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 格式:docx
- 大小:406.21 KB
- 文档页数:152
[学⼠]某六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届本科⽣毕业论⽂第⼀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1.1 设计原始资料1.1.1 ⼯程概况该⼯程为六层办公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占地⾯积为1310㎡,建筑⾯积5240㎡,建筑物共6层,底层层⾼5.1m,标准层层⾼3.6m,顶层层⾼4.5m,总⾼度25.5m,室内外⾼差0.450m,基础顶⾯距离室外地⾯1.05m,基础采⽤柱下独⽴基础。
该办公楼主要以层为单元出租,每层为⼀个独⽴的单元,拥有接待室、会议室、档案室、普通办公室、专⽤办公室等。
楼内设有两个电梯三个楼梯,主、次楼梯开间均为3m,进深均为6.6m,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1.1.2 设计条件⼀、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抗震设计分组为第⼀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基本风压: 0.55KN/m2,B类粗糙度;三、雪荷载标准值:0.2KN/m2;四、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
五、⼯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II类场地⼟。
地下稳定⽔位距地表-9m,表中给定⼟层深度由⾃然地坪算起。
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5m。
表1-1 建筑地层⼀览表序号岩⼟深度⼟层深度(m)厚度范围(m)地基⼟承载⼒(kPa)压缩模量(mPa)1 杂填⼟0.0—1.2 1.2 --- ---2 粉⼟ 1.2—2.0 0.8 200 5.03 中粗砂 2.0—4.8 2.8 300 9.54 砾砂 4.8—15.0 10.2 350 21.0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基本要求:满⾜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范,遵循建筑设计适⽤、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图。
⼆、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图为:1、底层、标准层及顶层平⾯图:⽐例 1:150(图1-1)2、主要⽴⾯图:⽐例 1:150(图1-2,图1-3)3、屋⾯排⽔布置图:⽐例 1:1504、剖⾯图:⽐例 1:1505、墙⾝⼤样及节点详图:⽐例 1:100及1:10图1-1 标准层平⾯图2图1-3 ○E-○A轴⽴⾯图31.3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基本要求:在建筑⽅案设计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掌握⾼层建筑结构的计算⽅法和基本构造要求,绘制施⼯详图。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前言 (III)2 建筑设计 (1)2.1建筑概况 (1)2.2采光、通风、防火设计 (2)2.3建筑细部设计 (2)2.4方案构思 (2)2.5设计过程 (2)2.6建筑做法 (2)3 结构设计 (3)3.1结构选型布置及计算简图 (3)3.1.1.结构选型 (3)3.1.2.柱网布置 (4)3.1.3.梁板柱的截面尺寸 (4)3.1.4.计算简图 (5)3.2荷载计算 (6)3.2.1.恒荷载计算 (6)3.2.2活荷载计算 (9)3.2.3.风荷载计算 (11)3.3.内力计算 (12)3.3.1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及侧移验算 (12)3.3.1.1柱的侧移刚度计算过程如下 (12)3.3.2.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 (16)3.3.3.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18)3.4框架的内力组合 (20)3.5.截面设计 (22)3.5.2.框架柱 (27)3.5.3.楼梯的计算 (30)3.5.4.板的计算 (32)3.5.5.基础设计 (36)4施工设计 (38)4.1工程概况 (38)4.1.1总体概况 (38)4.1.2建筑设计 (39)4.1.3结构设计 (39)4.2施工部署 (40)4.2.1总体部署 (40)4.2.2工程的管理组织 (41)4.3施工准备 (41)4.4施工顺序 (42)4.4.1施工原则 (42)4.4.2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42)4.4.3主体工程施工顺序 (42)4.4.4屋面工程施工顺序 (42)4.5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及参数 (42)4.5.1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42)4.5.2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48)4.5.3主要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58)4.6施工进度计划 (61)4.7主要机具表 (62)4.8施工平面图布置 (63)4.8.1施工平面图布置原则 (63)4.8.2平面布置 (63)4.9施工措施 (64)4.9.1安全技术措施 (64)4.9.2文明施工措施 (66)谢辞 (72)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建筑为某高校后勤办公楼,五层框架结构,位于郑州北大学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按7度设防设计,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墙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建筑柱网尺寸纵向为2.4m和6.3m,横向为7.2m,一~三层层高为3.6m,四、五层层高为3.3m。
基础为柱下条形基础。
在框架结构计算时,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采用弯矩分配法对框架进行分配,在计算过程中对梁的弯矩进行了调幅,对柱的轴力进行了折减。
1框架结构设计1.1.1 工程概况该办公楼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4500m2,建筑平面为一字形。
建筑方案确定,房间开间为3.6m,进深为6.3m,走廊宽度2.4m。
一~三层层高为3.6m,四、五层层高为3.3m,室内外高差0.6m。
框架梁柱及板均为现浇,框架平面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图1 框架平面柱网布置1.1.2 设计资料1)拟建地段势平坦,地层分布较为规律,地基承载力按160KN/m2计,持力层为第二层粉土。
2)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0.45 KN/m23)雪载:最大积雪厚度为20cm,0.25KN/m。
4)地下水位:勘探深度15.6m以内未见到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无浸蚀。
5)设计烈度按7度,结构按7度设计。
6 )屋面及楼面做法屋面做法:SBS防水层;冷底子油热玛蹄脂二道;200厚膨胀珍珠岩保温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40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粉底(或吊顶)楼面做法:地板砖;50mm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粉底(或吊顶)7)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筋Ⅱ级,箍筋Ⅰ级。
1.2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1.2.1 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子高度的确定1.2.1.1 初估截面尺寸:柱子:1~5层柱截面尺寸相同,均采用截面:b×h=450mm×450mm 梁:梁编号见图2。
框架梁截面的确定:L 1:b×h=250mm×600mm L2:b×h=250mm×400mmL3:b×h=250mm×600mm图中括号内为底层梁编号,括号外为其他层梁编号。
结构计算书XXXX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名称:办公楼前言毕业设计是大学继续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在电大学习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某综合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在毕设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借阅了《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等规范。
