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美术理论
- 格式:pdf
- 大小:503.99 KB
- 文档页数:11
中央美术学院考研资料分享2000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美术理论一、填空(共10空,每空1分)1.1750年,______国人_______建立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美学”(Aesthetica),该词的原意为_______。
2.马克思在_______一书中提出了“美的规律”的学说,他还提出,人通过生产劳动实践,使自然成为_______。
3.撰写《艺术与视知觉》一书的作者是_______,他提出了_______学说,这种学说属于_______心理学流派。
4.1985年7期《江苏画刊》发表了_______的《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一文,提出_______的论题。
二、选择(共10分,每题2分)1.提出“艺术起源于游戏”学说的理论家是:A.黑格尔B.斯宾塞C.席勒与和黑格尔D.席勒与斯宾塞2.“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段话的作者是:A.温克尔曼B.沃尔夫林C.谢林D.马克思3.石涛提出了:A.“吾与吾周旋久,宁作我”B.“我之为我,自有我在”C.“情之所钟,正在吾辈”D.“无法而法,乃为至法”4.《拉奥孔》的作者是:A.拉辛B.来辛C.康德D.叔本华5.“以美育代宗教说”的作者是:A.鲁迅B.王国维C.蔡元培D.徐悲鸿三、判断对错(共10分,每题2分)1.“形象思维”的原意并不是指用形象来思维。
()2.“美术”(美的艺术)最早包括“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和诗歌。
五种门类艺术。
()3.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艺术的灵感说。
()4.孔子的“里仁为美”指的是要以内心仁慈为美。
()5.克乃父·贝尔在19世纪末提出艺术乃“有意味的形式”的观点。
()四、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1.理解的循环2.优美与崇高3.美术世界4.格调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1.有一种看法认为,美术作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另一种看法则认为,美术作品“越是世界的,才越是民族的”。
请根据美术史的事实分析这两种看法的理由,并陈述自己的看法。
考研美术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A. 毕加索B. 达芬奇C. 米开朗基罗D. 梵高答案:A2. “印象派”这一名称源自哪位画家的作品?A. 莫奈B. 雷诺阿C. 塞尚D. 德加答案:A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达芬奇的代表作?A. 《最后的晚餐》B. 《蒙娜丽莎》C. 《大卫》D. 《维特鲁威人》答案:C4.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A. 马蒂斯B. 毕加索C. 梵高D. 塞尚5. “立体主义”这一艺术流派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两位艺术家?A. 毕加索和马蒂斯B. 毕加索和布拉克C. 梵高和高更D. 塞尚和雷诺阿答案:B6. 以下哪部作品是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A. 《大卫》B. 《维纳斯的诞生》C. 《胜利女神》D. 《思想者》答案:A7. “文艺复兴”一词的原意是?A. 新生B. 再生C. 复兴D. 重生答案:C8.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A. 达利B. 毕加索C. 马蒂斯D. 梵高答案:A9. “抽象表现主义”这一艺术流派起源于哪个国家?B. 意大利C. 美国D. 德国答案:C10. “波普艺术”这一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是以下哪位?A. 沃霍尔B. 达利C. 毕加索D. 马蒂斯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是________。
答案:《睡莲》2.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一幅________壁画。
答案:湿壁画3.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是一尊________雕塑。
答案:大理石4. 梵高的《星夜》是一幅________画。
答案:油画5.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一幅________画。
答案:壁画6. 塞尚的《圣维克多山》是一幅________画。
答案:油画7. 马蒂斯的《舞蹈》是一幅________画。
答案:油画8. 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是一幅________画。
答案:油画9. 波洛克的《滴画》是一幅________画。
