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物节律周期表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人体生物节律人体生物节律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
由于它具有准确的时间性,因此,也称之为人体生物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人会觉得自己的体力、情绪或智力一时很好,一时又很环,人从他诞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终结,其自身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存在着由强至弱、由弱至强的周期性起伏变化。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生物节律,或生物节奏、生命节律等。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物体内存在着生物钟,它自动地调节和控制着人的行为和活动。
目录发现周期1. 周期日2. 高潮期3. 临界日4. 低潮期因素意义测算1. 公式2. 说明3. 代入公式区别调整生产利用1. 如何合理应用生物节律2. 工作学习的应用3. 体育训练的应用4. 婚姻家庭的应用5. 医学的应用展开发现周期1. 周期日2. 高潮期3. 临界日4. 低潮期因素意义测算1. 公式2. 说明3. 代入公式区别调整生产利用1. 如何合理应用生物节律2. 工作学习的应用3. 体育训练的应用4. 婚姻家庭的应用5. 医学的应用展开简介人体生物节律一词,代表人体内的生理——生物循环。
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循环。
科学家对人体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体力循环周期为 23天,情绪循环周期为28天,智力循环周期为33天。
这三个近似月周期的循环,统称为生物节律,在每一周期内有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日和临界期。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认为,这些循环从人出生的那时刻开始,就分别按各自的周期循环变化,首先进入高潮期,然后经过临界日变换为低潮期,按正弦曲线的规律持续不断地变化,一直到生命结束为止。
当这些循环处于高潮期,人们的行为处于最佳状态,体力旺盛,情绪高昂、智力开阔;当循环处于低潮期,体力衰减,耐力下降,情绪低落、心神不宁,反应迟钝,智力抑制,工作效率低。
特别是临界期,体内生理变化剧烈,各器官协调机能下降,容易发生错误行为。
编辑本段发现早在本世纪初,德国医生菲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斯瓦波达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人体生物节律中体力周期是23天、情绪周期是28天。
人体生物时间表(大全标准)一、【1点钟】1点钟处于深夜,大多数人已经睡了3-5小时,由入睡期——浅睡期——中等程度睡眠期——深睡期,此时进入有梦睡眠期。
此时易醒或有梦,是人体一天中最虚弱的时候,对痛特别敏感,有些疾病此时容易加剧。
二、【2点钟】2点钟时人体肝脏仍继续工作,利用这段人体安静的时间,加紧产生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并把一些有害物质清除体外。
此时人体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均放慢或停止工作,处于休整状态。
三、【3点钟】3点钟时人体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此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少。
四、【4点钟】4点钟时人体血压更低,脑部的供血量最少,肌肉处于最微弱的循环状态,呼吸仍然很弱,此时人容易猝死。
此时全身器官节律仍放慢,但听力很敏锐易被微小的动静所惊醒。
五、【5点钟】5点钟时人体肾脏分泌少,人体已经历了3-4个“睡眠周期”(无梦睡眠与有梦睡眠构成睡眠周期),此时觉醒起床,很快就能进入精神饱满状态。
六、【6点钟】6点钟时人体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体温上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此时机体已经苏醒,想睡也睡不安稳了,此时为第一次最佳记忆时期。
七、【7点钟】7点钟时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入高潮,心跳加快,体温上升,血液加速流动,免疫功能加强。
八、【8点钟】8点钟时人体休息完毕而进入兴奋状态,肝脏已将身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尽。
大脑记忆力强,为第二次最佳记忆时期。
九、【9点钟】9点钟时人体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疾病感染率降低,对痛觉最不敏感。
此时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
十、【10点钟】10点钟时人体积极性上升,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苦痛易消。
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
而且这段时间疼痛最不敏感,看牙医最合适。
十一、【11点钟】11点钟时人体心脏照样有节奏地继续工作,并与心理处于积极状态保持一致,人体不易感到疲劳,几乎感觉不到大的工作压力。
十二、【12点钟】12点钟时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
揭开人体生物节律的秘密——体力、情绪和智力盛衰的规律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
