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冬天别在冰上走》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2
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冬天别在冰上走》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冬天冰上走可能遇到的危险。
2. 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冬季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冬天冰上走的危险2. 冬季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展示器2. 冰上走的模拟素材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展示几张冬天冰上走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孩子们讨论冰上走的危险。
例如:滑倒、摔伤等。
2. 探究(15分钟):创设几处冰上走的情境,如在实验台上摆放几个冰块,让孩子们模拟冰上走的情况。
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冰上走的危险,提高他们对冬季安全的认识。
可引导孩子们进行以下活动:a. 让孩子们一个一个试着在冰上走,观察他们的表情,了解什么是冰上走的危险。
b. 让孩子们尝试在冰上小跑,看看有什么不同。
c. 引导孩子观察冰块是否有明显的水渍,让他们想象如果有水渍会滑倒的情况。
3.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使用幻灯片,向孩子们讲解冬季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例如:a. 冬天要注意低头看路面,避免滑倒。
b. 遇到有积雪或结冰的地方,要小心慢走。
c. 冰上走要保持平稳的步伐,避免摔伤。
4. 情景模拟(15分钟):在儿童活动室中设置一段冰面,可以使用薄薄的塑料片做法模拟。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轮流模拟走在冰上的情景。
其中一个同学扮演教师,引导其他同学注意冰上走的安全问题。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冰上走的问题,供孩子们思考和回答。
例如:如果遇到冰面有小坑怎么办?如果遇到冰面有水渍怎么办?5. 综合训练(15分钟):在儿童活动室中设置一个小障碍物区域,让孩子们在冬天安全走过去。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参观和模仿正确的行为,例如:a. 抬脚小心走过坡度较大的地方。
b. 左右摇晃,保持平衡。
c. 结伴走,相互帮助。
6. 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冬季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鼓励孩子们在冬天正确行走,避免冰上走的危险。
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冬天别在冰上走》一、活动目标:1.了解冬天楼梯、道路、冰面的危险性;2.培养幼儿感知冬天冰面的能力;3.掌握冬天走在楼梯、道路、冰面上的安全知识;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1.图片、PPT、挂图:展示冰面、道路等的危险性;2.道路和冰面模型:供幼儿实际操作;3.音乐、视频:辅助教学;4.幼儿园环境中的道路、台阶、冰面:用于活动实践。
三、活动过程:1.引入通过播放具有冬季特色的儿歌或视频,为活动引入,激发幼儿对冬天的兴趣。
例如:播放《冬天别在冰上走》儿歌。
2.导入老师出示图片或挂图,让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讨论冰面的危险性,例如:冰面很滑,走上去容易摔倒受伤等。
3.展示通过PPT或图片,展示冬天走在楼梯、道路、冰面上的危险性,并讲解相应的安全知识。
例如:图片展示楼梯、道路、冰面的情景,并强调要小心、慢走、稳住等。
4.实践在幼儿园环境中,创设冰面、道路等情景,让幼儿实际操作。
例如:将道路和冰面模型放在地上,让幼儿走在上面,提醒他们要小心、慢走、稳住等。
5.情景模拟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情景模拟游戏,让幼儿模拟走在道路上、过楼梯等情景,并观察幼儿的动作是否正确。
例如:老师模拟过冰面,幼儿观察并指出老师的错误动作,并纠正老师的动作。
6.总结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冬天走在楼梯、道路、冰面上的安全知识。
例如:老师引导幼儿回答冬天走在楼梯、道路、冰面上应该注意什么。
7.延伸通过听音乐或观看有关冰上运动的视频,了解冰上运动的安全知识。
例如:播放冰上运动赛事的视频,了解运动员如何保护自己。
四、活动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了解了冬天走在楼梯、道路、冰面上的危险性,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幼儿感知冬天冰面的能力,为幼儿的安全日常生活打下了基础。
《冬天别在冰上走》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冬天冰面容易破裂,走在冰上存在危险。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避免在冰上行走。
3. 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冬季安全知识的认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知道冬天冰面危险,不要在冰上行走。
难点:培养幼儿遇到冰面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故事课件等。
2. 环境准备:室外的冰面图片、安全提示标志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面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冰面的特点,引发幼儿对冰面行走安全的思考。
2. 主体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冬天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小朋友在冰上行走时遇到危险,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类似危险的发生。
3. 安全知识讲解:结合故事,向幼儿讲解冰面行走的危险性,让幼儿了解冰面容易破裂,走在上面存在摔倒、溺水等风险。
4. 互动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体验冰面行走的危险,引导幼儿主动避免在冰上行走。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冬季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办法。
2. 延伸活动:开展冬季安全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冬季安全的认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图片展示、故事讲述、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冰面行走的危险性。
2. 利用互动环节,让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了解冬季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冬季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冬季安全知识的实际情况。
3. 作品展示:评价幼儿对冬季安全的认识和表现。
八、教学内容:1. 冰面行走的危险性。
2. 冬季安全知识。
3. 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九、教学步骤:1. 展示冰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冰面的特点。
