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山西好风光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表里山河,话说山西好风光《人说山西好风光》,是首郭兰英演唱的经典老歌,1959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
乔老爷子(乔羽)做的歌词: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太行山、吕梁山、汾河水、杏花村,一首歌唱不完三晋的美。
地图上看,山西西界为黄河,所以山西古称河东,东界为太行山,这是山西地名的来由。
山西被一山一水夹持着,早在先秦这片地域就被形容为“表里山河”。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三千多年前周武王灭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制国家,他的继任者周成王分封其弟姬虞于唐(国),即今天的山西,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
后来强势的世卿大夫赵、韩、魏氏联手裂解瓜分了晋,分成了赵国、魏国、韩国三个诸侯国,“三家分晋”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三晋”一词就是这么来的,也代指山西。
2009年我从山西最北的大同,用三周多的时间一路游到南部运城,去年整理了30篇游记,发表在《百家号》上。
虽然20多天里我不可能走遍三晋大地的每个角落,但感受还是很深的。
山西看什么,“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看古镇、古建、三雕、民风民俗加上品美食。
《百家号》发起山西古镇推荐,这里我再把我的亲历从北到南做一次梳理,具体内容可以看我的单篇游记。
◆晋冀蒙之咽喉——大同大同地处游牧和农耕的交界地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北魏迁都在这里,北魏帝王崇佛,所以这里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特别是世遗云冈石窟(大同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站在大窟大像面前,顿时被震撼了。
大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大同华严寺(辽)大同善化寺(金)大同九龙壁(明)(明)代王府遗建。
九龙壁全国仅有三座,王府修建九龙壁有簪越之嫌。
这里的九龙是四爪龙,而非代表天子的五爪龙。
大同云冈石窟◆北岳恒山及悬空寺恒山位于山西大同浑源县,横跨晋、冀两省,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恒山修行得道,它是道教名山。
《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下《人说山西好风光》旅游节目分析》篇一一、引言《人说山西好风光》是一档以山西旅游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自播出以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运用拉斯韦尔5W模式对这档旅游节目进行深入分析,从传播者、信息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探讨其成功之处。
二、拉斯韦尔5W模式下的《人说山西好风光》旅游节目分析1. 传播者(Who)《人说山西好风光》的传播者主要包括节目主持人、摄影师和旅游专家等。
首先,节目主持人通过自身形象和语言表达,向观众传递了山西的文化魅力和旅游资源。
其次,摄影师运用专业手法捕捉了山西的美景和特色,使得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山西的美丽。
此外,旅游专家的参与也为节目增添了权威性和专业性,使得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更多的旅游知识和文化内涵。
2. 信息内容(What)《人说山西好风光》的信息内容主要围绕山西的旅游资源展开,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节目通过实地拍摄和采访,将山西的美丽景色和丰富文化呈现在观众面前。
同时,节目还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邀请观众参与其中,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感受,使得节目更具亲和力。
3. 传播媒介(Which)《人说山西好风光》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电视和网络。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较高的传播效率。
而网络则使得节目能够更好地与年轻观众进行互动,扩大节目的影响力。
此外,节目还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和参与。
4. 受众(Where)《人说山西好风光》的受众主要是对旅游感兴趣的观众。
节目通过丰富的信息内容和生动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背景的观众。
同时,节目还注重与受众的互动,通过问卷调查、观众投票等方式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节目内容和形式。
5. 传播效果(Why and with what effect)《人说山西好风光》的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节目成功地展现了山西的美丽景色和丰富文化,使得观众对山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感;其次,节目通过权威性的旅游专家和专家的解说,提高了观众对旅游的认识和了解;最后,节目与观众的互动也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人说山西好风光舞蹈教学动作分解一、引言山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山西的风光舞蹈是一种结合了山西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的舞蹈形式。
本文将对山西好风光舞蹈的教学动作进行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舞蹈。
二、动作一:开场动作好风光舞蹈的开场动作是整个舞蹈的亮点之一,它展现了山西丰富的自然风光。
开场动作分为三个部分:山水、人物和物件。
首先,舞者们通过手势和身体动作模拟山水的起伏和流动,表现出山西的壮丽山川。
接着,舞者们通过舞步和臂部动作模拟人物的行走和活动,展现山西的民俗风情。
最后,舞者们通过手中的物件,如扇子、鞭子等,展示山西的特色文化和手工艺品。
三、动作二:山川起伏好风光舞蹈中的山川起伏动作是舞者们模拟山西地域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
舞者们通过身体的起伏和转动,表现出山西的山峦起伏和河流蜿蜒的景象。
舞者们的动作要求流畅而有力,通过舞步和身体的协调运动,展示出山西壮美的自然风光。
