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技巧锦囊全集,高考语文阅读满分逆袭就靠它(六)传记类文本阅读篇
- 格式:docx
- 大小:16.77 KB
- 文档页数:7
高考人物传记的阅读与答题技巧高考传记阅读与答题的实用技巧高考传记的阅读和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三学生不仅要认真复习,还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传记文本阅读作为一种实用的高考阅读文本形式,也是一种流行的文体。
下面,阳光网边肖将分享阅读和回答高考传记的实用技巧,供大家参考。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实用技巧(1)人物传记的定义与分类;[传记的定义]传记是一种遵循真实性原则,以视觉化的方式描述人物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和历史背景的叙事风格。
从传记中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了解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分析一个人成败的原因,寻找逝去的岁月,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深刻的思考和判断。
【传记分类】1.从叙述者的角度来看,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人传记。
前者是作者自己写的,后者是别人写的。
2.从表现形式来看,一般传记以叙述为主,也有“评论传记”。
通过第三人称,评论传记,一方面完整地叙述了传福音者的生活故事,展示了他的人生道路;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我们分析了福音传道者的思想和行为,评价了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确定了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3.从创作方法上看,有的传记以历史传记为主;有些传记多采用形象化的手法来描述其活动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和历史背景。
它们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但不排除一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这些描写被称为传记文学。
4.从篇幅来看,可以分为大传记和小传记。
一个全面而冗长的叙述叫做“传记”或“传记”;对人物生活故事的简短描述被称为“传记”。
(二)传记的文体特征传记的文体特征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讲述的是存在于历史或现实中的真实人物,有他们的真实姓名、居住地、活动范围等。
不允许写小说。
但传记不同于普通枯燥的史书,它是文学的。
它是关于人的,包括人的生活和情感。
通过作者的选择、编辑和组装,倾注了爱恨情仇;需要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才能达到生动表现的目的。
(传达主的情绪和意见;作者的情感和观点;运用艺术手法)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在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作用类”试题是常见的一种题型。
对于“作用类”题目,可将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概括为“上看下看自身看.内容结构和效果”两句口诀。
“上看下看自身看”是指解题要以题干中让分析其作用的内容为参照点,到其上文(包括题目)、下文和它本身找与答案相关的信息:“内容结构和效果”是说凡答“作用类”试题,要从内容、结构和效果三个角度去思考。
内容上,如果其内容是叙述性的,则要指出其是否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内容:如果其内容是论说性的.则要考虑是否突出了传主特点、概括了内容、点明了题旨等:如果其内容是人物描写,除了答出描写了传主的哪些方面.还要进一步答出由此看出的传主的性格特点:如果其内容是景物描写,除了答出描写了哪些景物.还要进一步答出景物的特点及其在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推动情节、突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结构上.首先要注意其位置是在文章开头、结尾还是中间,要由位置定作用,位置不同,作用不同。
更要注意分析其与上下文的关系,由关系定作用,关系不同,作用不同。
与上文的关系一般有照应上文、照应题目、形成对比、总括上文等作用,与下文的关系一般有引出下文、总领全文、概括下文、形成对比、做了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还要考虑其处于文本中间位置时的过渡(承上启下)作用。
效果上,要思考开头是否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思考或引起阅读的兴趣,结尾是否意味深长、余韵无穷、发人深思等。
中间位置的一般不用考虑效果,但有时其内容也会引起读者某方面的认识或感情。
记住以上几点,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答,这样就把简答题变成“准选择题”了,只不过选项在自己的心中而没有在试卷上。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方法在阅读文学类文本时也可以作为参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行动知识分子冯骥才张健①最初知道冯骥才,是因为他是小学课文《挑山工》《珍珠鸟》的作者;后来知道冯骥才,是因为电影《神鞭》,因为小说《三寸金莲》,因为他的带有浓郁天津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近年来.在报章电视里常常看到冯骥才,则是因为他成了一位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者与保护者。
高考考前技巧锦囊全集,高考语文阅读满分逆袭就靠它(四)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在剩下的日子里如何备考且得尤为重要,其实做好梳理、查漏补缺能帮你在最后阶段反超。
除此之外,答题技巧更是重中之重,总结如下。
建议收藏、打印。
散文阅读篇指津一:“答案在文中”张建华先生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
因此,准确解答高考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具体方法:(1)中心主旨句移用法命题人常常围绕文章主旨制题,中心主旨句移用法是既省时又准确的好方法。
(2)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既要求能够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还要求能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概括能力是一种较高的能力,而许多文章自身,作者都会对要点和主题作必要的归纳和概括。
要答好这类高考题,如果运用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就可事半功倍。
(3)综合分析,条分缕述法散文阅读不但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更要考查其综合能力,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考查表述能力。
因此,我们在回答高考主观试题的时候,就要在综合分析之后,条分缕析地表述出来。
从阅卷的角度看,分条答题显得条理清晰,更能阅卷人的好感。
指津二:“主题在心中”答题时也要有主题意识,心中时时想着文章的主题,想着能否从主题的角度解答本题。
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同时,还要有“文体意识”,从文体基本特征与表现手法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答题不得要领。
指津三:“方法在胸中”既然“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我们要善于利用原文词句来组织答案。
做阅读主观题能抄原文答题是上策,事实上,许多高考主观题的评分参考答案,都是直接抄自原文;能概括原文答题是中策,或摘取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组合;离开原文答题是下策,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高考考前技巧锦囊全集,高考语文阅读满分逆袭就靠它(五)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在剩下的日子里如何备考且得尤为重要,其实做好梳理、查漏补缺能帮你在最后阶段反超。
除此之外,答题技巧更是重中之重,总结如下。
建议收藏、打印。
小说阅读篇指津一: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误区: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没有立足原文,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评价人物。
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情感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指津二: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
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指津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
处于不同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
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揭示主旨。
指津四: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和评价理解主题主要看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小说主要的写作技巧也表现在重要情节的安排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就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同学们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
鉴赏评价小说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的误区是,过分拔高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创作技法的成败,认为发表的文章总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评的意见;以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观念看待作品和作者,要求作品和作者符合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评价小说的标准,合自己口味的则说好,否则,就说不好。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传记类)文言文传记专题复习及阅读技巧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一般都要写到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等。
一、分析历年真题: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
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
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
2.从内容上说,选文主人公多为正面形象。
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
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二、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一是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二是职官: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
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三是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四是品格: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三、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
(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
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
