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50 MB
- 文档页数:9
郑州市2016-2017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2016—2017学年度郑州市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曲解文意。
原文意思是,据瓷器专家考证,三只瓷器为明朝宣德至成化年间之物。
认为画中的瓷器应是欧洲大航海初期,甚至更早的时候由中国传入西方的,是文章作者的推测。
)2.A(强加因果。
原文并没有提到“诸多流派流传时间短”是“西方油画中最初出现东方元素的时间无法确定”的原因。
)3.D(理解有误。
根据文意,艺术上的文化自信应是在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研究、吸纳其他文化艺术的精华,而在努力适应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潮流的同时,加强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也是它的应有之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C(A项村主任“像牛一样号啕起来”,其实是因为后怕、无奈等;B项“老鼠冷不防会弄下一大团灰尘”不是拟人;D项“突出了小说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主旨”理解有误。
)5.①关爱学生,心地仁慈。
看到孩子为刚到的他抬水而倍感温暖;阻止了孩子们轮流为他抬水;留下几个家离校较远的孩子与他一同分享玉米棒和山药蛋。
②讲授有方,善于激励。
运用“顺水行舟”法,引导学生用本人的眼睛和耳朵观察、倾听大自然;奇妙地鼓励学生表达出本人的观察所得;让学生经由过程画画学写汉字,让一向被以为很难的字写起来简单;率领学生观察天体、唱歌、升国旗,使缄默沉静已久的孩子们像春天夙起的鸟儿叽叽喳喳地欢叫开来。
③聪明睿智,坚韧乐观。
经由过程观察老鼠搬家,预知校舍将要倒塌;校舍将要倒塌时,他告诉孩子们将幸运地见证奇迹,并相信会有一所新学校拔地而起。
④酷爱(献身)教育,矢志不移。
掉臂乡村小学条件简陋,想方设法改动那里教育落后的现状;当村里盖起了新校舍、学校分配来了新老师,他又选择去另外一所更偏僻的学校。
(5分;一点2分,其中概括、分析各1分;“概括部分”两个短语答出任何一个即可得1分,“分析部分”答出分号前后的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概括与分析须一致;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6.①小说开头描写天下着小雨,照应题目“湿漉漉的雨”,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特点;营造出下雨天湿寒阴郁的氛围,衬托出孩子们对新来的XXX老师的热情。
河南省郑州市2012-2013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卷整理:郑州星源外国语学校王留峰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否看作质点,判断正确的是()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郑州黄河铁路桥的时间,火车可视为质点B.分析高射炮弹的轨迹长度,炮弹可视为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地球可视为质点D.分析跳高运动员的过杆技术,运动员可视为质点2、于物体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B.运动员做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C.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D.公交汽车在起动时,乘客都要向前倾,这是乘客具有惯性的缘故3、某校高一部分学生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参加社区劳动实践,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甲车内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D.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东运动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完美结合.伽利略先用斜面进行实验研究,获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然后将此规律合理外推至倾角为90°--自由落体的情形.对伽利略研究过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情形均为真实的实验过程B.图中所示的情形均为理想的实验过程C.利用斜面“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利用斜面“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实验数据5、自从采用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一位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增速”,将房价 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 以类比成运动中的( )A .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 .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D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6、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能使脚所受的拉力增大的方法是( ) A .增加绳的长度 B .增加重物的质量C .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D .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增大7、一水井从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125m ,一重物从井口自由下落,则重物落入水中瞬间的速度约为(不考虑空气阻力,g=10m/s 2) ( )A.50m/sB.100m/sC.125m/sD.250m/s8、甲、乙两位同学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运动着的一升降机内做“研究物体超重和失重现象”实验,站在磅秤上的甲同学发现了自己的体重由地面上的500N 变为600N (g 取10m/s 2), 于是乙同学对该过程中升降机的运动情况作出了如下判断,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 .升降机以2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B .升降机以2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C .升降机以2m/s 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D .升降机以2m/s 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9、一质量为m 的物体被两根绳子吊在空中,如图所示,绳子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均为θ,若绳子的重力不计,则每根绳子的张力为 ( ) A.