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366.00 KB
- 文档页数:10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详细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南京溧水生态智慧未来城为例【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如何转换编制理念、优化编制内容、开展多专业协作、促进高效实施等方面值得不断探索。
本文以南京溧水生态智慧未来城为例,从规划理念、编制技术和工作组织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新时期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规划内容,以期为过渡期详细规划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工作组织模式;多专业协作;共同规划;0引言城乡规划法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范围,提出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的直接依据;是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现城乡建设管理的法定依据。
2019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提出“详细规划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1]。
新颁布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规划,延续传承了传统控详的作用和法律地位,深化扩展了传统控详的内涵和效力范围。
在适应新体系、新要求的基础上,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如何转换编制理念、优化编制内容、开展多专业协作、促进高效实施等方面值得不断探索。
本文结合新体系过渡时期所开展的南京溧水生态智慧未来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践,从规划理念、编制技术和工作组织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新时期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规划内容。
1国土空间背景下详细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新要求1.1在理念上,更生态质量,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我国城镇化已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
城乡发展不再仅追求规模扩张和外延式发展,转而更加重视人居环境品质与内涵的提升。
新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以及科学统筹“三生空间”等要求,均认为城乡空间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发展和治理的需要协调平衡。
南京溧水城东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南京溧水城东片区是一个重要的城市扩展区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为了保证城市的有序发展,必须制定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实现片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功能、交通规划、绿化环境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
首先,南京溧水城东片区应该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城市中心。
该片区可以规划建设商业区、办公区、住宅区和公共服务设施区等功能区域,提供完善的商业、办公、居住和教育等生活服务,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其次,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南京溧水城东片区应该采取合理的交通设计,确保交通流畅和出行便利。
可以规划建设交通枢纽、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地铁、公交站和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形成多元化的交通网络,方便居民的出行和物流运输。
再次,绿化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溧水城东片区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增加绿化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可以规划建设公园、绿地、湿地公园和花园等绿化设施,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和生态保护区,确保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最后,建筑设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南京溧水城东片区应该注重建筑的美观性和功能性,打造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
可以规划建设高品质的住宅、商业写字楼、文化设施和公共建筑等,注重建筑风格的统一性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综上所述,南京溧水城东片区的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该从城市功能、交通规划、绿化环境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考虑。
只有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才能实现片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中心。
省市索引号 AM000-D0201-2006-001 发布机构信息分类文章类生成日期 2006-07-13 公开日期 2008-05-13 信息状态修改日期废止日期语种内容概述南京永阳新城总体规划介绍阳新城总体规划介绍南京永阳新城总体规划介绍阳新城总体规划介绍一、前言溧水县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丘陵山区,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是百里秦淮的源头。
境内交通便利,是沟通苏、浙、沪、皖的重要交通节点。
距南京市区50公里,禄口国际机场仅有17公里,具有优良的经济地理位置。
全县总面积1067平方公里,2003年底,全县辖8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2个国有农林场圃,总人口40.23万人。
根据2004年南京市政府提出的“三城九镇”的战略方针,溧水县政府联合市规划局对溧水新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并于5月10日通过了专家论证。
溧水县境内河渠交错,塘坝密布,农业资源丰富,工业矿产资源种类较多,连接沪、宁、杭、苏、锡、常等大中城市及全国的主要公路干线已初步建成。
溧水县是百里秦淮之源头,境内山清水秀,人文景观,历史古迹较多,旅游资源丰富。
古有中山八大景,近年来,又新开发了一批新的景点,如天生桥、胭脂河、无想寺、东屏湖、大金山、芝山溶洞、回峰山纪念塔、万亩竹梅、森林公园等。
