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正式样本
- 格式:docx
- 大小:155.73 KB
- 文档页数:3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最新版)l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可以分为:l墙体节能工程、幕墙节能工程、门窗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地面节能工程、采暖节能工程、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工程、空调采暖冷热源及官网节能工程、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一)墙体保温工程施工技术l需保温的外墙应首选外保温构造;外墙保温构造时,应尽量减少混凝土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当外墙有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时应采取隔断热桥或保温措施。
l外墙外保温的墙体,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
外窗尽可能外移或与外墙面板,减少窗框四周的“桥热”面积,但应设计好窗上口滴水处理。
外墙保温不得已采用内保温构造时,应充分考虑结构性热桥影响并符合以下要求。
l①热桥部位采取可靠保温或“断桥”措施。
l②进行内部冷凝验算和采取可靠的防潮措施。
l③在还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及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当墙体采用轻质结构(D≤1.5)时,西外墙宜采用设置通风间层的措施。
围护结构保温措施。
1)提高围护结构热阻值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与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组成的复合机构。
②采用密度为500-800kg/m3的轻混凝土和密度为800-1200kg/m3的轻骨料混凝土作为单一材料墙体。
③采用多空黏土空心砖或多排孔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
④采用封闭空气间层或带有铝箔的空气间层。
2)提高围护结构热稳定性可采取下列措施。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施工技术方案
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方案是当前建筑行业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性能,不仅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有效节约能源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施工技术方案展开讨论。
外墙保温材料选择
在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中,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外墙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岩棉、聚氨酯等。
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结构需求,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至关重要。
采光设计优化
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的照明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
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大小、朝向和遮阳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资源,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空调系统优化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施工技术方案中,空调系统的优化至关重要。
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合理调节室内温度,降低能耗,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
绿色屋顶设计
绿色屋顶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建筑设计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通过种植植被覆盖的绿色屋顶,可以减少夏季建筑的冷却负荷,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施工技术方案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合理选择外墙保温材料、优化采光设计、空调系统优化以及绿色屋顶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建筑行业应不断探索创新,推动节能技术的应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施工技术方案的重要性,促进行业内技术的进步与应用。
5-3 屋面节能技术顶层住房冬冷夏热是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在节能建筑中已经有所缓解。
屋面按其保温层设置可以分为单一保温屋面,外保温屋面,内保温屋面,夹心保温屋面。
