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基本含义
- 格式:ppt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广播电视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广播电视: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大众传播媒介。
2. 电视台:是制作和播放电视节目的机构,包括新闻、教育、娱乐等多种类型的节目。
3. 广播电台:是制作和播放广播节目的机构,包括新闻、音乐、故事等多种类型的节目。
4. 电视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电视图像和声音信息。
5. 广播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广播声音信息。
二、填空题1. 广播电视是利用____和____两种技术手段,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网络向广大地区或特定受众传送声音和图像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
答案:无线电技术;电视技术2. 我国第一家电视台——____于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答案: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3.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能够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引导舆论。
答案: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4. 数字音频广播(DAB)与传统的模拟调频广播相比,具有____、____、____等优点。
答案: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频道资源利用率高5.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广播电视必须坚持____、____、____的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答案:党性原则;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电视的特点?A. 广泛性B. 即时性C. 选择性D. 互动性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电视信号的类型?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音频信号D. 视频信号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节目的类型?A. 新闻B. 音乐C. 电影D. 体育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电视节目的类型?A. 新闻B. 电视剧C. 广告D. 体育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A. 地面波B. 卫星波C. 有线电视D. 光纤波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广播电视的功能包括哪些?()A. 新闻传播B. 文化教育C. 娱乐休闲D. 商业广告E. 政治宣传答案:ABCDE2.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包括哪些?()A. 地面波B. 卫星波C. 有线电视D. 光纤波E. 无线电波答案:ABCDE3. 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包括哪些?()A. 前期策划B. 拍摄录制C. 后期编辑D. 播出E. 销售答案:ABCD4. 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包括哪些?()A. 选题策划B. 录音制作C. 后期编辑D. 播出E. 销售答案:ABCD5.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A. 新闻传播B. 文化教育C. 娱乐休闲D. 商业广告E. 政治宣传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只有地面波。
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作者:————————————————————————————————日期: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广播:就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
1.分类:1)按照传播信号分:电台广播、电视广播。
2)按照传播方式分: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卫星广播、网上广播。
3)按照覆盖范围分:地方广播、全国广播(我国分为四级:中央、省、市、县);国际广播。
4)按照技术标准分:模拟广播、数字广播。
2、电视的基本属性——大众传播媒介广播1)电视的传媒属性——新闻性新闻,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是新闻的基础。
新闻性:包括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实效性、公开性等,其中新鲜性是新闻的个性。
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人(WHO)、何因(WHY)。
1、广播电视的传播特征1)对象广泛,不受文化程度的局限,适合各类人群。
2)实效性强,制作周期短,甚至可以现场直播。
3)丰富直观,题材、体裁形式多样。
直观地刺激人们的视听感官。
4)接受随意,节目和频道的选择随人所愿。
5)顺序接受,必须按照节目的播出顺序收听收看。
6)转瞬即逝,无法保留,除非录制。
2、广播电视的传播手段1)广播的要素:语言、音乐、音响2)电视的要素:画面(动态图象、静态图片、文字);声音(语言、音乐、音响、动效)3、广播电视传媒的社会功能1)传播新闻——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
2)社会教育——传播知识,传播社会规范。
3)文化娱乐——除了能兼容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之外,还有自己独立的形式和参与性特点。
4)提供服务——生活服务,信息服务(广告)。
4、广播电视传播的地位和影响1)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列宁)。
它产生于一战末,广泛应用于二战。
