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图例
- 格式:pptx
- 大小:458.26 KB
- 文档页数:29
QC 7大手法(零) 數據(一)層別法(二)查檢表(五)圖表層別法七大手法應用之相互關係融入層別法的精神壹:層別法之定義將資料依照:原料別、機器別、人員別、工作方法別、時間別…(5M1E1T:人機料法財,環境與時間)做為一個層別。
亦即將具有共同性質,共同狀態者做為一個層別,分別收集數據,加以分析比較差異的方法稱為層別法。
層別法之優點1.明確看出各層數據特徵2.發現數據的差異,掌握原因。
3.得到正確有效的情報層別法之項目(一)層別法之項目(二)層別法之使用步驟1. 確立層別的目的:為了甚麼而層別須明確其目的。
2.決定層別的對象及項目:思考有那些共通性會影響問題的結果3. 收集數據:依層別項目收集數據。
使用查檢表來協助收集4. 整理資料、分類繪製成必要之圖表:收集完成之數據,依層別整理成統計圖表。
5. 分析數據並作結論分析層別後之差異,以取得正確有效的情報而得到結論,再究明原因及解決方案層別法應注意事項(一)需依據層別的目的而作層別,才能符合層別的功能。
(二) 需以查檢表來收集數據使層別能快速有效(三)為能做好層別,須先明確數據的性質及履歷,必須做好數據之基本資料(5W1H),即應明確是誰(WHO),是什麼(WHAT),何時(WHEN),在何處(WHERE),為什麼(WHY),怎麼做(HOW)等6項。
(四) 層別所得到的問題間差異的情報應與改善行動相結合。
層別實例(一)層別爐子種類的稼動率產線OVEN 稼動率長條圖層別實例(二)問答題•Q1.層別法之5大使用步驟為何?•Q2:QC七大手法中最常被使用到的是那一個手法?•Q3.何謂5M1E1T?查表法1.查檢表的用途(一)記錄用查檢表:用以收集數據以了解數據的分佈狀況,或顯示不同項目發生的不同程度。
(二)檢查(點檢)用查檢表:預先訂定應檢查的項目,再依此進行檢查確認,以確保作業無遺漏或疏忽。
記錄用查檢表的作法l(一)確立搜集數據資料、點檢的目的、項目、其記載的項目,依5W1H。
QC 七大手法之矩阵图法(附图)QC七大手法之矩阵图法(附图说明)矩阵图法,是指借助数学上矩阵的形式,把与问题有对应关系的各个因素,列成一个矩阵图;然后,根据矩阵图的特点进行分析,从中确定关键点(或着眼点)的方法。
这种方法,先把要分析问题的因素,分为两大群(如R群和L群),把属于因素群R的因素(R1、R2……Rm)和属于因素群L的因素(L1、L2……Ln)分别排列成行和列。
在行和列的交点上表示着R 和L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不同的记号予以表示(如用“○”表示有关系等)。
图4为矩阵图法示意图。
这种方法,用于多因素分析时,可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它在质量管理中,可用于寻找新产品研制和老产品改进的着眼点,寻找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方面。
矩阵图法示意图QC七大手法之关联图法(附图)关联图法,是指用连线图来表示事物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它也叫关系图法。
如图1所示,图中各种因素A、B、C、D、E、F、G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其中因素B受到因素A、C、E的影响,它本身又影响到因素F,而因素F又影着因素C和G,……这样,找出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便于统观全局、分析研究以及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计划。
关联图可用于以下方面:(1)制定质量管理的目标、方针和计划。
(2)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
(3)制定质量故障的对策。
(4)规划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展开。
(5)用户索赔对象的分析。
关联图的绘制步骤:(1)提出认为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
(2)用简明而确切的文字或语言加以表示。
(3)把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箭头符号做出逻辑上的连接(不表示顺序关系,而是表示一种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
(4)根据图形,进行分析讨论,检查有无不够确切或遗漏之处,复核和认可上述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5)指出重点,确定从何处入手来解决问题,并拟订措施计划。
在绘制关联图时,箭头的指向,通常是:对于各因素的关系是原因一结果型的,则是从原因指向结果(原因→结果);对于各因素间的关系是目的-手段型的,则是从手段指向目的(目的→手段)。
QC七大手法,有图有案例,从零开始作为质量人,对QC七大手法肯定不陌生。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又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今天将QC手法的这些信息,一网打尽!4因果图(特性要因图、石川图、鱼骨图)【定义】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为特性要因图,又叫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
【注意事项】1。
脑力激荡。
2.以事实为依据。
3。
无因果关系者,予以剔除,不予分类.4。
多加利用过去收集的资料.5。
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依5W2H原则执行。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6。
依据特性别,分别制作不同的特性要因图.7. a。
大要因通常代表是一个具体方向。
b。
中要因通常代表的是一个概念、想法。
c。
小要因通常代表的是具体事件。
8.至少要有4根大骨、3根中骨及2根小骨,且这些要因都不能重复。
【举例】【用途说明】1。
掌握问题点。
2.掌握重要要因。
3。
确认改善效果.【改善效果之确认】【效果确认的柏拉图制作要决】必须两个柏拉图并排,分为改善前与改善后。
收集数据的期间和对象必须一致。
季节性的变化应列入考虑。
对于改善项目以外的要因也要加以注意。
【范例:记录用查检表】8层别法【定义】对观察到的现象或所收集到的数据,按照它们共同的特征加以分类、统计的一种分析方法。
是容易观察,有效掌握事实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用途说明】1。
发现问题,界定问题。
2.发掘问题的要因。
3。
验证要因产生的影响.【层别的对象和项目】1.有关人的层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