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滚动小专题(三(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47.86 KB
- 文档页数:5
滚动小专题(三)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01 专题概述1.物质的转化与推断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
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
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逆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
解题思路一般为2. 明确推断题的一般方法(1)抓住“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或逆向,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2)提出假设,讨论推断,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进行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
类型一 物质的转化1.(平凉中考)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 .H 2O→H 2 B .Mg→MgOC .Na 2CO 3→NaOH D.KNO 3→NaNO 32.符合下列转化关系的物质甲是( )甲――→+盐酸乙――→+AgNO 3溶液丙――→+Fe 丁――→+O 2甲A .CuB .CuOC .FeOD .Mg3.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 .Na 2CO 3→NaCl(溶液)→Na 2CO 3B .CaCO 3→CaO→Ca(OH)2(溶液)→NaOH(溶液)C .Cu→CuO→Cu(OH)2→CuSO 4(溶液)D .Fe 2O 3→Fe→FeCl 3(溶液)→Fe(OH)34.下列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CO 2CaCO 3 B .Fe 2O 3FeCl 3 C .CO 2H 2O D .O 2H 2O 25.(山东泰安)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① ②③ ④ A .①④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6.(苏州中考)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选项甲乙丙A H2SO4H2H2OB C CO CO2C Ca(OH)2CaCl2CaCO3D NaOH NaCl NaNO37.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乙属于氧化物。
盐化肥(习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A.N^COs 纯碱B. CuSO4胆矶C・Ca(OH)2熟石灰D・NaHCCh 小苏打2.下列有关常见的盐的说法,错误的是()A.NaCl可从海水中提取B.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指的是碳酸钠,它是一种碱C.酸南对大理石类的建筑材料有较强的腐蚀性D.农业上用石灰乳与CuSO4溶液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3.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B.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碳酸钙可用于补钙剂D.胆矶用于检验水的存在4.用弱碱性溶液或者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
现欲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A.白酒B.纯碱C. 口糖D.食醋5.小明发现厨房有两瓶口色粉末,妈妈告诉他是苏打和小苏打。
小明各取一小包并将它们编号为A、B,然后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苏打:碳酸钠,20°C时溶解度为21.6 g,其水溶液呈碱性;小苏打:碳酸氢钠,20°C时溶解度为9.8g,其水溶液的碱性比碳酸钠溶液弱。
【实验探究】(1)20°C时,将A、B两种物质各6 g分别加入到50 g蒸馆水中,发现A固体没有全部溶解,则A 是 ___________ ;(2)小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在U 形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A 、B 两 种固体,在两支注射器屮分别吸入足量稀盐酸,并注入U 形管屮,此实验观察到的 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7. 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
某同学欲除去 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测试题(有答案)〔总分值50分,时间50分钟〕能够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S—32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要一个正确选项〕1.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以下操作规范的是〔〕2.以下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存在对应关系的是〔〕A.干冰升华人工降雨 B.大理石硬度大修建资料C.钢铁熔点高金属导线 D.过氧化氢易分解制取氧气3.以下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A.Na2CO3、HCl、H2SO4B.KCl、NaCl、Na2SO4C.FeCl3、NaOH、KNO3D.HCl、NaOH、Ca(OH)23.以下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4.以下对化学理想与解释相符的是〔〕A.A B.B C.C D.D5.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参与足量的以下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6.除去NaCl 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参与过量的NaOH溶液;②参与过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加过量的稀盐酸;⑤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按除杂原那么,以下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⑤③④ B.②⑤①③④ C.②①⑤③④ D.⑤②①③④7.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作的反响有〔〕A.4个 B.5个 C.6个 D.7个8.只用以下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稀硫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钙三种无色溶液的是〔〕A.碳酸钾溶液 B.酚酞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碳酸钠溶液9.以下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硝酸铵[NH4NO3]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C.尿素[CO(NH2)2] D.碳酸氢钾KHCO310.以下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响中生成的是〔〕A.AgNO3、HCl B.FeSO4、H2C.CuCl2、H2O D.Fe(OH)3、NaCl第一题答题栏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1分,共14分〕11.请用以下字母序号填空a.K2CO3b.KNO3c.CH4d.Fe2O3e.NaHCO3①可用作发酵粉的是;②可以做燃料的物质是;③用作复合肥的是;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题(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1..A.氯化钠、盐B.氢氧化钠、苛性钠C.碳酸钠、纯碱D.碳酸氢钠、小苏打2.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氮肥能使枝叶繁茂、磷肥能使果实饱满、钾肥能使茎秆健壮。
种植吃叶的蔬菜(如青菜),应施用较多的化肥是A.磷肥 B.NH4NO3 C.K2SO4 D.微量元素肥料3.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硝酸盐都能溶于水B.碳酸盐都不溶于水C.硫酸盐都溶于水D.碱多数易溶于水4.某种物质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这种物质是A.NaOHB.NaHCO3C.CaOD.NaCl5.下列化肥中,不.属于盐的是A.硝酸钠B.氨水C.碳酸氢铵D.硫酸钾6.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
据研究,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
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应加入适量A. 纯碱B.白酒C. 白糖D. 食醋7.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HCl和Ca(OH)2B.Na2CO3和H2SO4C.Ca(OH)2和Na2CO3D.KCl和CuSO4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B.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C.钾也是植物体的组成元素,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不合理使用化肥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9.在某溶液滴入稀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这说明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A.Ca2+B.CO32-C.SO42-D.OH-10.某学习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家乡农业生产提出了下列建议, 其中不.合理的是A.要加大灌溉用水的管理力度,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应该将其回收用于制沼气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应同时施加碳铵(NH4HCO3)以提高土壤肥力D.要综合利用农家肥和化肥, 重视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 配合使用化肥11.包裹松花蛋的泥灰的配料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