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3、语言: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
(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
一、客观题部分1. 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理解加点的文言实词在所给句子中的含义。
从所选择的文言实词来看大多数文言实词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2. 文言虚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辨明虚词在所给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技巧一、传记的阅读技巧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
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现人物特性。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个人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其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传主的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了解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只有深人地了解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有关传主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典型事件能反映传主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事件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传主人生发展的脉终: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
同时,关注有关传主的典型事件和细节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读者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5.阅读传记作品需要注意传记中作者的评论性语句传记中有作者评论的一般称为评传。
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作者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传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技巧___传记阅读技巧和训练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如何阅读一篇传记文?阅读方法:四读——①读事实: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②读人物: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和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③读评价: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和基本事实间的关系。
④读题干:读出题干中的指令和提示信息,准确把握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然后依据题目要求答题。
传记文本的观点和倾向思路:①从传主的思想、品格入手,抓住成长因素把握人生轨迹②从作者的褒贬爱憎入手,抓住议论抒情把握褒贬爱憎。
三、传记考查的主要问题答题思路:1、概括传主成功原因(原因+例子)题例:是什么原因让XXX取得成功并最终成就传奇人生?【答题思路】(1)执着求变、渴望学习、屡败屡战,如文章第二部分说他……(2)吃苦耐劳、细心精明、坚强的意志和灵活的处事方法,如在……2、细节描写——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①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刻画传主……的形象。
②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
③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
④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答题思路】一个细节或事件能表现传主多各方面的特点,边概述事件边总结其表现的精神。
如:这段经历说明了……,突出了……2、引用——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引用同学、同事、友人的回忆,引用档案资料等材料。
【答题思路】①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
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③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凸显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3、环境(景物、开头)描写——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③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
高考考前技巧锦囊全集,高考语文阅读满分逆袭就靠它(六)
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在剩下的日子里如何备考且得尤为重要,其实做好梳理、查漏补缺能帮你在最后阶段反超。
除此之外,答题技巧更是重中之重,总结如下。
建议收藏、打印。
传记类文本阅读篇
指津一:如何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传记的重要事实包括:传主及其作品陈述的事实;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需要正确地理解并择取、概括。
应试阅读又要求依据试题的指向,找到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
在总体把握了解文意时,还要弄清作者是怎样把思想材料组合起来的,文中的关键性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
准确地筛选和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需要具备对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了较强的语感,阅读时就能迅速发现关键所在,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指津二:如何分析传记的结构
“结构”指文章内部构造,是作者从表达中心思想的目的出发,对作品的材料的精心安排。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思路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
给文章划分层次,是把握文章思路的手段,也是分析文章的手段。
文章的结构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结构,首先必须对文章整体感知,对全文、全段有个大体的了解;其次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试题往往不大从全篇出题,而是就一段或几段出题,或划分层次,或阐述层意,这就要找准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传记,无论自传,还是他传,都离不开叙事。
事情的发展,又离不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移,所以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组织材料是传记常用的结构方法。
指津三:如何概括传记的中心意思
传记,可以记叙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探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还可以观照历史的沧海桑田,社会的光怪陆离,丰富你的阅历,陶冶你的情操,提升你的识见。
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有时试题还会有些附加的要求,如字数要求等,这在答题时也是必须注意的。
在对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可运用这样一些方法:
提取精要法。
即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
综合句意法。
即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我们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
整体透视法。
即对于有些含蓄的句子,若单独分析某一两个句子会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达。
指津四:如何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1.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
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2.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
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
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
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3.引用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4.语言特色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
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指津五:如何对传记鉴赏评价
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较高层级,属于创造思维。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后,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要正确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关键在于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有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用唯物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问题,不能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鉴赏评价传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文“内”充分挖潜
要对作品本身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作品直观显现的内容,而且要弄清作品隐含的内容,这是鉴赏评价的首要工作,其实就是弄清对象。
2.在文“外”大胆引联
就是围绕作品作相关、相似的引申或联想。
有些寓意相对丰富深刻的作品,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将其置于特定的氛围中才能对其正
确认识评价;有些作品只有通过多方引申联想,才能在动态中,在纵横比较中评价它。
指津六:如何探究传记文本
探究要掌握正确的赏评标准和思维方法。
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我们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准绳,没有客观正确的标准就难免人云亦云。
同时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分析,不可以偏概全、求全责备、主观臆断。
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
这是第一个得分点。
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
论述:整合信息,分条陈述,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小结: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1.知人论世,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解读文本。
2.了解文本特征,从结构要素方面把握文本基本内容。
3.阐释文本意蕴,发掘文本特色。
4.基于文本,超越文本,独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