全县有2.7万公顷耕地,1.7万公顷水面,2.5万公顷山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城镇绿化覆盖率为25% ,森林覆盖率达24.57% 。
2003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
全县经济情况2004年,全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 亿元,较上年增长40%;其中工业投资21.5 亿元,较上年增长62%。
2004年,全县实现GDP 76 亿元,较上年增长24%;财政收入 7.5亿元,较上年增长11%。
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6454万美元,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5260元,增长12.6%。
二、城市现状(现状篇)1.现状基本情况溧水县城建成区面积约15.8平方公里,城市框架面积约26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约11万人,建县1400年。
扬州市老城区6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规划的背景、目的为贯彻扬州市总体规划、深化落实《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内容、加强老城区传统风貌保护、科学指导老城区整治与更新、适应城市发展和居民现代生活需求,特制定本规划。
第2条编制规划的基本依据本规划的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制定,符合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3条规划的法律运用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区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凡与本规划有矛盾和冲突的,以本规划为准。
对违反本规划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予以处罚。
第4条文本与图则的法律效力,与其它有关的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关系1、文本与图则配套使用,二者不可分割,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文本涉及的指标是结合扬州老城区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所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苏省及扬州市的有关规范和规定。
3、本规划解释权属于扬州市规划局。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目标第5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3、《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2002)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7、《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8、《扬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2002)第6条规划原则1、遵循“整体控制、积极保护、合理保留、全面改善”的方针,体现全面保护老城区风貌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2、遵循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尽量保持街坊原有格局和空间形态,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用地功能,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方便居民生活。
第7条本街坊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地利用不尽合理,规划用地内尚有扬州印刷厂和部分仓储用地,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
2、仁丰里历史街区局部传统风貌受到一定破坏。
3、工人广场及毓贤商业街区功能未完全发挥。
溧阳城总体发展规划溧阳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一,规划背景: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国际资本大规模进入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异军突起,长三角快速交通网络逐步完善等等,使溧阳市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使溧阳城市发展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
一,规划背景: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国际资本大规模进入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异军突起,长三角快速交通网络逐步完善等等,使溧阳市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使溧阳城市发展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溧阳市进行城市总体规划。
二,城市规划战略重点: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2、以“外引内联”为导向,发展开放型经济。
3、加快城市化步伐,优化市域生产力布局。
4、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5、加速发展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创造发展新优势。
三,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形成“城区——重点中心镇与特色镇——一般镇”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
1、城区积极与上海、南京、常州、苏州等城市接轨,引进技术、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发展为具有综合性功能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机械制造业,建成全市科技创新信息扩散基地和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2、重点中心镇与特色镇——南渡镇、天目湖镇南渡镇:溧阳市中部地区重要的工商业为主的重点中心镇,市域副中心城镇。
天目湖镇:依托天目湖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成为溧阳南部以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为核心的旅游型特色城镇。
3、一般镇社渚镇:溧阳市西南部、苏皖交界处的交通商贸型城镇。
戴埠镇:溧阳市东南部工贸型城镇。
上兴镇:溧阳市西北部交通枢纽、工商型城镇。
别桥镇:溧阳市北部工商型城镇。
竹箦镇:溧阳市北山地区综合型城镇。
溧水城东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溧水……“溧水”不见“水”“中山”不见“山”你心中的溧水是什么样子你心中的城东片区又是如何模样?“迈向秦淮源,拥抱中山湖”溧水城东秦淮之源心之湖畔繁华之景见未来之城项目进度接受任务前期概念设计多部门座谈现场调研初步汇报本次汇报概念方案补充资料补充调研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比选本轮深化方案扩大设计范围方案一基础上深化处理好与中山湖的关系和周边版块衔接内部功能协调人口配套等量化、细化01前期分析•城市认识•相关规划•现实条件•小结02深化方案03特色分析溧水县隶属江苏省南京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南京市南部。
