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internet基础知识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
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internet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Internet网络起源Internet是在美国早期的军用计算机网ARPANET(阿帕网)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
Internet的起源主要可分为一下几个阶段。
1、Internet的雏形阶段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
当时建立这个网络的目的是出于军事需要,计划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当网络中的一部分被破坏时,其余网络部分会很快建立起新的联系。
人们普遍认为这就是Internet的雏形。
2、Internet的发展阶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在1985开始建立计算机网络NSFNET。
NSF规划建立了1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及国家教育科研网,用于支持科研和教育的全国性规模的NSFNET,并以此作为基础,实现同其他网络的连接。
NSFNET成为Internet上主要用于科研和教育的主干部分,代替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9年MILNET(由ARPANET分离出来)实现和NSFNET连接后,就开始采用Internet这个名称。
自此以后,其他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相继并入Internet,ARPANET就宣告解散了。
3、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商业机构开始进入Internet,使Internet开始了商业化的新进程,成为Internet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995年,NSFNET停止运作,Internet已彻底商业化了。
Internet网络原理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
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
一、因特网概述因特网(Internet),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全球各级网络互相连接而成,已经成为全球通信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特网的核心是一些遍布全球的高速通信线路和连通这些线路的路由器与交换机。
因特网的特点是分布式、开放架构,以及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二、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早期的ARPANET、TCP/IP协议的开发、商业化的因特网和现代的超级信息高速公路网络。
1. 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所资助的大型科研项目,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西岸诞生。
2. TCP/IP是因特网发展的标志性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国防部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资助在美国研发出来的。
3. 商业化的因特网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此时ARPANET已正式关闭。
其后出现了域名系统(DNS),让设备能够使用更方便的域名而不是直接IP地址来建立连接,因特网标准化技术也频繁出现。
4. 随着开源软件运动的兴起,因特网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三、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是由一系列网络连接而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和访问部分。
1. 边缘部分是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包括用户端设备和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2. 核心部分是连接边缘部分的高速光纤线路和路由器。
3. 访问部分是用户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包括ADSL、光纤、4G/5G等方式。
四、因特网的协议因特网主要采用的是TCP/IP协议。
该协议包括了TCP、IP、UDP、ICMP等多种子协议,是因特网的基础。
1. IP协议用于互联网中的数据包传输。
2. TCP协议用于在传输层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 UDP协议在传输层也提供了数据传输服务,但是不提供可靠性。
4. HTTP、FTP、SMTP、POP3等协议则是应用层的协议,主要用于实现网络应用程序。
因特网由于其开放性和分布式特点,面临着多种安全问题。
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信息泄露、非法监控、网络犯罪等。
第1章Internet基础1.1Internet的基本概念组成网络的必要条件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组成网络的必要条件:⑴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才能构成网络。
⑵必须要具备一条信息传输通道和相应的信息传输设备,即信息传输介质。
在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卫星信道等。
⑶计算机之间要互相交换信息,就必须要理解对方传递过来的信息。
也就是说,两台计算机之间需要按某种约定才能互相通信,这就是协议。
Internet的定义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中文名称为“国际互连网”、“因特网”、“网际网”或“信息高速公路”等,全称为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
它是由成千上万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计算机网络通过网络设备互连在一起所组成的覆盖世界范围的、开放的全球性网络。
简言之,它是专指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Internet,中文译名因特网,现有名和曾有名国际互联网,互联网,全球互联网,英特网、交互网,国际电脑网络,国际计算机互联网。
现专指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它由美国阿帕网(ARPAnet>发展而成,主要采用TCP/IP协议。
internet,中文译名互联网,曾有名有“互联网”、“网际网”、“网间网”。
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一个网络,它是在功能和逻辑上组成的一个大型网络。
因特网并不是全球唯一的互联网络例如在欧洲,跨国的互联网络就有“欧盟网”<Euronet),“欧洲学术与研究网”<EARN),“欧洲信息网”<EIN),在美国还有“国际学术网”<BITNET),世界范围的还有“飞多网”<全球性的BBS系统)等。
其实世界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网络,并不仅限于我们所认识的Internet,例如各银行间有自己的财政系网络;航空业也有自己互通讯息的网络;军事单位有战管的网络;先进的欧美国家,一直都有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开发,这些也都是一个一个的网络。
