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点关门ppt(沪教版)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15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轻点关门》一、教学目标1.理解《轻点关门》的含义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思考和推理能力;2.掌握阅读《轻点关门》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学会运用片段艺术欣赏法,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文学素养;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其情感体验和现实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轻点关门》的词义和含义;2.掌握文本中的具体描述和意境描写,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
难点1.理解《轻点关门》所展示的文化内涵;2.学生对于情感体验和人文精神的表达。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内容:1.文本呈现及感知:学生听老师朗读或自行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和情境。
2.文本语境理解:教师通过解读文本的词汇、句式、想象等内容,引导学生逐渐理解文本的含义。
3.文本文化内涵分析:教师分析文本所展示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4.艺术欣赏:教师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5.总结和讨论: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学习内容,提出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和交流。
步骤:第一步:文本呈现及感知1.教师介绍《轻点关门》的背景及作者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情境。
2.学生自读课文,并回答问题: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文章的情景发生在哪里?文章主人公是谁?第二步:文本语境理解1.教师词汇解释:教师解释文本中生僻词汇及表现手法。
2.教师点拨:针对文本中的句式结构和意境描写,引导学生逐渐理解文本的含义。
第三步:文本文化内涵分析1.教师分析文本所展示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所包含的精神财富。
2.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如人情味、人间情感等方面。
第四步:艺术欣赏1.教师分析文本的语言表现手法,包括想象描写、形象比喻等等。
2.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意境和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第五步:总结和讨论1.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学习内容,提出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和交流。
轻点关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轻点关门”这一安全原则。
2.能够正确掌握轻点关门的方法。
3.能够积极应用轻点关门原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海报,展示“轻点关门”的相关图片和文字。
2.运动场地或宽敞的教室。
教学内容和步骤:Step 1: 引入教学(5分钟)介绍今天的主题:“轻点关门”。
通过幻灯片或海报,展示与“轻点关门”相关的图片和文字,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 讨论和概念解释(10分钟)与学生一起讨论“轻点关门”的含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哪些需要关门的场景?2.为什么我们要轻点关门?轻点关门有哪些好处?3.如何做到轻点关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解释和概念化“轻点关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强调轻点关门可以防止门产生噪音和损坏,同时也可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Step 3: 示范操作和训练(30分钟)1.示范操作:请几位学生作为示范者,站在教室门前。
教师先展示错误的关门方式,用力推门关上,制造大声噪音。
然后教师再示范正确的关门方式,轻轻将门推关,确保门无噪音。
2.学生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互相模仿示范操作,练习轻点关门。
教师在组内巡视,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3.校园实践: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实践活动,要求他们在校园里的每扇门前练习轻点关门。
监督学生的实践过程,确保他们正确掌握了关门的技巧。
Step 4: 总结和讨论(10分钟)学生回到教室,与全班一起总结和讨论实践活动的体验和感受。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在实践过程中,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关门的差异?有什么体会?2.为什么要在校园里推广轻点关门?3.在自己生活中如何应用轻点关门?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轻点关门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这一安全原则。
Step 5: 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夸奖他们的参与和进步。
沪教版《轻点关门》说课稿沪教版《轻点关门》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沪教版《轻点关门》说课稿,欢迎大家共享。
一、教材分析《轻点关门》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
文章讲解并描述了一件一般而又感人的小事:我们刚搬进新居,一楼的一对中年夫妇便登门恳求我们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时轻点关门,由于他们的父亲心脏不好受不了重响。
以后的日子里,我发觉我们楼里的人们开关防盗门都是轻手轻脚的,原来大家都受那对中年夫妇的拜托。
一年后,他们的老父亲去世了。
这对夫妇又受老父亲临终嘱托挨家挨户给邻居们叩头、鞠躬,以感谢多年来大家对他们父亲的照看。
日常生活中一件极其一般的小事,让我们感慨,给我们以启示——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美满。
本文脉络清楚,第1-3节描写了李先生夫妇在我们刚搬来时上门恳求我们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时轻点关门的情景;第4节写了我们楼里的人们平日里开关防盗门都是轻手轻脚的,与别的楼不一样;第5、6节再现了李先生夫妇受老父亲临终嘱托给我们鞠躬以示感谢的场面。
本文以第一人称来写这篇文章,让读者更简单感受到文章的主题。
文中提到李先生来“我”家拜见过两次:一次是“我”刚搬进新居时,李先生带着浓浓的歉意请“我们”以后出入时轻点关门。
读者很简单在这里感受到李先生夫妻对父亲的孝心和对邻居的友善。
第二次来访是在李先生的父亲去世后,他是来感恩“我们”的。
文章中的李先生夫妻“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这时的李先生正沉醉在父亲刚去世的哀伤中,但是他在悲伤之中还是根据父亲嘱咐的话去感谢大家。
从这里,深深地感受到李先生夫妻的孝心和李父的感恩之心。
文章中提到的关于李父有心脏病,需要适度的活动,但李父腿脚不方便,李先生夫妻虽然不喜爱住在又潮湿又脏的一楼,但是为了父亲的身体而住在一楼,一样可以看出李先生夫妻是那么的爱他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