2. 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中存在的问题。
中班安全教案《冬天别在冰上走》主题:冬季安全教育教案名称:《冬天别在冰上走》教案目标:1.让幼儿认识到冬天冰面的危险性,提高安全意识。
2.掌握简单的冰上行走技巧,了解安全走在冰上的注意事项。
教具准备:1.图片或实物道具:冰刀、冰球、溜冰鞋等。
2.教学辅助材料:幼儿绘本《小熊不冷》等。
教学步骤:引导幼儿关注:(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想一下冬天玩的游戏。
2.提问:冬天经常会有一个很厚很厚的东西覆盖在湖面、河面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导入故事:(10分钟)1.教师出示绘本《小熊不冷》,简单讲述小熊滑雪的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小熊为什么不会掉到湖里?冰面是什么样的?引入主题:冬天冰面的危险性:(10分钟)1.教师提问:为什么冬天有时候湖面、河面上会冻成厚冰?2.解释:冬天湖面、河面的水会结成冰,会冻成厚厚的冰面,但是并不是所有冰面都能安全行走的。
教授安全技巧:(15分钟)1.教师出示冰刀、冰球、溜冰鞋等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认识这些用具。
2.教师示范使用冰刀、溜冰鞋行走在冰面上,并让幼儿观察和模仿。
3.提醒幼儿,只有在有大人陪同和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安全地在冰面上行走。
4.教师引导幼儿注意事项:不要走到没有冰的地方,不要踩踏冰面边缘的薄冰。
总结并展示:(5分钟)1.教师简单总结课堂内容,再次强调冬天冰面的危险性。
2.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评论图片中的场景,提醒他们不要在冰面上玩。
3.鼓励幼儿向家长、保姆或老师请教冬季安全知识。
拓展活动建议:1.观看与冬季活动相关的视频,进一步加深对冬季安全的认识。
2.通过游戏模拟冬季冰面救援场景,让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救方法。
3.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冰面情况,关注冰面安全。
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冬天别在冰上走》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冰面潜在的危险,增强安全意识。
2.培养幼儿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的能力。
3.提高幼儿对冬季户外活动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活动准备1.冰上活动的图片、视频。
2.安全标识牌。
3.互动游戏道具。
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冰上活动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在冰上玩耍有什么危险?”2.安全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讲解冰上活动的安全知识,如:冰面薄厚不一,容易破裂;冰上玩耍要穿防滑鞋;不要在冰上追逐打闹等。
3.安全标识牌制作教师出示安全标识牌,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各种安全标识的含义。
教师带领幼儿制作冰上安全标识牌,如:“禁止在冰上玩耍”、“注意冰面安全”等。
4.互动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冰上冒险”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冰上活动的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游戏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5.安全知识巩固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幼儿对冰上安全知识的掌握。
教师出示冰上安全知识问答卡片,让幼儿抢答,检验学习效果。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遵守规则。
四、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份冰上安全手册,提醒家人注意冰上安全。
2.亲子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冰上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五、活动反思1.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冰上活动的危险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
3.家长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活动有助于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4.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活动效果评价1.幼儿对冰上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安全规则的表现。
3.家长对活动的满意度及家庭安全意识的提高。
重难点补充:1.安全知识讲解难点:让幼儿理解冰面潜在的危险,并学会判断冰面是否安全。
对话: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冰是怎么形成的吗?冰面为什么有时候很厚,有时候很薄呢?”幼儿:“冰是水冻住的,天气冷就会结冰。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冬天别在冰上走》一、设计思路:冬天是一个美丽而又不安全的季节。
寒冷的天气和冰雪覆盖的地面为幼儿带来了很多乐趣,但假如不注意安全,也会给幼儿带来很多不安全。
针对中班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本教案以“冬天别在冰上走”为主题,旨在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在冬天保证本身的安全。
二、教学目标:1.认得冬天的特点和不安全,把握避开不安全的方法;2.培育幼儿独立自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本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认得冬天的特点和不安全;2.如何正确穿戴保暖着装;3.学习避开滑倒和摔倒的方法;4.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的培育。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实在场景为背景,引导幼儿认得和解决问题;2.游戏教学法:利用体验游戏的方式,培育幼儿自我保护本领;3.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合作,加强团队意识。
五、教学过程:1.游戏热身在室内或室外场地上,布置一块“冰面”,让幼儿在上面走路、跑步。
是否能够稳定行走,易滑、看是否当心。
老师在旁边察看,提示幼儿需要当心脚下的冰;2.认得冬天的特点和不安全老师呈现冬天的图片或实物,与幼儿交流描绘冬天,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冰和雪的来源。
然后教育幼儿,冬天也存在一些不安全,比如滑倒、摔倒等,需要我们当心防范;3.正确穿戴保暖装老师口述剪裁过简单的冬装,比如棉袄、围巾、帽子等,然后让幼儿仿照穿戴。
衣裳穿好后,让幼儿自评一下,是否舒适暖和,是否穿对了;4.如何避开滑倒和摔倒通过模拟场景,教育幼儿,碰到冰面要踩实,尽量避开行走,在第三个人相互拉扯下温和地“跨越”.并教育幼儿,假如摔跤不要急于起身,要保持安静,先检查是否受伤,假如受伤了,要适时向老师和家长求救;5.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的培育老师组织跑步竞赛,让孩子们操作上面的冰面,每组人之间把握好距离关系,防止冲撞。
