全管理系统集成,实现实时威胁检测和漏洞管理。
d.与设备管理系统集成:将监控系统与设备管理系统集成,实现设备信息的自动采集和管理。
目录1服务产生背景 (2)2服务概述 (3)3服务方式 (3)3.1驻场值守方式 (3)3.2定期巡检方式 (3)3.3远程值守方式 (3)3.4应急响应方式 (3)4服务内容 (4)4.1健康检查服务 (4)4.2安全事件审计服务 (4)4.3网络行为审计服务 (4)4.4运维监控与分析服务 (5)4.5敏感问题预警与告警服务 (5)4.6终端安全监控与策略优化服务 (6)4.7等级保护合规性运维服务 (6)4.8应急响应服务 (6)4.9安全通告、漏洞分析服务 (7)4.10知识库维护服务 (7)4.11服务器优化服务 (7)4.12数据库维护服务 (8)4.13功能性定制服务 (8)4.13.1报表定制服务 (8)4.13.2关联分析规则定制开发 (8)4.13.3设备解析定制服务 (9)4.13.4工单流程定制服务 (9)4.14产品升级服务 (9)4.15保修及延保服务 (9)5服务价值 (11)6天融信优势 (11)1 服务产生背景国际著名咨询调查机构Gartner集团的调查发现,在经常出现的问题中,源自技术或产品(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电力失常及天灾等)方面的问题其实只占20%,而管理流程失误、人员疏失问题占80%。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信息系统。
但是,在安全运维及应急响应方面缺少一套完整的运维和应急体系来保证各类紧急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理。
因此,用户通过引入专业的信息安全服务团队,来保障自身信息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时通过专业的安全运维服务,逐步构建动态、完整、高效的用户信息安全整体,形成能持续完善、自我优化的安全运维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用户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等级,为保证业务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用户安全运维中面临问题:信息管理部门的人员有限,员工的精力有限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技术能力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限制安全产品众多,维护、升级不及时海量安全事件无法及时处理异常操作行为无法及时预警处理大量安全事件经验不足外界新技术无法更快更好的应用到内网正是针对用户在运维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天融信依靠长期从事信息安全运维服务的经验,同时结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运维体系建设的要求,遵循ITIL (最佳实践指导)、ISO/IEC 27000系列服务标准及《北京市电子政务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等相关标准,建立了一整套信息安全运维管理的服务内容。
目录第一章编写目的 (3)1.1目的 (3)1.2解释权 (3)第二章系统背景 (3)2.1现状 (3)2.2发展趋势 (5)2.3政策导向 (6)第三章系统概述 (6)3.1系统简介 (6)3.2系统架构部署 (7)3.3系统优势特点 (7)3.3.1系统优势 (7)3.3.2系统特点 (8)第四章系统监控管理模块介绍 (10)4.1设备故障报警模块 (10)4.2状态巡检模块 (10)4.2.1视频图像巡检 (11)4.2.2编解码设备巡检 (11)4.3实时视频点播模块 (12)4.4视频质量诊断模块 (12)4.5录像巡检模块 (16)4.5.1录像计划巡检 (16)4.5.2录像计划巡检 (16)4.5.3硬盘状态巡检 (16)4.6历史查询模块 (17)4.6.1报表查询分析 (17)4.6.2统计分析 (18)4.6.3日报表 (18)4.7系统管理模块 (19)4.7.1诊断分组 (19)4.7.2诊断参数 (20)4.7.3诊断任务 (21)4.7.4巡检分组 (22)4.7.5巡检参数 (23)4.7.6巡检任务 (24)4.7.7 高级设置 (25)4.8客户端运维模块 (26)4.8.1运维管理 (26)4.8.2知识库管理 (27)4.8.3彩信查询 (28)4.8.4人员管理 (29)第五章系统组件介绍 (30)5.1诊断主机 (30)5.2CS监管客户端 (31)5.3管理主机 (31)第六章系统技术综述 (32)6.1整体技术架构 (32)6.2诊断算法特点 (33)6.2.1功能说明 (33)6.2.2视频质量检测项说明 (34)6.2.3诊断算法性能 (35)6.2.4诊断服务性能 (35)第一章编写目的1.1目的为了使客户从技术层面更加便捷的了解视频监控智能运维系统,特制定本技术白皮书。
本技术白皮书为本公司企业技术标准,介绍了视频监控智能运维系统的相关技术与应用。
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白皮书--工单调度在设备维护管理系统中,非常核心的一块就是工单调度,就像滴滴打车一样,调度是中台。
这块功能的逻辑是什么,本文会详细介绍。
一、计划排程与调度为了确保为客户提供良好的维保服务,可以为客户维保服务提供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
包括计划排程、服务请求的管理、工单的创建、使用调度控制台进行调度和分派等。
此外,调度功能还提供了强大的自动化调度工具,用于使用调度优化引擎进行针对设备异常的调度管理。
1)计划排程根据不同客户协议、设备型号等,制订设备的维保计划,内容包括维保对象、维保内容、频率、起止时间、提醒时间等,系统根据设备使用时长、运行参数阈值等条件自动化触发维保任务的创建,并自动检查任务反馈,对未及时完成的维护任务进行告警。
