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的诗
- 格式:docx
- 大小:20.10 KB
- 文档页数:4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的意思“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出自陈毅的古诗作品《梅岭三章》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注释】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
这里指当时的国内革命战争。
诸君:这里是各位同志的意思。
诸,许多、各位。
君,对人的尊称。
【翻译】南方已经打了十年仗了,死后头颅要挂在城门,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一定要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
【鉴赏】第二首“南国烽烟正十年”,是抒写壮志未酬,死难瞑目的情怀,以及对战友满怀激情的鼓励。
“此头须向国门悬”句,化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中伍子胥的故事,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
接下来两句文气渐缓。
结句“捷报飞来当纸钱”尤为精绝,不仅与上首诗紧密呼应,而且从这一出人意表的想象中,透露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在临危之际,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
宋人陆游放翁在临终之际,给他的子女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绝笔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如以此与陈毅的这首诗相比,则陆游虽对国家的统一表示坚信不移,但细味诗意却悲而不壮。
陈诗则于抑扬跌宕中尤显其悲壮,感人至深。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陈毅“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召旧部,族旗十万斩阎罗。
”这首烩炙人口的诗是陈毅(1901年—1972年)当年负重伤后在梅岭被国民党军围困时所作,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他字仲弘,1901年8月26日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
少年时在成都读书,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1年10月因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押解回国。
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春在重庆《新蜀报》任文艺副刊主笔,秋天到北京中法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领导下,从事工人、学生运动。
1926年初毕业后,参加领导了“三一八”爱国运动。
8月被派往四川万县,推动川军响应北伐,11月调往重庆,参与沪州、顺庆(今四川南充)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
1927年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该校中共委员会书记。
7月中旬,军校改编为张发奎掌握的第二方面军教导团,8月2日由武昌顺江东下,至九江,被张发奎缴械。
陈毅布置应变工作后南下,在抚州赶上南昌起义部队,任七十三团的指导员。
起义军失败后,与朱德等整顿余部,在江西、广东边界转战,保存了革命武装力量。
1928年1月参与领导湘南起义,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任师党代表。
4月,与朱德率部到达井冈山地区,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先后任第十二师师长、红四军军委书记,参与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出击赣南、闽西。
2月,任第一纵队党代表,与纵队长林彪率部参加大柏地、攻打汀州等战斗。
6月,主持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前委书记。
会后赴上海向中共中央全面汇报红四军情况。
在周恩来主持下,代中共中央起草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回红四军后,协助毛泽东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制订古田会议决议。
1932年后,历任红六军政委、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委等职,积极发展人民武装,参与领导反“围剿”。
陈毅写的爱国诗词篇一:陈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词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也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毅创作的爱国诗词数量众多,其中一些比较著名的包括《满江红·写怀》、《七律·答友人》等。
下面是其中一首《满江红·写怀》的正文: 浩荡长江水,奔流到海间。
万里江山色,千帆竞发潮。
英雄出少年,壮志凌云天。
风云今已变,长空独留我。
思来欲饮一杯愁,欲语泪先流。
恨不相逢时,刀兵无眼仇。
但悲不见国,泪满衫。
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感慨和思念,以及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热爱。
诗中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以及万里江山色,千帆竞发潮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感慨。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壮志凌云和豪情壮志,认为自己有着英雄出少年的壮志,有着凌云的壮志和远大的理想,然而却面临着刀兵无眼的迫害和战争的威胁,因此感到痛苦和悲伤。
这首诗歌表达了陈毅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和爱国情怀,展现了他对人生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它也反映了陈毅作为一名爱国人士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
篇二:陈毅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下是一首陈毅写的爱国诗词:《满江红·写怀》万水千山总是情,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只有英雄永不老。
