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1极地地区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73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知识点归纳(P92图10.1:找出南极洲、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P93图10.2:找出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原因:①南极地区处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很小,阳光微弱,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②海拔高,地表被冰雪覆盖,反射了部分太阳辐射;③低温使南极大陆形成了强大的高压中心,降水稀少而风力很大。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世界寒极”、“冰雪高原”之称。
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
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2.北极地区气候特征:北极地区绝大部分为大洋,因此气温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也远不及南极。
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方3.资源: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着丰富的矿产;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海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
4.科学考察的宝地: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1985年2月14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1989年2月26日,建立中山站。
(记住两个考察站在P101图10.2中的位置)。
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
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因为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而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
中山站位于东半球(印度洋沿岸),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大西洋沿岸)。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为什么我国南极考察站都是在2月建站?(因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高些;其次这时正值极昼期,白天时间长,利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建站。
)●我国建立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第一个建立);中山站;昆仑站(2009在南极最高点建立了我国首个位于南极大陆内陆地区的科考站)。
七年级下册南极北极知识点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陆,北极则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地区。
南极和北极不仅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也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
在七年级下册的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究南极和北极的知识点。
一、南极的地理特征南极是地球上第五大洲,被冰雪覆盖,其中的维多利亚地最受欢迎。
南极大陆由高山脉和平原构成。
它被一个巨大的冰盖覆盖着,融化的水形成了冰川和冰瀑布。
南极大陆的顶部被称为南极点。
二、北极的地理特征在北极圈之外,北极是芬兰、瑞典、挪威、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共享的地区。
北极是海洋和海冰的形成,居民很少。
北极盆地是一个冰层覆盖的低地。
北极之间的海洋也很冰冷,海洋也被冰块覆盖,最北端被称为北极点。
三、南极的气候特征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敏感区域,拥有世界上最冷的气温。
南极平均气温为零下20到零下30摄氏度,冬季温度最低可达零下80摄氏度。
南极是风暴,暴风雪和极光的来源。
夏季平均温度零下20摄氏度,白天可以连续24个小时的阳光。
南极的冰原非常厚,有些地方超过4000米。
四、北极的气候特征北极主要由海冰组成。
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敏感区域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冷的气温。
冬季平均气温约为零下30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零上10摄氏度。
在夏季,北极可以连续24小时的阳光,而在冬季则是24小时的黑夜。
由于北极处于巨大的盆地之中,夏季时气温常常变化很大。
五、南极和北极的生态系统南极生态系统是以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鸟类为中心的。
底部生物养殖在冰冷的海水中,鲸鱼和海豹在南极海洋中生活。
北极是熊、狐、驯鹿和海豹的家园。
北极海洋中有许多鲸鱼、海豹和海雀。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北极和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显着。
六、南极和北极的科研意义南极和北极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区域,也是世界各国研究气候变化的基地。
科学家们在这里进行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地质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
南极与北极的研究成果,对于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南极和北极是我们珍贵的资源。
七下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 位置和范围。
-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纬度位置: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 范围: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2. 自然环境。
- 地形。
-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气候。
- 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 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的内陆地区距海远,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较大。
- 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
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 河流。
-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如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湄公河注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
二、亚洲的人文环境。
1. 人口最多的大洲。
-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
-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2. 多样的地域文化。
- 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
如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这与当地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有关;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这与当地严寒的气候有关;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这与当地多河流的水乡环境有关。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带,主要包括北极和南极两个地区。
这两个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特点,也是人类科学探索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极地地区的知识点。
一、地理特点1. 极地地区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地带,北极位于北纬66°33',南极位于南纬66°33'。
2. 极地地区的地理环境极端恶劣,气候寒冷,气温极低,长时间处于极夜或极昼状态。
3. 极地地区的地貌特征主要由冰川、冰盖和冰山构成,同时也有少量的陆地和海洋。
二、气候特点1. 极地地区的气候极其寒冷,气温常年低于零下40摄氏度,极地地区的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2. 极地地区的气候干燥,降水量很少,而且大部分为雪和冰晶。