由于它具有准确的时间性,因此,也称之为人体生物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人会觉得自己的体力、情绪或智力一时很好,一时又很环,人从他诞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终结,其自身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存在着由强至弱、由弱至强的周期性起伏变化。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生物节律,或生物节奏、生命节律等。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物体内存在着生物钟,它自动地调节和控制着人的行为和活动。
人体生物节律一词,代表人体内的生理——生物循环。
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循环。
科学家对人体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体力循环周期为23天,情绪循环周期为28天,智力循环周期为33天。
这三个近似月周期的循环,统称为生物节律,在每一周期内有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日和临界期。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认为,这些循环从人出生的那时刻开始,就分别按各自的周期循环变化,首先进入高潮期,然后经过临界日变换为低潮期,按正弦曲线的规律持续不断地变化,一直到生命结束为止。
当这些循环处于高潮期,人们的行为处于最佳状态,体力旺盛,情绪高昂、智力开阔;当循环处于低潮期,体力衰减,耐力下降,情绪低落、心神不宁,反应迟钝,智力抑制,工作效率低。
特别是临界期,体内生理变化剧烈,各器官协调机能下降,容易发生错误行为。
历史早在本世纪初,德国医生菲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斯瓦波达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人体生物节律中体力周期是23天、情绪周期是28天。
此后,奥地利的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许多大、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智力周期是33天。
在1937年。
国际上召开了首届生物节律会议。
到了1960年,在美国召开了专门讨论生物节律的国际会议,生物节律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式问世。
1981年,《科学画报》杂志刊登《揭开生物节奏的秘密》的文章(1981年2月号)、将奇妙的生物节律介绍给国内读者,引起大家很大兴趣。
以后,中国不少地方和部门也开展了生物节律的应用研究工作,国家有关部门曾发文件肯定生物节律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
人体24小时生物钟最佳活动时间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所有生物从诞生之初就遵从着一个无形的“时钟”繁衍生息,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糖、激素分泌,也都像是被一个时钟控制着,这就是“生物钟”。
遵循生物钟节律,能让身心每天都处在完美状态,远离疾病的侵扰。
人体24小时活动时间表1点:进入深睡眠期,此时人体对疼痛敏感。
2点:大多数器官都在休息,肝脏却忙着分解与排出一天的毒素。
如果此时醒来,就很难再睡着。
3点:全部器官都在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血压较低,脉搏、呼吸次数减少。
4点:全身器官节律放慢,体温达一天最低点,血流变慢,脑卒中、猝死等突发疾病容易悄然袭来。
5点:经历了3~4个睡眠周期,基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6点:机体苏醒,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开始增加,人体血压上升出现“晨峰现象”,心跳加快,体温升高。
7点: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达到顶峰,人体新陈代谢进一步旺盛,免疫力最强。
8点:全身各激素分泌旺盛,记忆力和工作效率高。
9点:神经兴奋性增强,各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痛感降低。
10点:精力充沛,创造力非常强,甚至会忽略身体不适。
这也是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活跃阶段。
11点:人体不易疲劳,心脏活力和心理状态积极。
12点:人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但需要补充能量。
13点:第一个兴奋阶段已过去,精神困倦,需要休息。
14点:第二个低潮期来临,反应迟缓,办事效率较低。
15点:身体机能重新改善,感觉器官特别敏感。
16点:人体代谢水平较高,关节灵活,血糖升高。
17点:精力再度旺盛起来,工作效率更高,嗅觉、味觉、听觉等都很敏感,也是锻炼的好时机。
18点:体力、耐力和体温达最高峰,敏感度有所下降。
19点:血压上升且波动大,情绪不稳定。
20点:身心状态俱佳,思维和反应都非常敏捷。
21点:一天中记忆最佳的时间,学习效率最高。
22点:呼吸、心跳减慢,体温和激素分泌水平开始下降,大部分生理功能趋于低潮,最好上床休息。
23点:细胞修复工作开始,一天的疲劳慢慢解除。
人体各器官作息时间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体各器官作息时间表是指人体内各个器官在一天内的活动规律和节律。
根据医学研究,人体的各器官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活动状态,这种生物钟的调节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还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1. 大脑: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控制着我们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功能。