溧水县是皖江城市带进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门户,位于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范围内,是南京市“两带一轴”中南北向发展轴上的重要地区。
县城距南京市约50千米,距禄口国际机场约18千米,机场高速、常马高速、宁杭高速,老明公路、常溧公路、S243、宁高公路等从县域穿过,具有较为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随着宁杭城际铁路溧水站以及城市轨道S1、S7线的建设,交通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整体定位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休闲基地,全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南京南部现代化新城。
“十二五”期间,溧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地区生产总值确保达到650亿元,力争突破75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两番。
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建国家生态县和省级文明城市。
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苏南先进县市行列,融入南京主城。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节选经济2009年,溧水县户籍总人口共计41.37万人,与南京市其它区县相比,全县人口总量仅高于秦淮和雨花台区,仅占南京市域十三个区县的5.4%,人口规模较小。
1999-2003年,人口呈现负增长。
自2004起,由于溧水县经济的发展,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常住人口总量进入快速增长期,2004-2009年平均增长率为4.65‰。
城镇规划65产 城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探索——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卢海鹏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提出一系列盘活城镇低效用地的激励政策背景下,低效用地再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低效用地是对布局混乱、使用效率低的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再开发利用,以达到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目的。
本文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从溧水区建设用地现状出发,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低效用地评价思路、低效用地开发引导方式等重要内容,以期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质量;低效用地;再开发;评价思路1 溧水区基本概况溧水区处于江苏省西南和南京市南部,距主城45公里,与主城交通联系便利,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近年来,溧水发展迅猛,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已升至52位,是南京唯一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制造业拥有厚实的基础。
溧水区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经济质量不高、生态环境集中显现的问题,目前现状城镇建设与底线要素矛盾较严重,城镇建设突破现有开发边界侵占生态红线、基本农田问题较多;空间拓展较快,产业用地占比较高,利用效率不高;老城活力不足,旧厂、旧村衰败现象较严重,配套设施不足。
此时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既可以充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也可有效地避免对耕地、生态红线的占用,以达到优化用地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老城活力等目的。
2 溧水区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2.1 低效用地总体评定坚持“摸家底、定标准、评用地、定计划”四步走,对工业用地及控规用地潜力内改造用地进行初步统计,在此基础上通过经信部门提供的企业综合评价等级、地块现状容积率、溧水区各部门申报的低效用地等资料分析,得出低效用地初步成果,并根据规划批建、收储情况等对初步统计的低效用地进行再校核,得到低效用地一张图汇总成果。
2.2 界定低效用地概念根据相关政策确定溧水区城镇低效用地是指溧水区城镇开发边界内,三调确定为建设用地,符合规划且布局混乱、使用效率低的存量建设用地,可分为低效工业用地、低效住宅用地、低效商办用地、低效公服用地、批而未用用地。
南京市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第一篇:南京市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附件1《南京市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南京市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二、规划背景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围绕“三个发展”“三个提升”和2010年城建奋斗目标,紧扣“规划建设”年主题,以“创新”、“求是”为工作指南,深化落实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成果,结合溧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发挥总体规划对溧水县在“十二五”期间的产业提升、城市建设、城乡统筹、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在空间上、时间上做好总体安排和布局。
三、主要内容1、规划范围溧水县行政辖区范围,计1067平方公里。
规划研究要兼顾与周边地区的协调。
2、规划期限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至2015年(衔接“十二五”规划),远期至2030年(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可进行远景展望。
3、编制重点(1)溧水县现状描述与分析;(2)溧水县重要发展要素分析;(3)溧水县城市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4)溧水县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5)溧水县空间布局规划;(6)溧水县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7)溧水县“十二五”发展和建设重点的引导和落实。