和平时期的最佳媒体。
2)电视,“大众的第一媒体”,产生于20C20S,兴盛于50S,比报纸和广播有着更加引人关注的画面形象,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的观点态度、价值观、审美观等有着强烈的影响力。
广播电视概论名词解释(一)广播电视概论名词解释1. 广播电视•定义:广播电视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视网络向大众传递信息和娱乐的技术和媒介。
•示例:广播电视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等,通过无线电或有线传输信号,将音频、视频等内容传递给听众和观众。
2. 频道•定义:频道是指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划分的不同节目内容播放区域。
•示例:例如电视台中拥有新闻、娱乐、体育等不同类型的频道,观众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不同频道观看。
3. 电台•定义:电台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向广大听众传递音频节目的媒介。
•示例:例如FM电台、AM电台等,会通过无线电波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新闻、广告等节目内容。
4. 电视台•定义:电视台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视网络向广大观众传递视频节目的媒介。
•示例:例如CCTV、BBC等电视台,在不同频道上播放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各类内容。
5. 节目•定义:节目是指广播电视媒体中独立的、有主题和内容的表演或展示活动。
•示例:例如新闻节目、电视剧、体育赛事直播等,是电视台或电台播放的具有独立完整性的内容。
6. 直播•定义:直播是指即时传输音视频内容,观众可以在线实时收看或收听。
•示例:例如体育赛事、综艺节目等可以通过电视台或电台实时进行直播,并且观众可以通过电视或收音机收听或收看。
7. 广告•定义:广告是指为了宣传推销产品、服务或想法而制作和发布的媒体内容。
•示例:例如在电视或电台中播放的商品广告、服务广告等,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而进行的推销活动。
8. 新闻•定义:新闻是指记述事件、事实或观点的报道,提供给公众了解实时信息的媒体内容。
•示例:例如电台播放的新闻时事节目、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联播等,传递时事新闻给观众。
9. 体育赛事•定义:体育赛事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比赛活动。
•示例:例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田径比赛等,电视台或电台会进行现场直播。
10. 监管机构•定义:监管机构是指负责监督、管理广播电视行业运营和内容的组织或部门。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是指通过空气、电缆和卫星等传输方式,将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传递给大众。
广播是无线电通信领域的一种应用,基于电磁波通过空气传播的原理,常用于传递声音和音乐等娱乐节目。
电视则是投影机、显示屏、电子管等设备与信号处理系统相结合,可以传递音频、视频等影像信息的多媒体系统,常用于传递新闻、娱乐节目和教育资源等。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随着电气技术和无线电通信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逐渐成为一种普及的娱乐和信息传递形式。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广播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泛应用于新闻、教育、文化、娱乐和商业等各个领域。
广播电视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高度的可靠性。
随着卫星通信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广播电视的传输质量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新兴技术如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也正在对广播电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得广播电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信息社会。
广播电视的节目种类丰富多样,包括新闻、综艺、体育赛事、电影、剧集、纪录片等。
不同类型的节目有不同的制作方式和传播渠道。
随着观众对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广播电视将不断探索新的节目形式和创新方式,以适应市场和观众的需求。
广播电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需要各种专业技能和知识来进行运营和管理。
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需要熟悉技术、制作、管理、市场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功。
同时,广播电视也是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领域,对于有志于从事其中的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领域。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是一种通过声波和电磁波传递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的技术。
广播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在空气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常用于传递音乐、新闻和其他娱乐节目。
电视是一种电子媒介,通过显示屏、投影机和电视机等设备显示视频和音频,常用于传递新闻、电影、电视剧和体育等内容。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从最初的无线电广播到现在的数字电视,广播电视经历了多次技术创新和标准的更新。