这首诗歌是陈毅在离开家乡多年后写的,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在诗中,他描绘了家乡山水的壮美和亲人离别的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的热爱和忠诚。
在这首诗中,陈毅用“万水千山总是情”来形容家乡的壮丽和亲人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厚感情。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家乡的山水和亲人的情感总是不会消失,这是一种永不磨灭的深情。
此外,在这首诗中,陈毅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他认为,只有英雄才能永不老去,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陈毅诗词选集1.《油山埋伏》:陈毅走石飞沙大地狂,空山夜静忽闻狼。
持枪推枕猛起坐,宛似鏖兵在战场。
2.《雪中野营闻警》:陈毅风击悬冰碎万瓶,野营人对雪光横。
遥闻敌垒吹寒角,持枪倚枕到天明。
3.《哭阮啸仙、贺昌同志》:陈毅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
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
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
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4.《登大庾岭》:陈毅大庾岭上暮天低,欧亚风云望欲迷。
国贼卖尽一抔土,弥天烽火举红旗。
5.《赣南游击词》:陈毅天将晓,队员醒来早。
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
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
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
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
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
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
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
几番梦不成。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
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
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
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
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
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
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
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抵抗气更高。
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
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
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
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
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
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
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
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
铁树要开花。
6.《反攻下汀州龙岩》:陈毅闽赣路千里,春花笑吐红。
铁军真是铁,一鼓下汀龙。
7.《读红楼梦》:陈毅借题书愤事堪哀,幻梦金陵十二钗。
封建兴亡指点尽,山河寸寸劫余灰。
8.《读桃花扇》:陈毅一部亡国史,遗恨字字新。
贱哉侯方域,辜负李香君。
9.《闻八路军平型关大捷》:陈毅抗日旌旗战局开,大军东出薄燕台。
南方豪杰风雷动,团结救亡下山来。
10.《兴国旅舍》:陈毅兴城旅夜倍凄清,破纸窗前透月明。
战斗艰难还剩我,阿蒙愧负故人情。
的` 1.《油山埋伏》:陈毅走石飞沙大地狂,空山夜静忽闻狼。
革命烈士的绝笔诗《梅岭三章·其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衍生注释:- “断头今日意如何”的“断头”指面临死亡。
这里诗人陈毅在被敌人围困,生命受到极大威胁时发出的感慨。
“泉台”指人死后所去的地方,也就是阴间。
“招旧部”是召集以前的部下。
“阎罗”是传说中主管地狱的神,在诗中象征反动势力的首领。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表达了革命战士在生死关头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情感非常强烈且激昂,即便面临死亡的威胁,诗人毫无惧色。
表现手法上,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
开篇一句“断头今日意如何”,就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提出问题,把读者带入那种生死抉择的严峻场景中。
“创业艰难百战多”回顾革命历程的艰难险阻,充满了感慨。
而后两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尤其出彩,他想象自己死后到阴曹地府也要召集旧部,把阎罗斩掉,用一种超现实的想象表达对反动势力的强烈愤恨和绝不屈服的气概。
这几句诗体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对革命充满乐观精神的高尚品质。
作者介绍:《梅岭三章》的作者是陈毅。
陈毅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
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众多战役中都发挥了卓越的领导作用。
他的诗作也体现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豪迈的英雄气概和充满斗志的乐观精神。
运用片段:例子一:在学校组织的革命英雄主题演讲比赛中,小李激昂地讲到:“正如陈毅元帅在《梅岭三章·其一》中所说‘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革命先辈们面临巨大的危险都毫不退缩,那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点小困难,岂能放弃呢?我们要学习先辈们的坚定信念。