θcos 2mg B.θcos mg C.θsin mg D.θsin 2mg10、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3.0×103kg ,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900N ,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s 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m/s ,则空间站的质量为( )A .9.0×104kgB .8.7×104kgC .6.0×104kgD .6.0×104kg11、如图所示,木块A 、B 分别重50N 和60N ,它们与水平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 ,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 上,力F 作用后( ) A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B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C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D.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8N12、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t图象表示出来(其中x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下列选项中的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3题4分,14题8分,共12分。
2022~2023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微元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xt∆∆,当Δt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工具。
使用时为了方便,可将其放在倾角可调的支架上,支架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
设斜面倾角为θ,底部固定挡板与斜面垂直,已知笔记本电脑的重力为G,忽略一切摩擦,则A.笔记本电脑只受重力和斜面AB的支持力作用B.笔记本电脑对斜面AB的压力大小为G sinθC.笔记本电脑对挡板AC的压力大小小于GD.支架对笔记本电脑的作用力大小小于G3.如图所示,用轻绳系住一质量为2m的匀质大球,大球和墙壁之间放置一质量为m的匀质小球,各接触面均光滑。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数学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1,2\}\subset A\subset\{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的个数是()A。
6B。
8C。
7D。
92.设$a,b\in\mathbb{R}$,集合$A=\{1,a+b,a\},B=\{0,\frac{b}{a},b\}$,若$A=B$,则$b-a=$()A。
2B。
$-1$C。
1D。
$-2$3.下列各组函数中$f(x)$与$g(x)$的图象相同的是()A。
$f(x)=x,g(x)=|x|$B。
$f(x)=x^2,g(x)=\begin{cases}x,&(x\geq 0)\\-x,&(x<0)\end{cases}$C。
$f(x)=1,g(x)=x$D。
$f(x)=x,g(x)=\begin{cases}x,&(x\geq0)\\0,&(x<0)\end{cases}$4.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infty,0)$内为增函数的是()A。
$y=-\frac{1}{2}$B。
$y=x^2$C。
$y=x+1$D。
$y=\log_3(-x)^2$5.三个数$a=0.32,b=\log_2 0.3,c=2^0.3$之间的大小关系为()A。
$a<c<b$B。
$a<b<c$C。
$b<a<c$D。
$b<c<a$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若点$P\in\alpha,P\in\beta$且$\alpha\cap\beta=l$,则$P\in l$B。
三点$A,B,C$能确定一个平面C。
若直线$a\parallel b$,则直线$a$与$b$能够确定一个平面D。
若点$A\in l,B\in l$且$A\in\alpha,B\in\alpha$,则$l\subset\alpha$7.方程$\log_3 x+x=3$的解所在区间是()A。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直属中学高二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为监测某化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5所示的流量计。
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b、c,左右两端开口。
在垂直于上下底面方向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内侧面分别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
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U。
若用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B.若污水中负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C.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将越大D.污水流量Q与U成正比,与a、b无关参考答案:D2. 处在磁场中的一闭合线圈,若没有产生感应电流,则可以判定()A.线圈没有在磁场中运动B.线圈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D.磁场没有发生变化参考答案:C3. 小河中有一个实心桥墩P,A为靠近桥墩浮在水面上的一片树叶,俯视如图3所示,小河水面平静。
现在S处以某一频率拍打水面,使形成的水波能带动树叶A 振动起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提高拍打水面的频率B.降低拍打水面的频率C.无需拍打,A也会振动起来D.无论怎样拍打,A都不会振动起来参考答案:B4. (单选)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
