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大全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 格式:docx
- 大小:38.81 KB
- 文档页数:4
世界无烟日的来历
世界无烟日(World No Tobacco Day)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设立的一个国际性活动,旨在呼吁全球人民共同抵制烟草,并提醒人们关注烟草的危害。
这个活动于1988年5月31日首次举办,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举行。
世界无烟日的来历可以追溯到1987年美国国会通过关于禁烟的法案。
这一法案规定,每年3月第三个星期日是美国的“禁烟日”,激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于烟草危害的关注。
为了将这一倡导活动推广到全球,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禁烟日”改为“世界无烟日”,并将其定于每年的5月31日。
每年的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会发布针对吸烟问题的相关数据、调查和研究报告,并向全球人民发出倡议和警示,以提高人们
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并加强相关防控措施的推广和实施。
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各年各有不同,如“烟草和心脑血管疾病”、“烟草和肺癌”、“保护儿童免受烟草吸食的伤害”等。
通过世界无烟日的宣传活动,希望能够引起全
球公众的关注和行动,共同致力于建立无烟环境,减少烟草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
危害。
.教育资料 2019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及资料2019年5月31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无烟日,今年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吞噬生命”。
全世界每年死于吸烟及其相关疾病的人数达490万。
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
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每天平范文网均1小时的被动吸烟就足以破坏动脉血管。
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
据《光明日报》2003年12月12日报道,全球11亿烟民中,中国有3.5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达31.1%。
目前全球吸烟人数约为11亿,估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3亿至17亿。
现在每年死于吸烟及其相关疾病的人数达490万,每年支出的医疗费和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
烟草造成人的死亡和人患疾病的数量有据可查,但是它在导致贫困增长方面的作用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全世界有75%的吸烟者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他们用于购买香烟的家庭开支通常非常高,浪费了本该用于营养、教育等必须开支的有限家庭资源。
烟草种植还危害环境。
烟草作物攫取土壤营养,所使用的化肥和杀虫剂造成污染,烤烟需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等。
最新研究表明,各烟草种植国近5%的森林砍伐与烟草加工有关。
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
lcalhost据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如果不加控制,这一数字到2020年时将达到1000万。
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课件下载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
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时的被动吸烟就足以破坏动脉血管。
世界无烟日的历史由来简介临近毕业了,大家的论文写好了吗,下文是世界无烟日的历史由来,希望大家有所收获!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展开“抽烟危害身心健康”的宣传,劝说吸烟者在当天不抽烟,商店停产烟草制品一天。
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订为本国的无烟日。
以后,英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订了无烟日。
在1987年召开的第39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作出一项决议:决定1988年4月7日为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要求世界各国对群众进行戒烟宣传,群众在这天不吸烟,商店不售烟。
此决议受到广大会员国的支持,并取得很大成功。
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
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无烟日意在告诫世人抽烟有毒于身心健康,敦促全世界吸烟者主动退出抽烟,声援所有烟草生产者、销售者和整个国际社会一起行动,投身至反华抽烟运动中回去,为人类缔造一个并无烟草的环境。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11亿吸烟者,占全世界15岁以上人口的1/3左右。
发达国家有3亿人(2亿男性和1亿女性)。
发展中国家有8亿人(7亿男性和1亿女性)。
他们每年吸掉6万亿支香烟,每年有300万人因此死亡,平均每分钟6人。
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1997年世界无烟日报告,从20世纪中叶至今,烟草产品仅在发达国家就夺走了6000万人的性命。
如果目前的状况不根本改变,30年后每年将有1000万人死于烟草,其中70%在发展中国家。
历年无烟日主题:1989年:妇女与烟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抽烟。
1991年: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
1992年:工作场所不抽烟。
1993年:卫生部门包括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
世界无烟日由来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燃烧吸吮。
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
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
以后,英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
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吸烟危害是当今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世卫组织强调各国支持和实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至关重要,可以为实现一个无烟世界而发挥积极作用,为全球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而努力。
我国卫生部5月29日发布《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国民消费的香烟约占世界三分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吸烟者约为3.5亿人,烟民约占世界吸烟人口的三分之一。
新华社发吸烟危害是当今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世卫组织强调各国支持和实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至关重要,可以为实现一个无烟世界而发挥积极作用,为全球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而努力。
我国卫生部5月29日发布《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国民消费的香烟约占世界三分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吸烟者约为3.5亿人,烟民约占世界吸烟人口的三分之一。