”例子二:在参观革命纪念馆的时候,讲解员说道:“大家看这张图片,当时的战争环境是那般恶劣,像陈毅元帅这样的英雄,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写下了《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几句话,体现了他对革命的执着。
陈毅的全部诗词1.《青松》(现代)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梅岭三章》(现代)陈毅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3.《过微山湖》(现代)陈毅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
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4.《赠同志》(现代)陈毅二十年来说是非,一生能系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
5.《车过兴国老营盘》(现代)陈毅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
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
6.《雪夜行军》(现代)陈毅泰山积雪,沂水坚冰。
冲破黑夜,奋迅行军。
杀敌气壮,万众同心。
擒贼擒王,共祝新春。
7.《“七七”五周年感怀》(现代)陈毅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
8.《沁园春和咏雪词》(现代)陈毅两阕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飘。
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如海,怒浪滔滔。
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
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
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
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砌玉浮雕。
9.《赠缅甸友人》(现代)陈毅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
川流拥不息,彼此共甘美。
彼此为进邻,友谊常积累。
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轨。
10.《乘车过雪峰》(现代)陈毅昆仑雪峰送我行,唐古雪峰笑相迎。
唐古雪峰再相送,旭角雪峰又来迎。
七日七夜雪峰伴,不苦风砂乐晶莹。
同人举酒喜相贺,轻车已过最高层。
明日拉萨会亲友,汉藏一家叙别情。
陈毅诗词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
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
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反攻下汀州龙岩1929年6月闽赣路千里,春花笑吐红。
铁军真是铁,一鼓下汀龙。
忆亡1932年秋余妻肖菊英,不幸牺牲,草草送葬,夜来为诗,哀哉。
泉山渺渺汝何之?检点遗篇几首诗。
芳影如生随处在,依稀门角见冰姿。
检点遗篇几首诗,几回读罢几回痴。
人间总比天堂好,宿愿能偿连理枝。
依稀门角见冰姿,影去芳踪我不知。
送葬归来凉月夜,泉山渺渺汝何之。
革命生涯都说好,军前效力死还高。
艰难困苦平常事,丧偶中年泪更滔。
乐安宜黄道中闻捷1933年3月1933年3月,军行乐安、宜黄道中,闻黄陂大捷,敌之第四次“围剿”被粉碎矣,喜赋。
千崖万壑供野宿,羊肠鸟道笑津迷。
半夜松涛动山岳,中天月色照须眉。
工农儿子惯征战,四破铁围奇中奇。
哭阮啸仙、贺昌同志1935年4月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
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
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
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登大庾岭1935年秋1935年秋,时闻何梅塘沽协定。
大庾岭上暮天低,欧亚风云望欲迷。
国贼卖尽一抔土,弥天烽火举红旗。
偷渡梅关1935年冬敌垒穿空雁阵开,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梅关着劫灰。
野营1936年春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
冷食充肠消永昼,禁声扪虱对山花。
微石终能填血海,大军遥祝渡金沙。
长夜无灯凝望眼,包胥心事发初华。
油山埋伏1936年春走石飞沙大地狂,空山夜静忽闻狼。
持枪推枕猛起坐,宛似鏖兵在战场。
赣南游击词一九三六年夏天将晓,队员醒来早。
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
关于陈毅的诗
1、《无题》
春光照眼意如痴,愧我江南统锐师。
豪情廿载今何在?输与红芳不自知。
2、《由宣城泛湖东下》
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
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3、《夜过江阴履国防废垒有作》江阴天堑望无涯,废垒犹存散似沙。
客过风兴敌惶急,军民游击满南华。
4、《佳期》
烛影摇红喜可知,催妆为赋小乔诗。
同心能偿浑疑梦,注目相看不语时。
一笑艰难成往事,共盟奋勉记佳期。
百年一吻叮咛后,明月来窥夜正迟。
5、《偷渡梅关》
敌垒穿空雁阵开,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梅关着劫灰。
6、《野营》
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
冷食充肠消永昼,禁声扪虱对山花。
微石终能填血海,大军遥祝渡金沙。
长夜无灯凝望眼,包胥心事发初华。
7、《油山埋伏》
走石飞沙大地狂,空山夜静忽闻狼。
持枪推枕猛起坐,宛似鏖兵在战场。
8、《雪中野营闻警》
风击悬冰碎万瓶,野营人对雪光横。
遥闻敌垒吹寒角,持枪倚枕到天明。
9、《赠同志》
二十年来是与非,一生系得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10、《反攻下汀州龙岩》
闽赣路千里,春花笑吐红。
铁军真是铁,一鼓下汀龙。
陈毅诗词注解陈毅,字毅之,生于1901年,卒于1972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军事将领和文学家。
他的诗词作品以表达社会情感、抒发个人思想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而著称。
本文将对陈毅的部分诗词进行注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1.《忆秦娥·娥披珠帘寒食里》该诗描绘了秦娥在寒食节时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景。
诗中写道:“娥披珠帘,寒食里。
”描述了秦娥在冷寒的天气中,倍感思乡之情,用“披珠帘”形容秦娥凄凉的心情。