通过游戏的体验,让幼儿找到保护本身的方法,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后记:由于幼儿对安全问题感知不足,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紧密合作,从多个方面加强安全教育。
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冬天别在冰上走》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冬天别在冰上走》精选3篇(一)活动名称:冬天别在冰上走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冬天在冰上走的危险性,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2. 提高幼儿遵守规则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冰面、冰刀、冰鞋等;2. PPT或幻灯片;3. 小游戏或实践活动的相关道具。
活动流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活动主题:“冬天别在冰上走”,并向幼儿提出问题:“你们冬天有没有在冰上走过?”“你们觉得在冰上走会有什么危险?”引起幼儿的思考和讨论。
2. 认识冰上走的危险性(10分钟)a.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冰面、冰刀、冰鞋等,给幼儿直观感受冰面的滑滑的特点,并引导幼儿讨论冰面的特点和危险性。
b. 借助PPT或幻灯片,向幼儿介绍冰上走的危险性,包括摔倒、溺水、受伤等,让幼儿了解这些危险可能带来的后果。
3. 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15分钟)a. 给幼儿介绍一些安全知识,如:- 冰在不同温度下的特点;- 冰面上的裂缝和冰洞可能隐藏的危险;- 冰面上的水可能会引发的危险;- 冰刀和冰鞋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b. 引导幼儿讨论、分享自己在冰上走时遇到的危险和应对方法,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4. 小游戏活动(15分钟)a. 设计一个小游戏,例如“冰上鱼跑”,追逐着游戏组织者的脚步,但要避免跑到“冰面”上滑倒,游戏结束后与幼儿讨论游戏中可能的危险,并引导他们总结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b. 通过角色扮演或剧情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模拟在冰上走的场景,让他们经历一遍危险的过程,并引导他们提出安全的解决方案。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a. 总结今天的安全教育活动,强调冬天在冰上走的危险性和保护自己的安全的重要性。
b. 给幼儿布置一项任务:和家人或朋友分享今天学到的安全知识,并鼓励他们在冬天遇到危险时及时向家长或其他负责人求助。
c.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其他安全教育活动,增加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中班安全教案《冬天别在冰上走》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冰面潜在的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2.培养幼儿遇到冰面时能正确应对的能力。
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冰面的危险,学会正确应对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遇到冰面时能自觉避免危险的行为。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冰块、图片、视频等。
2.环境准备:安全通道、冰面场景布置。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冰块,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特点,引发幼儿对冰面的兴趣。
2.讲解冰面的危险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讲解冰面潜在的危险,如冰面薄、易破裂等。
引导幼儿讨论:在冰面上玩耍会有哪些危险?如何避免?3.学习正确应对方法教师示范如何在冰面上正确行走,如:小心踩踏、避免跳跃等。
引导幼儿模仿,掌握正确行走方法。
4.实践演练教师设置冰面场景,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安全意识。
6.安全教育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如:制作安全宣传海报、表演安全情景剧等。
通过活动,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冰面安全知识。
7.结束语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冰面安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会了正确应对方法。
但在实践演练环节,部分幼儿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幼儿克服恐惧。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冰场,了解冰上运动的安全知识。
2.开展家庭安全教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共同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七、教学评价1.是否能认识到冰面的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2.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冰面行走方法。
3.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通过情境模拟和互动对话,让幼儿理解冰面的危险,并掌握安全行走的技巧。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克服对冰面的恐惧,并能够自觉避免在冰上玩耍。
活动目标
1、知道冰上的危险,有危险的意识。
2、知道自救方法。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预备
情形图片
活动进程
1、碰到险情不慌张:
一天,明明和涛涛在结了冰的河面上顽耍,忽然冰裂了,明明掉进了冰窟窿里。
这可怎样办呢?
2、自救办法记心上:
假如不谨慎掉进了冰窟窿里,小朋友要记住:
(1)应大声呼救并往岸上爬。
(2)尽力把头探出水面,双手攀住大块的厚冰,努力不让自己沉下往。
(3) 不要站在冰面上,应迅速爬到岸边,以防冰面再碎裂。
3、安全预防很重要冬天温度低,水面常常结冰,但有些时候冰冻得其实不结实,人走在上面很轻易掉进冰窟窿里。
看一看,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1)在冰上有裂缝的河面上顽耍。
(2)在刚结冰不久的河面上滑冰。
4、大家快乐又健康知识小问答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不谨慎掉进了冰窟窿里,你知道应当怎样自救吗?请幼儿来讲一说,(1)在水中挣扎。
(2)向岸上大声呼救。
(3)用力向岸上爬。
假如你选择了后两个答案,说明你是个会自救的好宝宝。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小百科:冬季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
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选择休眠,有的称作冬眠。
候鸟会飞到较为温暖的地方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