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舆论模型制作 某企业调查了1000名用户,从企业所在社区的5个区域的6种 不同公众中按比例选定,测定用户对该企业某新产品的欢 迎程度和不欢迎程度,调查对象自由选择答案。结果如下: 量度指数:1000X5X6=30000人 量度指标为: Lk=21000/30000%=70% Lf=9000/30000%=30% 即:21000人持肯定态度,70%的人对该产品持不同程度的满 意;9000人持否定态度,30%的用户对该产品持不同程度 的不满意。
二 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内容
2.1.1.2 组织员工的要求和评价 一个组织的目标和政策必须得到广大员工认同 和支持,才可能有效地转化为该组织的实际 行动。 2.1.1.3 组织的实际状态和基本条件 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生产状况、财 务状况、技术开发状况、市场营销状况、人 事组织状况。
二 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内容
区分公众对组织形象的客观态度和主观臆想。客观态 度是指调查对象对组织形象的直接感受和评价,而 主观臆想则是调查对象对组织形象的一种想象和愿 望。 调查人员切忌主观,不可随心所欲地给客观事实加入 主观猜测的成分。
一 公共关系调查的意义与实施原则
1.2.2 全面性原则 注意收集各方面公众的意见:调查对象必须能代表公 众;调查所得的资料必须全面 。 1.2.3 时效性原则 注意调查信息传递的快捷性,迟滞的信息会导致组织 失去取胜的良机。调查应坚持长期性、反复性。
二 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内容
2.1.3 形象差距比较分析
将组织的实际公众形象与组织的自我期望形象比较, 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弥补或缩小这种差距便是下 一步设计形象和建构形象要做的工作。
•
二 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内容
形象要素差距图:
把组织形象要素调查表上表示不同程度评价的7个档次相应数 字化,成为数值标尺。再根据组织形象要素调查表的统计 结果,计算公众对每个调查项目评价的平均值,将各个平 均值分别标定在数值标尺相对位置上,连接各点,即成为 组织的形象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