大脑的活动规律在一天中表现为:清晨7点到9点是大脑最活跃的时间,这个时候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处理速度最快,思维最为敏捷;中午12点到下午2点是大脑的疲劳期,这个时候很容易感到疲劳和困倦;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大脑的休息时间,这个时候大脑会进行清理和修复,是身体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
3. 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肺部的活动规律在一天中表现为:早晨7点到9点是肺部最为活跃的时间,这个时候肺部吸氧效果最好;下午3点到5点是肺部相对疲劳的时间,这个时候肺部的吸氧能力较差;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肺部的休息时间,这个时候肺部会进行清理和修复。
人体各器官在一天内有着不同的活动规律和节律,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我们应根据各器官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2000字】。
第二篇示例:人体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活跃度和功能。
保持器官作息时间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人体各器官作息时间表:1. 大脑: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负责控制思维、情绪、记忆等功能。
大脑的作息时间是一天中最复杂的。
大脑的最佳工作时间是在清晨到中午时段,这时大脑记忆和思维能力较强,是学习和工作的好时机。
而晚上大脑进入休息状态,有利于大脑健康和记忆巩固。
2. 心脏: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负责泵血供应给全身各器官。
心脏的作息时间和全身循环节奏一致,即在一天中早晨到中午时段心脏工作较为活跃,心率较快,这时进行锻炼效果最好。
中医经典中提到的人类生命的十二大节律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对人类生命节律做了非常细致和系统的总结。
大连中医刘耿铖(6378657)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一、一日节律:一天12个时辰的周而复始。
与人体经络盛衰对应,与阴阳的相互转化对应,与五行规律对应,等等,这是我们最常谈到的生命节律之一。
其中阴阳转化直观而显著,对人体生物钟有明显影响。
二、五日节律: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
是五行由形而上到形而下的一个转折。
伤寒论“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为什么十二日“愈”呢?因为在表解的基础上,又运行了一候,一个五行周期。
三、六日、七日节律:《伤寒论》:“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讲的就是这个节律。
其中七日节律意义更加重大。
我们常说的感冒七天,不治而愈就是这种病毒生命周期自限规律的体现。
女性月经周期二十八天,正是七日节律的4倍,怀胎十月实际上是280天,也是七日的40倍。
动物怀胎也是如此。
四、15日节律:半个月。
正好大致相当于七日节律的二倍,一个月的一半。
上半月月亮由无到有,下半月由有到无,完成阴阳的一个转化周期。
一年24个节气,每个节气相隔15天左右。
五、30日节律:也就是月节律了。
与月亮盈缺周期有关。
一年12个月,和一天有12个时辰相似,周而复始。
与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都有对应。
六、年节律:与日节律类似的有一个明显影响生命活动的节律。
日节律与地球自转有关,年节律与地球公转有关。
与五运六气关系密切。
每年的年运不同,六气也不同,所以气候也不同,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也就不同。
所以,每年的疾病流行谱也不同,而每年出生的人的先天体质也不相同。
七、七年、八年节律:内经有描述,对中医有了解的朋友对知道。
女人的生命周期与七年周期相对应,男人的生命周期与八年周期相对应。
八、十年节律:内经上也有描述,是说每十年,人的生命就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节律变化。
只不过这个节律相对于七年八年节律,大家了解得相对少一些。
人体生物三节律一、生物节律的发现人们早就发现,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潮、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二十世纪初,德国医生弗利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斯波达通过长期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人体内存在着一个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期以及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期。
以后奥地利的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成绩后,发现以33天为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
他们的发现揭开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秘密。
后来,人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国人叫做“PSI周期”。