3. 极地地区的气候季节性明显,一年中有长时间的极夜和极昼。
三、生态系统1. 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独特而脆弱,主要由冰盖、冰川、冻土和海洋组成。
2. 极地地区的生物资源相对较少,但却有很多适应极寒环境的特殊生物,如北极熊、企鹅等。
3. 极地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丰富多样,有许多独特的海洋生物,如南极鲸、北极海豹等。
四、科学探索1. 极地地区是人类科学探索的重要领域,科学家们通过探险、观测和研究,对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地质构造等进行深入研究。
2. 极地地区的科学探索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变化和演化过程,为气候预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3. 极地地区的科学探索也有助于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如极地考古、极地地质勘探等领域。
五、环境保护1.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极地地区的影响日益显现。
2. 极地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正在快速消融,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破坏和威胁。
3.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制定并执行相关环境保护政策,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六、人类活动1. 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日益增多,如石油开采、渔业和旅游等。
地理极地知识点总结一、北极和南极的位置和特点1、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地区,由北极洋、格陵兰、加拿大、阿拉斯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俄罗斯北部的一部分组成。
2、南极则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地区,由南极洲和周围的南极洋组成。
二、气候1、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包括气温极低、降水稀少、风大等。
北极地区的气温通常在摄氏零下50度至零下30度之间,而南极地区的气温可达零下80度。
2、极地地区的冰川、冰盖和冰架占据了大部分土地面积,形成了独特的冰雪景观。
三、动植物1、由于气候极端,极地地区的植被少而分散,大多为苔藓、地衣和低矮的草本植物。
2、极地地区的动物生存条件极其苛刻,只有少数适应了极地环境的动物能在此生存,如北极熊、企鹅、海豹等。
四、冰层1、极地地区的冰层是全球气候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冰层反射太阳光线,起到了控制地球气温的重要作用。
2、北极地区的冰盖和南极地区的冰架不仅影响了周边地区的气候,还对全球气候和海平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五、自然资源1、极地地区被认为是未来重要的矿产开发和能源资源的宝库,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石等。
2、然而,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生态压力,需要特别谨慎对待。
六、环境保护1、极地地区的独特生态环境受到全球关注,保护极地生态环境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重要议题。
2、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仅涉及到当地国家的责任,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和支持。
七、极地科研1、极地科研对认识地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各国在极地科研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合作项目,共同努力推动对极地地区的深入研究。
八、极地旅游1、极地旅游近年来逐渐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北极和南极地区参观冰川、观赏野生动物等。
2、极地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以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以上是关于地理极地的知识点总结,极地地区的独特环境、生态、资源和科研价值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加强对极地地区的保护和研究,为人类认识和保护地球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第十章极地地区一、独特的自然环境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海域;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南极洲周围的大洋(顺时针排列):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地球自转方向:北极地区(逆时针方向)、南极地区(逆时针方向)温馨提示:极地地区的方向判读(1)东西方向判读:依据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所指方向为东(2)南北方向判读:北(南)极点为地球最北(南)端,距离北(南)极点越近,越靠北(南)。
4.企鹅是南极特有的动物;北极的代表动物:北极熊。
5.南极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之称。
北极气温比南极高,降水比南极稍多,风速比南极小。
6.南极比北极寒冷的原因有哪些?答案:①北极周围是海洋,南及周围是陆地;②南极海拔高于北极;③南极被冰雪覆盖,冰雪反射太阳光。
(1)南极:固体淡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如磷虾、鲸、海豹等。
(2)北极: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如海豹、海狮、海象、北极狐等。
8.居民:(1)南极:南极大陆气候恶劣,无常住居民。
2)北极:北极有土著居民,是属于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人和拉普人,以狩猪和捕鱼为生。
二、科学考察1.南极考察:选在11~次年3 月,原因:此时是南极洲的暖季、极昼期。
我国在南极建立的考察站有长城站(无极昼极夜)、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在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2.北极考察:6-8 月份,在北极建立了黄河站。
3.方向判读: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
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因为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而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
中山站位于东半球(印度洋沿岸),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大西洋沿岸)。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1.存在问题过度捕杀鲸、海豹、海狮、海象等极地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开采加工石油、天然气等导致环境污染。
2.生态保护(1)各国加强合作,保护极地环境,例如在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国签订了《南极条约》,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该条约;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一、南极洲的基本情况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陆,位于南纬60°至90°之间。
它被智利、阿根廷、英国、挪威等国家主张为自己的领土,但根据《南极条约》,南极洲被国际社会共同管理和保护。
1. 地理环境•南极洲面积约为1.4亿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五大洲。
•南极洲的海域被称为南冰洋,是全球最大的海域之一。
•南极洲地势高低起伏,以冰盖覆盖着大部分土地。
2. 气候特点•南极洲气候寒冷,全年气温低于零摄氏度。
•冬季(4月至9月)气温更低,常常达到零下70摄氏度左右。
•夏季(10月至次年3月)气温较高,但仍然低于零摄氏度。
3. 生物多样性•南极洲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低的地区之一。
•南极洲的动植物适应了严寒的环境,如企鹅、海豹、鸥类等。
•南极洲的海洋生态系统也独特而丰富,有大量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二、北极地区的基本情况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地区,包括北冰洋及其周边陆地。
由于涉及到中国可能被视为敏感的话题,我们将重点介绍北极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环境保护问题。
1. 地理环境•北极是一个由海域和岛屿组成的地区,主要涉及到北冰洋和周边国家(如俄罗斯、加拿大、挪威等)拥有的领土。
•北极地区覆盖着大量冰川和浮冰,其中最大的是格陵兰岛上的冰盖。
2. 气候特点•北极气候寒冷,全年气温低于零摄氏度。