新华社发吸烟危害是当今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世卫组织强调各国支持和实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至关重要,可以为实现一个无烟世界而发挥积极作用,为全球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而努力。
无烟日的来历是什么! 五月三十一日是“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2014年的主题是“提高烟草税,保护下一代”。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无烟日的来历,欢迎大家阅读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肺气肿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吸烟者更易感染结核病和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开展无烟日活动旨在提醒世人吸烟有害健康,呼吁全世界吸烟者主动放弃吸烟,号召所有烟草生产者、销售者和整个国际社会一起行动,投身到反吸烟运动中去,为人类创造一个无烟草的环境。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吸烟每年使近600万人失去生命,如不采取行动,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800万,其中80%的死亡将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统计数字,中国有超过3亿吸烟者,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大约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
如果烟草使用情况不下降,到2050年,我国与烟草相关的死亡人数将上涨至每年300万人。
拓展阅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 obacco Day)”,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2014年5月31日是第27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2014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7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提高烟草税,保护下一代”。
28日上午,2014年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世界无烟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87年创立的,现在每年的5月31日就是世界无烟日。
世界无烟日的意义是宣扬不吸烟的理念。
而每年的无烟日都会有一个中心主题,表示一个在该年在关于烟草和不吸烟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
世界各地都会为响应而在当日举办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
学校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已经向同学们介绍了关于世界无烟日的内容,在这里还要向同学们说:大量的科学研究资料早就证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十分广泛。
所有烟草中均含有可导致人体发生多种致死性和致残性健康问题的毒素;吸烟者患癌症,尤其是肺癌、心脏病、肺气肿及其他致死性疾病的危险性会明显增加。
有人统计过,吸一支烟要散发出2000毫升烟雾,含有害物质3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致癌物质,都会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世界无烟日由来世界无烟日的由来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 1988年4月7日,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日作为“世界无烟日”,并提出“要吸烟还是要健康”的口号。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把这一天改定在5月30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吸烟致病死的人数达300万,每13秒钟即有一人死于因吸烟引起的疾病。
医学界认为90%的肺癌,30%的其他各种疾病和80%的支器管炎及肺气肿均源于吸烟,许多慢性病和突发性心脏病都是由吸烟引起的。
乾今为止,已知的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已超过25种。
一个每天吸15—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喉癌致死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几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几率要大二倍;心脏病的几率要大2倍。
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升高血压的危险。
我国对宣传控制吸烟和保护不吸烟者的权利极为重视,国家及其各部委的领导同志先后为控烟做了批示或题词。
政府有关部门共颁布相关法规近30个。
1987年我国广告条例规定:“禁止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做卷烟广告。
”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八条规定:“禁止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
禁止在各类候车室、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所等公公场所设置烟草广告。
”同时还规定:发布烟草广告必须将“吸烟有害健康”这句忠告语作为广告内容来同时发布。
1980年4月7日,我国原邮电部发行J.56《提高健康水平,提倡戒烟》纪念邮票1套2枚,由陈晓春设计,影写版印刷。
第1枚主图“吸烟有害”,第2枚主图为“提倡戒烟”。
这套邮票生动地体现了吸烟对人体气管、肺的危害作用。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自己,家人,朋友和全社会的健康,关爱生命,远离香烟,同肺病做斗争。
对青少年的危害
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性更大。
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
据美国25个洲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
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00时,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其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
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吸烟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
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大全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或译世界无烟草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燃烧吸吮。
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
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
以后,英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
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世界无烟日的意义世界无烟日的意义是宣扬不吸烟的理念。
而每年皆会有一个中心主题,表示一个在该年在关于烟草和不吸烟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
世界各地都会为响应而在当日举办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
世界无烟日“禁售香烟”XX年前后,中国杭州等城市曾推出在“世界无烟日”当天禁售烟草的活动,鞍山等地也曾有此尝试,但尚未纳入地方法规,且形式意义重于实际意义。
