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光能的捕获和利用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30
第三节光能的捕获和利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说出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2)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初步学习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
(3)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
(4)应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了解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2.技能性目标:
(1)通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及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能力。
(2)通过探讨光合作用的氧来源,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具体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理解,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通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作物产量”这一问题,加强对科学、技术、社会(STS)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光能的捕获和利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卞祖华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过程和机理是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过程,包括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及物质、能量的转变问题。
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比较抽象,是理解光合作用实质、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的基础。
所以,《光能的捕获和利用》分3课时进行,本课时为第2课时,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以及相互关系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难点: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
3.教学策略以经典的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为线索,了解科学家探究科学的艰辛历程和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
通过呈现科学史上科学家的一些实验资料,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思考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最终得出光合作用是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综合过程。
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对物理的“能量转换和守衡”定律也不够了解,尤其是光合作用机理所涉及的很多化学反应相当复杂,需要尽量运用浅显的语言、直观的图解、恰当的设问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降低理解这部分知识的难度。
通过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反应的机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品质。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体验科学家探究科学的艰辛历程和探究的一般方法。
2.阐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具体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的过程。
3.说出并阐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与实质。
能力目标掌握科学实验探究的一般原则。
在相关实验背景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归纳、推理、建模等过程,提升科学论证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科学的研究态度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性,关注技术发展推进科学研究,形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四、教学媒体设计PPT课件、希沃教学助手、板书五、教学过程设计引出课题:“万物生长靠太阳”,所有生物每天取食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我们的生活不全依赖着物质还需要有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