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类专业课综合试卷5.10
- 格式:docx
- 大小:50.70 KB
- 文档页数:4
赤峰市华夏职业学校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高三专业课综合试题一、单选(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须根系是的()A、玉米B、大豆C、荞麦D、杨树2、属于双子叶有胚乳种子的是()A、小麦B、大豆C、荞麦D、苹果3、冬小麦南种北引生育期会()A、缩短B、延迟C、不变4、下列属于短日植物的是()A、棉花B、小麦C、甜菜D、油菜5、叶子脱落的环境信号是()A、长日照B、短日照C、中日照D、定日照6、下列属于二元复合肥的是()A、氯化铵B、硝酸铵C、磷酸铵D、硝铵磷肥7、下列缺素症在老叶表现缺素的是()A、氮B、锰C、铁D、硫8、土壤中全氮的测定用的筛目是()A、18目B、60目C、16目D、50目9、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A、毛管持水量B、全蓄水量C、田间持水量D、萎蔫系数10、光合作用中O2来源于()A、C6H12O6B、CO2C、H2OD、外界11、属于机械组织的是()A、表皮B、厚角组织C、周皮D、筛管12、椿象的头式为()。
A 下口式B 前口式C 后口式D 上口式13、利用趋性设计的防治方法是()。
A 捕杀法B 诱杀法C 汰选法D 温度处理法14、()口器的昆虫在危害植物后,会在危害部位形成斑点,引起畸形。
A 咀嚼式B 刺吸式C锉吸式D虹吸式15、植物的根部或茎基部维管束组织受病原物的侵害,大量菌体堵塞导管,影响水分的吸收,称为()。
A、变色B、斑点C、腐烂D、萎焉16、子囊内产生子囊孢子,一般一个子囊内形成( )个子囊孢子。
A 、5 B、6 C、7 D 、817、小麦吸浆虫属于A、鳞翅目B、鞘翅目C、双翅目D、膜翅目18、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A、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C、苹果树腐烂病D、小麦锈病19、苹果树腐烂病病菌的主要侵入途径为()A、皮孔侵入B、伤口侵入C、叶痕、果柄痕D、直接侵入20、在湿度大时,病部可形成萝卜籽大小的菌核的病害是()。
A、稻瘟病B、水稻纹枯病C、稻白叶枯病D、水稻细菌性条斑病21、栽培过程中,为防止下垂,需采用套筒措施的是()。
农学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大量元素?A. 氮B. 磷C. 钾D. 铁答案:D2.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锈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根结线虫病答案:A3. 土壤肥力的三个基本因素是什么?A. 有机质、矿物质、水分B. 有机质、矿物质、空气C. 矿物质、空气、水分D.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答案:D4. 以下哪种植物属于C4植物?A. 小麦B. 玉米C. 番茄D. 马铃薯答案:B5. 什么是植物的光合作用?A. 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能量D.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分答案:A二、填空题6. 植物的光合作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光反应;暗反应7. 土壤的pH值是衡量土壤________的指标。
答案:酸碱度8. 植物的根系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主根;须根9. 植物的水分吸收主要发生在________部位。
答案:根尖10. 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________部位。
答案:细胞质三、简答题11. 简述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答案: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12. 什么是植物的光周期现象?答案:植物的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对日照时间的长短反应,这种反应影响植物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等生理过程。
四、论述题13. 论述土壤肥力的提高方法。
答案: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包括:增加有机质含量,如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如深翻、混土;调节土壤pH值,使之适宜作物生长;合理施用化肥,避免过量施肥;采用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保护和利用土壤水分,如建立灌溉系统和保水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14. 某农场发现番茄植株叶片出现黄化现象,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农学专业关于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A. 玉米B. 土豆C. 西红柿D. 豌豆答案:A2. 土壤中氮的固定主要依赖于哪种微生物?A. 细菌B. 真菌C. 藻类D. 原生动物答案:A3. 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促进生长的激素是?A. 赤霉素B. 乙烯C. 脱落酸D. 细胞分裂素答案:D4.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鸡粪D. 过磷酸钙答案:C5.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产量?A. 土壤肥力B. 气候条件C. 病虫害D. 种植密度答案:ABCD2.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哪些主要元素?A. 氮B. 磷C. 钾D. 钙答案:ABC3.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A. 选择抗病品种B. 合理轮作C. 施用农药D. 灌溉管理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减少化肥使用C. 推广节水灌溉D. 使用转基因技术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农业机械化的优点?A. 提高劳动效率B. 减少人力需求C. 提高作物产量D. 降低生产成本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白天进行。
(错误)2. 土壤的pH值对作物生长没有影响。
(错误)3.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正确)4. 氮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错误)5.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替代植物激素。
(错误)6. 合理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正确)7. 土壤肥力越高,作物产量一定越高。
(错误)8.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直接用于呼吸作用。
(正确)9. 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错误)10. 植物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微量元素。