注:PSI是英文Physical (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的缩写。
二、认识人体生物节律体力生物钟一周期是2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体力状况,包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肉收缩能力,身体各部份的协调工作能力、动作速度、生理变化适应能力,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身体功能和健康状况等。
情绪钟一周期是28天,它影响着人们的创造力,对事物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情感与精神及心理方面的一些机能等。
智力钟一周期是3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记忆力、敏捷性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等。
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从出生日算开始,都呈正弦曲线变化。
人体生物钟从0开始,进入高潮期,经过1/4周期时为高峰日,高峰日前后2-3天为“最高峰区”。
高峰日后开始向低潮期过渡,到达1/2周期时,正是高潮期向低潮期过渡交替的日子,称为“下降临界日”。
此后便进入低潮期,到达3/4周期时为低谷日,低谷日前后2-3天为“最低潮区”。
低谷日过后开始上升,向高潮期过渡,到达整周期(0周期)时,称为“上升临界日”,生物钟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进入另一个周期运行。
临界日前后1-2天称为临界期(“危险期”)。
人体生物三节律一、生物节律的发现人们早就发现,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潮、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二十世纪初,德国医生弗利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斯波达通过长期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人体内存在着一个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期以及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期。
以后奥地利的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成绩后,发现以33天为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
他们的发现揭开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秘密。
后来,人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国人叫做“PSI周期”。
注:PSI是英文Physical (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的缩写。
二、认识人体生物节律体力生物钟一周期是2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体力状况,包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肉收缩能力,身体各部份的协调工作能力、动作速度、生理变化适应能力,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身体功能和健康状况等。
情绪钟一周期是28天,它影响着人们的创造力,对事物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情感与精神及心理方面的一些机能等。
智力钟一周期是3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记忆力、敏捷性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等。
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从出生日算开始,都呈正弦曲线变化。
人体生物钟从0开始,进入高潮期,经过1/4周期时为高峰日,高峰日前后2-3天为“最高峰区”。
高峰日后开始向低潮期过渡,到达1/2周期时,正是高潮期向低潮期过渡交替的日子,称为“下降临界日”。
此后便进入低潮期,到达3/4周期时为低谷日,低谷日前后2-3天为“最低潮区”。
低谷日过后开始上升,向高潮期过渡,到达整周期(0周期)时,称为“上升临界日”,生物钟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进入另一个周期运行。
临界日前后1-2天称为临界期(“危险期”)。
利用Excel建立人体生物节律表Microsoft 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数据处理软件。
它具有直观的操作界面、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可完成数据的计算、统计、分析等工作,并可生成精美直观的图表。
本文介绍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人体生物节律表的操作。
关键词:Microsoft Excel;人体生物节律;VBA;体力;情绪;智力1人体生物节律介绍人体生物节律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Hermann Swoboda)、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母·弗里斯(Wilhelm Fliess)、澳大利亚机械工程学教授阿尔弗雷德·特尔茨谢尔(Alfred Teltscher)等人,通过对大量人群的统计发现,人自出生日起,体力、情绪、智力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周期性波动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用正弦函数来描述。
