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反应机理
- 格式:pdf
- 大小:502.62 KB
- 文档页数:30
第五章⾃由基反应第五章⾃由基反应5.1 ⾃由基⾃由基是含有⼀个或多个未成对电⼦的物种,它是缺电⼦物种,但通常不带电,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与偶电⼦的缺电⼦物种——例如碳正离⼦和卡宾——很不相同。
“基”(radical)这个词来⾃拉丁语“根”。
“基”的概念最初⽤于代表贯穿于⼀系列反应始终保持不带电的分⼦碎⽚,⽽“⾃由基”(free radical)的概念最近才被创造出来,代表⼀个不与任何其他部分成键的分⼦碎⽚。
时⾄今⽇,“基”和“⾃由基”可以混⽤,但“基”在特定⽂献中依然保留了它的原意(例如,有机结构中的R基)。
5.1.1 稳定性本章讨论的⼤多数化学问题都涉及烷基⾃由基(·CR3)。
它是⼀个七电⼦、缺电⼦的物种,其⼏何构型可以看做⼀个较钝的三⾓锥,杂化类型兼有sp2和sp3成分,三⾓锥发⽣翻转所需能量很⼩。
实际操作中,你可以把烷基⾃由基看做sp2杂化的。
烷基⾃由基和碳正离⼦都是缺电⼦物种,能稳定碳正离⼦的结构因素同样能稳定烷基⾃由基。
烷基⾃由基可以被相邻的带孤对电⼦的杂原⼦或π键所稳定——正如它们稳定碳正离⼦时那样——且稳定性顺序为3°>2°>1°。
但是,在碳正离⼦和烷基⾃由基的能量趋势之间依然存在两个主要的区别:1.最外层含7个电⼦的C原⼦不如只含6个电⼦的C原⼦缺电⼦,因此烷基⾃由基不如相应的碳正离⼦能量⾼。
因此,极不稳定的芳基和1°烷基碳正离⼦从未观察到,但芳基和1°烷基⾃由基则相当常见。
2.对碳⾃由基⽽⾔,相邻的孤对、π键或σ键带来的额外稳定性不如碳正离⼦那么显著。
原因是:⼀个充满的AO或MO与⼀个碳正离⼦全空的AO之间的相互作⽤会将两个电⼦放置在⼀个能量降低的MO中,⽽⼀个充满的AO或MO与⼀个碳⾃由基半充满的AO之间的相互作⽤会将两个电⼦放置在⼀个能量降低的MO中,⼀个电⼦放置在⼀个能量升⾼的MO中。
尽管相邻的孤对、π键或σ键对碳⾃由基的稳定效果不如碳正离⼦,但若⼲个这些基团对⾃由基的稳定作⽤累积起来依然相当可观。
第五章有机反应机理及研究方法有机反应机理是研究有机化学反应中分子间的化学反应活性和反应途径的描述。
研究反应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有机反应的发生过程,为有机合成提供依据和方法。
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本章将对其中的几种常见的方法进行介绍。
一、光谱学方法光谱学方法是研究有机反应机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测定反应物和产物的光谱数据,例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来推测反应过程中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情况。
例如,通过观察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的变化,可以判断反应中是否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二、动力学方法动力学方法是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测定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来推测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步骤和反应活化能。
常用的动力学方法有测定反应速率常数、构建速率方程和确定反应级数等。
例如,利用快速反应技术可以测定反应的速率常数,通过一定条件下多次进行反应,然后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产物浓度变化,从而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三、理论计算方法理论计算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新方法,它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理论手段,可以模拟预测分子间的结构、键合和反应机理等。
常用的理论计算方法有密度泛函理论、哈特里-福克方法和分子力场方法等。
例如,通过理论计算可以模拟预测反应物和产物的几何结构、反应中的过渡态和中间体,从而揭示反应的机理和反应途径。
四、同位素标记方法同位素标记方法是一种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引入同位素标记物质进行反应,然后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来研究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情况。
例如,可以用碳-14同位素标记一个原子处在相同的位置,然后通过测定产物中在不同位置的同位素含量,来判断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
总结起来,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有光谱学方法、动力学方法、理论计算方法和同位素标记方法等。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相互补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反应的机理和途径,对于深入理解和预测有机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反应工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生物反应工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生物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利用生物体进行工程化生产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体的生理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生物反应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反应条件,提高生物体的生产能力和产物质量,从而实现高效、可持续的生产。
在学习生物反应工程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
下面是《生物反应工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生物反应工程概述1. 生物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利用生物体进行工程化生产的学科。
2. 生物反应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反应条件,提高生物体的生产能力和产物质量。
3. 生物反应工程涉及到生物体的生理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第二章:微生物生长动力学1.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是研究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数量关系的学科。
2. 在生物反应工程中,通常使用生长速率方程来描述微生物生长的动力学过程。
3. 常见的生长速率方程有Monod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等。
第三章:反应器设计与操作1. 反应器是进行生物反应工程的核心设备,其设计与操作对反应过程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2. 常见的反应器类型有批式反应器、连续流动反应器、气液循环反应器等。
3. 反应器的设计应考虑反应物的输送、温度、pH值等因素。
第四章:质量传递与传质过程1. 质量传递是指物质在反应器中的传输过程,包括物质的输送和扩散。
2. 传质过程对反应的速率和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
3. 常见的传质方式有对流传质、扩散传质等。
第五章:反应动力学与反应机理1. 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学科。
2. 反应机理是指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步骤和反应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3. 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对于反应过程的优化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生物反应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生物体的生理学、微生物学和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