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于1889年在劳伦斯实验厂首先开始研究, 1910年后期在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应用,20世纪70年 代逐步被好氧法代替,随着新型滤料的不断诞生,生 物滤池又得到了的改进,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23
生物滤池的构造 生物滤池由滤床、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三部分组成。
24
池壁 滤料 布水系统 排水系统
(2)化学需氧量(COD):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将
有机物氧化为H2O和CO2,此时所测出的耗氧量称为化学需氧量(COD)。 • COD能够比较精确地表示有机物含量,而且测定需时较短,不受水质限制,
因此多作为工业废水的污染指标。
(3)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主要是由碳(C)、氢(H)、氮(N)、硫(S)等元素
26
煤炭的微生物脱硫
细菌浸出法
• 利用微生物把煤炭中不同类型的硫分解成可溶性铁 盐和硫酸后滤出煤粉。
表面改性法
• 利用细菌的氧化作用或附着作用改变黄铁矿表面性 质(疏水性),提高分离能力,从而将黄铁矿从煤中 脱除。
27
微生物对无机废气的处理
• 微生物对无机废气的处理主要利用一些化能自养 菌如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和氢细菌等。
微型动物:存在多种原生动物、轮虫、以及甲壳类
等。
7
2.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法
湿地:
• 每年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均具有前的表面水层,能 维持大型水生植物生长的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
• 根据自然湿地模拟的人工生态系统,用于处理 废水。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优点:
所组成。当有机物完全被氧化时,C、H、N、S分别被氧化为CO2、H2O、 NO和SO2,此时的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