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ppt——周口
- 格式:ppt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19
我美丽的家乡——周口我的老家我不告诉你她很美,你也知道她美,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老家都很美,我实话告诉你我的老家比莫言的老家还要美.我们的周口市是这样来的,明朝初年,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最初的集镇也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
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明代万历年间,贾鲁河河道疏浚完成,于是周家口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清初的五十年间,贾鲁河疏浚达十次,以确保河运畅通。
清朝乾隆年间,周家口镇的发展达到顶峰,开辟渡口16个,拥有街道116条,常住居民数万人,流动人口达数十万人。
但是周口这个地方的历史,却更为古老。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此地已经是做过都城。
我们的大周口,那可是一个好地方啊!历代名人不断,可谓之人杰地灵。
名气小的暂且咱不说,在就看看二十四史吧,据统计,在二十四史中立传的人物5700余人,其中河南祖籍的历史名人有912人占总数的15.8%,其中我们的大周口占其多数,其中伏羲你因该不陌生,中华人文始祖,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周口市淮阳县),再说一个吓你一跳“老子”如雷贯耳有没有,老子太上老君,到家创始人,世界历史上百位名人之一,而他就在我们的大周口的鹿邑县。
再说两个,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和吴广应该还记得吧,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秀,(周口市商水县),吴广,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周口太康县人),西楚霸王知道是谁吧,我的崇拜英雄项羽啊,那当然了也是我们周口的(周口市项城县),再说两大帅哥吧,谢玄和谢安,早有耳闻吧,你可能知道谢玄是东晋文学家,政治家,官居丞相,谢安东晋军事家,指挥淝水之战,晋书谢安转中写道“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
父裒,太常卿。
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
”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
弱冠,诣清言良久,既去,蒙子修曰:“向客何如大人?”蒙曰:“此客亹亹[wěi],为来逼人。
豫东明珠——周口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黄淮平原腹地,辖8县1市1区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1100万人,国土面积1.19万平方公里。
周口是一座魅力城市。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美誉,被中华全国伏羲文化研究会誉为“中华文化发祥的重地”。
6000年以前,人祖伏羲在淮阳建都,演八卦、分阴阳、作网罟、养六畜、定姓氏、制嫁娶,掀开了华夏文明的序幕;人类始母女娲抟土造人,繁衍人类,创立了人间的婚配制度;炎帝神农氏兴农事、教耕稼、种五谷,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
由此而生生不息、代代相承,形成了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衍具有重大影响的农耕文化、姓氏文化、龙祖文化和易经文化。
中华民族的第一颗粮食是在周口种出来的,第一锅饭是在周口做出来的,第一个姓氏(人祖伏羲自姓为风)是在周口创造的。
1997年,朱镕基同志到周口视察后,亲笔题词“羲皇故都”。
如果说了解500年中国历史看北京,领略5000年中国文化看河南,那么,探寻6000年华夏文明就要看周口。
周口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道教鼻祖老子诞生在鹿邑,所著《道德经》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其哲学成就影响了世界2500多年。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此讲学弦歌七日,宋代包拯陈州放粮赈灾的故事广为流传。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东晋太傅谢安、文学家谢灵运皆为周口人,这里是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历史名人袁世凯的故乡。
境内完好保存着太昊伏羲陵、女娲城遗址、平粮台遗址、孔子弦歌台、老子故里太清宫、升仙台、袁世凯行宫等名胜古迹。
其中淮阳太昊陵、老子故里是国家4A级景区,关帝庙是国家3A级景区;周口越调和道情戏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姓氏文化节和国际老子文化节两大盛会的成功举办,不断扩大周口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
这些都使古老的周口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周口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大型商品粮、优质棉基地,粮棉油总产量和商品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
周口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南部,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处。
下辖8县1市1区,总面积1.19万平方千里,市政府驻川汇区。
当地居民以汉族为主,母语为河南话。
周口是伏羲故都,老子故里,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的美誉,被中华全国伏羲文化研究会誉为“中华文化发祥的重地”。
中文名称周口面积 1.1959万平方千米外文名称Zhoukou 人口户籍1125.65万人,常住880.7万人别名龙都方言中原官话漯项片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暖温带季风气候所属地区中国河南著名景点太昊陵老子故里关帝庙吉鸿昌纪念馆袁世凯故居女娲宫政府驻地川汇区机场周口机场电话区号0394 火车站周口火车站周口新火车站邮政区码466000 车牌代码豫P地理位置河南东南部生产总值1790.7亿元(2013年)建制沿革古代史周口,古属陈国。
战国末期,一度为楚国都城。
陈胜吴广曾在此建立张楚政权。
两汉以来,历代以淮阳为中心设郡置府。
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明朝初年,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最初的集镇也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
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明代万历年间,贾鲁河河道疏浚完成,于是周家口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清初的五十年间,贾鲁河疏浚达十次,以确保河运畅通。
清朝乾隆年间,周家口镇的发展达到顶峰,开辟渡口16个,拥有街道116条,常住居民数万人,流动人口达数十万人。
清朝中后期,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南北物资运输的主要渠道。
1843年,黄河在中牟决口,致使贾鲁河淤积,贾鲁河北上开封的航道被阻,自此再未恢复。
周家口镇的商业开始走向萧条。
咸丰同治年间,捻军战乱波及周家口,镇内的许多庙宇建筑“三次焚毁,几至于尽”。
近代史1901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
周口以西数十公里的漯河因地处铁路沿线而吸引了大量商民,周口也彻底告别了古代“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繁华。
周口乡村文化建设课件(一)周口乡村文化建设课件教学内容1.引言:介绍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2.乡村文化的定义和特点3.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概述4.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5.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6.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案例分析教学准备1.讲义和课件2.多媒体设备教学目标1.了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2.熟悉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概述和现状3.掌握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4.能够分析周口乡村文化建设案例设计说明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概述、现状、主要任务与目标,以及具体措施和案例分析。
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丰富的图片和视频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乡村文化建设并引起他们对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的关注。
教学过程1.引言–介绍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义和特点–解释乡村文化建设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2.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概述–介绍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讲解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事件3.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分析当前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成就和困难–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4.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阐述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梳理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及其重要性5.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案例分析–分析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探讨实施周口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6.总结与课堂互动–结合学生讨论和回答问题,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使用丰富的图片和视频素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较好的学习状态。
但在授课过程中,有时需要更加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加强互动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