美术考研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梵高D. 毕加索2. 中国传统绘画中,“工笔”与“写意”分别指的是什么?A. 精细描绘与抽象表现B. 抽象表现与精细描绘C. 绘画技巧与绘画风格D. 绘画风格与绘画技巧3. 以下哪个选项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A. 重线条,轻色彩B. 重色彩,轻线条C. 重光影,轻色彩D. 重光影,轻线条4. 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是哪位艺术家?A. 保罗·塞尚B. 保罗·高更C. 保罗·克利D. 保罗·德拉罗什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A. 篆书B. 隶书C. 草书D. 行书E. 印刷体6.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立体主义的创始人之一?A. 马塞尔·杜尚B. 亨利·马蒂斯C. 巴勃罗·毕加索D. 乔治·布拉克7. 中国画的“六法”中,哪一项是指“传神”?A. 气韵生动B. 骨法用笔C. 应物象形D. 随类赋彩8. 下列哪项是抽象表现主义的特点?A. 强调形象的具象性B. 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C. 强调社会现实的反映D. 强调艺术的实用性9. 以下哪位艺术家以超现实主义风格著称?A. 萨尔瓦多·达利B. 爱德华·马奈C. 亨利·卢梭D. 约翰·康斯特布尔10.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出自哪位画家的言论?A. 顾恺之B. 赵孟頫C. 石涛D. 郑板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________。
12.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________被誉为“绘画之父”。
13. 中国传统绘画中,________是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
14. 印象派的命名来源于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________》。
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美术理论一、填空(共10空,每空1分)1.最早提出“逸品”观念的是_____代书画史论家_______。
2.二十世纪初提倡“美术革命”的代表人物除康有为外,还有_______和_______。
3.表现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_______和英国的_______。
4. _______在_______一书中提出了“艺术生产”的学说。
5.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提出了_______和_______的艺术观。
二、选择(共5题,每题2分)1.孔子的“绘事后素”意为:A.绘画之事在素描之后B. 绘画之事在绢素之上展开C.绘画的最后完成在于素功D.其他2.“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作者是:A.张大千B.潘天寿C.黄宾虹D.其他3.马克思的“人化的自然”学说是他在哪部著作中提出来的:A.《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B.《资本论》C.《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其他4.“隐含的读者”观是由以下哪位理论家提出的:A.伽达默尔B.伊瑟尔C.茵加登D.姚斯5.“浪漫主义”一词的本意是指:A.感情奔放B.优美的风景C.传奇色彩D.其他三、判断(共5题,每题2分)1.十八世纪时,“美术”一词的含义除包括绘画、雕塑之外,还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门类艺术在内。
( )2.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与真理隔了三层”的学说。
( )3.“理解的循环”是说人对于一件作品的理解是不可能的。
( )4.齐白石的艺术观“在似与不似之间”体现了中国道家的美学观。
( )5.蒙德里安撰写了《论艺术的精神》一书。
( )四、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1.完形2.以形写神3.解衣盘礴4.时代精神5.互文性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1.请阐述西方“模仿”学说的理论脉络并陈述自己的看法。
2.关于美术作品的接受有两种主要的看法:一种认为接受者可以把握作者创作的原意,做到“知人论世”;一种认为作者死亡,“诗无达诂”。
1,原始美术包括三个时期:奥瑞纳时期,梭鲁特时期、马格德林时期2,金字塔在古埃及是作为陵墓而建造的3,雅典卫城的建筑和大部分雕刻都是出自著名的艺术家菲迪亚斯之手4,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5,法国印象派的名字是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而得名二,选择(2 10)1,吉库拉塔属于——时期的建筑形式BA古埃及B苏美尔阿卡德C亚述D古希腊2,埃尔.格列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DA法国B尼德兰C希腊D西班牙3,法国画家米勒是19世纪——画派的画家DA古典主义B新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4,印象主义是1874---1886年一共举行——次展览DA5 B6 C7 D85,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产生于——年BA1904 B1905 C1907 D1912三,判断(4 20)1,油画技术最早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2,最早的美术学院是波伦亚美术学院创建于16世纪末对3,凡戴克是17世纪荷兰的著名画家错15世纪尼德兰4,借里柯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5,列宾的艺术活动代表了巡回画派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四,名词解释(5 20)多利亚式多利安式没有柱基,柱身粗壮,由上往下逐渐缩小。