4、主要规划编制依据及参考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草案)3)《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4)《永阳新城总体规划》5)《溧水县县域规划》6)《溧水县镇村布局规划》7)《柘塘新城总体规划》8)《溧水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9)《溧水新区行政中心周边地区(局部地段)控详调整规划编制》(在编)10)《宁杭铁路溧水站场周边地区规划》(在编)11)《溧水东庐片区规划研究》(在编)12)《溧水县新城区城市设计》(在编)13)《溧水县城西片区(天生桥风景区)规划》14)溧水县各镇总体规划及工业配套协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5)《傅家边现代农业园规划》16)《江苏南京白马现代农业园规划》(在编)17)县城有关专项规划5、规划主要内容⑴现状及发展条件分析。
南京溧水老城区交通拥堵分析与改善策略方波;陈宗军【摘要】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creasingly congested traffic situation in old city zone of Lishui , the article firstly analyze the current traffic problems ,then it summarize som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ffic . T 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 including land use , road , transit , parking and management ,are proposed .T he strategies are tested by prediction model .%为应对南京溧水老城区日益拥堵的交通现状,在充分调研溧水老城区交通现状资料基础上,划定交通拥堵重点区域,分析交通拥堵原因,疏理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
结合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策略:协调交通与用地,完善路网布局和道路结构,优化静态交通,重视公共交通,加强交通管理。
最后,通过TRANSCAD软件构建交通模型,结果表明:交通量分布趋向合理,道路饱和度明显下降。
证明改善策略的有效性。
【期刊名称】《交通科技与经济》【年(卷),期】2016(018)003【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老城区;交通拥堵;交通模型;改善策略【作者】方波;陈宗军【作者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0;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日益增多,轿车数量急剧增加,从而逐渐加重了老城区的交通压力。
溧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前言为使溧阳城市发展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 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 溧阳先后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 上一轮( 第三轮) 《溧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4— ) 》于1994年编制, 1996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该轮规划对溧阳市城市发展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溧阳经济和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
进入新世纪,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国际资本大规模进入长三角, 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长三角快速交通网络逐步完善等等, 使溧阳市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 溧阳市人民政府适时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第四轮《溧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 》修编工作, 11月2日规划成果经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 12月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一是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了专题研究。
对市域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外出人口的历年变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合溧阳市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经济发展潜力、就业岗位的创造能力等, 经过多方法比较, 合理确定了市域常住人口总量, 并对总人口在市域空间上进行了合理分配。
二是优化市域空间布局。
在经济发展目标预测基础上, 结合城镇空间布局特点, 对工业在市域空间上的布局进行了优化, 同时加强了与城区人口增长相对应的用地增长预测。
三是深化了空间管治的相关内容。
进一步深化了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保护、利用与开发的相关措施, 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强制性内容, 对其它生态敏感区的管治要求也进行了细化。
在与周边地区的协调中, 重点提出了重大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城南工业区的工业类型及准入原则。
四是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更深层次优化。
在用地布局上, 对城西工业用地进行适当调整, 在野猫山北部布置相应居住用地, 既解决了西部工业区的居住配套问题, 并使城市用地布局更加紧凑、交通组织更趋合理。
溧水地块定位报告场分析部分场地分析部分主要对溧水地块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交通状况、周边配套设施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对溧水地块定位报告场分析部分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溧水地块位于市中心以东,东临山脉,西临河流,气候温和,风景宜人。
2.地形地貌:地块地势较为平坦,无坡陡地形,适合规划建设。
3.土壤状况:根据前期调查,地块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
4.水资源:地块附近有河流和湖泊,水资源丰富,可供灌溉和饮用。
二、基础设施1.供电情况:交通电网覆盖地块,供电稳定可靠。
2.给排水系统:地块附近有给排水管网,满足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3.通讯网络:地块内有移动、电信和联通的基站,网络信号良好。
4.公共设施:地块附近有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便利。
三、交通状况1.道路状况:地块周边道路畅通,有多条主干道和支路,连接市区和周边地区。
2.公共交通:地块附近有公交站点,公交网络覆盖范围广,出行便利。
3.铁路交通:地块距离高铁站仅10公里,交通便捷,方便到达周边城市。
四、周边配套设施1.学校:地块附近有多所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资源丰富。