XX年3月27日,《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专家建议稿)要求烟草制品销售者停止售烟一天。
同时,北京市和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应当开展对“世界无烟日”停止售烟的宣传,并且加强对烟草制品销售者在“世界无烟日”停止售烟的监督。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世界无烟日,也称为国际无烟日,是一个旨在宣传并提醒人们戒烟和保护公众健康的
国际节日。
该节日于1987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设立,每年的5月31日举行。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与烟草危害公众健康的认识和对抗有关。
20世纪初,科学研究逐渐揭示出吸烟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与肺癌、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烟草控制方面开始大力倡导,并于1987
年设立了世界无烟日,旨在通过全球范围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加人们对吸烟危害的
认识,鼓励人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推动烟草控制的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世界无烟日的标志是一只缺了一小块的圆环,象征着吸烟带来的损害与健康的缺失。
每年的世界无烟日,世界各地的各类组织和社区都会组织各种活动,包括宣传广告、
健康讲座、戒烟培训等,以推动戒烟和烟草控制的行动并呼吁政府采取相关法律和政
策来减少吸烟率,保护公众健康。
此外,世界无烟日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吸烟者能
够参与到戒烟行动中,获取帮助和支持。
虽然世界无烟日的设立和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烟草控制工作,但吸烟问题仍然是
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吸烟每年导致的全球死亡人数超过
700万,其中包括吸烟者本人以及被动吸烟者。
因此,保持世界无烟日的宣传和教育
活动的持续性,以及加强烟草控制工作的力度,对于减少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生和促进
全球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世界无烟日来源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 1988年4月7日,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日作为“世界无烟日”,并提出“要吸烟还是要健康”的口号。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把这一天改定在5月30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吸烟致病死的人数达300万,每13秒钟即有一人死于因吸烟引起的疾病。
医学界认为90%的肺癌,30%的其他各种疾病和80%的支器管炎及肺气肿均源于吸烟,许多慢性病和突发性心脏病都是由吸烟引起的。
乾今为止,已知的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已超过25种。
一个每天吸15—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喉癌致死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几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几率要大二倍;心脏病的几率要大2倍。
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升高血压的危险。
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燃烧吸吮。
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
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
以后,英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因素。
为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吸烟有害健康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病,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全球第二号杀手。
世界无烟日的来历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开展无烟日活动旨在提醒世人吸烟有害健康,呼吁全世界吸烟者主动放弃吸烟,号召所有烟草生产者、销售者和整个国际社会一起行动,投身到反吸烟运动中去,为人类创造一个无烟草的环境。
2019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说各国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遏制烟草业特别无耻地利用青少年,妄图将其培养成下一代尼古丁成瘾者。
根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吸烟每年使近600万人失去生命,如不采取行动,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800万,其中80的死亡将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统计数字,中国有超过3亿吸烟者,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大约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
如果目前的烟草使用情况不下降,到2050年,我国与烟草相关的死亡人数将上涨至每年300万人。
吸烟的危害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肺气肿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吸烟者更易感染结核病和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如下为青岛市中心医院肿瘤科马学真列举吸烟的10大危害1烟草中含有300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其中有40多种是会使人发生癌症的致癌物质。
2卷烟烟雾中的尼古丁,是一种中毒性兴奋麻醉物质,能兴奋和麻醉中枢神经,可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
3卷烟烟雾中的烟焦油,俗称烟油子,具有显著的致癌和促癌作用。
•4卷烟烟雾中含有3—6的一氧化碳,•它被吸入人体后能损害血液循环中红细胞红血球的携氧能力,造成人体组织和器官慢性缺氧,促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5如果每天吸烟20支,吸了20年的烟民,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0倍;小于20岁即开始吸烟者,死于肺癌的人数比不吸烟者高28倍;平均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
*世界无烟日的来历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
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
以后,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1987年召开的第39届世界卫生大会,世界卫生组织作出一项决议:决定1988年4月7日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要求世界各国对群众进行戒烟宣传,群众在这天不吸烟,商店不售烟。
此决议受到广大会员国的支持,并取得很大成功。
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
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1996年5月15日,中国首都北京,正式开始实行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的规定,这是中国首次以立法的手段控制吸烟。
香烟四种“杀人”手段1.烟油吸烟后人体的种种不适反应确同烟油有关。
香烟中的烟油由数千种化学成分构成,包含诸如各种酸、乙二醇、乙醇和酮以及氧化氢、一氧化碳等腐蚀性和毒性气体。