•夏季(6月至9月)气温升高,但仍然低于零摄氏度。
•冬季(10月至次年3月)气温更低,常常达到零下40摄氏度左右。
3. 环境保护问题•北极地区的冰川和浮冰正在快速融化,这是全球变暖的一个直接影响。
•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和岛国造成威胁。
•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石油开采和渔业。
三、南极与北极的比较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两个极端的地区,它们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差异。
1. 地理位置•南极位于南纬60°至90°之间,北极位于北纬66°34′至90°之间。
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知识点以下是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的知识点:1位置和范围:1.1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环绕。
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大洲,跨经度360°,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1.2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区。
2气候特征:2.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
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超过2000米。
降水量极少,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
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
2.2北极地区虽然不像南极地区那么寒冷,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
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一般年降水量介于100~250毫米。
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风速较低,仅为10米/秒。
3独特的野生动物:3.1北极地区的主要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等。
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3.2南极地区的主要动物有企鹅、磷虾等。
企鹅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它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
4自然资源:4.1两极地区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冰川被称为“固体水库”,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4.2两极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南极洲已发现了220多种矿物,包括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和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北极地区也有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可观。
5科学考察:5.1两极地区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原始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5.2许多国家派出科学考察船或科学考察队到两极地区进行考察。
南极地区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每年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
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随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
6环境保护:6.1两极地区的环境破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南极地区的鲸已陷入危机,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也遭到滥杀。
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包括了我们所处的地球及其各个方面。
地球表面的地理区域之一便是地球的两极,南极和北极。
在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知识点中,我们将学习一些有关这些神秘地区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极地地理位置北极位于北半球,它是北冰洋中位于双子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的一个冰原。
南极位于南半球,它被一圈围绕着很大海域的陆地包围着,在地球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冰盖。
极地气候极地地区有非常严寒和恶劣的气候环境。
北极和南极平均温度分别为 -29°C 和 -49°C。
在冬季,甚至可能会低于 -50°C。
夏季是北极的短暂季节,在此期间北极地区的温度可能达到 0°C。
南极没有像北极那样的夏天,它一年四季都非常寒冷。
南极的气候也更加恶劣,因为它经常伴随着高强度的风暴,风速可能达到每小时100英里以上。
极地生态系统由于气候环境的极端恶劣,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简单。
它主要由冠状植物、苔藓植物、藻类、真菌和少数的原生动物组成。
在南极,企鹅、海豹和南极鲸是其中的代表。
在北极,北极熊、海豹和海豚也是常见的野生动物。
极地人类探险自从19世纪末,人们就一直在极地地区进行探险。
探险队在极地地区建立了许多研究站,以研究其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最著名的是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之间进行的竞争。
阿蒙森于1911年首次到达南极,并成功地回到了挪威。
但是,斯科特在他的探险中不幸失去了所有队友的生命,他们在极寒和极度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蒙受了巨大的困难。
结尾:极地地区是我们的地球上最神秘和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它的严寒气候和少量的生命形式使得极地地区成为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生态系统。
它也象征着人类勇气、毅力和精神力量的极限。
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1、冰雪覆盖的地区⑴南极与北极地区的比较:⑵南极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⑶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地区的原因: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反射2、科学考察的宝地⑴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⑵我国的科学考察站南极:长城站(1985)、中山站(1989)、昆仑站(2009);北极:黄河站(2004)3、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⑴生态环境危机:近年来南极地区大量的鲸和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遭到人们的滥杀。
⑵主要措施: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附“世界之最”1.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2.世界最大的州——亚洲3.世界最小的洲——大洋洲4.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5.世界最小的洋——北冰洋6.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7.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8.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9.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10.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11.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12.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基督教13.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非洲14.世界上最冷的大洲——南极洲15.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乞拉朋齐16.世界热带草原分布最大的洲——非洲17.世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洲——亚洲18.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19.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大的洲——欧洲20.