四、动作三:民俗风情好风光舞蹈中的民俗风情动作展现了山西丰富的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
舞者们通过舞步和手势模拟山西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日常活动,如农耕、磨面、煮饭等。
舞者们的动作要求自然而真实,通过舞蹈的形式,让观众感受到山西的民俗风情和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五、动作四:特色手工艺好风光舞蹈中的特色手工艺动作展示了山西独特的手工艺品和文化遗产。
舞者们手持扇子、鞭子等特殊物件,通过手势和舞步的组合展示山西的手工艺技艺和特色产品。
舞者们的动作要求精准而灵活,通过舞蹈的形式,让观众领略到山西的独特魅力和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六、动作五:合奏和合唱好风光舞蹈中的合奏和合唱是整个舞蹈的高潮部分。
舞者们通过合奏乐器和合唱歌曲,展现山西丰富的音乐文化和民间艺术。
舞者们的动作要求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相协调,通过舞蹈的形式,让观众沉浸在山西独特的音乐氛围和艺术魅力中。
七、结语山西好风光舞蹈是一种融合了山西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的舞蹈形式。
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演唱分析《人说山西好风光》是一首典型的山西民歌,歌词朴实真挚,曲调优美动人。
这首民歌以其深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成为了山西省的一张名片,广受人们喜爱。
在各种演唱活动中,这首歌都广受欢迎,深受观众喜爱。
接下来,我们将对《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演唱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这首民歌的魅力所在。
从歌曲的情感表达上来看,《人说山西好风光》以其深情款款的歌词和抒情的曲调,表达了对山西大地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演唱者必须能够深情表达歌词中的感情,并将这种热爱和赞美之情传递给观众。
在演唱时,艺人需要将自己融入到这种情感之中,以达到与观众情感共鸣的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出这首民歌的情感内涵。
从音乐技巧上来看,《人说山西好风光》采用了山西特有的音乐元素,如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的演奏,以及采用了山西方言的歌词,这些都为演唱者的表演增添了一些难度。
演唱者需要有扎实的音乐功底和对山西音乐文化的深刻理解,才能更好地将这种特有的音乐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使其更具地域特色和魅力。
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把握曲调的情感变化,做到情感流畅、层次分明,使听众在音乐的律动中感受到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从形象塑造上来看,《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演唱者需要通过声音、形象和动作等多种方式,来展现出对山西大地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他们需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健康向上的形象,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舞台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使他们在表演中产生共鸣。
在形象塑造方面,演唱者还需要注意与歌词和曲调的融合,做到情感与形象的高度一致,才能更好地将歌曲的内涵传递给观众。
从舞台表现上来看,《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演唱需要一定的舞台表现技巧。
演唱者需要根据歌曲内容和曲调的特点,合理地设计演唱动作和舞台布景,使其更能突出歌曲的特色和魅力。
在演唱时,他们需要灵活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使观众对歌曲内容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演唱者还需要注意舞台气氛的营造和与乐队的默契配合,以提升整个演出的效果。
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演唱分析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在山西地区广为流传。
这首民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吸引着无数听众,成为山西地区的文化符号。
在演唱方面,这首歌曲要求歌手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能够将山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演唱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需要歌手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音域宽广,从低沉深厚到高亢激昂,都要求歌手有一定的音乐技巧和唱功。
尤其是在表现民歌中的装饰音和各种音节上,需要歌手灵活运用声音,挖掘出歌曲中的音乐细节,使之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演唱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需要歌手具备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
这首歌曲歌词简洁,却极富感染力,表达了对家乡山西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演唱时歌手需要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情感的渲染,将这种热爱和向往真情实感地传递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
歌手需要将自己融入到歌曲的情境之中,将自己的情感与歌曲相融合,使得演唱更加真实动人。
演唱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需要歌手具备对山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的理解和把握。
山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而这首歌曲正是表达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和对风景的赞美。
歌手在演唱时要能够深入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将山西地区的风土人情融入到自己的演唱中,使之更加贴近生活、真实自然。