(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学专业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促进植物生长B. 抑制植物生长C. 调节植物生长D. 杀死植物害虫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A. 转基因技术B. 组织培养技术C. 植物克隆技术D. 农业机械化答案:D3. 土壤肥力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什么?A. 氮、磷、钾B. 氮、磷、钙C. 氮、钾、钙D. 磷、钾、镁答案:A二、填空题1. 农业生态系统中,________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
答案:植物2.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效率;效益三、简答题1.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答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 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 实施农业政策支持,保障农民利益。
2. 阐述农业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案:农业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 转基因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改良作物,提高作物的抗病、抗虫、抗旱等能力。
- 组织培养技术:通过体外培养植物细胞或组织,实现快速繁殖和遗传改良。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过程。
- 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四、论述题1. 论述农业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农业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决策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农民和农业管理者可以快速获取市场信息、气象信息等,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 优化资源配置: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精准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信息化为农业科研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持,有助于科研人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实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类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元素是:A. 氮、磷、钾B. 碳、氢、氧C. 钙、镁、硫D. 铁、锰、锌2.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A. 轮作B. 施肥C. 灌溉D. 喷洒农药3. 农业机械化是指:A. 农业劳动的自动化B. 农业劳动的机械化C. 农业产品的机械化D. 农业管理的机械化4.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A. 土壤的pH值B.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C. 土壤的水分含量D. 土壤的矿物质含量5.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A. 基因工程B. 组织培养C. 人工授精D. 杂交育种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B. 环境效益C. 社会效益D.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7. 农业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B. 农业产品的价格波动C. 农业政策的制定D. 农业机械的维护8.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可以:A. 降低农作物产量B. 增加农作物病害C. 提高农业系统的稳定性D. 减少农业投入9. 农业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包括:A. 植树造林B. 过度放牧C. 土地沙化D. 化肥滥用10.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A. 遥感监测B. 智能农业C. 农业机器人D. 手工收割答案:1. A2. C3. B4. B5. C6. D7. A8. C9. A10.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农业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答案:农业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组织培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
基因工程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改良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抗病、抗虫、抗旱等能力;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提高繁殖效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加速优良性状的选择过程,提高育种效率。
2. 描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有显著的影响。
首先,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需求,降低了劳动强度;其次,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作物的种植密度和产量,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实现作物的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最后,农业机械化有助于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机密★启用前2023中等专业学校第一次模拟考试农学类专业课综合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350分。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从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1.小麦的花序为()。
A.总状花序B.穗状花序C.复穗状花序D.圆锥花序2.水稻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B.缩短C.不变D.缩短或延长3.农业旱地土壤耕作层的特征包括()。
A.受人类耕作生产活动影响最深B.有机质含量高低C.颜色较浅D.通气透水不良4.植物雄雌配子形成的分裂方式是()。