已知某一表头G,内阻Rg=30,满偏电流Ig=5mA,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0~3A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 )A.串联一个570的电阻B.并联一个570的电阻C.串联一个0.05的电阻D.并联一个0.05的电阻参考答案:D5.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有关B.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D.单位时间内经过介质中一点的完整波的个数就是这列简谐波的频率参考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在奥运会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一运动员跳离跳台时的速度,则运动员落到水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三中学高二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面上,不计摩擦,则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A.Mg,(M-m)g B.mg,Mg C.(M-m)g,0 D.mg,(M-m)g参考答案:D2. (单选)下列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3. 如图所示圆环形导体线圈a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螺线管b,二者轴线重合,螺线管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线圈a中将产生俯视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变大C.线圈a有收缩的趋势ks5uD.线圈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将变小参考答案::D解本题时应该掌握:楞次定律的理解、应用.在楞次定律中线圈所做出的所有反应都是阻碍其磁通量的变化.如:感应电流磁场的磁通量、面积、速度、受力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通过线圈a的电流减小,闭合导体环b内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a中将产生俯视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因此线圈,做出的反应是面积有扩展的趋势,同时将靠近磁铁,故减小了和桌面的挤压程度,从而使导体环对桌面压力减小,选项A BC错误,D正确,故选A.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点评:本题从力、运动的角度考察楞次定律,思维含量高,考察角度新颖.4. (单选)如图所示,从S处发出的热电子经加速电压U加速后垂直进入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发现电子流向上极板偏转,不考虑电子本身的重力。
设两极板间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
欲使电子沿直线从电场和磁场区域通过,只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可行的是( )A.适当减小电场强度EB.适当减小磁感应强度BC.适当增大加速电场的宽度D.适当减小加速电压U参考答案:A5. (多选题)如右图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路端电压和回路中总电流的关系即“U-I图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动势E1>E2B.电动势E1=E2C.内阻r1< r2D.内阻r1>r2参考答案:B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12所示为质谱仪的原理示意图,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电势差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粒子速度选择器,选择器中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右.已知带电粒子能够沿直线穿过速度选择器,从G点垂直MN进入偏转磁场,该偏转磁场是一个以直线MN为边界、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带电粒子经偏转磁场后,最终到达照相底片的H点.可测量出G、H间的距离为l.带电粒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计.粒子速度选择器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B1的大小为;偏转磁场的磁感强度B2的大小为。
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上)试题(A 卷)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5级化学、应化、制药、化工专业 时量:120min,总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一、选择题 (15×2=30分):1、在绝热刚性反应器中发生一个放热反应,该过程:A 、ΔU = 0B 、ΔH = 0C 、ΔS = 0D 、ΔG = 02、1 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始态p 1= 202.650kPa ,T 1= 273 K 沿着p /V =常数的途径可逆变化到终态为p 2=405.300k Pa 则ΔH 等于:A 、-17.02 kJB 、17.02 kJC 、-10.21 kJD 、10.21 kJ 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A 、SB 、(∂U /∂V )SC 、(∂G /∂p )TD 、C V4、含有非挥发性溶质B 的水溶液,在 101.325k Pa 、270.15 K 时开始析出冰,已知水的 K f =1.86 K ⋅kg ⋅mol -1,K b =0.52 K ⋅kg ⋅mol -1,该溶液的正常沸点是: A 、370.84 K B 、372.31 K C 、376.99 K D 、373.99 K5、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能用以判断其反应方向的是: A 、Δr G m B 、K p C 、Δr H m D 、Δr G m6、将CaCO 3(s)、CaO(s)和CO 2(g)以任意比例混合,放入一密闭容器中,一定温度下建立 化学平衡,则系统的组分数C 、相数P 、条件自由度数F 分别为: A 、3,3,1 B 、3,2,2 C 、2,3,0 D 、2,2,17、已知反应2221()2H O H O l +→的()r m H 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r m H T ∆为2()H O l 的生成焓 B 、()r m H T ∆为2H 的燃烧焓C. r m H ∆与r m U ∆数值不等D. r m H ∆与r m H θ∆数值相等 8、热力学第一定律以dU Q pdV δ=-形式表达时,其使用的条件为:A 、理想气体可逆过程B 、封闭系统只做膨胀功的过程 C.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D. 封闭系统的恒压过程 9、在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A 、Q ﹥0, W ﹥0, U ∆﹥0B 、Q =0, W =0, U ∆﹥0C 、Q =0, W =0, U ∆=0D 、Q ﹤0, W ﹥0, U ∆﹤0 10、在268K,101.325KPa 下1mol 过冷液体水结冰过程( )A.sys S ∆<0 amb S ∆<0 total S ∆<0B. sys S ∆>0 amb S ∆>0 total S ∆>0C. sys S ∆<0 amb S ∆>0 total S ∆<0D. sys S ∆<0 amb S ∆>0 total S ∆>0 11、对于双原子理想气体()s TV∂∂为( )A.53T V B.25T V - C.53V TD.75T V -12、下列相点中哪一点的自由度为零:A 、乙醇-水双液系相图中的最低恒沸点B 、二元固液相图中的低共熔点C 、部分互溶双液系溶解度曲线上的点D 、水相图中熔化曲线上的点 13、在α、β两相中均含有A 、B,当达到相平衡时,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AB ααμμ= B 、A B αβμμ=C 、A B ββμμ= D 、以上都不对14、对于一个只做体积功的简单封闭系统,恒压时,下图中正确的是( )15、在1100℃ 时,发生下列反应:(1) C(s)+2S(s)=CS 2(g) 1K θ =0.258 (2) Cu 2S(s)+H 2(g)=2Cu(s)+H 2S(g) 2K θ=3.9⨯ 10-3(3) 2H 2S(g)=2H 2(g)+2S(s) 3K θ=2.29⨯ 10-2则1100℃ 时反应 C(s)+2Cu 2S(s)=4Cu(s)+CS 2(g)的K θ为: (A) 8.99⨯10-8(B) 8.99⨯10-5(C) 3.69×10-5(D) 3.69⨯10-8二、填空题(17×2=34分)1、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那么∆U 0, ∆S 0?(>, <, =)2、在双原子理想气体的S~T 图上,在恒温时任一条恒压线与任一条恒容线的斜率之比等于 。