演唱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需要歌手具备对民歌的独特理解和诠释能力。
民歌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歌曲形式,有着特定的地域文化内涵。
在演唱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时,歌手需要对山西地区的民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能够将这种地方特色通过自己的声音和表演方式体现出来。
歌手需要能够对歌曲进行灵活的诠释,使其更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
人说山西好风光
推荐理由:山西古建筑文化之旅。
我是怀着对山西一片懵懂的心情踏上这片土地的。
山西旅游点的宣传,大多数依靠电影电视剧来和群众拉近心理距离~因《乔家大院》一炮而红的乔家大院;因《大红灯笼高高挂》盛名在外的平遥;以及《走西口》、《汇通天下》等等。
很不幸,这些,我一部也没看过~我对山西的认识,简单来说,就是六个字:有面吃,有煤挖~但我后来孤陋地发现,山西的文化十分厚重,上下五千年华夏,“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自驾游#。
爱乐活旅游热门标签自驾游。
漫步常家庄园,那些高墙深宅的院落,那些精细秀美的雕刻,还有那个堪比颐和园的私家后花园,一切都在无声地告诉你:老子原先阔过的~
在这里,就像是和山西人一起做一场梦~沧海桑田,万事如浮云。
如果撇开这一路的艰辛与窘迫,山西的确是一个很适合看历史的地方~
里拍古城残砖的游客。
在王家大院,当年富甲一方的王家人建起了如同城堡般的豪门府邸,气派不逊故宫城,然而最后一代王家后人,败光家产吸毒而死,王家人建在后山上的家坟,在文革时被拆挖。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post/cdea36cea766b6098eef12f8?from=wenku/?from=wenku。
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演唱分析
《人说山西好风光》是一首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山西民歌,歌曲以山西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为题材,歌颂了山西的美丽风光和悠久历史,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旋律优美,反映了山西人民对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山西人民的朴实豪迈、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该注重表达歌曲所述的情感和态度。
演唱者要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来展现对家乡风光的赞美之情。
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慢慢吐字,让每个字音都能够清晰地传达出来,这样才能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歌词的含义。
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要通过声音的起伏和情感的抒发,将自己的情感与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演唱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演唱者还可以通过一些动作和表情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可以适当的用手势来配合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让观众更容易地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演唱者在表情上也要注重把握好歌曲的情感表达,可以适当的微笑或者凝视远方,来表现对家乡的美好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沉浸在歌曲所传达的情感之中。
在演唱《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曲时,演唱者还要注重歌曲的流畅性和旋律的美感。
在演唱时,演唱者要注意掌握好歌曲的节奏和音调,尤其是在高潮部分,要注意把握好气息和音准,使歌声更加通透婉转,让听众更容易被歌曲所传达的情感所打动。
在演唱时,演唱者还要注重音符与音节的分割和连接,让每个音符都能够完美地融入到歌曲的整体旋律之中,从而更好地展现出歌曲的魅力。
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演唱分析1. 引言1.1 介绍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及其背景《人说山西好风光》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记录了山西人民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首歌传唱至今,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成为山西乃至整个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对这首民歌的深入分析和演唱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山西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进一步感悟民歌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字数:214】2. 正文2.1 歌曲内容分析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以歌颂山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题,表达了对家乡山西的热爱和对山西风土人情的赞美。
歌曲以简洁明快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展现了山西的优美山川、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歌曲中描述了山西的山山水水,描绘了山西大同的古建筑、太行山的壮美风光、黄河的奔腾气势以及晋中的古韵。
歌词中还提到了山西的历史名人如孔子、孟子,以及山西的地标建筑如晋祠和平遥古城,展现了山西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灿烂历史。
通过描绘山西的美丽风光和丰富文化,歌曲让人感受到了山西的独特魅力和浓厚的乡土情怀。
歌曲内容富有诗意和感染力,让人不禁为这片土地的风光与文化而感动不已。
通过对山西这片土地的赞美和歌颂,歌曲传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爱和对山西人民的热爱之情。
2.2 演唱风格分析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演唱风格独具特色,通常以清亮、悦耳的嗓音为主导。