屋面在住宅围护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其耗热量约占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的7~8%,因此屋面的保温较为重要,在屋面设计时,应选择容重小,导热系数小,不易受潮的保温材料,在满足屋面传热系数要求的情况下,保温层应尽可能放在屋面的外表面,使屋面具有较好的蓄热作用,改善顶层房间的热稳定性。
为防止屋面保温层内产生冷凝水,降低保温层的保温作用,屋面设计时应考虑设置隔气层,透气层,排气道等,以防止保温材料受潮。
常用的保温效果较好的屋面有:乳化沥青珍珠岩保温屋面,憎水型珍珠岩保温屋面,聚苯板保温屋面,水泥聚苯板保温屋面,岩棉、玻璃棉保温屋面,彩色钢板聚苯乙烯泡沫夹心保温板屋面,彩色钢板聚氨脂硬泡夹心保温屋面,这些屋面均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
一、日照条件下屋顶的温度变化太阳辐射及室外气温影响着屋面板各层温度的变化,但是将绝热材料置于屋顶的内侧或外侧,其影响却不是一样的。
图5-16所示为内侧绝热且屋顶受强烈日射时,一天里温度的变化情况。
在一天中,混凝土板的温度变化很大,其表面层和板下部(与绝热材料的交界面)的温度变化情况并不相同。
由于混凝土的热容量较大,致使板下部的温度变化出现了时间上的滞后。
如表面温度在14点钟左右,达到了最高值,而板下部(与绝热材料的交界面)的温度在17点钟左右才达到最高值。
图5-17所示为外侧绝热时,屋顶上各层温度的变化情况。
这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很小。
盛夏时,若是采用内侧绝热,混凝土板的温度变化值在一天之内可高达30℃左右,而采用外侧绝热,温度的变化值仅为4℃左右。
另从图5-17可见的是,外侧绝热时,绝热材料的表面温度与室外综合温度的变化几乎完全相同。
α =20αi =6时间温度 ( ℃ )室外综合温度 t z绝热材料25混凝土1203213218070605040302010642242220181614121086图5-16 夏天受太阳辐射时,内侧绝热各层温度的变化再从一年里的温度变化情况来看,在温暖地区,采用内侧绝热的混凝土板温度,夏天可达60℃左右,冬天为-10℃左右。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引言:建筑围护结构系指墙体、屋面、地面以及门窗,其保温、隔热、密封性等工作性能的提高,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物能量负荷,从而减少建筑设备的能耗、节省能源。
所以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建筑物的四大围护结构门窗、墙体、屋顶和地面中,以面积与能量损失率计,第一位的是门窗,其次是墙体,最后是屋顶。
又数据表明,从门窗跑掉的能量约占建筑使用过程中总能耗的50%,其耗能约是墙体的4倍、屋顶的5倍、地面的20倍。
因此,门窗、墙体及屋顶这三种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就成为建筑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焦点。
围护结构节能主要发展方向是,开发高效、经济的保温、隔热材料和切实可行的构造技术,以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密闭性能,减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围护结构节能建设的投入产出比很高。
有资料表明,要使建筑节能率提高20%至40%,其增强围护结构的投入只需比总投资提高3%至6%即可实现,节能收益不可忽视。
为此,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措施。
一、建筑节能材料1、建筑墙体节能材料建筑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 其一是要满足结构要求, 如承载、抗剪等方面的要求, 需要外墙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二是满足保温要求, 又需要外墙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
节能建筑的外墙若采用单一材料, 其满足保温要求的厚度一般都超过满足结构要求的厚度。
根本的出路, 则是把结构层与保温层分开, 用强度指标较高的材料作为外墙结构层,用高效保温材料作为外墙保温层, 两者结合起来, 形成墙体厚度适宜,既满足结构要求又满足节能保温要求的复合。
空心粘土砖墙体、混凝土砌块墙体稻草板墙体,新型VIP真空隔热板墙体以及墙体节能与太阳能的利用等目前都在不断完善发展,应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
2、节能建筑的门窗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的四大构件中,门窗的绝热性能最差,是影响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的最主要因素,占建筑围护构件总能耗的近50%。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模版第一章:引言1.1 背景和意义1.2 研究目的和内容1.3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概述2.1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定义2.2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分类2.3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优势与挑战2.4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章:主动节能技术3.1 外墙保温技术3.1.1 外墙保温材料3.1.2 外墙保温施工工艺3.1.3 外墙保温效果评估方法3.2 地下室防水技术3.2.1 地下室防水材料3.2.2 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3.2.3 地下室防水质量检测方法3.3 屋顶绿化技术3.3.1 屋顶绿化材料3.3.2 屋顶绿化施工工艺3.3.3 