2)服务请求管理用户通过移动端、电话、邮件、传真等方式发起的维保服务请求,以及系统根据维保计划自动生成的服务请求,由客户经理统一进行处理。
根据服务协议、服务内容以及客户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包括热线支持、远程诊断与干预、外派现场服务等。
服务请求内容包括:客户信息、问题描述、问题类型、问题级别、问题细节、附件(如照片、语音等)。
二、工单创建(1) 热线支持工单针对客户服务请求是通过热线电话、邮件、传真等方式进行支持指导的情况,接听人员需要将热线支持记录创建相应的工单。
工单内容包括:设备编号、服务需求描述、处理结果(热线支持完修、购料完修、支持升级等)、处理结果描述。
(2) 远程支持工单如果不能通过电话热线指导客户完成指导,则需要通过虚拟网络利用直接数据传送服务进行远程诊断和远程干预,并创建相应的工单记录。
内容包括:设备编号、服务需求描述(图片、文字描述等)、故障类别、故障代码、处理结果(远程支持完修、支持升级等)、处理结果描述等。
(3) 外派服务工单当服务请求需要安排现场处理时,由客户经理在系统中创建工单记录。
工单内容包括:设备编号(移动端上报可通过扫描设备上二维码获得)、服务需求描述(文字、照片、设备状态等)、维修截止时间要求(可根据服务协议确定)。
运维白皮书运维白皮书是一份详细说明了运维相关信息和策略的文档,旨在帮助组织或企业实施高效的运维管理和支持。
以下是关于运维白皮书的一些重要内容:1. 简介:在这一部分,我们会介绍运维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我们会解释为什么运维对于保持业务运转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如此重要,并列举一些运维优化可以带来的好处。
2. 团队和责任:这一部分会涵盖团队结构和组织,明确各个角色的职责和责任。
我们会详细描述不同级别的运维团队成员,从管理员到工程师,及其所承担的任务。
3. 流程和策略:在这一部分,我们会描述运维团队所需遵循的流程和策略。
我们会提及一些常用的ITIL(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流程,例如变更管理、问题管理、发布管理等等。
我们还会介绍紧急响应计划和备份恢复策略等关键策略。
4. 工具和技术:这一部分将涵盖运维所需的工具和技术。
我们会介绍监控工具、自动化工具、故障诊断工具等等,以及这些工具如何帮助运维团队更好地管理和支持系统和应用。
5. 安全和合规:安全和合规性对于运维至关重要。
在这一部分,我们会讨论运维团队应遵循的安全最佳实践和合规性标准。
我们会提及访问控制、身份验证、数据保护等关键方面。
6. 持续改进:运维团队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业务需求。
在这一部分,我们会描述一些持续改进方法和工具,例如Kaizen、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等等。
7. 成果和度量:最后,我们会介绍如何衡量和评估运维团队的绩效。
我们会讨论关键绩效指标(KPIs)和报告机制。
通过运维白皮书的指导,组织和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框架,并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提供更稳定的服务。
这样的白皮书不仅可以帮助运维团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工作,也可以为其他团队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清晰的指导和了解。
SAP运维服务白皮书2017版(试行)SAP 一体化服务部合作伙伴管理中心SAP一体化服务部 -专家中心 (COE)SAP AMS服务部2016年12月SAP运维服务白皮书2017版(试行)目录TABLE OF CONTENTS1. SAP运维服务简介 (3)1.1 SAP运维方法论主要术语及其历史 (3)1.2 SAP企业级支持服务(ES = Enterprise Support) (4)1.3 SAP 一体化服务(ONE Service) (4)2. SAP公司运维服务相关部门 (4)2.1 产品维保部门 (4)2.2 SAP 一体化服务部运维团队 (5)2.3 SAP 一体化服务部合作伙伴管理中心 (5)3. SAP运维控制中心方法论(OCC = OPERATION CONTROL CENTER) (6)3.1 SAP 运维控制中心方法论 (OCC) 概述 (6)3.2 指标体系及价值实现 (KPI & Value Realization) (7)3.3 组织结构 (Organization) (7)3.4 管控机制 (Governance) (8)4. 基础运维服务 (9)5. 应用系统运维服务 (AO = APPLICATION OPERATION) (9)5.1 技术管控和向导程序 (Technical Administration) (10)5.2系统自动监控及报警 (Technical Monitoring and Alerting) (10)5.3 数据量管理 (Data Volume Management) (11)5.4 终端用户体验监控 (End-user Experience Monitoring) (11)6. 业务流程运维服务(BPO = BUSINESS PROCESS OPERATION) (12)6.1 业务流程监控 (Business Process Monitoring) (12)6.2 后台作业管理 (Job Scheduling Management) (13)6.3数据一致性管理 (Data Consistency Management) (14)6.4业务流程改进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14)7. 软件生命周期管理 (ALM = APPLIC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 (15)7.1 解决方案文档管理 (Solution Documentation) (15)7.2 服务台及事件管理 (IT Service Management) (16)7.3 变更管理 (Change Request Management) (17)7.4测试管理及自动化 (Test Management) (18)7.5客制化代码管理 (Custom Code Management) (18)7.6升级优化/零停机 (Zero Downtime Maintenance) (19)附录一:参考链接及文档 (20)附录二:SAP运维服务项汇总表 (21)1. SAP运维服务简介1.1 SAP运维方法论主要术语及其历史∙工厂化运行SAP (RSLaF = Run SAP Like a Factory 简称 Run SAP)“工厂化运行SAP”是由前SAP AGS部门(现整合为SAP DBS部门)提出的运维方法论。