2.医院:地块周边有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医疗服务优质。
3.商业设施:地块距离大型购物中心仅几公里,购物便利。
4.休闲娱乐:地块附近有公园、运动场和娱乐场所,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选择。
综上所述,溧水地块自然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这些优势为地块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考虑在此地块建设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或产业园区等。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地块的土壤条件、地质情况等,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和场地开发的可持续性。
南京市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公众意见征询⏹公示地点溧水县人民政府网站()溧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公示时间2011年3月14日至2011年4月13日⏹联系方式联系人:吴达斌金伟素联系电话:,025-传真号码:邮箱:邮寄地址:溧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山东路32号)⏹公示单位溧水县人民政府溧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前言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2009年底《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成果(报批稿)正式形成。
规划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规模和布局,成为引领南京市发展的基本依据。
为进一步深化落实新一轮《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成果,根据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溧水县人民政府与南京市规划局共同组织编制了《南京市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旨在明确溧水县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重大设施安排和近期建设重点,以此作为指导溧水县城乡发展的基本依据。
该规划由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承担,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多次论证,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规划成果,并与2011年3月2日通过了南京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论证。
为更好的落实本次规划,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依法进行公示,广泛征询社会公众意见,以便更好的完善本次规划,报有关部门审批。
县域部分■规划范围溧水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067.3平方千米。
■规划期限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与规模(一)功能定位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物流中心、生态维育区和文化旅游休闲基地,全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南京南部现代化新城。
(二)发展目标实现与南京中心城区的一体化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文明新城。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南京市溧水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新区2014年第2批次(13挂)建设用地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4.12.31
•【字号】苏政地[2014]4167号
•【施行日期】2014.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
关于南京市溧水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新区2014年第2
批次(13挂)建设用地的批复
苏政地[2014]4167号南京市人民政府:
你市呈报的(溧水)地挂呈字[2014]第2号溧水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新区实施方案和征收土地方案收悉。
经审查,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你市将位于白马镇镇集体、白马村,东屏镇镇集体、徐溪村,洪蓝镇镇集体、傅家边村、天生桥村、西旺村,晶桥镇陶村,溧水县开发区集体、红星村,永阳镇城郊村、戴家村、十里牌村、中山村等27.6302公顷集体土地,其中农用地21.0721公顷(耕地15.4739公顷)、建设用地6.2249公顷、未利用地
0.3332公顷;国有土地0.1685公顷,其中农用地0.1685公顷(耕地0.1685公顷),共计27.7987公顷土地用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
同意征收土地方案,将上述27.6302公顷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
二、你市要严格依法履行征地批后实施程序,及时足额支付补偿费用,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
三、请按照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及时供地,并将供地情况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2014年12月31日。
附件1:
《溧水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设计任务书
一、工作背景和编制目的
溧水是南京的南大门,距南京45公里,是百里秦淮的发源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和上海经济区的西缘。
溧水区位优势明显,周边方圆2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等40多个大中型城市。
距禄口国际机场、南京南站、新生圩港分别为14公里、28公里、59公里,是沟通苏、沪、浙、皖的重要交通节点。
溧水境内丘陵起伏,河湖纵横,青山绿水,生态环境优良,是江苏省目前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
全县总面积1067平方公里。
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机遇,为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大力改善城市面貌,现我局组织编制《溧水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该地区规划建设管理的依据。
二、规划范围
东至秦淮路,西至宁高高速,南至金蛙路,北至中山河,总面积约为10.6平方公里,研究范围应适当放大。
三、主要规划依据与参考
(1)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报审稿)及相关专题专项
