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 格式:pptx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31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一、南水北调工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通过调配南方丰富的水资源,为北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用水量。
这一工程对于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保障了当地居民和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2. 促进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 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南水北调工程还能够有效减少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通过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
二、西气东输工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 能源供应稳定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长距离、技术难度最高、投资最多的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之一。
该工程通过将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保障了当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2. 推动经济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提高当地工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 降低环境污染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还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相比于燃煤等传统能源,其排放的污染物要少得多。
因此,通过推广使用天然气,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三、西电东送工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 电力供应稳定西电东送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投资最多的跨省电网建设项目之一。
该工程通过将西部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保障了当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2. 推动经济发展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东部地区电力短缺问题,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提高当地工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 降低环境污染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还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
在“十五”规划期间,我国把重点进行开发建设的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四大工程,称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
“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于2007年8月31日正式开工.(1)南水北调图1①概况:“南水北调”工程形成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相互连接成“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
南水北调东线:扬州江都京杭运河山东天津中线:丹江口水库北京西线:金沙江黄河②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对比分析调水路线东线中线西线可调水量大较大较小源地水质较差较好最好可解决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有利于华北和西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西电东送西电东送就是把西南、西北丰富的能源转化为电能,输送到我国东部沿海工农业发达地区.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是:①北路:把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的坑口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输送到京津唐地区(火电为主);②中路:把以三峡为中心(四川,重庆)的水电向长江三角洲输送;③南路:把西南水电及滇、黔两省的坑口火电(云南,贵州,广西)向珠江三角洲输送(水电为主)。
(3)西气东输工程①概况:指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用管道送往能源短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工程。
西起新疆轮南,东到上海,②意义:A对西部地区: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B对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短缺问题的同时,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③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一线从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到上海.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从中亚进口天然气到广州。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4)青藏铁路①概况:青藏铁路东北起自青海省会西宁,西南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其中从西宁到格尔木的第一期工程。
第二期工程从格尔木至拉萨,二期工程沿线地壳运动活跃,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中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这四大工程,在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中——无论是西部大开发、还是积极财政政策以拉动社会总需求等,都具有重中之重的核心性意义。
一、南水北调工程:北方严重干旱缺水,南方却有许多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
只有南水北调,才能从战略高度将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开发结合起来。
预计到2010年,北京人将喝上汉江水。
这是一个萦绕在中国人心头的梦想。
早在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就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的南水北调的战略构想。
目前涉及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12个专题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专家验收经过专家长期、科学的论证,南水北调工程分西线、东线、中线三条调水方案。
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三江营江面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东平附近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天津;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过河南、河北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连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总调水量将达到380至480亿立方米,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在我国北方增加一条黄河,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是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一次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这项工程完工后,它将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相连相通,统一互用,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格局。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在北方再造一条黄河,将从根本上扭转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被动局面。
调水更应节水。
南水北调节水问题十分重要。
首先要增强全民节水意识,要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全面推行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资源跨区域调配》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
2、掌握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3、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
4、培养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
(2)我国主要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线路和影响。
2、难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区域发展的综合影响分析。
(2)如何协调资源跨区域调配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和环境问题。
三、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初步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相关知识。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案例,交流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3、案例分析:以我国具体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例,深入探究其原因、线路和影响。
四、学习内容(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背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定义资源跨区域调配是指将资源从一个地区调配到另一个地区,以满足不同地区对资源的需求。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1)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我国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水资源南多北少,能源资源西多东少等。
(2)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资源的需求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而资源相对匮乏;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低。
(二)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南水北调工程(1)工程线路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2)工程意义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资料总结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是我国21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工程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配合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非常丰富。
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都是因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少,供过于求;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供不应求。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区域的影响(一)西气东输1. 路线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管道——上海2.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在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上有所不同,列表分析如下: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区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长江的年径流量大,南水北调的调水量有限,从总体来看,调水对长江的影响很小,但从局部讲,调水对调出区(即水源区)有一定影响。
应该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东线调水区的影响如下表所示:(三)西电东送1. 线路北线:山西、内蒙古、黄河上游——火电、水电——华北(京津唐)中线:三峡、长江上游——水电——华东(沪宁杭)南线:珠江上中游、贵族、云南——水电、火电——华南(珠三角)2.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的影响将西部的能源资源转化成电能,推动西部电力工业的发展;能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2)对东部的影响缓解东部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黄厂中学高二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并称为我国21世纪的“四大工程”。
据此回答23~24题。
23.“四大工程”中属于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是()A.南水北调、西电东送B.西电东送、青藏铁路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青藏铁路24.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等基础建设必须先行。
这主要是因为铁路建设()A.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B.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C.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D.投资回报较高,实现持续发展参考答案:D C2. 读2001~200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图,回答22~23题。
22.有关于2001~2005年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2004~2005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②2004~2005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③总体上天然气生产量增速较快④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有关2001~2005年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始终供大于求 B.始终供不应求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 D.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参考答案:A D3. 澳大利亚矿藏丰富,铁、煤等储量及开采量居世界前列、但澳大利亚钢铁工业规模小、生产能力较低。
钢铁工业集中分布于纽卡斯尔等东部沿海地区。
钢铁工业需要劳动力较多,消耗水量较大,回答3-4题。
3. 澳大利亚钢铁工业欠发达的原因有A. 澳大利亚炼钢技术水平低B. 澳大利亚劳动力充足,但水资源短缺C. 澳大利亚主要地广大人稀,钢材消费能力有限D. 澳大利亚现在主要发展服务业,所以不需要钢铁工业4. 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的原因是A. 澳大利亚地势起伏较大,铁路修建困难B. 澳大利亚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且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在距海较近的地区C. 澳大利亚中西部农业发达,人们大多在农场工作,不需要出行太远D.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铁路运输能力低参考答案:CB4. 近几年,广东在珠江口附近海域沉置大量废弃船只,主要原因是()A.阻止渔船在该海域捕鱼B.为该海域走私船只设置障碍C.防止捕鱼船拉网作业D.为鱼类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参考答案:5. 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4~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