屋顶绿化效果评估方法第四章:被动节能技术4.1 中空窗技术4.1.1 中空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1.2 中空窗的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4.1.3 中空窗的热工性能分析4.2 多层玻璃技术4.2.1 多层玻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2.2 多层玻璃的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4.2.3 多层玻璃的热工性能分析4.3 高效隔热门窗技术4.3.1 高效隔热门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3.2 高效隔热门窗的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4.3.3 高效隔热门窗的热工性能分析第五章: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5.1 住宅楼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应用案例分析5.1.1 某小区住宅楼外墙保温技术应用案例分析5.1.2 某小区住宅楼中空窗技术应用案例分析5.1.3 某小区住宅楼屋顶绿化技术应用案例分析5.2 商业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应用案例分析5.2.1 某商业办公楼外墙保温技术应用案例分析5.2.2 某商业办公楼多层玻璃技术应用案例分析5.2.3 某商业办公楼高效隔热门窗技术应用案例分析第六章: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6.1 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的兴起6.2 新型材料在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中的应用6.3 智能化技术在围护结构节能中的发展6.4 微网系统在围护结构节能中的应用第七章:总结与展望7.1 研究总结7.2 研究不足和改进方向7.3 展望未来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附录:相关数据和图表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模版(二)围护结构是建筑物的外部空间,包括墙体、窗户、门、屋顶等部分。
国外围护结构构造降碳技术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个话题可不简单——“国外围护结构构造降碳技术”。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跟听外星人说话似的?但说白了就是怎么通过修建房子的外墙、屋顶这些结构,来帮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让地球呼吸得更顺畅一些。
你看,现在天气越来越极端,气候变化越来越严重,要是不做点儿什么,后果真不堪设想。
所以呀,我们就得琢磨琢磨怎么在建房子这件事上,玩点儿新花样,既环保又省钱,还能让大家住得舒适。
你要是仔细想想,咱们住的楼房外面那一层层结构,不仅仅是为了看起来好看,或者为了防风防雨。
它其实跟外面的空气、温度、湿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你说夏天那么热,冬天那么冷,外墙如果建得不合适,里面就得开空调、开暖气,电费、水费一个劲儿涨。
可是,要是咱们用点儿聪明的办法,选用一些降碳的新材料,或者在设计上做些调整,外墙不但能挡风遮雨,还能让室内保持舒适的温度,这不就少用空调少耗电,少排放了好多二氧化碳嘛。
就像你穿得厚一点,冬天就不怕冷,空调也能少开几个小时,电费自然就少了,碳排放也少了,大家都开心。
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好奇了,外墙到底能怎么搞?怎么能把它设计得又降碳又实用?办法有不少。
比如说,你可能听说过“外墙保温”吧。
没错,就是在墙外加一层保温材料,这样一来,外面的热量就不容易进来,里面的暖气也不容易跑出去。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跟咱们穿羽绒服一样吗?”没错,效果差不多!这种保温材料有很多种,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厚度,都能根据气候条件来选。
简直就像挑选适合的衣服一样,冬天穿羽绒服,夏天穿薄外套,刚刚好。
然后再说说绿色建筑材料吧。
现在,很多建筑材料都在朝着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什么竹子、再生玻璃、生态混凝土之类的,统统都能成为我们构造外围护结构的好帮手。
你想啊,普通的混凝土材料可得经过很多工艺,消耗大量的资源,产生很多二氧化碳。
而有些新型的绿色材料,不仅能减少这些排放,还能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热稳定性,甚至还能帮助我们吸收一些空气中的污染物,简直就是“多面手”嘛。
文件编号:TP-AR-L3795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正式样本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l 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可以分为:l 墙体节能工程、幕墙节能工程、门窗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地面节能工程、采暖节能工程、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工程、空调采暖冷热源及官网节能工程、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一)墙体保温工程施工技术l 需保温的外墙应首选外保温构造;外墙保温构造时,应尽量减少混凝土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当外墙有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时应采取隔断热桥或保温措施。