(2)《南京市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在编)
(3)《南京市永阳新城总体规划(2010-2030)》(在编)
(4)《溧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溧水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溧水永阳新城防洪规划》
(7)《溧水县城区道路专项规划》
(8)《溧水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
(9)其他相关规划编制成果及已有规划审批资料
凡本要求未做具体规定的,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规范执行。
四、总体要求
1、规划应在《溧水永阳新城总体规划》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规划应充分解读老城区在永阳新城中的定位,分析其与永阳城南新城、城北开发区、城东片区的关系,明确自身的地区特色,统筹考虑老城区的功能定位与布局。
3、应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对老城区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布点、用地规模与形态及可实施性进行评价和分析,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配套要求,并促进现状工业的外迁,统筹安排各项城镇建设用地和空间布局,注重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应加强规划的经济性分析。
结合用地权属,建设现状,发展时序等因素,重视对地块规划指标的经济测算,提高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
5、规划应重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对宝塔公园地块予以保护和控制,明确紫线控制范围。
6、规划应对老城交通系统进行梳理和调整,实现道路网的系统化、规整化和功能明确化。
充分挖掘现有路网的潜力,结合旧城改造完善次干道和支路系统,明确道路功能,提高运行效率,形成多元化的路网结构和公共交通系统,改善整体交通环境,以减轻老城环境和交通的压力。
7、规划应加强对老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研究,针对日益紧张的用地形势,超前预控和规范管理地下空间资源,促进老城区空
间资源集约利用。
8、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注重对规划范围内空间特色的分析和研究(如天际线、建筑色彩、建筑形态、重要道路界面等),充分保障空间综合利用与景观环境、城市形象等协调,构筑富有特色的老城区形象。
五、深度要求
1、规划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深度要求,用地分类以小类为主。
2、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善地区用地功能结构、布局和功能配置。
规定各规划管理单元内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明确各地块土地使用性质、兼容范围控制、土地使用强度、环境容量控制及相关的规定性指标,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高度、色彩、风格等要求。
4、建立合理、适当的人、车交通系统,确定各级支路的走向、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合理配置公交站点的线路和站场、站点位置及公共停车场布局。
5、确定河道系统,明确河道断面和河道蓝线,提出沿河两侧建筑和景观控制要求。
6、根据规划功能布局和总规人口容量的分配,从整体的角度完善规划用地范围的公共设施配套,用地规模、位置和界域。
7、结合老城区内现有自然条件组织生态和景观系统,创造高标准的城镇绿地系统。
分析确定本区域内可建区、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范围,并提出相应的环境容量控制指标,提出治理环境污染的要求。
8、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各类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规划控制廊道,落实各市政配套设施用地,规定其服务规模、建设位置、用地范围。
9、加强重点地段空间形态的研究,对该地区内的特征要素:如建筑物高度、道路街巷格局、景观节点、整体风貌等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方案。
10、规划应深化、细化“6211”的内容(“6”即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文物保护紫线和城市紫线、河道保护蓝线、高压走廊黑线、轨道交通橙线,“2”即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用地,“11”即分区高度和特色意图区),要求“6211”需达到可以直接出技术条件的深度。
六、工作要求
1、编制单位要充分了解现状情况,充分听取有关部门意见,编制单位在溧水现状调查工作时间不少于15天。
2、在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意见。
要认真落实甲方在项目编制各阶段提出的意见,在下一轮汇报时应附具对上一轮意见的落实情况。
最终成果中应附具相关意见内容及处理结果。
3、设计单位有义务参加甲方组织的各阶段有关的讨论、咨询和论证等各种会议,按甲方要求提供会议材料,并按甲方意见修改完善;项目负责人应参与编制过程中的重要讨论会、座谈会,并在成果汇报时到场汇报。
七、规划设计成果要求
1、规划成果(含设计方案、说明、专题研究和彩色缩印图,编制单元控详更新文本及执行细则),A3规格25份;
2、彩挂图1套;
3、规划成果简本(包括主要结论)15份;
4、供向市民公示的展板一套(含有关的文字说明及图片),;
5、供汇报用演示文件1份(为PPT格式);
6、上述成果的电子文件2套(文字为doc格式,规划图纸为dwg),成果数据应符合南京市规划局有关规划成果数据标准的规定。
八、工作周期和进度安排
整个工作应在2010年9月底前完成,大致分为以下4个阶段。
设计单位应根据工作阶段进一步细化进度安排。
2010年5月下旬设计单位开展前期工作。
2010年6月下旬形成初步方案。
2010年7月中旬进行中间成果汇报。
2010年9月下旬提交最终成果。
附件2
溧水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范围示意图
附件3:编制单位征集报名表
编制单位征集报名表
一、单位名称:
二、单位概况
1.资质等级:证书号:(复印件另附)2.成立时间:
3.注册地:工商登记号:(复印件另附)4.近三年相似工作及获奖情况:部、省级以上(含)项,其他项(可另附表说明)
三、近三年单位从事相似研究项目情况
四、拟组建承担本项目的研究团队情况
1.研究团队成员简介:
2.近三年上表所列项目负责人负责或参与的同类项目获奖情况
五、对本项目认识及基本技术思路
(如需详细阐述,可另附页)六、对业主要求与工作建议
(如需详细阐述,可另附页)七、经费报价
1.本项目报价:总价万元(合元/公顷)
2.报价依据:
八、其他条件说明
1.本设计单位(公司)在南京设有分支机构(本项由注册地不在南京的设计单位或公司填写,在方框中打“√”确认):有□无□南京分支机构办公地点:
2.其他说明
九、本项目联系方式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十、附件
1.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2.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
3.单位近三年获奖情况附表(加盖公章)
4.设计团队组成人员职称及注册执业资格复印件(加盖公章)
本设计单位(公司)负责人承诺上述情况完全属实,特此声明。
负责人签字(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