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企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425.95 KB
- 文档页数:63
分析电力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与方式宋洁摘要:电力能源是支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资源,电力技术不仅是支持电力行业发展以及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提供稳定、优质电力能源的重要技术,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科技力量。
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电力技术的经济评价,这是因为只有经过经济评价,才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电力技术在电力领域实际应用中是否科学合理。
本文就对我国目前的电力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和方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力;技术;经济;评价指标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电力系统也在进行更新换代和优化改良。
电力技术经济评价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电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经济性,是促进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更能够杜绝资金浪费。
创新电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保障电力行业经济利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电力技术经济评价概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重要能源,电力能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更好的支持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必须要加强对电力工程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从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能够得到稳定的电力能源的支持。
电力工程的建设发展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电力工程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并不是所的电力技术都会对电力工程的发展进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只有具备合理性、科学性、经济性特征的电力技术,才能在电力工程、电网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降低电力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电力生产效率,促进电力领域的全面发展进步。
电力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建设项目,涉及的建设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各种电力线路、变电工程、通信等等。
因此对电力技术的应用,也要非常慎重,在决定引用电力技术支持电力工程建设前,必须要对电力技术进行经济评价,确保电力技术的经济性符合电力工程建设的要求,从而保证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合理控制投资预算,降低电力工程的造价成本,保证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这是促进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概述1.供电量2.线损率3.供电可靠性三、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的计算与分析1.供电量的计算与分析2.线损率的计算与分析3.供电可靠性的计算与分析四、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在我国的应用五、结论正文【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是衡量供电行业运行状况和供电质量的重要参数,包括供电量、线损率和供电可靠性。
本文将对这三个指标进行概述,并分析其计算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概述】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分别为:1.供电量:供电量是指供电企业向用户供应的电能总量,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供电量反映了供电企业生产规模和供电能力,是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
2.线损率:线损率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损失的电量与供电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线损率可以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
技术线损是由于电力输送过程中电线阻抗、电缆电阻、变压器等设备损耗以及线路和设备的电磁干扰等因素引起的损失;管理线损是由于电力供应企业的管理不善、偷电、电表误差等因素导致的损失。
降低线损率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供电质量。
3.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用户的用电需求正常供电的能力。
供电可靠性主要包括供电中断次数、供电中断时长和供电电压偏差等方面。
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利于保障用户用电需求,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的计算与分析】1.供电量的计算与分析:供电量=用电量 + 线损电量。
用电量是指用户实际消耗的电能,线损电量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损失的电能。
供电量分析可以从总量、地域、行业等方面进行,有助于了解供电企业的生产规模、供电能力和市场需求。
2.线损率的计算与分析:线损率=(供电量 - 用电量)/供电量。
线损率分析可以从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方面进行,有助于找出线损的主要原因,提高供电质量。
电力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与具体方法探讨摘要:为紧跟电力企业技术创新改革步伐,科学引进新兴电力技术,电力企业需积极推进电力技术经济评价工作。
因此,文章结合电力技术经济评价的必要性,对电力技术经济评价指标进行简单分析。
同时提出电力技术经济评价的具体方法,从而预防电力技术应用中的资金风险,构建经济性能较高的电力技术体系。
关键词:电力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具体方法引言:电力技术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其实践过程中的可靠性、经济性均会影响电力系统建设成本。