l 外墙外保温的墙体,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
外窗尽可能外移或与外墙面板,减少窗框四周的“桥热”面积,但应设计好窗上口滴水处理。
外墙保温不得已采用内保温构造时,应充分考虑结构性热桥影响并符合以下要求。
l ①热桥部位采取可靠保温或“断桥”措施。
l ②进行内部冷凝验算和采取可靠的防潮措施。
l ③在还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及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当墙体采用轻质结构(D≤1.5)时,西外墙宜采用设置通风间层的措施。
围护结构保温措施。
1)提高围护结构热阻值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与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组成的复合机构。
②采用密度为500-800kg/m3的轻混凝土和密度为800-1200kg/m3的轻骨料混凝土作为单一材料墙体。
③采用多空黏土空心砖或多排孔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
④采用封闭空气间层或带有铝箔的空气间层。
2)提高围护结构热稳定性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当采用复合机构时,内外侧宜采用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重质材料,中间采用复合轻质保温材料。
②当采用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轻混凝土单一材料墙体时,内外侧宜做水泥砂浆抹面层或其他重质材料面层。
3)窗户保温性能,气密性和面积的规定。
l 1、窗户的床热系数应按经国家计量认证的质检机构提供的测定值采用。
l 2、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外部窗户的保温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
l 3、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窗户的气密性,应符合有关规定。
l 4、居住建筑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应符合相关规定。
4)采暖建筑地面热工要求。
l 采暖建筑地面的热工性能,应根据地面的吸热指数B值。
严寒地区采暖建筑的底层地面,当建筑物周边无采暖管沟时,在外墙内侧0.5--1.0m范围内应铺设保温层,其热阻不应小于外墙的热阻。
5)围护机构隔热措施。
l 外表面做浅色饰面,如浅色粉刷、涂层等l 设置通风间层,如通风屋顶,通风墙等。
l 采用双排或三排孔混凝土或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
l 复合墙体的内侧宜采用厚度为10CM左右的砖或混凝土等重质材料。
l 设置带铝箔的封闭空气间层。
当为单面铝箔空气间层时,铝箔宜设在温度较高的一侧。
l 蓄水屋顶水面宜有水浮莲等浮生植物或白色漂浮物,水深宜为15--20CMl 采用有土和无土植被屋顶,以及墙面垂直绿化等。
二)外墙外保温技术l 1、外墙外保温技术的特点:l 适用范围广;l 减少墙体受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方法,保护主体结构,提高主体结构的耐久性;l 防止'冷桥”部位产生的结露,消除“冷桥”造成的附加热损失;l 改善墙体超市情况,提高墙体保温性能;l 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l 有利于墙体的防水性和气密性;l 便于对既有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l 避免室内装修对保温层的破坏;l 可相对减少保温材料用量;l 扩大室内使用空间。
2、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要求l 外墙外保温系统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
l 外墙外保温系统应能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
l 外墙外保温系统应能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l 外墙外保温系统应能耐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l 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在罕遇地震发生时不应从基层上脱落。
l 外墙外保温系统高层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应采取防火构造措施。
外墙外保温系统应具有防水渗透性能。
l 外保温符合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有关规定。
l 外墙外保温系统各组成部分应具有屋里-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应具有防腐性,当可能受到生物侵害时,外墙外保温工程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
三)外墙内保温技术l 1、外墙内保温技术措施:ll 1)在外墙内侧粘贴或砌筑块装保温板,并在表面做保护层;l 2)在外墙内侧拼装GRC聚苯复合板或石膏聚苯复合板,表面刮腻子;l 3)在外墙内侧安装岩棉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l 4)在外墙内侧抹保温砂浆;l 5)公共建筑外墙,地下车库顶板现场喷涂超细玻璃棉绝热吸声系统;2、外墙内保温抹灰浆料的基本要求:l 1)保温砂浆内保温的构造层次一般为界面层、保温层和护面层。
l 2.)保温砂浆抹灰可采用的材料有复合硅酸盐保温砂浆、聚合物珍珠岩保温砂浆以及稀土复合保温砂浆等。