A.无丝分裂B.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D.等数分裂5.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钾B.硝酸铵C.过磷酸钙D.磷酸二氢钾6.一般()mm厚的雪可融化为1mm的水。
A.3mmB.5mmC.8mmD.10mm7.十字花科霜霉病主要发生在()上。
A.根系B.茎秆C.叶片D.花器8.下列昆虫头式为下口式的是()。
A.蝗虫B.步行虫C.蝉D. 蚜虫9.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称为()。
A.病原B.病原物C.侵染性病害D.非侵染性病害10.切片镜检,观察有无喷菌现象,是()病害的诊断方法。
A.真菌B.细菌C.病毒D.线虫农学类专业课综合试卷第 1 页( 共5页) 11.大豆食心虫可用()进行灭卵的生物防治。
A.瓢虫B.白僵菌C.赤眼蜂D.草蛉12.〔(甲×乙)×丙〕×丁所表示的杂交方式称为()。
A.单交B.回交C.三交D.四交13.热处理脱毒的原理是()。
A.杀死病毒B.钝化病毒C.产生抗体D.病毒抑制14.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是()。
A.生长素促进芽的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根的生长B.生长素促进根的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芽的生长C.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均促进根的生长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均促进芽的生长15.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
2018-5.10-NX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5.10农学专业综合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3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从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1.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温带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的是()A昼夜低温 B昼高夜低 C 昼夜高温 D 恒温2.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A 高温B 养分C 低温D 光照3. 植物胚乳的发育过程中,其细胞的分裂方式是()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无丝分裂D 增殖4. 甜菜为了适应贮藏大量的糖分其根发生了变态,其变态类型是()A 块根B 肉质直根C 呼吸根D 寄生根5. 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是()A 种子B 叶C 果实D 根6.因后熟作用而休眠的种子,打破其休眠的方法是()A 赤霉素B 机械方法C 浓硫酸 D浸种7. 判断旱地土壤是否需要灌水和确定灌水量的重要依据是()A 萎蔫系数B 田间持水量C 土壤水分含量D 土壤墒情8. 下列宜耕期长的土壤是()A 砂质土B 壤土C 粘土 D二合土9.南方黄壤土如不改良可直接种植()A 小麦B 茶树C 水稻D 玉米10. 基、种、追肥都适用的P肥是()A 重过磷酸钙B 钙镁磷肥C 尿素D 过磷酸钙11.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A CO2B ATPC H2O D C6H6O612. 下列描述我国气候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 季风气候明显B 大陆性气候强C 气候类型多样D 气象灾害较少13.昆虫分布广泛,绝大多昆虫的繁殖方式是()A 多胚生殖B 卵胎生C 两性生殖D 孤雌生殖14. 稻螟虫属于()A 鳞翅目B 鞘翅目C 半翅目D 直翅目15. 病虫防治的发展是()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农业防治D 物理防治16. 下列哪种昆虫是寡食性,同时又具有趋化性的是()A 小地老虎 B菜粉蝶 C三化螟 D 蝼蛄17. 下列症状不是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的是()A 坏死B 腐烂C 畸形 D粉状物18. 寄主植物抗病性的表现有四种,即免疫、抗病、耐病和()A 抗扩展B 感病C 避病D 抗侵入19. 下列取样方法适用于田间分布比较多的病虫的是()A 五点式 B双对角线式 C “Z”字形取样 D 棋盘式20. 防治蝼蛄常用哪种农药的施用方法()A喷粉法 B毒饵 C 撒施法 D 喷雾法21. 十字花科霜霉病主要发生在()A 叶片B 茎枝C 花梗D 根部22. 小麦套种玉米是哪种复种方式()A 接茬复种B 移栽复种C 再生复种D 套作复种23. 下列表土耕作技术中,具有提高地温、防风排涝、防止表土板结、改善土壤通气性、压埋杂草等作用的是()A 作畦 B镇压 C 中耕 D 起垄24.播种小麦时土壤应疏松,不能过湿,下种不能太深,以()为宜。
农学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农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农作物的种植技术B. 农作物的遗传改良C. 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D. 所有选项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农作物的主要分类?A. 粮食作物B. 经济作物C. 观赏作物D. 工业原料作物答案:C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A. 光照B. 温度C. 土壤D. 噪音答案:D4. 农作物的遗传改良主要依靠哪种技术?A. 基因编辑B. 杂交育种C. 转基因技术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A. 农作物B. 害虫C. 微生物D. 城市建筑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肥料类型包括()。
A. 有机肥B. 化肥C. 生物肥D. 微量元素肥答案:ABCD7.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 合理轮作B. 科学施肥C. 病虫害防治D. 过度灌溉答案:ABC8.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ABC9. 以下哪些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A. 作物改良B. 动物育种C. 食品加工D. 环境监测答案:ABCD10. 农业机械化可以带来哪些好处?A. 提高劳动效率B. 降低生产成本C. 增加农作物产量D. 减少环境污染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答案:正确12. 农业现代化就是完全依赖机械化生产。
()答案:错误13. 农作物的种植不需要考虑土壤条件。
()答案:错误14. 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不需要人为干预。
