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测量电功率
- 格式:pptx
- 大小:17.13 MB
- 文档页数:60
18。
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
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灯L不亮,电压表有明显示数,电流表示数为零,若故障只出现在变阻器R和灯L中的一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变阻器R短路B。
变阻器R断路C。
灯L短路D.灯L断路【解析】由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当闭合开关时,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是断路;而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是接通的,且故障只出现在变阻器R和灯L中的一处,所以故障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断路。
故选:D。
2。
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当手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观察()A。
电流表的示数B。
电压表的示数C.灯泡的发光情况D。
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解析】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当手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额定电压,这样测出的功率等于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故选:B。
3.如图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
在这个实验的具体操作中,手和眼睛最合理的分工应该是()A.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眼睛观察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B.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眼睛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C。
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眼睛观察电压表的示数D。
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眼睛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解析】按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之前,为保护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不一定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此时要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用手调节滑片,眼睛看着电压表的示数.故选:C.4.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动变阻器连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时,电压表的读数也随着变大,反之,随着变小,则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错了B.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不合适C。
物理九年级测量电功率知识点电功率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电流通过电器设备时,所消耗的能量速率。
在测量电功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物理九年级测量电功率的知识点。
一、什么是电功率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器设备吸收或释放的电能。
用字母P 表示,单位是瓦特(W)。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UI,其中P 代表功率,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二、测量电压的方法在测量电功率时,我们首先需要测量电压。
电压是电能释放或供给的推动力,是物体两点之间电位差的量度。
以下是常见的测量电压的方法:1. 万用表测量法: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将万用表的旋钮调至电压档位,将表笔分别连接电路两端,读取电压值。
2. 示波器测量法:示波器是一种用来观察电压信号变化的仪器。
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电路的两个端点,通过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来测量电压。
三、测量电流的方法除了测量电压,我们还需要测量电流来计算电功率。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
以下是常见的测量电流的方法:1. 万用表测量法: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将万用表的旋钮调至电流档位,将表笔依次连接到电路中,注意连接的方向与电路一致,读取电流值。
2. 麦克风式电流表测量法:麦克风式电流表也叫夹形电流表,可以夹住电路中的导线测量电流。
将电流表的夹头夹住导线,读取电流值。
四、测量电功率的方法有了电压和电流的测量结果,我们就可以计算电功率了。
以下是常见的测量电功率的方法:1. 直接计算:当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已测量得到,直接使用功率公式P=UI计算电功率。
2. 万用表测量法:现代的万用表通常会直接给出电功率的测量结果。
将万用表的旋钮调至功率档位,连接电路,读取功率值。
3. 电功率仪测量法:电功率仪是专门用来测量电功率的仪器,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将电功率仪连接到电路中,读取功率值。
总结:测量电功率是物理九年级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功率的数值。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6.3 测量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16.3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电功率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 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换算关系;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电功率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难点: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灯、开关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如电灯、电视、电风扇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能的消耗。
2. 知识点讲解:(1)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电功率的单位及换算关系:1瓦特(W)=1焦耳/秒(J/s),1千瓦(kW)=1000瓦特(W)。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根据电功率公式计算某个用电器的功率,以及如何进行单位换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给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功率,并进行单位换算。
5. 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6. 实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功率公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功率的概念: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
电功率的单位及换算关系:1W=1J/s,1kW=1000W。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根据所给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功率,并进行单位换算。
2. 思考题: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电功率知识,实现节能减排。
年中考物理电功电功率复习复习目标:通过复习知道电能、电功率概念。
了解电能表的使用。
能对消耗电能、电功率进行计算。
知道测电功率的方法。
能识别实际电压、额定电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知道焦耳定律,能计算电热。
知道生活用电常识。
复习时间:第5课时【知识点梳理】(一)【电能】。
1、定义:消耗的电能,用符号“W”表示。
2、实质:消耗电能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
消耗了多少电能,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3、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焦)(J)其它单位——千瓦时(kwh),生活中也用“度”来表示。
4、公式:定义式W=UIt=Pt 导出式W=I2Rt W=U2t /R W=UQ (Q在这指电量)。
5、测量:用电能表(电度表)测量。
应掌握它的读数方法(最后一位是小数)。
6、电能表上铭牌上通常有以下内容:“220V”——表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220伏;“5A”——表示这只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安。
“kwh”——表示电功的单位,即“度”“30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电,电能表的转盘就转过3000转。
7、特点:a.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总消耗电能等于各部分用电器消耗电能之和。
即W总=W1+W2b.串联电路中消耗电能分配关系:串联电路中,消耗电能多少与其电阻成正比,即W1/W2=R1/ R2c.并联电路中消耗电能分配关系:并联电路中,消耗电能多少与其电阻成反比,即W1/W2=R2/ R1。
(二)【电功率】。
1、定义:1S内所消耗的电能叫电功率。
用符号“P”表示。
2、意义: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3、单位:国际单位——瓦特(瓦)(W)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4、公式:定义式—P=W/t 决定式—P=UI (因为W=UIt=Pt)导出式—P=U2/R=I2R (因为P=UI、I=U/R、U=IR)注意:推导公式同样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定义公式和普适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
典例:“220v,40w”,“220v,100w”的灯泡40W的电阻大,灯丝细;并联时,100W的较亮,串联时,40W的较亮;灯泡的明亮程度由其实际功率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