因此,相关人员应全面总结电力技术经济评价经验,整理可体现电力技术应用价值的经济指标,完成电力技术经济评价工作,确保电网建设中电力技术方案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一、电力技术经济评价的必要性电力技术经济评价是对现有电力技术、电力改造技术的经济性能实施评估与分析。
积极落实电力技术经济评价工作的价值,是通过更为直观、完整的数据,横梁各电力技术实践价值,及其在我国电网建设、电力系统运行期间可获取的显性效益。
电力企业只有在经营管理中,强化电力技术经济评价力度,才能准确分析电力技术具体效益,预防投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损耗。
同时可提高内部资金利用率,用有限资金合理安排电力技术方案[1]。
而在尽开展电力技术评价工作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基于电力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多维素分析技术实践效益,总结电力经济建设项目显性收益、隐性收益,发挥电力技术经济评价的指导作用。
二、电力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结合以往电力技术经济评价工作可知,相关企业在电力技术应用中,已经形成完整的电力技术经济评价机制,且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法逐渐完善。
其中电力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包括动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等。
其一,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电力技术应用期间,项目产生净收益的时间,即从投资初始阶段开始后,计算项目净收益的具体时间段。
其二,动态投资回收期。
该指标通常会基于电力技术方案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以及技术基本效益,将其转变为现值,用于计算该技术实际收益的回收期。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神华准格尔能源公司发电厂,内蒙古薛家湾 010300)摘要:本文通过对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阐述,指出了火电厂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并对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方式、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做了论述。
关键词:火力发电;技术经济指标中图分类号:TM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7—0121—02电力工业是能源转换工业,在完成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转换时,它自身也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电能在国民经济总能耗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如何提高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效率,同时减少发电企业自身的能耗,是各类发电企业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火力发电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一种主要方式,在火力发电厂中,生产运行的经济性能和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都是由技术经济指标来体现的。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的主、辅设备及其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有数十项,每一个指标都标志着某一设备、某一系统经济性能的优劣,技术经济指标管理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掌握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实际水平,找出差距,并及时采取措施,挖掘设备的潜力,使各项指标消耗都控制在最优化的水平,从而达到全厂效率的提高。
火力发电厂的技术经济指标,分为综合指标和各专业专项指标,综合指标是各专业指标的集中体现,各专业指标是综合指标的分解细化。
各专业指标又分为总指标和小指标,后面以表格的形式表示: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要建立定期分析制度,也就是按月、按季、按年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方式一般有:本期与历史同期比较;本期与设计值比较;本期与任务计划比较;本期与国内同类型机组比较。
指标分析的方法要依据统计分析的原则,遵循由面到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细化的分析方法。
因为任何一个综合指标的变化,都可以在各专业的总指标中找出原因,而各专业总指标的变化,最终都可以归咎于各专业小指标的变化,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定量分析,不但要查出影响因素,而且要分析出影响值的大小。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一、概述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火力发电厂指标很多,一般将经济技术指标分为大指标和小指标。
小指标是根据影响大指标的因素或参数,对大指标进行分解得到的。
小指标包括锅炉指标、汽轮机指标、燃料指标、化学指标等。
1、综合性指标: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发电量、供电量和供热量、供电成本、供热成本、标准煤耗、厂用电率、等效可用系数、主要设备的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
2、锅炉指标:锅炉效率、过热蒸汽温度、过热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压力、排污率、炉烟含氧量、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除尘器漏风系数、飞灰和灰渣可燃物、煤粉细度合格率、制粉(磨煤机、排粉机)单耗、风机(引风机、送风机)单耗、点火和助燃油量。
3、汽轮机指标:汽轮机热耗、汽耗率、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加热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给水温度、电动给水泵耗电率、汽动给水泵组效率、汽动给水泵组汽耗率、循环水泵耗电率、高加投入率、胶球装置投入率和收球率、真空系统严密性、水塔冷却效果(空冷塔耗电率、冷却塔水温降)、阀门泄漏状态。
4、燃料指标:燃料收入量、燃料耗用量、燃料库存量、燃料检斤量、检斤率、过衡率、燃料运损率、燃料盈吨量、盈吨率、燃料亏吨量、亏吨率、煤场存损率、燃料盘点库存量、燃料盘点盈亏量、燃料检质率、煤炭质级不符率、煤质合格率、配煤合格率、燃料亏吨索赔率、燃料亏卡索赔率、入厂标煤单价、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输煤(油)单耗、输煤(油)耗电率、燃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皮带秤校验合格率。