()答案:错误15.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无关。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农业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答案:农业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可以改良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抗病虫、抗逆境能力,以及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学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作用的物质是:A. 细胞分裂素B. 赤霉素C. 脱落酸D. 乙烯2. 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态氮D. 离子态氮3. 以下哪个不是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A. 抗病品种的选用B. 合理轮作C. 化学防治D. 增加光照4. 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碳B. 氢C. 氧D. 氮5.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肥料类型: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重肥6.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A. 作物产量B. 劳动生产率C. 土地利用率D. 所有选项7. 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元素是:A. 碳、氢、氧B. 碳、氮、磷C. 氮、磷、钾D. 碳、磷、钾8.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A. 基因编辑B. 植物组织培养C. 转基因技术D. 土壤改良9.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 单向流动B. 可循环利用C. 双向流动D. 无规律流动10. 农业灌溉中,滴灌技术的主要优点是:A. 节省水资源B. 提高作物产量C. 减少土壤侵蚀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中。
12. 土壤肥力的三大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 农业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主要通过________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
14.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5.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________的,物质的循环是________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17. 阐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18. 描述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9. 论述如何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
《农业专业综合理论》试卷(A卷)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6页。
第I卷和第II卷中的A)生物学部分为考生必答内容,B)种植部分和C)养殖部分考生只需选答其中一部分。
两卷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105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等项目。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
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绩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A)生物学部分1.用于治疗烧伤病人绿脓杆菌感染的病毒属于。
A.植物病毒B.脊椎动物病毒C.无脊椎动物病毒D.微生物病毒2.人体内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的去向是。
A.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贮存在A TP中C.贮存在线粒体中D.供给生命活动3.对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它们的主要区别发生在。
A.前期和末期B.间期和中期C.前期和间期D.间期和末期4.一个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是。
A.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B.一次分裂开始到下次分裂结束C.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开始D.一次分裂开始到下次分裂开始5.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产生的[H],在暗反应中的作用是。
A.催化作用B.还原三碳化合物C.激活二氧化碳D.氧化三碳化合物6.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
A.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开B.染色体进行了复制C.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D.染色质形成为染色体7.水稻的主要食用部分,其发育来自。
A.受精卵B.受精极核C.珠被D.子房壁8.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其中三个为单眼皮,这一现象表明。
A.3:1符合基因分离规律B.个体数目少,未出现典型分离比C.该现象不符合基因分离规律D.该现象是基因突变的结果9.普通小麦成熟花粉粒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用这种花粉培育成的植株是。
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D.多倍体10.控制人体呼吸、排尿、阅读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4页)
C 、细胞质和叶绿体
D 、线粒体和叶绿体 10、植物体内有机物可以双向运输的部位是( )。
A 、木质部 B 、韧皮部 C 、细胞间隙 D 、髓射线 11、{ (甲×乙)×丙}×丁所表示的杂交方式称为( )。
A 、单交 B 、回交 C 、复交 D 、测交
12、红花(CC )×白花(cc )杂交后代中,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A 、1红花:3白花
B 、2红花:2白花
C 、3红花:1白花
D 、1红花: 1白花
13、{(甲×乙)×甲}×甲表示的杂交组合中甲亲本品种所占的遗传比重是( )。
A 、12 B 、23 C 、34 D 、78
14、一个3种密度,3种施肥量的田间小区试验,采用完全设计时,其试验处理组合有( )种。
A 、3 B 、6 C 、8 D 、9
15、作物杂种优势表现最强的世代是( )。
A 、F1 B 、F2 C 、F3 D 、4F 16、蝗虫的触角类型为 ( )。
A 、鳃叶状
B 、羽毛状
C 、丝状
D 、刚毛状 17、蝼蛄的足属于 ( )。
A 、跳跃足
B 、步行足
C 、捕捉足
D 、开掘足 18、玉米螟的繁殖方式为 ( )。
A 、多胚生殖
B 、两性生殖
C 、卵胎生
D 、孤雌生殖 19、粘虫在分类上属于 ( )。
A 、鳞翅目
B 、鞘翅目
C 、半翅目
D 、直翅目 20、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类型为 ( )。