中间略为鼓出,显示出承受压力时的坚忍,挺拔,严峻的气氛。
柱头简单,有方形柱冠和圆盘组成。
柱身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
哥特式波德格涅亚未来主义一,论述1,以鲁本斯和伦勃朗的艺术为例分析佛兰德斯与荷兰画派的区别2,分析表现主义产生的原因及特点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外国美术史考研题库 2010-08-26 13:25:18 阅读12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填空(1 10)1,中石器时代的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
2,卡纳克阿蒙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著名建筑。
3,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是献给雅典娜女神的神庙。
4,《尼奥贝群像》是雅典晚期史珂珀斯的作品的摹制品。
美术考研理论真题答案美术考研理论真题答案通常包括了对艺术史、艺术理论、美学原理、艺术批评等方面的知识考核。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真题答案示例:艺术史部分:1. 问题:请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古典艺术的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艺术家们追求自然、真实和和谐,强调人体解剖学和透视法的精确运用,以及光影效果的运用,创造出了立体、生动、具有空间感的作品。
2. 问题: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有何不同?答案:印象派强调光线和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追求瞬间感觉和视觉印象,而不太注重物体的轮廓和细节。
后印象派则在印象派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形式、结构和色彩的主观表达,不再局限于对自然光色的描绘,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表达。
艺术理论部分:1. 问题:什么是形式主义?答案:形式主义是一种艺术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形式和结构,而非内容或主题。
形式主义者认为艺术应该追求纯粹性和自律性,即艺术作品应该独立于现实世界,只关注其内在的形式美。
2. 问题:简述抽象表现主义的特点。
答案:抽象表现主义是一种20世纪中叶的艺术运动,其特点是强调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不拘泥于具象形象,而是通过色彩、线条、形状和笔触的自由运用来传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这种艺术形式往往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即兴性。
美学原理部分:1. 问题:美学中的“审美距离”是什么概念?答案:“审美距离”是指在审美活动中,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和情感距离,以便能够客观地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这种距离有助于避免个人情感的过度投入,从而更理性地评价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
2. 问题:简述康德的美学理论。
答案:康德在其美学理论中提出了“纯粹美”的概念,认为美是一种不涉及个人利益和目的的纯粹感觉。
他强调审美判断是主观的,但具有普遍性,即每个人在面对美的事物时,都会产生相似的审美感受。
艺术批评部分:1. 问题:艺术批评的功能是什么?答案: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包括对艺术作品的解读、评价和指导。
20XX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美术理论试题(非美术史论专业)中央美术学院20XX年美术理论考题一. 填空题1.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中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是_______。
2. 商代青铜器上的主要纹样是_______。
3. 《伯远帖》的作者是______。
4. “秀骨清像”样式的创造者是南朝画家______。
5. 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______。
6. 古希腊古风时期的瓶画先后出现了三种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世界最著名的拜占庭镶嵌画一边是《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另一边是_______。
8. 对英国绘画产生影响的两位外国画家,16世纪德国_______,17世纪佛兰德斯_______。