4、化学指标:自用水率、补水率、汽水损失率、循环水排污回收率、机炉工业水回收率、汽水品质合格率等。
火电厂主要经济指标讲解火电厂是指使用燃煤、燃油、天然气等燃料进行燃烧发电的电力厂,是我国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电厂的经济指标是衡量其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下面我们详细讲解一下火电厂的主要经济指标。
1.发电量:指火电厂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电能,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发电量是衡量火电厂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其经济效益的基础。
2.发电能力利用小时数:即发电量除以装机容量,以小时为单位。
该指标反映了火电厂发电装置的利用程度,其数值越高,说明火电厂运行效率越高。
3.发电煤耗:指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煤炭数量,常用单位为克/千瓦时(g/kWh)。
发电煤耗既是火电厂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其环保程度的重要指标。
4.发电燃油耗:指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燃油数量,常用单位为克/千瓦时(g/kWh)。
与发电煤耗类似,发电燃油耗也是衡量火电厂经济性和环保性的重要指标。
5.发电天然气耗:指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天然气数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千瓦时(m³/kWh)。
随着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发电天然气耗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6.运行费用:包括燃料费、劳动力费、维护费等费用,单位通常为万元/千瓦时(万元/kWh)。
运行费用是火电厂运行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其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
7.退役费用:火电厂的设备使用寿命有限,在达到寿命或被淘汰后需要进行退役,退役费用即为此过程中所需花费的费用。
退役费用一般以万元为单位。
8.总投资:指兴建火电厂时所投入的全部费用,包括设备采购费、土地购置费、工程施工费等。
总投资是衡量火电厂规模大小和建设成本的指标。
以上是火电厂主要的经济指标。
除了以上指标外,还有一些综合指标如设备利用率、费用占比、发电成本等也是评价火电厂经济效益的重要参考指标。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火电厂的环境指标也变得愈发重要,如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
总之,经济指标是评价火电厂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火电厂的经济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
探析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措施摘要:在电力工程项目开展中,针对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给予更多重视,通过创建信息化系统方式,实现科学合理评价。
工作人员应该意识到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在评价工作中投入更多精力,评价时能够对各项问题进行充分考虑与分析,同时要正确认识电力工程,并对未来工作做出科学合理规划,实现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推动我国电力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措施一、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一)内容与任务分析整个电力工程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比较,选择最合适的电力工程建设技术方案要求。
而技术经济分析主要是对电力工程做出综合性分析评价,为电力工程建设工作的落实打下良好基础。
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内容不仅可以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相应方案依据,还可以为国家电力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政策支持,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效益。
(二)技术经济分析原则在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工作开展中,通过对比不同技术,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始终遵循可比性原则。
如果技术方案存在一定误差,为使技术方案可以满足施工需求,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确保技术方案可以满足可比性原则,将电力工程建设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从实际电力工程建设开展中不难看出,若要建设电力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资金投入存在分化情况。
在工程建设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对整个工程总消耗进行全面计算,以便保证经济技术方案在费用支出中的可对比性,从而实现对不同资金的合理应用。
在技术经济分析工作开展中,经常会出现产品与价格不符的情况,为保证价格相符性,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三)技术经济分析过程工作人员在技术经济分析过程中需要明确技术经济分析目标,结合相应目标做好技术方案建设工作。
目标不同,建设技术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原本资料基础上,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方案。
在方案的最终确立过程中,需要进行技术经济计算,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一、概述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火力发电厂指标很多,一般将经济技术指标分为大指标和小指标。
小指标是根据影响大指标的因素或参数,对大指标进行分解得到的。
小指标包括锅炉指标、汽轮机指标、燃料指标、化学指标等。
1、综合性指标: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发电量、供电量和供热量、供电成本、供热成本、标准煤耗、厂用电率、等效可用系数、主要设备的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
2、锅炉指标:锅炉效率、过热蒸汽温度、过热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压力、排污率、炉烟含氧量、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除尘器漏风系数、飞灰和灰渣可燃物、煤粉细度合格率、制粉(磨煤机、排粉机)单耗、风机(引风机、送风机)单耗、点火和助燃油量。