滚动小专题(三) 物质的共存、鉴别与除杂
01专题概述
1.物质或者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是看相互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还要注意题目所给的隐藏条件,如颜色、酸碱性等。
2.物质的检验是根据物质的特征,检验它是否是这种物质,被检验的物质主要有气体、离子及日常生活中一些特殊物质等。
物质检验的基本方法:
(1)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水溶性等,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反应时产生的特征现象,如产生气体、产生沉淀或颜色改变等,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其区分过程一般分为取物质→加试剂→观现象→得结论。
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主要有气体混合物的除杂与分离;利用过滤、结晶、蒸馏等方法分离与提纯混合物;金属混合物的分离与除杂;酸、碱、盐溶液中某杂质离子的除去等。
除杂常用的化学方法:
(1)沉淀法:将混合物中某种成分与某一试剂反应生成沉淀而分离出来。
(2)气化法:将混合物中某种成分与某一试剂反应生成气体而分离出来。
(3)转化法:在同一反应中,杂质作反应物,原物质作生成物,将杂质转化成原物质。
(4)酸、碱反应法:用酸或碱把杂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而除去。
02专题训练
类型1物质的共存
1.(2017·郴州)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B)
A.Ca2+Na+CO2-3Cl-
B.Na+K+OH-Cl-
C.Cu2+K+Cl-NO-3
D.H+Na+OH-SO2-4
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B)
A.Ba2+、Cu2+、SO2-4B.K+、Ba2+、NO-3
C.Zn2+、Na+、CO2-3D.Ba2+、NH+4、OH-
3.(2018·玉林)小刘对某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A)
A.NaNO3AlCl3HCl ZnSO4
B.NH4Cl K2SO4KOH Na2CO3
C.K2CO3NaCl KNO3H2SO4
D.BaCl2HCl CaCl2NH3·H2O
类型2物质的鉴别
4.(2018·扬州)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B)
A.CuSO4、Na2SO4B.KCl、NaCl
C.CaCO3、Na2CO3D.NH4NO3、NaNO3
5.(2018·益阳)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D)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水)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
6.(2017·来宾)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案的描述,正确的是(C)
A.H2、CO、CH4三种气体,直接点燃气体就能够鉴别
B.Fe2O3、CuO、Zn、Cu四种固体,加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C.MgCl2、KOH、HCl、Na2SO4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
D.NaOH、KOH、NaCl、H2SO4四种溶液,加入酚酞溶液就可以鉴别
7.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Ba2+、NH+4、Cl-、CO2-3等离子,为验证其中所含的离子,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稀硝酸,有气泡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__CO2-3__,推出溶液中一定没有__Ba2+__。
(2)取少量溶液,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__Cl-__。
(3)欲检验溶液中的另一种离子,取少量溶液,加入__氢氧化钠溶液__共热,现象是__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证明溶液中含有该离子。
8.(2017·孝感)小明同学欲回收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考题: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两瓶白色固体)用剩的药品。
他对其中的一瓶药品是否纯净产生怀疑,于是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成分展开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白色固体为碳酸钠;猜想二:白色固体为氯化钠;猜想三:白色固体为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设计与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药品,装入试管,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最后滴加几滴硝酸
银溶液
若只有__气泡__产生则猜想一正确
若只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猜想二正确,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AgNO3+
NaCl===AgCl↓+NaNO3__ 若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三正确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三正确。
【反思评价】小明同学根据实验结论领悟到:老师强调加入稀硝酸并且至过量的目的是__检验并除去CO2-3__。
他认为,若只将实验步骤中的过量稀硝酸换成过量稀盐酸,重复以上实验操作,虽然也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不能确认猜想三是否正确,理由是__引入Cl-对实验造成干扰__。
【归纳总结】①在选加试剂检验物质成分时,既要考虑除尽原有的干扰物质,又要防止__引入__新的干扰物质;
②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规范操作以避免药品被__污染__。
类型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9.(2018·孝感)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A)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
B CO2(CO) 适量氧气
C 盐酸(硫酸) 适量Ba(NO3)2溶液
D NaCl(NaOH) 适量稀硫酸
10.(2017·鄂州)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B)
选项混合物除杂试剂与方法
A 烧碱溶液中混有少量熟石灰适量碳酸钠溶液
B 硫酸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钾中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用足量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
D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水蒸气通过浓硫酸干燥
11.(2018·石家庄28中一模)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A.用加熟石灰粉末研磨的方法鉴别硫酸钾和氯化铵
B.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C.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硫酸铜
D.可用浓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12.(2018·石家庄十八县联考)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A)
A.木炭(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硫酸,再过滤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生石灰(碳酸钙):将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
13.(2018·石家庄桥西区一模)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稀盐酸中的稀硫酸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C 鉴别CuO和木炭粉在空气中加热
D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14.(河北中考)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C)
A.用Na2SO4除去NaCl中的BaCl2
B.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和羊毛线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D.用水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
15.(河北中考)下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A.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B.除去氢气中的
氯化氢气体
C.测定空气中的
氧气含量
D.验证化学反应
前后质量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