云雀IT运维服务产品白皮书河南金明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4年12月目录1.IT运维面临的问题 (3)2.云雀运维服务介绍 (4)2.1.服务理念与模式 (5)2.1.1.微生态运维理念 (5)2.1.2.O2O运维模式 (6)2.2.服务体系与流程 (7)2.3.服务内容与等级 (9)3.云雀IT运维云平台 (15)3.1.平台简介 (15)3.2.平台功能 (18)3.2.1.配置管理 (18)3.2.2.建档管理 (22)3.2.3.视图管理 (24)3.2.4.事件管理 (25)3.2.5.变更管理 (26)3.2.6.问题管理 (28)3.2.7.驻场管理 (29)3.2.8.巡检管理 (31)3.2.9.知识库 (34)3.2.10.监控中心 (38)3.2.11.呼叫中心 (41)3.2.12.用户中心 (43)3.2.13.手机APP (48)3.3.平台优势 (51)4.典型客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关于我们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IT运维面临的问题随着企业信息化项目若干年以来的建设积累, IT 资产日趋庞大,以及内外部监管部门对IT 运维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规范,业务部门对企业的 IT 运维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IT 部门是企业 IT 建设部门也是 IT 运维管理部门,IT 系统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越来越复杂的 IT 系统和迅速发展的业务需求,IT 部门在运维工作中面临很多问题。
◆如何为业务的连续性提供可靠的 IT 技术保障?◆企业 IT 投资回报,如何客观评价?◆IT 为业务部门做了多少可以量化的贡献?◆抱怨低质量服务和高成本投入,IT 部门是花钱的部门吗?◆如何调配有限的 IT 资源,包括人员、系统等?◆来自业务部门的不合理的期望和需求如何正确应对?◆如何有效管理外包服务?2.云雀运维服务介绍河南金明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通过标准、规范、安全、即时、高效的保姆式IT运维服务,让企业IT部门彻底从繁杂、耗时耗力的基础性技术支持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多的参与企业信息化规划、设计,优化、升级,实现企业信息中心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转变,让信息化真正成为助力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运维自动化平台白皮书运维自动化平台白皮书目录一、概述 (3)二、功能介绍 (3)1.平台整体功能 (3)2.安装部署 (4)3.配置更新 (4)4.任务执行 (4)5.监控报警 (5)6.巡检管理 (5)三、技术特点 (6)1.Python语言开发 (6)2.融合云计算平台 (6)3.规则知识库 (6)4.标准RESTful API (6)5.运维控制台 (6)一、概述本产品为运维自动化平台,集安装部署、配置更新、任务执行、监控报警、巡检管理等功能为一体,将运维管理员的经验和运维工具有效的结合,引入丰富的运维规则库,辅助管理员完成日常运维工作。
运维自动化平台立足于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也能更好的支持Openstack 等框架下的私有云平台和公有云平台,做到传统运维和云运维的结合。
其设计原则是“平台化、模块化、松耦合、全开放”,以平台化、模块化实现工具集成、功能聚合,改变原有运检工具分散独立运行的现状,将运维工作全部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中,并且各模块均提供标准化接口,满足模块化、松耦合的原则,可以与其他系统的功能模块方便地集成;其核心是从配置管理着手,配合监控工具,对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从基础资源的部署到应用发布,再到运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最终实现运维的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
二、功能介绍1.平台整体功能(1)权限管理目前的权限管理主要指对平台的普通用户可使用的运维功能模块进行管理,由管理员统一进行权限的管理。
如用户A只拥有安装部署的权限,则其他的权限对用户A来说是隐藏的。
(2)用户管理管理员对平台的普通用户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的操作,也可以由使用者自己注册平台用户,并申请权限。
注册功能可以启用或者禁用。
(3)通知管理用户可以接收到平台运行中发生较严重的事件,在平台使用界面的菜单栏中可以查看。
(4)规则库管理平台中的每个模块都需要建立规则库,以支撑运维操作的执行。
目前规则库分散到各个模块中独立管理。