l 3)界面层和护面层材料应与保温砂浆配套,其中复合硅酸盐保温砂浆护面层应采用抗裂砂浆,并有相应的玻纤网布增强(或局部增强)。
l 4)外墙内保温在应用上应符合下列要求:3)外墙内保温在应用上应符合要求:l 保温材料应选用导热系数较小的不燃或难燃材料。
l 采用不对室内环境产生污染的材料。
l 除保温层材料可允许不设护面层。
l 在有保温层的墙面上需要悬挂重物时,其挂钩的埋件必须固定于基层墙体体内。
l 硅酸盐复合保温材料,主要保温原料采用石棉由于石棉制品的环保问题,逐步被其他材料代替,如珍珠岩等,这些材料在绝干的状态下,工业保温性能良好,但在常温常湿的状态下使用,出现的工程问题较多,如干缩裂缝,实际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等;冷(热)桥部位的处理难以达到要求,致使保温层于非保温才能交界处易产生冷凝水。
二、屋面保温隔热性能要求l 保温隔热工程是建筑节能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屋面与墙体同属于建筑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必须符合节能65%的设计要求。
一)屋面保温层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l l1)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部时,保温层的上面应做保护层; l2)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下部时,保温层的上面应做找平层; 3)屋面坡度较大时,保温层应采取防滑措施;l 4)吸湿性保温材料不宜用于封闭式保温层。
(二)架空屋面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l 1)架空屋面的坡度不宜大于5%;l 2)架空隔热层的高度,应按屋面宽度或坡度大小的变化确定;l 3)当屋面宽度大于10m时,架空屋面应设置通风屋脊;l 4)架空隔热层的进风口,宜设置在当地炎热季节最大频率风向的正压区,出口宜设置在负压区。
l(三)蓄水屋面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l 1) 蓄水屋面的坡度大于0.5%;l 2) 蓄水屋面应划分若干蓄水区,每区的边长不宜大于10m在变形缝的二侧应分成二个互不相连通的蓄水区;长度超过40m的蓄水屋面应设分仓缝,分仓隔墙可采用混凝土或砖砌体;l 3) 蓄水屋面应设排水管,溢水口和给水管,排水管应与水落管或其他排水口连通l 4) 蓄水屋面的蓄水深度宜为150--200mm;l 5) 蓄水屋面泛水的防水层高度,应高出溢水口100mml 6)蓄水屋面应设置人行通道(四)种植屋面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l 1)在寒冷地区应根据种植屋面的类型,确定是否设置保温层。
l 2)种植屋面所用材料及植物等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l 3)种植屋面根据植物及环境布局的需要,可分区布置,也可整体布置。
l 4)排水层材料应根据屋面功能,建筑环境,经济条件等进行选择。
l 5)种植屋面可用于平屋面或坡屋面。
(五)倒置式屋面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l 1)倒置式屋面皮杜不宜大于3%l 2)倒置式屋面的保护层,应采用吸水率低且长期侵泡不腐烂的保温材料;l 3)保温层可采用干铺或粘贴板状保温材料,也可采用现喷硬质聚氨酯泡沫朔料;l 4)保温层的上面采用卵石保护层时,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应铺设隔离层;l 5)现喷硬质聚氨酯泡沫朔料与涂料保护层之间应具相容性;l 6)倒置式屋面的檐沟,水落口等部位,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或砖砌堵头,并做好排水处理。
(六)屋面保温材料要求l 1)屋面保温材料常用板状保温材料。
l 2)进场的保温隔热材料应抽样复验。
l 3)进场后的保温隔热材料物理性能应检验下列项目:l 板状保温材料:表观密度,压缩强度,抗压强度;l 现喷硬质聚氨酯泡沫朔料应先在实验室试配,达到要求后再进行现场施工l 4)保温隔热材料的储运,保管应符合下列规定:l 保温材料应采取防雨,防潮的措施,并应分类堆放,防止混杂。
l(七)屋面保温隔热系统l 屋面保温隔热系统指屋面保温隔热构造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保温隔热构造,包括非上人屋面,上人屋面,倒置式屋面,坡屋面,架空屋面,种植屋面等。
屋面保温隔热构造,材料与屋面防水层密切相关。
构造不合理,选材不当会直接影响防水层的寿命乃至整个屋盖系统的寿命。
1、非上人屋面ll 1构造示意非上人屋面是指一般屋面不准许上人行走,活动的屋面,因此屋面防水层的保护常选用浅色涂料,细砂,云母粉等保护层。
2 技术特点及要求l1)屋面荷载设计较小,最好选用表观密度小,导热系数小,蓄热量大的保温隔热材料。
l2)屋面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厚度,应根据节能建筑热工要求确定。
当屋面同时使用两种保温材料复合时,应注意保温材料的排列。
l3)复合保温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块与聚苯板复合外,还可以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块与挤朔聚苯板复合,以及加气混凝土砖块与聚氨酯泡沫板复合。
4)复合保温材料做法常用语公共建筑及高层或高档的民用建筑屋面保温。
上人屋面l 1构造示意l 上人屋面是指屋面允许经常上人行走,活动,因此屋面防水层的保护层为刚性保护层,如铺设块体材料,抹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
l2技术特点及要求。
l 1)屋面设计荷载比人上人屋面大,增加了刚性保护层的荷载。
l 2)屋面保温隔热材料不宜选用吸水率大的材料,避免屋面湿作业时,保温隔热材料大量吸水,降低热工性能。
l 3)要确保防水层质量,若防水层产生渗漏,不易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