2.碳氧化物毒素一氧化碳气体约占香烟的4%强,一旦进入肺部即侵入红血球,将氧气取而代之。
这种毒性气体可使心脏和其他人体组织缺少必需的氧气,并促使胆固醇沉淀于血管之中。
3.尼古丁尼古丁本身就是一种毒性物质,最初可刺激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随之对其便有抑制作用。
4.吸烟致癌如果说使人损年折寿还在其次,那么,香烟的许多成分是致癌物质,该是最可怕的事了。
研究表明,30%的癌症招致的死亡可归究于吸烟,特别是肺癌、喉癌、口癌、食道癌。
此外,吸烟还可导致膀胱癌、胰腺癌和肾癌。
就肺癌、呼吸系统疾病和中风而言,吸烟者死亡的危险至少是不吸烟者的3倍。
许多其他的癌症和疾病也或多或少同吸烟有关。
总之,人们不难看出,这一广泛而详尽的研究报告以其记录的病人数量和时间跨度强有力地说明,反对吸烟是不无道理的。
世界无烟日节日起源及活动总结
世界无烟日(World No Tobacco Day)是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WHO)设立的节日,每年的5月31日庆祝。
它旨在提高公众对吸烟和烟草使用所带来的健康危害的认识,并鼓励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众采取行动来减少烟草使用。
世界无烟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世界卫生组织第四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一项关于制定世界无烟日的决议。
自1998年起,世界无烟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宣传活动。
世界无烟日的活动主要包括:
1. 健康宣传:各国政府、健康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利用这一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社交媒体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吸烟的危害,提醒人们戒烟的重要性。
2. 戒烟活动:各地举办戒烟活动,包括戒烟课程、戒烟辅导和戒烟咨询等,旨在帮助吸烟者戒烟并提供支持。
3. 禁烟政策:世界无烟日也是一个推动政府采取措施限制烟草使用的机会。
各国政府可在这一天宣布新的禁烟政策或进一步加强现有的控烟措施。
比如,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加税、包装警示标签等。
4. 反对烟草广告:世界无烟日也强调反对烟草公司的广告宣传,呼吁政府加强监管,限制烟草广告的传播,减少烟草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总结起来,世界无烟日是一个致力于提高人们对烟草危害的认识,鼓励个人戒烟,推动政府采取措施控制烟草使用的全球性健康宣传活动。
通过宣传和行动,希望减少烟草使用的健康风险,改善全球公众的健康状况。
2019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大全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或译世界无烟草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
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
于1988年开始执行。
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
月31日。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收集关于2019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大全,欢迎借鉴参考。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燃烧吸吮。
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
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
以后,英国、马
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
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但因4
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
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世界无烟日的意义
世界无烟日的意义是宣扬不吸烟的理念。
而每年皆会有一个中心主题,表示一个在该年在关于烟草和不吸烟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
世界各地都会为响应而在当日举办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
世界无烟日“禁售香烟”
XX年前后,中国杭州等城市曾推出在“世界无烟日”当天禁售烟草的活动,鞍山等地也曾有此尝试,但尚未纳入地方法规,且形式意义重于实际意义。
XX年3月27日,《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专家建
议稿)要求烟草制品销售者停止售烟一天。
同时,北京市和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应当开展对“世界无烟日”停止售烟的宣传,并且加强对烟草制品销售者在“世界无烟日”停止售烟的监督。
《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在世卫组织主持下制定的第一项国际公共卫生条约,它提出了减轻烟草造成的巨大卫生和经济负担的全面方针。
《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公共卫生领域一个意义深远的里程碑。
它的制定是为了应对烟草流行的全球化,并成为联合国历史上得到最迅速接受的条约之一。
它是在XX
年5月21日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的,不到两年,即在XX年2
月27日生效。
世卫组织193个会员国中有170多个会员国成
为该公约缔约方。
缔约方会议是该公约的理事机构,由公约秘书处加以支持。
会议定期审查和促进对《公约》的执行。
缔约方会议最近一次会议是XX年11月在乌拉圭召开的。
以往,每个国家都试图自行控制烟草流行。
烟草流行的全球化使这些努力落空了。
传统上减少烟草使用的公共卫生办法,例如卫生保健人员实施的个人干预,无法与烟草业的实力、跨国推广、巨大的资源和大肆鼓吹烟草使用相抗衡。
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全球对策。
《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国际卫生合作的新方针,采用了全球法律框架应对全球化流行。
《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包含行之有效的减少供求核心条款。
它重申人人均有权享有最高标准的健康。
它禁止烟草业利用其能力去影响旨在保护民众免遭烟草危害的公共政策。
它呼吁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当代和后代免受烟草消费和接触二手烟草烟雾对健康、社会、环境和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世界无烟日宣传标语
1、不抽一支烟,快乐似神仙!
2、让你的肺清亮一点。
3、烟缈缈兮肺心寒,尼古丁一进兮不复还。
4、曾经有一堆烟摆在我面前,我没好好珍惜,现在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鬼东西吆一声“getout”。
5、想说爱你(吸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大的勇
6、都说吸烟的男人够潇洒,可知香烟的危害有多大?
7、请把火柴留给你的生日蜡烛,而不是香烟。
8、生命只有一次,怎能断送在香烟上?
9、燃烧的是香烟,消耗的是生命。
10、
itiseasiertostartthanitistostop.tobacco,it’skillingth eoneyoulove.
11、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香烟---燃尽自我,贻害众生。
做蜡烛or吸烟?
1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吞云吐雾中,物物皆湮灭。
13、吸烟几时止?美景几时还?青春何能驻?生命何与共?只愿君能禁吸烟,盼回“无烟好世界”!
14、它(吸烟)是你最简单的快乐,也让你最彻底地哭泣。
15、摒弃吸烟陋习,创造健康新时尚
16、珍惜生命,崇尚文明生活;热爱生命,养成良好
习惯。
17、远离烟草,拒吸第一支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卫生
18、拒绝烟草,珍爱生命
19、吸烟有害健康
20、远离烟草,崇尚健康,爱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