3、汽轮机指标:汽轮机热耗、汽耗率、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加热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给水温度、电动给水泵耗电率、汽动给水泵组效率、汽动给水泵组汽耗率、循环水泵耗电率、高加投入率、胶球装置投入率和收球率、真空系统严密性、水塔冷却效果(空冷塔耗电率、冷却塔水温降)、阀门泄漏状态。
4、燃料指标:燃料收入量、燃料耗用量、燃料库存量、燃料检斤量、检斤率、过衡率、燃料运损率、燃料盈吨量、盈吨率、燃料亏吨量、亏吨率、煤场存损率、燃料盘点库存量、燃料盘点盈亏量、燃料检质率、煤炭质级不符率、煤质合格率、配煤合格率、燃料亏吨索赔率、燃料亏卡索赔率、入厂标煤单价、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输煤(油)单耗、输煤(油)耗电率、燃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皮带秤校验合格率。
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力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探讨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一、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概述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工业生产电力作为生产的重要动力源,对各个行业的工业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电力的稳定供应保证了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尤其是对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如钢铁、化工等,电力的供应直接影响着其生产能力和运营成本。
2. 推动农业发展电力在农业生产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村电网的建设和农田灌溉用电的供应,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还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如精细化农业、设施农业等,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
3. 促进城乡发展电力的普及和供应改善,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发展平衡。
农村电网的建设和农村电力消费的增加,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同时,城市的电力供应也催生了各类服务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
4. 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电力的供应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对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产生着积极影响。
电力作为生活必需品,保障了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如照明、取暖、空调等。
随着经济发展,电力在家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二、电力行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和分析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 电力供应可靠性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是评价电力行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靠的供电系统可以保障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稳定进行,避免因停电等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不安。
供电的可靠性主要通过供电可用率和故障修复时间等参数进行评价。
2. 电力成本效益电力成本效益是分析电力行业经济效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14月全国电力工业经济指标提示: 2010年1-4月全国电力工业经济指标2010年1-4月份, 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9.1%。
其中, 轻工业增长14.1%, 重工业增长21.4%。
一、用电市场情况1-4月份,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3075.4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3.85%, 4月份,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394.3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3.08%。
1-4月份, 第一产业用电量272.1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77%;第二产业用电量9717.9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6.97%;第三产业用电量1416.0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7.4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669.3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31%。
1-4月份, 全国工业用电量为9575.0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6.98%;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为增长13.50%和29.96%。
从各区域的用电量增长情况来看, 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3.85%)的省份依次为: 青海(55.45%)、宁夏(54.23%)、内蒙(39.67%)、广西(37.88%)、河南(30.80%)、新疆(28.20%)、湖南(26.99%)、甘肃(26.92%)、山西(26.55%)、陕西(26.35%)、天津(25.47%)、辽宁(25.26%)、湖北(24.35%)、四川(24.17%)、河北(23.97%)。
二、发电生产情况1-4月份, 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2842.1亿千瓦时(见备注), 比去年同期增长21.5%。
其中, 水电1330.3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3.1%;火电10988.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5.4%;核电229.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
全国全国主要电网统调发电量12000.54亿千瓦时, 最高发电电力合计50403万千瓦, 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5.89%(日均)和23.58%。