演唱者常常采用深情款款的唱腔,将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融为一体。
在演唱中,常常会有一种深沉、厚重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和深深的思念。
在演唱风格上,山西民歌也注重音调的变化和节奏的把握。
演唱者会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变化,灵活地调整音调和节奏,使整首歌曲更加生动、丰富。
有时会出现飘忽的音调变化,让人感到犹如置身于山间风景般的变幻无穷。
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演唱风格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展现了对家乡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纯朴、淳朴生活的向往。
人说山西好风光
人说山西好风光
演唱:刘紫玲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
站在高处望上一望
你看那汾河的水呀
哗啦啦地流过我的
小村旁
----music----
杏花村里开杏花
儿女正当好年华
男人不怕千般苦
女人能绣万种花
人有那志气永不老
你看那白发的婆婆
挺起了那腰板也象
十七八
----music----
人有那志气永不老
你看那白发的婆婆
挺起了那腰板也象
十七八
-----end-----
以上就是关于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山西的内土人情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
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寺庙群集千年之萃。
其中,以我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南禅寺。
集北魏至清代多种建筑为一体的佛光寺及显通寺,塔院舍利塔最为有名;建于北魏的恒山悬空寺悬于悬崖峭壁之上,以惊险奇特著称;太原的晋祠是形式多样的古建筑荟萃的游览胜地;平遥古城是全国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芮城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道观建筑群,宫内壁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珍品;永济普救寺是《西厢记》。
《莺莺传》故事发生地;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武庙;云岗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气势雄伟。
雕刻精细;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
高67.31米,是我国最高的古木构建筑;因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闻名的祁县乔家大院,加上祁县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共同组成山西晋中的大院民俗文化。
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
多堂,共同组成山西晋中的大院民俗文化。
山西名山大川遍布,自然风光资源丰富优美。
北岳恒山是五岳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绵山气候宜人,自古就是避暑胜地,晋国名臣介于推携母被烧死于此山;北武当山、灵空山、管涔山等也各有特点;黄河壶口瀑布是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全国第二大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山西还建有庞泉沟、芦芽山、历山、莽河等自然保护区,风景秀丽,景致各异;自然保护区不仅有古树名木,还有珍稀动物出没,褐马鸡是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
省会太原的名胜古迹很多.太原的晋祠、天龙山、崇善寺、双塔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部,坐落在悬瓮山下,晋水源头.晋祠原是晋国第一代诸侯唐叔虞的祠堂,经历代的修葺,现在晋祠是一处以儒、道、释文化为内涵的奉祀祠庙,同时也是一处融山光水色和文物古迹于一体的古建园林群,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祠内的难老泉、齐年古柏、宋塑侍女像并称为晋祠三绝.驰名中外.难老泉是晋水的源头,水源出自悬瓮山断层,泉水清如碧玉,昼夜长流不息.
山西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
山西清徐老陈醋厂.美和居自明朝1386年始创熏蒸法酿出绵、酸、香、甜、鲜的老陈醋.
太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太原的气候很适合夏季旅游,7月
份最热,平均气温23.5℃.白天艳阳高照,入夜就凉爽了,在宾馆可以不用空调入睡。
太原的面食最为有名,品种多,历史久,制作方法各异,浇头菜码考究。
炒莜面、拉面、刀削面、拨面、揪片、猫耳朵、搓鱼儿、莜面烤佬、红面糊糊、剔尖等,这些都特色独具。
除面食外,清和元“头脑”、“认一力”蒸饺、六味斋酱肉、百花稍梅、鸡蛋醪糟、荞面灌肠、羊杂割汤、过油肉、豌豆花糕、桂花元宵等,都是值得一尝的美味。
太原的历史文化:太原有很多别称,人们最乐道的是“晋阳”和“并州”。
明江南诗人浦源《并州寒食》:“梦人故国千里远,觉来寒食在并州。
”唯其如此,至今并州被用作太原的别称,而又以太原简称“并”。
因为晋阳是太原郡郡城和后来太原府府城,从此晋阳也就兼称太原了,当时晋阳是唐朝的北方重镇,成为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全国第三大都会,其形制达于鼎盛。
太原,是我国北方的文明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
春秋末期,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显赫于世的晋阳古城问世于汾河晋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隋代,太原是全国的第三大城市,地位仅次于长安和洛阳。
强盛的唐王朝发祥于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
唐朝初期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战乱频仍的
五代十国,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传为“龙城”。
文化特色:从人文环境来说,太原自古处于华夏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和冲突的中心地带。
名章文献,王维、王之涣、王翰、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于谦等,都曾来过太原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