9. 1824年德拉克罗瓦展出的作品________标志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10. 20世纪早期俄罗斯先锋艺术出现了两种主要思潮,即以艺术家_______为代表的至上主义和以艺术家塔特林为代表的构成主义。
二. 判断题1. 山东长清堂(幽)石祠为西汉画像石祠。
2. 19世纪30~70年代法国风景画家柯罗、卢梭等人经常聚集在枫丹白露森林作画,因此,美术史上他们被称为“枫丹白露派”。
3. 唐代的王维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观。
4. 认为美的本质与理念有关的美学家有柏拉图、黑格尔。
三. 名词解释1. 吴门四家2. 抽象表现主义3. 异质同构4. 形式美四. 论述1. 简述五代山水画的画貌与成就。
2. 试述后印象主义的概念、代表画家的艺术风格及对20世纪艺术的影响。
3. 试论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2010年中国美术史四、名词解释:1、张家样2、湖州竹派3、颠张狂素4、布达拉宫五、简答:1.举出一件中国古代文人雅集题材的作品并梳理此类题材的发展线索,结合具体作品阐释此类题材出现的原因、表现方式。
2.举例说明宋代宫廷绘画的社会基础、主题内容和风格特点。
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2009年中国美术史一、填空(1X10分)1、《图画见闻志》的作者是()。
2、山西大同北魏()墓出土的漆画屏风上绘有列女、孝子画像,有的内容和风格与传世的《女史箴图》接近。
3、在秦汉时期,许多宫殿、墓地和祠庙的门道两侧,有一种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称作()。
4、清初南京画家程正揆与()并称“金陵二谿”。
5、杜甫诗句“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中的“薛公”,指唐代画家()。
6、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的()壁画是辽墓壁画的重要代表作品。
7、在大汶口文化薄胎黑陶的基础上,山东()文化中出现了胎体只有1至2毫米厚的“蛋壳陶”,代表了史前时期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
8、战国时期,屈原写下了著名的《》。
根据汉人王逸的解释,这是屈原遭放逐之后,见到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中的壁画,“何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
9、明末上海官宦家族的()工艺是闺阁绣的代表。
10、1904年成立的()是迄今为止我国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民间学术团体。
二、选择(2X5分)1、《昭陵六骏》的作者是:A、赵霖B、赵孟頫C、李公麟D、任仁发2、东汉()书的用笔有“蚕头燕尾”之说。
A、篆B、楷C、隶D、行3、南北响堂山石窟是()皇室开凿的石窟。
A、北魏B、北齐C、北周D、北宋4、以下哪项瓷器装饰工艺不是明清时期创造的?A、青花B、五彩C、粉彩D、珐琅彩5、以下哪处雕塑作品不属于宋代?A、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彩塑B、山西平遥双林寺罗汉彩塑C、江苏甪直保圣寺罗汉彩塑D、山西晋祠圣母殿侍女彩塑三、判断(4X5分)1、汉代统治者在各方面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修文偃武,无为而治,所以在近来发掘的汉景帝阳陵中,只发现了一些比秦俑体量大大缩小的裸体陶佣,而不见兵佣。
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美术理论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集体无意识”是由瑞士理学家________提出来的。
2.德国美学家席勒关于审美教育的美学著作是__________。
3.元代文人画家倪瓒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________耳。
4.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__________,以色貌色。
”5.把艺术定义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的美学家是____________。
6.《为什么写作》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萨特。
7.明代王履提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________”的创作思想。
8.提出“一画论”的画家是清代的________。
9.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了“纯粹美”相对立的概念“________”。
10.撰写《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_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在西方艺术理论史上最早提出用“艺术世界”概念解释艺术的是:A.康德B.黑格尔C.丹托D.克罗齐E.沃尔夫林2.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形神”观的年代可追溯到:A.18000年前B.先秦C汉代D.魏晋E.唐代3.把“境”分为“实境、真境、神境”三种类型的作者是:A.王国维B.苏东坡C.唐志契D.笪重光E.李日华4.在西方美学史上,被成为美学之父的是:A.笛卡尔B.培根C黑格尔D.鲍姆嘉通E.克罗齐5.现代主义艺术家康定斯基的理论著作为:A.《艺术论》B.《论艺术的精神》C.《美学三讲》D.《走向更新的拉奥孔》E.《艺术问题》三、判断(每题4分,共20分)1.贝尔和弗莱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是建立在印象派的艺术实践基础上的。