大一广播电视学知识点广播电视学是一门研究广播电视媒体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在大一阶段,广播电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运作机制以及相关的技术与制作方法。
下面将逐一介绍大一广播电视学的知识点。
1. 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广播电视是指通过电磁波传输音频和视频内容的一种传媒形式。
广播电视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和载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广播电视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广播电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无线电技术发明。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广播电视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广播电视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技术的应用。
3. 广播电视的运作机制广播电视媒体的运作涉及到广播电视台的建立和运营,节目的制作与播出,以及与观众的互动。
了解广播电视的运作机制有助于我们对媒体产业链的理解。
其中包括广播电视台的组织结构与功能、节目制作的流程与技巧,以及广播电视的收视率与收听率的测量方法。
4. 广播电视技术与制作方法广播电视媒体离不开各种技术设备的支持和运用。
在学习中,我们将了解广播电视技术的分类与特点,以及相关的制作方法。
例如,播音与主持技巧、摄影与剪辑技术、音频与视频编码等。
5. 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与伦理问题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媒形式,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思考广播电视在社会中的作用与责任。
同时,也需要关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伦理问题,例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广告的欺骗性等。
6. 广播电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广播电视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行业。
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现状,包括市场格局、竞争对手和最新趋势。
同时,也需要关注新技术、新媒体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影响与挑战。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本质与运作机制,培养广播电视实践的技能与能力,为日后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广播电视的名词解释广播电视,简称广电,指的是广播和电视这两种媒体形式。
广播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声音和文字信息的技术,而电视则是通过电子器件传输图像和声音信号。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媒形式,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广播电视的定义、历史、分类及发展趋势进行解释。
1. 定义广播电视是一种通过电波或电信号传送音频和视频节目,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
它通过无线电或有线电视网络,将信息内容传递给接收设备,供人们观看和听取。
广播电视通过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多种形式,提供各类娱乐节目、新闻报道、教育资源和广告宣传等信息内容。
2. 历史广播电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1895年,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成功发明了无线电报装置,开创了无线电通信的先河。
从那时起,人们开始探索如何通过电波传输声音和图像。
1922年,英国的BBC成立,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公共广播电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3. 分类在广播电视领域,我们常常听到AM、FM、卫星广播、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等术语。
这些术语是根据广播电视传输方式和技术分类的。
- AM(调幅)广播:AM广播是一种使用调幅技术传输的广播方式,信号覆盖范围较大。
AM广播具有较好的穿透力,但音质相对较差。
它主要用于传递新闻、资讯等文字为主的信息内容。
- FM(调频)广播:FM广播是一种使用调频技术传输的广播方式,信号质量较好。
FM广播音质清晰,适合传递音乐、娱乐、广告等声音为主的内容。
- 卫星广播:卫星广播是利用人造卫星进行广播信号传输的一种方式。
卫星广播可以实现全球覆盖,信号质量较好,但需要卫星接收设备。
- 有线电视:有线电视是一种通过电缆传送电视信号的方式。
有线电视具有较高的信号质量和稳定性,通过有线电视可以接收到大量的电视频道。
- 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是利用数字技术传送图像和声音信号的一种方式。
广播电视概论一、名词1、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统称为广播。
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
狭义上讲,广播是利用无线电波和导线,只用声音传播内容的。
广义上讲,广播包括我们平常认为的单有声音的广播及声音与图像并存的电视。
2、政治异化:由于电视新闻更为直观,因而它在报道政治腐败现象时对公众的刺激也就更大。
因此,那些依赖于电视新闻获取公共事务信息的人,比那些依赖于报纸的人,对政府更加持否定的态度。
这种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为“政治异化”。
(公众对电视网过高信任,电视新闻报道的解释性特点,电视将重点置于反面的东西,以及强调冲突和暴力等,是造成这种政治异化的重要因素)3、席卷式调查:调查公司通常采用的是统计调查,也称为席卷式调查。
它选择一小部分人,收集有关他们视听行为的数据,然后根据受众总人数按比例进行放大,得出所有类似视听行为的受众数目。