人出生时的初始状态值为0,随后按照固有周期在-1与1之间波动。
该值为正时表示体力、情绪、智力饱满,等于或接近1时最强;该值为负时表示体力、情绪、智力疲软,等于或接近-1时最弱。
这几位科学家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人体生物节律的体力波动周期为23天、情绪波动周期为28天、智力波动周期为33天。
2制作人体生物节律表及图表Microsoft Excel具有操作简单而功能强大的统计计算功能,通过它可以十分方便地计算出各种统计数据并制作出相应的图表。
下面介绍利用Microsoft Excel 建立人体生物节律表及图表的操作过程,其制作过程及运行结果参考图1。
图1 利用Excel制作人体生物节律表及图表1) 打开Microsoft Excel并建立空白文档2) 输入个人信息●在单元格A1、C1、E1中分别输入文本“姓名”、“出生日期”、“当前日期”;●在单元格B1、D1、F1中分别输入读者姓名、出生日期、公式“=today()”,注意日期的格式为“年-月-日”,公式内的括号必须是半角括号;●在单元格A2中输入文本“当前日期距出生日期的天数:”,单元格D2中输入公式“=F1-D1”,更改D2单元格的显示格式为“常规”格式(单击“格式”→“单元格”菜单命令,选择“数字”选项卡下的“常规”);●在单元格A3、C3、E3中分别输入文本“体力周期”、“情绪周期”、“智力周期”,单元格B3、D3、F3中分别输入数值“23”、“28”、“33”。
人体生物钟的计算生物钟的每个周期,首先由周期日开始,进入高潮期,经过临界日,进入低潮期,再由周期日开始,呈进行往复式的循环。
每个周期的中间日为临界日,前半个周期为高潮期,后半个周期为低潮期。
周期日时,人体正处在转换之中,新思想、新行动易在此时产生。
虽思维活跃,但辨别力差,身心起伏不定,盲目易动。
周期日也是每个周期的开始日,为期一天。
当人体处在高潮期时,体力充沛,身体机能协调性好,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精神饱满,乐观向上,与人相处和睦;思维敏捷,头脑反应灵敏,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记忆力强,注意力集中,即人体有利日。
高潮期结束,人体进入临界日。
临界日时,人体由高潮期向低潮期转换,此时身体各部机能处于调节之中,周身无力,心情烦躁,协调性差,易出差错,易产生忿恨情绪和盲目行为,同时对疾病的低抗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均明显下降,即人体有害日。
临界日前后一两天的低态反应,即是临界日的外延。
过了临界日,人体进入低潮期。
人体处在低潮期时,体力不足,易疲劳,耐力下降,做事拖拉,对疾病抵抗力减弱;情绪低落,意志沮丧,喜怒无常;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反应缓慢,判断力降低,机体各方面协调性差。
低潮期结束。
人体进入周期日。
当两个周期的临界日或三个周期的临界日重叠在同一天或非常接近时,比单临界日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
行车事故、伤亡事故、决策失误、言行不当、竞赛失利等将会明显增多。
人体生物钟的测算方法人体生物钟具有准确的时间性,用数学公式能准确地计算出所有人在任何一天的利害日情况。
测算结果能使你知道哪天是周期日,哪些天是高潮期,哪天是临界日,哪些天是低潮期。
便于你根据自己利害日的情况,合理地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
公式:(测定年-出生年)×365+闰年数-(1月1日至生日天数)+(1月1日至测定天数)。
所得天数即是经历总天数,再分别除以23天、38天、33天,所得余数分别为体力、情绪、智力三个节律情况。
说明:测算人体生物钟必须用公历生日,只知道农历生日者请查万年历,查出公历生日。
1∶00 人体进入浅睡眠阶段,易醒,对痛觉特别敏感。
2∶00 体内大部分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时刻。
而肝脏却在紧张地工作,为人体排毒。
3∶00 全身处于休息状态,肌肉完全放松。
4∶00 血压最低,人体脑部供血最少。
所以,此时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5∶00 经历了一定时间的睡眠,人体得到了充分休息。
此时起床,显得精神饱满。
6∶00 血压开始升高,心跳也逐渐加快。
6∶30 起床7∶00 体温开始上升,人体免疫力最强。
8∶00 皮肤有毒物质排除殆尽,性激素含量最高。
9∶00 皮肤痛觉降低。
此时是就医注射的好时机。
10∶00精力充沛,最适宜工作。
11∶00 精力最旺盛,人体不易感觉疲劳。
12∶00 经历了一个上午的工作,人体需要休息。
13∶00此时胃液分泌最多,胃肠加紧工作,适宜进餐,人体稍感疲乏,需要短时间的休息。
14∶00人体应激能力下降,全身反应迟钝。
15∶00 体温最高,工作能力开始恢复。
16∶00 血糖升高,脸部最红。
17∶00 工作效率最高,肺部呼吸运动最活跃,适宜进行体育锻炼。
18∶00 人体痛觉再度降低。
19∶00 血压略有升高。
此时,人们情绪最不稳定。
20∶00记忆力最强,大脑反应异常迅速。
21∶00 脑神经反应活跃,适宜学习和记忆。
22∶00 呼吸开始减慢,体温逐渐下降。
23∶00 睡眠,机体功能处于休息状态,一天的疲劳开始缓解。
24∶00 进入睡眠状态,充分恢复体能。
当然,个人的体质、情绪、生活习惯以及调节适应力不尽相同,每个人体内的生物时钟基础节律有快有慢、有早有晚,在进行较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可摸索出个体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特点,便于掌握与了解个体的差异与节奏,从而更好地进行工作和休息。
人体生物三节律周期及计算人体生物钟——称“人体生物三节律”,因其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国人叫做“PSI 周期”。
PSI是英文Physical(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的缩写。
三节律周期分别是23天、28天、33天。