北京科技大学 2016--2017学年 第 二 学期工科、基础物理实验II 试卷(答案)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组别注意:答案须写在考试答题卡上,并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计算题(5分)某一位同学用5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圆铜环(游标卡尺仪器误差为0.02 mm ),得到的测量结果如下:铜环外径D 2: 测量次数1 2 3 4 5 6 测量值(cm ) 4.150 4.1524.1484.1524.1504.148铜环内径D 1: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测量值(cm ) 2.520 2.5222.5242.5202.5222.526铜环高H :测量次数 1 23 4 5 6 测量值(cm ) 6.2306.2246.2326.2286.2286.226求铜环体积V 和其不确定度V U 。
答案:铜环体积()()2222321 3.14164.150 2.522 6.228 cm 53.123 cm 44π=-=-⨯≈V D D H 直接测量量部分(1.5分)铜环外径的平均值及不确定度:()622,16 4.150 4.152 4.148 4.152 4.150 4.1486 cm 4.150 cm ===+++++=∑i i D D装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 觉遵 守 考 试 规 则,诚 信 考 试,绝 不 作 弊20.003cm≈D U 铜环外径()222 4.1500.003 cm =±=±D D D U铜环内径的平均值及不确定度:()611,16 2.520 2.522 2.524 2.520 2.522 2.526 cm 2.522 cm===+++++=∑i i D D10.003cm≈D U 铜环内径()111 2.5220.003 cm =±=±D D D U铜环高的平均值及不确定度:()616 6.230 6.224 6.232 6.228 6.228 6.2266 cm 6.228 cm ===+++++=∑i i H H0.003cm≈H U 铜环高()6.2280.003 cm =±=±H H H U间接测量量误差传递公式推导(1.5分)铜环体积的不确定度:方法1:()2221ln ln ln ln 4π⎛⎫=+-+⎪⎝⎭V D D H==VU V0.0027=≈ 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结果表达(1分)353.1230.00270.14cm ⎛⎫==⨯= ⎪⎝⎭VV UU V V最终结果表达(1分)()353.120.14cm ±=±V V U方法2:()22212121224, , πππ∂∂∂==-=-∂∂∂V V V HD HD D D D D H==V U33.141640.14cm =≈()353.120.14cm ±=±V V U二、实验设计题(4分)设计一个实验测量不规则物体(质量约为85 g )的密度,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和密度计算表达式,要求设计误差小于0.5%。
2016—2017学年度郑州市上期期末考试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正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
1.C
2.D
3.B
4.A
5.A
6.B
7.C
8.A
9.ACD 10.CD 11. AD 12.C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
13.(2)3.203(3.202-3.204)(2分)
(3)600 (2分)
(4)(2分)
14.(1)图像如图所示(2分),(2分)
(2)较小(2分),100℃(2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R2与R3并联后的电阻值R23=解得R23=6 Ω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1分)
解得I=1 A (1分)
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U C=I(R1+R23)(1分)
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1==(1分)
解得E1=100 N/C (1分)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电场力为F,由平衡条件得:F=mg tanα(1分)
又有F=qE(1分)所以m=
解得m=4×10-3 kg(1分)
16.(8分)(1)因粒子初速度方向垂直匀强电场,粒子在y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y=v0t (2分)
解得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时间t=2 s(1分)
(2)粒子在x方向先加速后减速,加速时的加速度(1分)
减速时的加速度(1分)
经过时间t后,设在x方向上的速度为v x,则(1分)
解得v x=2 m/s (1分)
粒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1分)
17.(10分)
(1)cd棒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设为v m,棒中感应电动势为E,电流为I,
感应电动势E=BLv m(2分)
电流(2分)
由平衡条件得mg sinθ=BIL(2分)
代入数据解得v m=1m/s(1分)
(2)设cd从开始运动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x,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x sinθ=mv m2+2Q(2分)
代入数据解得x=1 m (1分)
18.(12分)
(1)过P点做速度的垂线,与x轴交与O´点。
由几何关系可知,小球在x>0的区域内圆周运动的半径
(1分)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1分)
得:(1分)
(2)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应的圆心角为θ=120°(1分)
周期(1分)
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1分)
粒子进入电场后在y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v sinαt2(1分)解得(1分)
从N点运动到Q点的总时间(1分)
(3)粒子进入电场后在x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分)
解得:(1分)
由此可知,Q点的坐标为(,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