4、平均受众率:某一段时间或某一节目的受众率就是这些(反映某一瞬间视听行为的)“瞬间率”的平均数,称作“平均受众率”。
5、累积受众率:一组时间、一组系列节目或是电视网台所有节目的受众率,称之为“累积受众率”。
受众只计入累积受众一次。
6、节目音乐:除了在广播音乐节目中以完整的音乐形式出现外,绝大多数时间音乐是以节目音乐的面目出现的。
节目音乐既有一般音乐艺术运动规律的共同性,又有受广播具体节目内容制约的特殊性。
节目音乐是把实现具体节目的目的、结构方式和风格特色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它借助音乐形象来表述节目内容、深化主题思想、烘托环境气氛、抒发人物感情、推动情节发展,使节目的内容更加生动感人、引人入胜。
它必须根据特定节目的总体要求,与有声语言、电视画面、电声音响有序组合,互渗互补,融为一体,以提高节目的整体效应。
详见P108-1097、音响:是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音响、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等。
广播电视概论绪论:一.广播电视的由来1.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从纯粹技术和物理性能上看: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确切地说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向特定范围播送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一般意义:通过无线电波和导线向无线区域内传播广义广播包括: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2.信息传播活动和传播媒介发展的五个阶段a.原始阶段:指传播方式的原始,并不意味着仅存在于原始社会b.语言传播:优点:自由,灵活;缺点:人际间的口头传播在时间空间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信息所传的范围很小,所传的信息也不能长久的保存,传播过程又有很大的失真性c.文字传播:克服之前传播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文字传播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原始传播时代的结束和文明时代的开始d.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运用使文字信息,得以大量复制和更广泛,更大规模的迅速传播。
e.电子传播:以广播电视为代表,广播电视的出现,将人类信息传播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视听结合阶段。
优点:信息丰富,易于被接受——直观,时空方面的进步等。
另外:网络传播,信息得以快速传递,但可靠性不够强。
3.广播电视学在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基础上产生,按媒介划分,广播电视学属于大众传播学的分支;按内容分:广电和新闻有交叉4.人们对广视工作以及广视事业的认识的五个层次a.广播电视节目b.广视节目的制度者和接受者c.广视机构d.广视系统e.广视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广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既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又与众多的相关科学交叉二、广电的基本性质以科技为基础,辅以传播的特性,具自然、社会两大属性。
1.自然属性优势(特点):a.传播对象非常广泛;b.传播的时效性强c.节目通俗直观d.接收的随意性弱点:a.按时间顺序播出(电视广告插播)b.转瞬即逝(要求广电内容通俗易懂)2. 社会属性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媒介不可能为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必然与政治相联系a. 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广电机构的性质是主体国有,非国有的中国广电机构受到相关管理制度的约束b. 宗旨:通过传播新闻,娱乐宣传,服务等传达政党集团的言论`,以及政治纲领等,具有多种职能的大宗传播媒介c. 功能:自然功能(基础);社会功能(对社会的一种掌握)具体包括:a.传播新闻 .b.宣传舆论c.文化娱乐d.社会教育e.社会服务d. 任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全体人民加入到经济建设中(我国)三、广电与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1.与经济:a.经济环境对广电的制约作用:国家经济政策,人民经济水平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广电事业形成差距b.广电对经济的反作用:广告,节目销售,有线电视的销售及收视费2.与政治:a。
广播电视的含义:广义的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通称为广播。
包括声音广播、电视广播。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广播调幅与调频的区别:调频波段的声音质量和抗干扰性要优于调幅波段。
因为调幅收音机无法克服由于各种电波干扰所产生的寄生调幅,使信号模糊、失真,产生杂音,破坏音质。
而调频收音机设有限幅器,把寄生调幅造成的幅度变化削去,抗干扰强,音质逼真。
无线电波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出来,传播到收音机、电视机接收天线,主要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空间传播(直接传播)等主要方式。
电视制式: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基于世界各国对于彩色电视三基色(红、绿、蓝)基本光束采用的编码、解码方式不同,有三种不同的彩色电视制式:NTSC、PAL、SECAM。
以上三种制式的产生,是20世纪60年代美、德、法三国在技术上激烈对抗的结果。
我国电视使用PAL-D制;美国使用N制;法国使用S制;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就是在节目制作、传输、接收三个重要环节用数字字节信号取代模拟信号在这三个环节流动。
传输环节的数字化是指三种重要方式:地面无线、有线网、卫星直接接收的数字化。
文化的含义:(广义):是人类一切生活方式的总和。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有时特指精神文化,即指所有的价值结构、规范结构、信仰结构等。