如下图:三节律(体力情绪智力)周期呈曲线运动,如下曲线图人体生物钟的周期计算一、人体生物钟各个周期状况与临界日的计算出生年月日2009-10-1智力临界日体力临界日情感临界日33 23 28/2=142009-11-3 2009-10-24 2009-10-152009-12-6 2009-11-16 2009-10-292010-1-8 2009-12-9 2009-11-122010-2-10 2010-1-1 2009-11-262010-3-15 2010-1-24 2009-12-102010-4-17 2010-2-16 2009-12-242010-5-20 2010-3-11 2010-1-72010-6-22 2010-4-3 2010-1-212010-7-25 2010-4-26 2010-2-42010-8-27 2010-5-19 2010-2-182010-9-29 2010-6-11 2010-3-42010-11-1 2010-7-4 2010-3-18………………按此累加可计算出人生一辈子的各类临界日.如果需要查询某日生物钟状况,可用公式:(查询年月日-出生年月日)÷周期数结果能整除者为临界日二、人体生物钟双重临界日的计算出生年月日1980-10-1智力周期体力周期情感周期33 23 14智力+体力智力+情感体力+情感759 462 3221982-10-30 1982-1-6 1981-8-191984-11-27 1983-4-13 1982-7-71986-12-26 1984-7-18 1983-5-251989-1-23 1985-10-23 1984-4-111991-2-21 1987-1-28 1985-2-271993-3-21 1988-5-4 1986-1-151995-4-19 1989-8-9 1986-12-31997-5-17 1990-11-14 1987-10-211999-6-15 1992-2-19 1988-9-72001-7-13 1993-5-26 1989-7-262003-8-11 1994-8-31 1990-6-132005-9-8 1995-12-6 1991-5-12007-10-7 1997-3-12 1992-3-182009-11-4 1998-6-17 1993-2-3双重临界日又称双重危险日,其计算方法为:分别求出三个双重最小公倍数:智力+体力智力+情感体力+情感出生年月日+双重最小公倍数=第1个双重危险日第1个双重危险日+双重最小公倍数=第2个双重危险日依此可求出N个双重危险日三、人体生物钟三重临界日的计算出生年月日1949-10-1三重临界日次序三重临界日日期临界日的年龄第1个三重临界日1978-11-4 29.11第2个三重临界日2007-12-8 58.22第3个三重临界日2037-1-10 87.34第4个三重临界日2066-2-13 116.45三重临界日又称三重危险日计算公式:求出三节律周期的最小公倍数=10626出生年月日+三节律周期的最小公倍数(10626)=第1个三重危险日第1个三重危险日+三节律周期的最小公倍数=第2个三重危险日依此可求出N个三重危险日,不过人生可能很少有4个三重危险日任何人三重危险日的年龄段都一样,都是29岁的倍数,分别是29岁、58岁、87岁、116岁。
人体节律和应用一、每个人从诞生的那天起,直到生命终止,都存在着体力、情绪和智力方面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被称为人体节律(又叫生物节律或生理节律)。
人体节律分为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三种。
这些节律的时间周期分别为23天、28天、33天。
每个节律周期又分为高潮期、临界日昨低潮期三个阶段。
以上三个节律周期的半数为临界日,这就是说11.5天、14天、16.5天分别为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的临界日。
临界日的前半期为高潮期,后半期为低潮期。
人处于高潮期,体力充沛,;心情愉快,思维敏捷,记忆力好,体内免疫功能增强,故工作效率提高,工伤事故较少,发病机会也可减少。
人在低潮期体容易疲劳、做事拖拉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降低等。
临界日对人们的威胁较大,这时,人体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做事粗枝大叶,容易出差错事故,感染疾病的机会增多。
二、重视人体节律,合理安排作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感觉到自己的体力、情绪或者智力有时很好,有时却很坏,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从出生直至生命结束,其自身的体力、情绪或智力都存在着有强到弱、由弱到强的周期性起伏变化,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体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现象的产生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的生物抓,它可以自动调节和控制生物的活动。
体力、情绪和智力的不同变化分为高潮期、低潮期和危险期。
在高潮期,人们感到体力旺盛,精神愉快,头脑灵敏,记忆力强,富有创造性,更具有逻辑性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低潮期,人们感到体力差,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喜怒无常,判断力下降等;在临界期,人们的身体处于频繁的变化或过渡阶段,体力、情绪或智力及不稳定,办事粗心,容易出差错,协调力差,容易感染疾病,已发生事故。
人们在调查事故的原因中发现有很多事故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当人体生物节律处于低潮期或者危险期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事故。
前苏联卫生部全苏眼科疾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用事后检验的方式确认了生物节律的影响,他们对莫斯科第59医院在3个月内作的395例眼科手术做了详细分析,手术中遇到麻烦的有68%出现在当日外科医生体力生物节律不佳的时候,63%出现在外科医生情绪节律不佳的时候,病人生物节律在手术日不佳的有65%以上产生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