1-4月份, 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85464万千瓦, 同比增长10.7%。
发电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与释义发电厂是通过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设施,是现代工业和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涵盖了电力产能、效率、成本等方面。
1.装机容量装机容量是指发电厂所安装的电力发电设备的额定容量,通常以兆瓦(MW)为单位。
装机容量是评估发电厂产能大小的重要指标,通常表示发电厂能够提供的最大电力输出。
2.发电量发电量是指发电厂在特定时间内所发出的电能总量,通常以兆瓦时(MWh)为单位。
发电量是评估发电厂实际产能的重要指标,与装机容量和发电效率密切相关。
3.发电效率发电效率是指发电厂将所使用的能源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发电效率越高,说明在单位能源消耗下所产生的电能越多,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4.燃料消耗率燃料消耗率是指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所消耗的燃料量与发电量之间的比值,通常以克燃料/千瓦时(g/kWh)为单位。
燃料消耗率是评估发电厂燃料利用效率和成本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燃料利用的效益和经济性。
5.热耗率热耗率是指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所消耗的热量与发电量之间的比值,通常以千焦耳(kJ)/千瓦时(kWh)为单位。
热耗率是评估发电厂热能利用效率和能源损耗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6.发电成本发电成本是指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燃料费用、人工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等。
发电成本是评估发电厂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能够反映发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经济可行性。
7.环保指标环保指标是指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
环保指标是评估发电厂环境友好程度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发电厂的环境管理水平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8.可靠性指标可靠性指标是指发电厂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包括停机时间、故障率、可利用率等。
可靠性指标是评估发电厂运行风险和供电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一、概述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火力发电厂指标很多,一般将经济技术指标分为大指标和小指标。
小指标是根据影响大指标的因素或参数,对大指标进行分解得到的。
小指标包括锅炉指标、汽轮机指标、燃料指标、化学指标等。
1、综合性指标: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发电量、供电量和供热量、供电成本、供热成本、标准煤耗、厂用电率、等效可用系数、主要设备的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
2、锅炉指标:锅炉效率、过热蒸汽温度、过热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压力、排污率、炉烟含氧量、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除尘器漏风系数、飞灰和灰渣可燃物、煤粉细度合格率、制粉(磨煤机、排粉机)单耗、风机(引风机、送风机)单耗、点火和助燃油量。
3、汽轮机指标:汽轮机热耗、汽耗率、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加热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给水温度、电动给水泵耗电率、汽动给水泵组效率、汽动给水泵组汽耗率、循环水泵耗电率、高加投入率、胶球装置投入率和收球率、真空系统严密性、水塔冷却效果(空冷塔耗电率、冷却塔水温降)、阀门泄漏状态。
4、燃料指标:燃料收入量、燃料耗用量、燃料库存量、燃料检斤量、检斤率、过衡率、燃料运损率、燃料盈吨量、盈吨率、燃料亏吨量、亏吨率、煤场存损率、燃料盘点库存量、燃料盘点盈亏量、燃料检质率、煤炭质级不符率、煤质合格率、配煤合格率、燃料亏吨索赔率、燃料亏卡索赔率、入厂标煤单价、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输煤(油)单耗、输煤(油)耗电率、燃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皮带秤校验合格率。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 (1)电厂各项指标解释 (12)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华润电力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
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发电煤耗bf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所消耗的标煤量。
发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bf = Bb /Wf×106(1)式中:bf ——发电煤耗,g/(kW•h);Bb ——发电耗用标准煤量,t;Wf ——发电量,kW·h。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Bb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平衡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Bb = Bh-Bkc(2)式中:Bb ——统计期内生产耗用标准煤量,t ;Bh ——统计期内耗用燃料总量(折至标准煤),包括燃煤、燃油与其他燃料之和,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t ;B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折至标准煤),t 。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a)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b)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燃料;c)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d)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室等)的燃料。
全厂热效率ηdc全厂热效率即电厂能源利用率,是电厂产出的总热量与生产投入总热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ηdc = 123/bf×100(3)式中:ηdc ——全厂热效率,%;123 ——一千瓦时电量的等当量标煤量,g/(kW•h)。
生产厂用电率Lcy生产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