Internet基础知识简介1.Internet发展概述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Internet的原意为互联的网络,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网,该网是美国国防部为使在地域上相互分离的军事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能够共享数据而建立的。
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NSFNET网,并与ARPANET网合并,Internet才真正发展起来。
现在NSFNET网已经连接了美国上百万台计算机,成为Internet的重要组成部分。
Internet的名称就是从那时开始使用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Internet已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超大规模的网际网络。
我国于1994年4月正式接入Internet,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化工大学为了发展国际科研合作而开通了到美国的Internet专线。
此后短短几年,Internet就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
10.1.2了解TCP/IP协议在所有接入Internet的局域网、城域网或个人计算机中,可能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都不尽相同,那么如何将他们有机的组织在一起,以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呢?这就需要有一个网络协议,Internet的网络协议就是TCP/IP协议。
TCP/IP协议实际上是Internet所使用的一组协议集的统称,TCP/IP协议是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协议,该协议具有较好的网络管理功能。
TCP (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被称之为传输控制协议,是信息在网络中正确传输的重要保证,具有解决数据报丢失、损坏、重复等异常情况的能力;IP(InternetProtocol)被称之为网际协议,该协议负责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
TCP/IP协议使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其原理是将信息分为若干个不超过规定大小的信息包来进行传送。
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网络资源,防止单个用户长时间占用网络线路,另一方面可以在传输出错时只传送出错的信息包,而不必重新传送所有的信息。
Internet基础
Internet即国际计算机互联网,又叫国际计算机信息资源网,它是位于世界各地并且彼此相互通信的一个大型计算机网络,Internet网络采用的协议是TCP/IP。
有如下特点:采用TCP/IP协议,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采用路由器作为网络互联设备。
起源于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建立的一个实验性的网络ARPANET。
因特网主要组成部分:通信线路,路由器,客户机和服务器,信息资源。
Internet 具有分级的网络结构:一般可分为三层,最下面一层为校园网和企业网,中间为地区网络,最上一层为全国骨干网。
主要功能:信息传播,通信联络,资料检索,专题讨论。
主要服务:WWW服务,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新闻组NewsGroup,电子布告栏(BBS)Gopher搜索,文件搜寻。
TCP/IP是Internet使用的基本通信协议,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TCP/IP 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TCP/IP协议遵守四层的模型概念: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和网络接口层。
其中互联层包括的互联协议有网际协议IP,地址解析协议ARP,网际控制消息协议ICMP,互联组管理协议IGMP。
传输层包括的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协议)。
应用层包括的协议:Telnet 远程登录,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SNMP.地址解析协议(ARP):用于获得在统一物理网络中的主机的硬件地址,地址解析就是将主机IP地址映射为硬件地址的过程。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实现MAC 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
IP是网络互联协议的简称。
I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尽力发送的服务。
IP协议主要就是负责在主机地址间寻址并为数据包设定路由。
ICMP是一个差错报告协议,它能检测出并报告一些基本的差错,在一定程度上给出出错原因。
ICMP报文可分为以下三类:差错报告报文,控制报文,请求/应答报文。
IGMP提供一种动态参与和离开多点传送组的方法。
IGMP与ICMP都是使用IP服务的逻辑高层协议。
TCP是传输层协议,实现端到端通信。
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传送服务。
TCP对话通过三次握手来初始化。
TCP采用滑动窗口机制,来实现流量控制。
TCP/UDP中引入了端口的概念来标识传输层协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接口。
可以简单地认为在本地主机中,一个应用程序对应着唯一的一个端口号和IP地址。
IP地址和端口号和起来构成一个套接字,通信双方的一对套接字在全网范
围内唯一标识一个连接。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应用程序之间传送少量数据的应用软件。
与IP协议相比,UDP增加两方面的内容:端口的概念以及检验和。
UDP协议用不同的协议端口来代表不同的应用程序。
IP地址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地址长32比特,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将IP地址分为A,B,C三大类,以及D,E两类特殊地址IP地址,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最高位为0,共128个子网,每个子网内有1600万台主机。
B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前两位是10,共16384个子网,C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前三位是110,共200万个子网,D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前四位为1110,特殊的IP地址,用于与网络上多台主机同时进行通信的地址,E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前5位:11110,特殊IP地址,暂保留,以备将来使用。
掩码是一个与IP地址对应的32位数字,通过子网掩码可以吧IP地址再分为两部分:子网号和主机号。
域名地址是一定意思的字符串来标识主机地址,IP与域名地址相对应,而且保持全网统一。
域名地址的定义采用了层次结构型的结构,名字从左向右构造,表示的范围从小到大。
Internet接入方法主要有:PSTN拨号接入及ISDN接入方式,ADSL接入,Frame Relay帧中继,X。
25分组交换,ATM异步传输模式,接入网新秀:利用CATV机顶盒,接入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