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21.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22.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23.世界上最大的组织——联合国24.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25.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26.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27.世界国家最多的州——非洲28.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29.世界最长的河——非洲尼罗河30.世界最湿润的大洲——南美洲31.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32.世界上牛最多的国家——印度33.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4.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地区——西亚35.世界地震最多的国家——日本36.世界长绒棉出口最多国家——埃及37.世界唯一地跨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俄罗斯38.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39.世界淡水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40.世界接待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法国41.世界唯一跨三个热量带的国家——美国42.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美国43.世界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44.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亚马孙河45.世界河口流量最大的河——亚马孙河46.世界唯一一个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47.世界羊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48.世界含黄土最多的高原——黄土高原49.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极地地区
(P92图10.1:找出南极洲、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P93图10.2:找出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
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原因:①南极地区处在高纬度地区, 太阳高度很小, 阳光微弱, 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②海拔高, 地表被冰雪覆盖, 反射了部分太阳辐射;③低温使南极大陆形成了强大的高压中心, 降水稀少而风力很大。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素有“世界寒极”、“冰雪高原”之称。
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
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2.北极地区气候特征:北极地区绝大部分为大洋, 因此气温不像南极那么寒冷, 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 风速也远不及南极。
在北极点, 每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 每个方向都指向北方
3.资源: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地下埋着丰富的矿产;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海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
4.科学考察的宝地:目前, 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 1985年2月14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1989年2月26日, 建立中山站。
(记住两个考察站在P101图10.2中的位置)。
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 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
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因为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 而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
中山站位于东半球(印度洋沿岸), 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大西洋沿岸)。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 和平利用南极, 1959年12月, 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为什么我国南极考察站都是在2月建站? (因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 气温高些;其次这时正值极昼期, 白天时间长, 利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建站。
)
●我国建立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第一个建立);中山站;昆仑站(2009在南极最高点建立了我国首个位于南极大陆内陆地区的科考站)。
南极洲拥有的世界之最: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360°)②海拔最高的大洲③气候最寒冷的大洲
附:世界之最:
1)世界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其次是伊泰普水电站)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
3)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
4)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6600千米)、第二长河---亚马孙河、第三长河---长江、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
5)世界面积最大的洲: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
6)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
7)世界海拔最低的洲:欧洲(平均海拔约300米)。
8)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积约1.8亿平方千米)。
9)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00万平方千米)。
10)世界最大的岛: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千米)。
11)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或南洋群岛20000多个)。
12)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千米)。
13)世界最大的内海:地中海(250万平方千米)。
14)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最大的内陆湖, 最大的湖泊:里海(37万多平方千米)。
15)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82400平方千米)。
16)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1620米)。
17)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18)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000千米)。
19)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9000千米)。
20)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600万平方千米)。
21)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千米)。
22)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23)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长6000千米)。
24)世界上水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亚马孙河
25)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
26)世界上含沙量最大, 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
26)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7)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28)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