()2.姚最在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前提出了“心思造化”的主张。
()3.鲁迅提出了“以美育带宗教”的美育思想。
()4.哲学家柏格森用“绵延”的概念来解释艺术的特征。
()5.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是一本用图象学阐释艺术风格的著作。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人化的自然2.气韵生动3.搜尽奇峰打草稿4.艺术媒介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在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中,对艺术家在艺术本质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有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在艺术的本质中,艺术家占据重要地位,另一种则持完全不同的立场。
请你举例说出两种对立的观点的艺术理论或美学流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并对你赞同的观点给予进一步论述。
2试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阐述“意识形态“在美术中的表现方式。
04美术理论参考答案一、填空1.荣格2.《审美教育书简》3.寥以自娱4.以形写形5.苏珊·朗格6.法7.华山8.石涛9.相对美10.冈布里希二、选择1.C2.A3.D4.D5.B三、判断1.×后印象派2.×心师造化3.×蔡元培提出的 4.√ 5.√四、名词解释1.“人化的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观点,即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使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掌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
“人化的自然”实际上指的是人与现实建立审美关系的条件,是人之所以能够认识美和欣赏美的条件,并不是指美本身。
实践是认识的条件,并是认识的客观内容。
美不等于审美,审美涉及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美则是审美客体的客观属性。
正是由于生产实践活动,由于“人化的自然”,人才能与现实建立起审美关系,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对象为审美关系中的客体对象;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也才会越来越有能力认识对象的美,并且能够发挥主观审美意识的能动作用改造对象并创造出新的审美对象。
2.“气韵生动”是南朝齐梁时期重要的艺术批评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法,也是中国绘画理论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命题。
“气”和“韵”都是富于中国传统多义性和涵盖性的概念。
“气”是秦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六朝时,思想家大都继承了气是天地万物之本源的思想。
“韵”是六朝时期常用的概念,原指韵律,与“风韵”、“性韵“连用,指含有审美意义的特定气质。
“生动”二字在唐代以来一直作为对“气韵”的形容而受到忽略,,但是“气韵生动”作为绘画“六法”在南朝提出时,最为重要的是“生动”而非“气韵”。
“气韵生动”在历代也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其所表现出的美学意义始终是不容低估的,其着眼点涉及宇宙观、人生观、艺术本体观念、形式自律等问题,体现了中国艺术中传统的美学特征。
它要求艺术既深入物象的本质、内在的规律,同时又以一种宏观的把握,情思的感悟去捕捉画面自身生命力的律动。
3.“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著作《画语录·山川章》中提出的,它是中国绘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搜尽奇峰打草稿”首先明确了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从事大量、艰苦、认真和深入的艺术实践,全面了解他所要表现的对象的各个方面的形态。
“尽”即是要尽其所能。
其次,“搜尽奇峰打草稿”也是一个物我交融的创作过程,要求艺术家不能机械动机摹拟自然形态,即使付出大量的努力也不可能立即创作出好的作品,这些只是“草稿”,需要经过升华,才能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
郑板桥曾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一段论述,跟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阐释了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
4.“艺术媒介”是美国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提出的。