(狭义)是人们在生活中对“文化”约定俗成的理解:——文化,是个人或群体具备和体现出来的所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知识素养和层次、文学艺术修养文化的维模原理:指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到的一种自我选择和自我保护的作用。
文化传播的优势扩散原理:指先进、发达、文明程度较高或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相对优越型的文化,容易得到传播和扩散。
优势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播力。
——美国“媒介暴力”网络媒体(第四传媒):以互联网络为载体,采用数字方式,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影像视频、数据信息统一综合处理,混合式传播,并以互动形式与受众进行交流的一种全新的传媒形式。
第一章1、广播电视的定义:广播电视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信息传播媒介。
人们凭借电子音像技术有意识建立大众传播媒介,向期望的受众传送专门制作的声音和图像节目。
2、广播电视分类广播电视可统称为“广播”:“声音广播”、“电视广播”;无线广播、有线广播、无线电视、有线电视。
3、电视节目的创作也显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电视纪实创作、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进入到栏目化的阶段、1996年3月16日,《实话实说》的开播,标志着电视谈话节目的崛起、1998年岁末起,由湖南卫视发轫,一大批电视游戏娱乐节目走红中国、电视直播。
第二章1、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威尔发表了《电磁论》在理论上确立了电磁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2、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传送信号的实验,实现了无线电的发送和接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无线电通信进入实用阶段3、1906年12月24日圣诞之夜,费森登播出了《圣经•路加福音》中的圣诞故事、小提琴演奏的圣歌、并祝贺大家圣诞快乐。
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语言广播,听众是当时附近船上的报务员们。
宣告了广播的诞生。
4、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分配给西屋公司一个商业海岸电台呼号:KDKA。
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
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
这标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5、广播的发展:1 )、开办广播:1920年前后,广播在各国普遍出现。
(如: 1919年英国、1920年美国、1923年德国、中国,1925年日本)初期的广播电台规模小,设备简陋,发射功率低,广播时间短,主要是对国内广播。
2)、对外广播: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和控制,开始利用对国外广播3)、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广播:广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苏、美、英、等国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展开了激烈的“电波战”(广播战)。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引言广播电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通过广播收听新闻,还是通过电视观看电影和娱乐节目,广播电视始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将介绍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包括广播电视的概念、历史发展、制作过程以及广播电视的未来趋势。
广播电视的概念广播电视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网络传输音频和视频内容的一种通信方式。
广播电视可以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新闻、娱乐、教育等。
广播电视的内容可以通过无线电、卫星、有线电视等多种方式传输到观众和听众的终端设备上。
广播电视的历史发展广播电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在那个时候,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声音。
1901年,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射频技术的发明使得第一次无线电广播得以实现。
而电视的发展则比广播稍晚一些,最早的电视广播是在1920年代由英国发起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从最早的模拟电视到现在的高清数字电视,广播电视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同时,广播电视的内容也逐渐丰富,不仅有电视剧、电影等娱乐节目,还有新闻、体育、纪录片等各种类型的节目。
广播电视的制作过程广播电视的制作过程包括前期策划、剧本创作、摄制拍摄、后期编辑等多个环节。
首先,制作团队会进行前期策划,确定节目的主题和内容。
然后,编写剧本,安排演员、摄影师等人员参与节目的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会使用摄像机将画面记录下来,并进行必要的灯光、音效调整。
最后,编辑团队会将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特效处理,制作成最终的节目。
广播电视的制作过程需要各种专业人才的协作,包括导演、编剧、摄影师、音效师等。
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精心策划和技术调试,以保证最终节目的质量。
广播电视的未来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的未来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在线媒体平台观看喜欢的节目,这促使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进行内容创新和服务升级。