2.安装部署本功能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实现对物理机的操作系统的推送和自动化安装,二是实现在目标操作系统上实现对中间件、数据库及其他软件的自动化安装、更新及卸载。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白皮书到目前为止,在数据中心运维部工作,工作主要是协助部门总监处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以这情况来说,数据中心是很多投资者、政府官员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无论是投资还是政府的政绩,拿出去说都是很有噱头的,所以总体上来说我们企业发展得很快。
主要的主要业务是提供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咨询、规划、设计、建设、验证、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我们的机房有自有机房,也就是自己投资建设的,主要靠租赁给客户或者卖给其他公司盈利,还有给其他公司的机房提供运维外包服务,也就是靠服务收费。
运维部里,做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运维工作,简单的说就是强弱电、暖通、安防这三个方面,基础设施是不含IT设备的,也就是客户服务器、存储、交换机等,等不管里面的网络传输了,什么后台大数据啊,各种数据存储、处理啊,根据工作性质,在机房工作的人员按工作专业主要分为:电气、暖通、弱电、安防这几个专业,从职级上来看,分为:总监、经理、主管、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等,具体安排多少人根据具体机房的大小和设备的数量,值班人员需要7x24值班,也就是说需要上夜班,还是比较辛苦的。
数据中心的日常工作主要包含值班、巡检、设备维护保养,故障处理、演练等。
值班,每个数据中心都有一套动环系统,这套监控系统监控着数据中心里所有的设备,采集成千上万个点,比如电压、电流、频率、PUU、功率、温湿度等各种信息都可以从这个系统中读出,而且每个参数都设定有一定的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值系统就会告警,屏幕相应位置会闪烁,且有语音提示,这是值班的人就需要对相应的问题进行现场处理,因为对每个故障都有处理的时限,因此值班人员需要对位置进行快速定位,所以要求值班人员对机房的所有设备的位置非常熟悉才行。
日常的巡检,就是对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巡检频率要求,巡检就是拿着巡检记录本去机房进行巡查,对有问题的点进行处理,然后记录在案。
设备维护保养,每个机房都列有详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具体到每天做什么,对哪些设备具体做什么具体的维护保养,这个维护周期都是以月为单位的,不断的周期循环。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白皮书1. 引言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承载着企业的关键应用、业务数据和信息系统。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可用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企业的业务运营和数据安全。
本白皮书旨在介绍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的相关概念、原则和实践,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2.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概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对数据中心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和维护的一系列操作。
其核心目标是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基础设施管理技术基础设施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中心的物理设备进行管理的技术,包括机房环境监控、设备巡检、机柜管理、电力管理等。
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2.2 服务器管理技术服务器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进行管理的技术,包括服务器监控、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容量规划等。
通过对服务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和性能。
2.3 网络管理技术网络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的技术,包括网络拓扑管理、流量监控、带宽管理、安全管理等。
通过对网络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网络带宽利用率和安全性。
2.4 存储管理技术存储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中心的存储设备进行管理的技术,包括存储管理、备份恢复、存储性能管理等。
通过对存储设备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力。
3.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的原则在应用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3.1 自动化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应该借助自动化工具或脚本来实现对数据中心资源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