A 、变色 B 、坏死 C 、萎缩 D 、畸形 21、子囊菌的无性孢子主要是 ( )。
A 、游动孢子
B 、孢囊孢子
C 、夏孢子
D 、分生孢子 22、植物病原细菌中位革兰氏阳性菌的是 ( )。
A 、假单孢杆菌属
B 、棒状杆菌属
C 、黄单孢杆菌属
D 、欧氏杆菌属
试卷第2页(共4页)
23、小麦散黑穗病为 ( )。
A 、幼苗侵染
B 、叶部侵染
C 、花器侵染
D 、根部侵染
24、下列属于喜温作物的是 ( )。
A 、小麦 B 、蚕豆 C 、玉米 D 、豌豆
25、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约为 ( )。
A 、6~8℃ B 、12~18℃ C 、20~25℃ D 、30~35℃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中选择两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
) 1、下列哪些气象因子影响水分蒸发速度的快慢( )。
A 、温度 B 、饱和差 C 、光照强度 D 、地形 2、水分凝结的必要条件( )。
A 、低温 B 、大气中具有凝结核 C 、湿空气必须达到过饱和状态 D 、无风 3、属于植物必须的大量营养元素是( )。
A 、磷 B 、铜 C 、锌 D 、碳
4、施肥实践中,哪些肥料不能混合在一起施用( )。
A 、尿素与过磷酸钙 B 、尿素与草木灰 C 、尿素与硫酸钾 D 、粪尿与草木灰
5、子叶出土的作物有( )。
A 、大豆
B 、豌豆
C 、蚕豆
D 、棉花
E 、核桃 6、下列作物中属于喜温、短日照的作物有( )。
A 、棉花 B 、高粱 C 、甜菜 D 油菜、
7、能够促进植物果实发育,提高座果率的植物激素有( )。
A 、生长素 B 、赤霉素 C 、细胞分裂素 D 、脱落酸 E 、乙烯
8、普通小麦体细胞有21对染色体,则下列小麦各组织细胞中染色体数也为21对的 是( )。
A 、叶
B 、根
C 、胚乳
D 、卵细胞
9、DNA 分子中的腺嘌呤(A )、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4种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是( )。
A 、A-C B 、A-G C 、A-T D 、C-G
10、雄性不育恢复系的育性遗传组成有( )两种。
A 、S(rr) B 、N(rr) C 、N(RR) D 、S(RR) 11、全变态的昆虫有( )。
A 、蝼蛄
B 、草地螟
C 、高粱蚜
D 、菜粉蝶 12、具趋光性的昆虫有( )。
A 、地老虎
B 、粘虫
C 、甜菜象甲
D 、高粱蚜 13、细菌的侵入途径有( )。
A 、表皮
B 、伤口
C 、借助刺吸式口器昆虫
D 、自然孔口 14、气流传播的病害有( )。
A 、小麦锈病
B 、马铃薯环腐病
C 、胡麻枯萎病
D 、玉米大斑病 15、下列属于忌连作的作物是( )。
A 、小麦 B 、水稻 C 棉花、 D 、西瓜
E 、亚麻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
1、根据大气的热力学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大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外层。
2、根据土壤水分的形态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其中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________ 中,而脱氧核糖核酸注意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中。
4、染色体主要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类化学物质组成。
5、作物育种中,人工选择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类。
6、作物亲本的配合力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7、把分类学上不同的科、属及种间所进行的杂交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春小麦在_______________的低温条件下,经过__________天即可通过春化阶段。
10、昆虫的体驱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腹三部分。
11、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试卷第3页(共4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12、我国的植保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对的划“√”,错的划“×”。
) 1.光照强度超过植物的光饱和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仍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 ) 2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中,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造成的。
( ) 3、粘土类含养分多,保水保肥能力强,属于高产土壤。
( ) 4、花粉粒的染色体数目与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 ) 5、植物的果实中,有子房直接发育而成的果实叫假果。
( )
6、植物根系以主动吸收方式吸收矿质营养物质的过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 )
7、冻害和冰雹砸伤都属于植物病害。
( )
8、选用无病种薯可以有效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环腐病 。
( ) 9、长日照作物在短日照条件下,其生育期会缩短。
( )
10、品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任何一个作物品种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0分,每小题5分。
) 1,简述农田小气候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2、简述创造良好土壤结构的措施。
3、酶的作用特点有哪些?
4、解释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5、简述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6、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
7、简述昆虫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8、如何做到农药的合理安全使用?
试卷第4页(共4页)
9、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利用抗病品种。
10 简述春小麦适时早播的优点。
六、综合论述题(本大题共40分。
)
1、试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4分)
2、基因突变的特征及意义?(14分)
3、试述玉米三个生育阶段的生育特点、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要点。
(12分)
七、实践操作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1、简述用三苯四氮唑(TTC )法测定玉米种子生活力的操作法。
2、简述小麦杂交的操作技术?
3、植物病害是人工接种方法有哪些?怎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