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主体结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PPT
- 格式:ppt
- 大小:31.07 MB
- 文档页数:45
管廊工程施工工艺施工工序:测量定位放线一土方开挖一基础垫层一基础弹线一基础钢筋f 基础模板(预埋件安装)f浇筑管廊混凝土f模板拆除及混凝土养护f±方回填f交付安装。
1、测量定位根据施工图、管廊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图,依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计算并确定这些点位与控制点之间的坐标关系、方位角、距离,采用全站仪进行坐标定位,并用作好标识(控制桩)。
基础轴线定出后,根据轴线位置和基坑开挖宽度,在地面上撒灰线标明开挖边线。
并利用临时控制桩来检查、控制基坑开挖的宽度、深度、轴线、中心、标∣⅛o1.1、施工控制网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测设基准资料和测量标志,进行导线和水准复测。
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后的复测结果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据此进行路线中、边桩的测设恢复。
对于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点和水准点,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妥善保护,并进行明显标识,以利识别。
如有损坏或移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恢复,并复核其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1.2、施工加密控制网为便于施工,以设计单位提供的的测量资料为基础,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将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加密,加密后的水准点必须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
在场区内布设满足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放样要求的施工控制网。
考虑施工阻挡视线及个别控制点被破坏的可能性的因素;控制点统一布设在施工降水影响区以外,点间距Ioom左右,点位埋设要稳固,以城市一级导线技术要求测量,相对点位误差±10mm。
导线全长相对精度不低于1/15000,以便满足施工放样的需求。
1.3、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桩不另埋设,全部利用首级及施工加密控制网点桩位。
以四等水准的精度指标进行测量,每Km 高差中误差小于±10mm,线路全长闭合差小于±20«mm(L -以Km 为单位),以满足施工放样的需求。
1.4、施工放样在加密施工控制网或施工轴线、中线控制桩的基础上,由测量组测设结构平面位置、开挖线、结构轴线等,并进行复核测量,以保证放样的准确性及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