这样可以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提高运维效率和可靠性。
3.2 统一管理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应该采用统一的管理平台或工具来管理数据中心的各类资源,包括物理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SAP运维服务白皮书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提供商,SAP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而随着企业使用SAP系统的增多,对SAP运维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本文将就SAP运维服务的重要性、内容和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身的SAP运维服务。
一、SAP运维服务的重要性1.1 提升系统稳定性SAP系统是企业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的正常进行。
而通过定期的SAP运维服务,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中出现的问题,提升系统的稳定性,确保企业业务的持续高效运行。
1.2 降低故障风险在企业运营过程中,SAP系统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将会严重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而通过专业的SAP运维服务团队,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故障风险,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
1.3 提高系统性能随着业务量的增加,SAP系统的负荷也在不断增加。
而通过SAP运维服务,可以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和调整,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二、SAP运维服务的内容2.1 系统监控与维护SAP运维服务团队会对企业的SAP系统进行全天候监控,及时发现系统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同时,对系统的定期维护和更新,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2 故障处理与支持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或问题,SAP运维服务团队将会第一时间响应并进行处理,保障企业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针对用户的技术支持需求,提供及时的解决方案和支持服务。
2.3 性能优化与调整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SAP运维服务团队将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性能优化和调整。
通过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2.4 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导致的损失,SAP运维服务团队将对企业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智慧园区网络智能运维技术白皮书摘要网络是数字化的基座,数字化转型带来终端和网络规模的增加、业务模型的多样和复杂,但网络运维的资源和人力,却没有得到同比例的增长。
传统“以设备为中心”的网络运维,无法感知用户和业务体验,被动响应“故障”发生,难以满足数字化转型时代的用户和业务体验保障需求。
这份白皮书描述了“以体验为中心”的园区网络运维理念,以及华为基于大数据和AI 实现园区网络智能运维的解决方案。
华为CampusInsight 园区网络智能分析器,颠覆传统聚焦网络和设备资源状态的监控方式,通过Streaming Telemetry 实时采集网络数据和指标,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学习网络模型并识别故障模式,帮助运维人员主动发现85%的潜在网络问题,并识别根因和主动修复,打造高品质的园区网络业务体验。
目录摘要 (ii)1背景和挑战 (1)1.1 数字化转型时代 (1)1.2 以设备为中心的“救火式”运维,难以满足数字化空间需求 (1)1.3 “以体验为中心”的网络运维理念 (2)2华为基于AI 的园区网络智能运维解决方案 (4)2.1 相比传统运维方案,网络架构有什么变化 (4)2.2 流程是怎样的 (4)3关键技术 (6)3.1 指标采集/边缘分析——音视频业务指标采集和分析 (6)3.2 秒级的海量数据汇集 (7)3.3 体验可视化管理 (8)3.3.1质量评估体系 (8)3.3.2用户旅程回放 (8)3.4 数据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识别故障和根因定位 (9)3.4.1基于故障知识库,对汇集的数据进行关联比对,发现异常 (9)3.4.2基于机器学习构建动态基线,识别潜在故障 (11)3.4.3相关性分析/关联指标分析,寻找根因 (12)4智能运维应用举例 (15)4.1 通过“用户旅程回放”定位历史频繁掉线问题 (15)4.2 “主动运维”及时发现弱信号覆盖问题 (16)4.3 智能运维快速识别“无线网络拥塞”的根因 (18)华为园区网络智能运维技术白皮书目录4.4 “主动运维”发现无线网络干扰源 (20)4.5 “主动运维”发现“高信道利用率”问题,并诊断根因 (21)4.6 智能运维快速检测“AP离线”故障根因 (23)4.7 实时检测IP 电话视频会议质量,并诊断故障原因 (24)4.8 通过KPI 关联分析,检测某用户差体验的问题根因 (26)4.9 通过“协议回放”,诊断某用户的接入失败故障根因 (27)A 缩略语 (30)1 背景和挑战1.1 数字化转型时代我们处在快速的数字化转型时代,包括教育机构、制造工厂、办公大楼、政府机构、医疗机构等行业都在构建数字化空间,从而提升研发、生产和市场效率,并且更好地满足客户期望、提升客户体验。