广播电视名词解释广播电视是指利用电波传播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电视机或收音机等设备接收到有声音或图像的信息。
下面是一些广播电视常用的名词解释:1. 广播:广播是一种通过电波传播声音和音乐等信息的方式。
根据传播的距离范围,广播分为AM调频广播和FM调频广播两种。
2. 电视台:电视台是指负责制作和播放电视节目的机构。
电视台分为国家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两种,每个电视台都会有自己的频道。
3. 频道:频道是指电视台所分配用来播放不同类型节目的特定频率。
不同的频道播放不同的节目内容,如新闻、电影、体育等。
4. 节目:节目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播放的一组内容,比如电视剧、游戏秀、综艺节目等。
不同电视台和频道都会有不同类型的节目供观众选择。
5. 主持人:主持人是负责引导和组织节目进行的人员,他们通过语言和行为来推进节目的进程,并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6. 广告:广告是对商品、服务或活动的宣传推广。
广播电视上的广告是通过一段时间内播放的音频或视频形式呈现给观众,目的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购买或参与广告所推广的内容。
7. 新闻:新闻是对最新时事和事件的报道,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电视新闻通常以图像和语言形式呈现给观众,能够及时、直观地传达信息。
8. 电视剧:电视剧是以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连续的画面呈现给观众的一种戏剧形式。
电视剧通常分为情感剧、古装剧、都市剧等不同类型,每个类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受众群体。
9. 直播:直播是指实时地将活动内容通过广播电视信号传递给观众。
通过直播,观众可以在不亲临现场的情况下,实时观看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新闻发布会等。
10. 互联网电视:互联网电视是指通过互联网传输电视节目的一种方式,观众可以通过智能电视、手机、电脑等设备在线观看电视节目,具有观看时间灵活、节目选择多样的特点。
互联网电视的发展与智能设备的普及推动了电视观看体验的转变。
这些名词解释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广播电视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
广播电视名词解释大全
1. 广播电视: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电缆传送声音、图像和文字的媒体,包括电视、广播电台、网络广播等。
2. 频道:指广播电视传输媒体中的一个特定频率,用于传送特定的节目或信号。
3. 电视台:指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机构,通常拥有一个或多个频道。
4. 广播电台:指制作和播出广播节目的机构,通常拥有一个或多个频率。
5. 节目:指广播电视媒体上播出的特定内容,包括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体育赛事等。
6. 收视率:指某一节目或频道被观众收看的比例,通常用于衡量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和广告效益。
7. 覆盖率:指某一媒体覆盖的地理范围或受众人数,通常用于衡量媒体的影响力和广告价值。
8. 广告:指商业企业为了推销产品或服务而支付费用在广播电视媒体上播放的宣传信息。
9. 媒体融合:指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融合,例如广播与互联网、电视与移动通信等。
10. 数字电视:指使用数字信号传输和解码的电视系统,相比模拟电视具有更高清晰度、更多频道和更好音质等特点。
1.广播电视的含义: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传播音响图像的节目,通称为广播电视,简称广播。
2.广播电视学的含义:是研究广播电视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一般包括广播电视基础理论、广播电视应用理论、广播电视决策理论和广播电视历史研究四个方面。
3.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的关系:广播电视学是在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兼容了这两门学科中的部分研究内容,同时又融合了文学、艺术、美学等学科的大量成果,同新闻学、大众传播学有着明显区别。
4.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用实验论证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人们把无线电波称为“赫兹波”,并以“赫兹”作为频率单位;1895年,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接收机;1907年,美国人李·德·福斯特发明三极管,用于广播的播音;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KDKA,它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5.二战时期,广播发展繁荣而电视发展进入停滞时期的原因:在“二战”中,广播为战争服务,各国尤其重视对外广播,战后,广播进入全盛阶段,成了现代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
6.广播在上世纪60、70年代与哪些媒体竞争,通过何种方式竞争:广播与电视的竞争,通过六个方面:①注重时效性、广泛性、服务性、参与性、多样性等;②重视对“黄金时间”的合理利用;③创办多套节目;④使用多种语言播音;⑤办专业台广播,加强对外广播。
7.数字广播、网络广播相对于其他广播有哪些优势:数字广播的优势:音质纯净,可与CD媲美;抗干扰能力强,收听效果好;适合于固定、便携和移动收听,快速移动时接收效果好;除了音频节目,还可以提供数字多媒体广播和数据服务。
网络广播的优势:①网络广播从节目的制作到传输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系统信噪比高,不会在处理、传输等环节产生噪声,从而可以获得比较好的音质,也可以进行立体声传输;②实现智能广播较为容易,以太网本身就是一套双向网络;③在网络速度允许的情况下,可实现多路广播;④实现交互方式广播和远程;⑤管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