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3
1.高中政治_第一框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第一篇:1.高中政治_第一框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商品、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纸币;理解:理解商品交换经过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和纸币。
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商品;纸币【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教学方法】启发与谈话相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火爆车展场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神奇的货币的神秘面纱吧!(二)新课教学】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超市购买油、盐、酱、醋、服装、鞋帽、文化用品,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
提问:(1)刚才提到的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2)母亲亲手为你编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结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学生探讨:1.在国内市场上能买到汽车的人民币为什么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却租不到小船?(引导:物物交换,不需要美元。
)2.一位精明的商人打算在这个不接受人民币的原始部落开发旅游业,你认为他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总结: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课后思考):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个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高中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教案:《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述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发展过程,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以及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涉及第一单元货币的产生与本质,第二单元货币的职能。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理解货币的本质,认识货币的职能。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货币问题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经济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货币的产生过程,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
重点:货币的产生过程,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货币起源的短片,引发学生对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完成课后练习。
三、课堂讲解1. 讲解货币的产生过程:从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货币的产生。
2. 讲解货币的本质:通过对货币的产生过程的分析,揭示货币的本质。
3. 讲解货币的职能:阐述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货币的职能。
四、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货币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与货币相关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 货币的产生过程2.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1. 价值尺度2. 流通手段3. 支付手段4. 贮藏手段5. 世界货币作业设计:1. 请简述货币的产生过程。
2. 请解释货币的本质。
3. 请阐述货币的职能。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货币问题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
第一章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教材分析第一目是货币的本质。
围绕商品的含义、货币的产生、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进一步理解货币的本质。
第二目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介绍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同时介绍其他三种职能。
第三目是纸币。
本目从货币发展的角度讲纸币的含义、发行量和电子货币的问题。
三目之间的内在逻辑是:由商品引出货币——由货币的起源、本质到货币的职能——由金属货币到纸币。
二、学情分析本课题是经济生活的开篇内容,也是学好经济生活模块的基础。
升入高一的学生虽然认知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但该框题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
学生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将这一框题分为两个课时来讲,通过课堂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四、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五、教学难点纸币。
六、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引导法,设置物物交换的情景,让学生参与交易,感悟其中困难,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通过模拟超市购物过程逐步剖析货币的基本职能;利用探究活动,围绕纸币的优点、发行量进行分析。
七、学法指导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学习法、分析归纳法,合作学习法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活跃了思维,拓展了视野,也增强了自信,使每一位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学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这本书,同学们认为“经济”是什么呢?学生活动:“钱!”教师引导:大家对“钱”了解多少呢?钱在经济学上称为货币,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说明:根据时间与教学内容矛盾,本课时只学习货币的本质与基本职能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体验物物交换的困难,知道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对比货币与一般商品,揭示货币的本质。
(2)能力方面感受利用货币进行交易的场景,理解货币的职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习树立诚信意识。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发表致辞高一新生的欢迎辞并追问:进入高中学习的目的?你觉得在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中什么东西最重要?——“情”和“钱”。
(目的:为树立正确的货币做准备)教师展示100元的人民币:面对这样一张薄薄的纸片,联系我它与我们生活的紧密关系,它是什么?从哪来?能做什么?为什么?竟然能购买各种商品,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魔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新课探究】(一)商品及其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问题1、来学校报到前父母为你准备了哪些东西?要求学生对所列举的物品进行分类:购买的物品、自制的物品。
对“购买的物品”进行概括,进而认识商品的含义。
问题2、放衣服的皮箱、母亲编织的毛衣、亲友奖励的学具、你呼吸的新鲜空气和享受的明媚的阳光,这些东西是商品吗?为什么?活动3、要求学生用从属构图理解“物品”“劳动产品”“自然物”“商品”相互之间的关系。
2、商品的基本属性问题1、父母为什么要要花钱购买那些商品呢?“对我们有用——能满足我们某个方面的需要”“别人生产该产品耗费了劳动”提示:为什么要买?为什么要花钱?教师明确: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具基本属性。
问题2、他们在为我们选购那些商品时普遍坚持的一个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说明了什么?这对于当前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何启发?教师总结:“物美价廉”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普遍追求的原则,这反映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作为生产和经营者要努力生产低成本的合格甚至优质的产品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商品的定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货币定义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含义及优缺点纸币的发行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实现对货币的科学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反对金钱万能论,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教学重难点】重点: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货币的本质,两个基本职能难点:1、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2、通货膨胀问题【教学课时:】2课时【学法指导:】1、1、依据导学案进行知识导学、梳理、勾划课本,进行标注,合作思考讨论回答探究问题2、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整理,以便课上集体、突破。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商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两个基本属性,其中商品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__________ 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交换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货币的产生过程:货币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有一个过程。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其次是以_________为媒介的交换,再后来是金银因其自身的优点和特点而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
3、货币的含义、本质:货币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其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货币的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 _________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就具有和 _________ 两种基本,另外,它还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其它职能。
高中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政治教材《经济生活》第二章第一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内容包括: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以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掌握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了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货币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国家货币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重点:货币的职能、货币与商品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现实生活中的货币图片,引发学生对货币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货币的产生通过讲解货币的起源,让学生了解货币是如何从物物交换中产生的。
(2)货币的本质结合教材,讲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强调货币与商品的关系。
(3)货币的职能详细介绍货币的五大职能,并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学生对货币职能的理解。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概念、原因及影响,让学生了解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结合所学内容,设计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货币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货币的产生2.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3.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4.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2)举例说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影响。
2. 答案:(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
(2)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通货紧缩会导致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货币知识,让学生对货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 1.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商品的含义,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2、能力目标: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治意识。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教学难点:货币的基本职能二、预习导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2、货币的产生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换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二)货币的职能1、基本职能 :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2. 其他职能 : 如支付手段手段、贮藏手段手段、世界货币。
(三)纸币(1)纸币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如香港,澳门)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2)纸币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磨损。
(3)纸币发行量的限度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一)导入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可以说,没有金钱,我们的生活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为什么货币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它是怎么产生和演变的?其本质是什么?又有哪些职能?我们应如何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货币,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一目:货币的本质二)合作探究一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高中政治教案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人教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本课概述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
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货币,提出问题:货币是用来干什么的?——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二)教学过程一、货币的本质探究一:(多媒体展示)1.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引导)2.小李同学在商场买了一盒月饼,送给了爷爷。
这盒月饼是不是商品呢为什么学生活动:提前预习课文,通过探究活动,从而引发学习欲望和兴趣。
1、商品的含义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
○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流通及其公式。
○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
○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看待金钱。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点:
1.商品的含义
2.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
货币的本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
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历史上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及其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教学]
一、货币的本质
1.什么是商品
[讲解]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P2楷体练习加以巩固)
2.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P3楷体插图与练习)
3.货币的含义与本质
[讲解]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1)含义: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的数量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提问]教材P4“这里含有单位的数量表现的是什么?”
[解答]表现的是各种商品的价格。
[提问]同学们看P4的插图,思考一下,这里的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仍是价值尺度职能吗?2.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商品流通及其公式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W--G--W
[提问]同学们看P5的材料,回答: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能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只能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简单介绍货币的另外三种职能,让学生看教材P5—6的相关链接](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之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的含义、货币的含义及本质、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重点要掌握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和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六、课堂练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有( C )
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概念④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
⑤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A①③⑤ B①②③ C ②④⑤ D①②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