2.《红旗渠》这首诗是陈毅为庆祝红旗渠建成而作。
红旗渠是一项宏伟的农田灌溉工程,陈毅在诗中歌颂了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和对人民的赤诚情怀。
3.《壮歌》该诗写了壮族人民长期以来的艰苦奋斗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陈毅在诗中借壮歌,表达了对人民力量的认同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4.《义勇军进行曲》这首诗是陈毅与聂耳合作创作的军歌,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通过朴实而激昂的歌词和乐曲,歌颂了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激励人们团结一心,共同担负民族复兴的责任。
5.《给我一杆枪》这首抒发战斗士气的军歌,是陈毅为鼓舞士兵斗志而创作的。
词曲简练,激越激昂,表达了坚决向敌人进攻的信念和决心。
6.《七国军》该诗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对敌人的无畏反抗和团结力量。
陈毅用铮铮铁骨的语言,表达了民族气节与民族自豪感。
7.《儿女同心做大事》这首诗鼓舞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实现国家繁荣做出贡献。
陈毅以铿锵有力的语句表达了人民的信念和行动。
通过对陈毅诗词的注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他对个人情感、社会现象和国家命运的关注。
陈毅的诗词作品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团结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毅诗词注解陈毅的诗词作品体现了他的革命生涯和人生写照,凝聚了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品质和文学审美。
以下是对陈毅部分诗词的注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背景:《七七》五周年感怀年代:现代背景:此诗作于“七七事变”五周年之际,陈毅表达了对抗战艰难时期的感慨,以及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注解:“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表明作者对五年抗战中牺牲的英烈表示哀悼,同时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决心。
《过微山湖》年代:现代背景:微山湖是陈毅在长征途中经过的地方,诗中描绘了湖光山色以及革命征途的艰难。
注解:“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形容了微山湖周边山势的险峻和美丽的夜景,反映了革命者在困境中的乐观情怀。
《梅岭三章》年代:现代背景:梅岭是陈毅在长征途中被困的地方,此诗作于他被困期间,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决心。
注解:“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反映了作者面临死亡威胁时的豪迈与无畏,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
《青松》年代:现代背景:此诗以青松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者坚韧不拔、纯洁高洁品质的赞美。
注解:“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通过青松在严酷环境下的挺拔,寓意革命者在压力与困难面前的不屈精神。
《乘车过雪峰》年代:现代背景:此诗作于陈毅在前往西藏途中,经过昆仑山和唐古拉山时的所见所感。
注解:“昆仑雪峰送我行,唐古雪峰笑相迎”通过雪峰的拟人化,表达了作者对高原严酷自然环境的感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雪夜行军》年代:现代背景:此诗作于陈毅在长征途中,描述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行军的艰难与壮烈。
注解:“泰山积雪,沂水坚冰”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行军途中的艰苦和革命战士的英勇顽强。
陈毅的诗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陈毅的诗
1、《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3、《偷渡梅关1935年冬》
敌垒穿空雁阵开,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梅关着劫灰。
4、《野营1936年春》
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
冷食充肠消永昼,禁声扪虱对山花。
微石终能填血海,大军遥祝渡金沙。
长夜无灯凝望眼,包胥心事发初华。
5、《油山埋伏1936年春》
走石飞沙大地狂,空山夜静忽闻狼。
持枪推枕猛起坐,宛似鏖兵在战场。
6、《雪中野营闻警1936年冬》
风击悬冰碎万瓶,野营人对雪光横。
遥闻敌垒吹寒角,持枪倚枕到天明。
7、《赠同志1936年冬》
二十年来是与非,一生系得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8、《无题1936年冬》
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
9、《悼章太炎先生1936年12月》朴学精义辨华夷,转俗成真真向俗。
漫骂天下疯人惯,晚岁缄默恨有余。
10、《元旦校阅》
大纛凌空照万方,将军校阅踏晨霜。
山呼抗战风雷动,立马东南扫镵枪。
11、《元旦公宴》
峨冠博带朋满座,耳热酒酣意气豪。
三年抗战今朝乐,破敌收京赖我曹。
12、《席间谈国共往事》
山河破碎思前事,抗日合作看精诚。
丈夫一怒安天下,横刀跃马取东瀛。
13、《元夜火炬游行》
归来大醉歌元夜,火炬烧天拥万人。
如此军民邦国盛,待看战胜保和平。
14、《答杨芷江先生》
光明黑暗搏神州,抗战年来禾黍秋。
胡马窥江贼投敌,权奸误国我深忧。
吴王老去枚乘在,越国重兴范蠡谋。
耆旧淮南多惠助,飘摇风雨济同舟。
15、《答庞友兰先生》
杖国精神日日新,诗怀坦荡笑谈频。
思医国病求团结,先固初基救众民。
敢以直言参议席,每于吾党寄同情。
莫谓疏狂疑此老,丰姿再现海安身。
16、《淮河对弈1943年春》
围棋花下镇日间,君醉起舞我欲眠。
风动落英香满座,拈花微笑意陶然。
17、《淮河晚眺一九四三年春》
柳岸沙明对夕晖,长天淮水鹜争飞。
云山入眼碧空尽,我欲骑鲸跋浪归。
18、《纵谈1943年春》
不弃葑菲再纵谈,民生国计话艰难。
澄清局势今可见,群彦相看笑冁然。
19、《无题我行访塞北1943年11月》我行访塞北,君留守淮南。
彼此单形影,独自料温寒。
20、《泗宿道中1943年11月》
夜走泗宿道,晨过旧黄河。
古邳解鞍马,煮酒醉颜酡。
半规残月照,铁骑送长征。
百里吠村犬,穿插敌伪惊。
畅游根据地,沿途劳送迎。
相见问安好,老苍惊故人。
21、《过洪泽湖1943年》
扁舟飞跃趁晴空,斜抹湖天夕照红。
夜渡浅沙惊宿鸟,晓行柳岸雪花骢。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