他继承了贝尔和弗莱的艺术本体论思想,但他对艺术本质的阐释已经转到了艺术媒介的物质实在方面,提出了“艺术是媒介”的现代主义命题。
他认为现代艺术的本质依赖于它所传达的媒介手段的“客观实在的本质”的能力,媒介手段方法的经久不变正好含有艺术的自我证明,艺术批评必须通过分析媒介被获得的方法来表达艺术的本质,从而阐释艺术自身。
格林伯格所说的“媒介”即物质性的颜色、线条和平面等,它们的特性决定着艺术的本质。
格林伯格对艺术本质的阐释深入到了绘画的物质媒介本身审美特性的层面,其理论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以来的现代主义美术发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但提倡艺术完全自由和非意识形态化,反对艺术“主题”,反对客观现实的再现等主张,割断了艺术与现实的一切联系,否定了主体的精神创造,也就取消了艺术本身。
因此,“媒介说”既不可能解释传统美术,也不能真正揭示现代美术的本质。
才思教育部分资料分享,更多资料请联系我们中央美术学院考研经验分享【才思教育汇总】第一,真题的使用真题很值得研究,应该是人手一份的,因为美院出题“中规中矩”,每年的题型大致不变,有小部分重题,甚至有规律可循,更关键的是真题可以为我们指明复习方向,避免跑偏。
建议各位考生看书前就买真题看,这样对考试形式和容易考的地方有一些感觉,这样不至于对真题有陌生感。
究竟有哪些“规律”呢?首先,题型每年差不多,那么我们就要看分值了。
中美史判断题是个难点,经常是4分。
一个对号叉号下去就相当于4个填空做错了。
判断题可能在年代、作者名字、作品名称上设点,这是仁慈的,在年号、名号、时间、数字上设题真是不好办啊。
填空基本都是从书中摘出的句子,喜欢出“最xxxx的”之类的,有难有易,无法捉摸。
大题很明显啊,喜欢考“题材”,不赘述。
从真题中还可以看出外美史的考试范围比较小,大多都是著名的作品。
大家可以亲自做一下外美和概论的论述题,很明显,里面有出现过重题。
第二,中美史的复习中国美术史的考试特点就一个字:细。
细到只有想不到没有考不到,所以单独说一下。
因此中美史复习说简单就是无所不看,说难就是看的太多记不住。
另外大家不能把重点放在绘画部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民间美术、书法各方面都要照顾到。
今年的论述题是“请结合美术作品…………”,而不是“结合绘画作品……”。
近两年绘画部分的考点比往年逐渐缩小。
近代部分大家也不能忽视,近三年每年都有一个近代人物的名词解释,基础题中还会涉及到两个左右。
就像上文提到的,美术史一定要要融会贯通,任意出一个角度自己都可以穿成一条线,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记忆以后也可以尝试自己提出一些角度总结,目的就是加强记忆,加强理解,触类旁通。
第三,名词解释和大题的答题方法名词解释是很好的题啊!把名词解释背过了连起来就差不多是大题了。
答的时候无非就是那些,什么人(作品),什么时候,做了什么(画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有何影响。
我认为“为什么会这样”很重要,也就是社会背景。
是什么社会状况导致艺术家形成了某种思想或风格,艺术家和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意义是重要的。
大量堆砌华丽辞藻不可取,我们不比谁的文笔最好。
“有何影响”可以说对社会的影响、对艺术界、对后辈、对画派的影响等等。
写大题时要有“发散的思维”。
一般考题材,可能要列举好几件作品。
不同年代的、不同门类的都可以列举。
这就需要脑子里有清晰地线路,同上所说。
也要求我们熟悉每幅画画的是什么。
思路要打得开,想得多、想的全。
比如一副《文姬归汉图》可以是女性题材、可以是战争题材、可以是边塞题材、也可以是家的题材……还是的,社会背景是关键。
同一个题材在不同年代出现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色,为什么会这样?不同时期的社会有何不同?人们如何评价?这些都可以写,也不至于写不够字数。
说到字数,名词解释得三五百吧,论述得一千以上吧,不知道是不是多多益善。
不过我中美史一共写了11页答题纸。
写到手抽筋。
因为理科生嘛,以前从没答过这么多字,现在后悔考前没有练练笔,到考场上有话写不完可就吃亏喽,这也是一个比耐力的过程。
第四,关于拓展知识与课本建议大家复习时以课本为主,考试不会超出课本,但是拓展知识可以为我们在论述题中加分。
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还是先看课本,学累了就看看视频。
有很多纪录片是可以看的,一搜一大片,对拓展思维很有帮助,有机会听听美院老师讲课就更好了。
《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应该是最著名的一本拓展书目了吧。
不需要全看,重点看了一下每个年代的概述,也就是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和艺术特色,的确很有帮助,可以升华知识!不过书也不是答案,中美史和外美史也可以有自己见解。
总之,课本是基本知识来源。
第五,几个小方法有几个自己用的顺手的小方法与大家分享,因人而异。
第一是关于做题。
以前学理科基本上是题海战术,我们专业课没有练习题可以看,还真有点不适应。
看没看进去背没背过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呢?自己出题!看书时把重点句子抄在本子上做成填真心实意考美院的小同学,可以联系才思教育,资料很齐全,而且有专业课老师辅导,很有帮助。
第二个是关于背单词的方法。
我手机上下了有道词典,把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加入单词本,每天早上看着英文想中文。
速度很快,一秒一个,想不起来直接看中文,passs。
软件会按照记忆曲线重复。
每天坚持看一会。
这样阅读中遇到生词就不会陌生,我觉得应试还是挺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