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1.引言IT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运转的核心,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的高效运行对于企业的业务连续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白皮书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指南,帮助企业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数据中心。
2.背景2.1 IT数据中心的重要性2.2 运维服务的定义和作用2.3 运维服务的目标和原则3.运维服务团队3.1 组织架构3.2 人员配备和职责3.3 培训计划和技能要求4.设备管理4.1 设备档案管理4.2 设备维护和保养4.3 设备故障排除和修复4.4 设备更新和升级5.网络管理5.1 网络拓扑规划和设计5.2 网络设备配置管理5.3 网络性能监测和优化5.4 网络安全管理6.安全管理6.1 安全策略和标准6.2 安全设备和技术6.3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6.4 安全事件响应和漏洞修复7.备份与恢复7.1 数据备份策略和计划7.2 数据备份工具和设备7.3 数据备份监测和验证7.4 数据恢复策略和流程8.监控与维护8.1 系统监控和警报8.2 性能监控和优化8.3 系统更新和维护8.4 故障排除和修复9.服务级别协议9.1 SLA的定义和目标9.2 运维服务水平要求9.3 SLA的制定和监测10.持续改进10.1 运维服务评估和反馈10.2 运维流程改进和优化10.3 运维技术和工具更新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文件●网络拓扑图示例●安全策略和标准范本●监控报告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数据中心:指用于集中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设施或场所。
2.运维服务:指对IT设备和系统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一系列活动。
3.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的缩写,即服务级别协议,指运维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之间关于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约定和协议。
自动化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目录1IT运维管理面临挑战 (3)2应运而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5)3自动化应用场景 (7)3.1灾备切换自动化 (7)3.2故障现场快照 (8)3.3批量设备操作处理 (8)3.4周期性作业调度 (9)3。
5应急处理流程 (10)3。
6重要配置备份、基线比对 (10)4产品简介 (12)4.1运维脚本集中管理 (12)4.2可视化流程配置引擎 (12)4.3作业流程人工干预 (13)4.4作业执行验证/持续监控 (13)4.5作业操作手册自动生成 (13)4.6作业执行结果展现 (14)4。
7配置备份/基线库管理 (14)5产品优势 (16)6运行环境 (17)1 IT 运维管理面临挑战 24%31%45%IT 运营费用比例新系统开发维护开发运维管理⏹ 分散于各服务器上的运维脚本,存在管理风险,且耗费大量管理成本;⏹ 日常操作消耗大量人力资源,误操作风险较大,操作执行效率低;➢操作过程可控度低,运维风险大:⏹操作与执行方案匹配度无法保证,实际操作过程可控度较低;⏹日常操作对人员水平要求高,人力资源风险大;➢运维操作透明度低:⏹实际操作不便于监督,存在“黑盒”操作风险;⏹日常工作与实际操作无法有效关联,不利于日后审计;2应运而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面对IT运维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单靠人工已经无法满足在技术、业务等方面的要求,那么标准化、自动化、架构优化、过程优化等降低IT服务成本的因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中,IT运维自动化是指将IT运维中日常的、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自动化,把过去的手工执行转为自动化操作.自动化是IT运维工作的升华,IT 运维自动化不单纯是一个维护过程,更是一个管理的提升过程,是IT运维的最高层次,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IT运维自动化从诞生发展至今,其重要属性之一已经不仅仅只是代替人工操作,更重要的是深层探知和全局分析,关注的是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实现性能与服务最优化,同时保障投资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