在毕业设计中,我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并积极请教指导老师。
特别是毕业设计期间工作比较忙,在毕业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的处理。
在毕设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并得到老师和同学们在毕设中的指导批正,使我在自我所学的基础上完成了任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毕业设计将近二个月的时间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
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Word。
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 / 47XXXX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名称:办公楼内容摘要dition to be good, therefore has used under the column the independent extended foundation.Key word: Frame Structural design Aseismic design2 / 47XXXX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名称:办公楼1.工程概况1.1建筑地点: 1.2建筑类型:00mm,楼,楼板厚度取100mm,填充墙采用炉渣混凝土空心砌块。
中文摘要本毕业设计为长春市培训中心设计,建筑平面为矩形。
建筑总面积9980.11m2,主体建筑7层,一层层高为3.9m,二至四层层高均为3.6m五至七层层高均为3.3m,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工程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毕业设计主要完成下列内容:一、建筑设计:本着“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理念,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1-2011)、《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及详图的设计,最后绘制了建筑施工图。
二、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等规范进行了手算和电算两部分。
手算完成了一榀框架配筋计算、板、楼体和基础的配筋计算。
电算利用PKPM 软件进行,初步对手算和电算结构进行了比较,最后完成了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三、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多层办公楼建筑的施工相关要求确定了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并绘制了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工作、施工部署、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以及技术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的一系列措施。
毕业设计的三个月是忙碌的,也是受益匪浅的,在此感激每一位指导帮助过我的老师。
在各位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方案确定、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全过程训练,加深了对相关规范、规程内容分类的理解;熟练掌握了天正建筑、Auto CAD、PKPM、等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软件。
整个毕业设计设计与制作,使我加深了对规范的认识,巩固了大学四年所学的想关专业知识和绘图技能,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颇丰,至此感谢辛勤指导我的老师们。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题目: XXXXXXX教学楼设计系别: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工民建方向姓名:XX班级 XXXX学号:XXX指导教师:XXX二零一四年四月XXXXXXX教学楼设计design of Teaching building总计毕业设计(论文) 52 页表格 18 个插图 13 幅第1章工程概况 (1)1.1 设计资料 (1)第2章荷载计算 (2)第3章楼板计算 (2)第4章框架设计 (5)4.1截面初选 (5)4.2框架结构分析 (11)第5章内力计算 (15)第6章内力组合 (21)6.1框架梁内力组合 (21)6.2框架柱内力组合 (23)第7章框架构件设计 (23)7.1框架梁截面计算 (23)7.2框架柱截面计算 (25)第8章节点设计 (29)8.1柱脚节点设计 (29)8.2框架梁柱边节点设计 (35)第9章混凝土基础设计 (38)第10章楼梯设计 (41)参考文献 (48)致谢第一章工程概况1.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XXXXXX(钢结构)教学楼设计(a University Teaching building of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2)建设地点:XXXXXXX(3)建筑介绍:本工程为XXXXX大学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物从室内地面至女儿墙高度为15.6m,层高均为3.9m。
室内外高差450mm,室内设计标高±0.000,主体结构为钢框架结构,层数为5层,属二类建筑,二级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室外有停车场及绿化布置。
(4)建筑做法说明外墙做法:采用24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双面粉刷。
抹灰厚20mm,外墙涂料。
内墙做法:采用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双面粉刷。
抹灰厚20mm,内墙涂料。
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10mm厚水磨石地面,底板为混凝土楼板。
屋面做法:25mm厚水泥砂浆找平,65厚挤塑聚苯保温,4+3油毡防水层(包括沥青防水卷材),底板为混凝土楼板。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书一、建筑设计概况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设计详细说明(1)、气象条件①、温度:最热月平均30.3℃,最冷月平均3.7℃;室外计算温度:夏季极端最高40.1℃,冬季极端最底-9.5℃;②、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3%;③、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0.35kn/m2④、雨雪条件:年降水量1450mm,日最大降水强度192mm/日;暴雨降水强度3.31mm/s,100mm2;基本雪压0.35kn/m2;(2)、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各地层由上往下依次为:①、人工填土,厚度1.3~2.1m,不宜做为持力层;②、新冲击黏土,厚度0.4~1.2m,不宜做为持力层;③、冲击粉质黏土,厚度4.5~5.6m,是较好的持力层,承载力标准值270KPa;④、残积粉质黏土,厚度小于一米,是良好的持力层,承载力标准值300KPa;⑤、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未钻透),是理想的持力层,承载力标准值350KPa;地下水位:地表以下2米内无侵蚀性,稳定低水位埋深为2.3m~2.8m之间。
⑥、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考虑,设计基本本地加速度值为0.15g,场地土属中硬性,二类场地,建筑物类别为二类。
(3)、施工技术条件“三通一平”等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各种机具、材料能满足要求。
2、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根据要求及地形状况,本建筑设计为L形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为3413.34平方米,占地面积487.52平方米。
首层高3.6m,其余各层高3.6m主体为六层,总高为23.4m。
建筑横总长为23.4m,纵向总长为33.6m。
(2)、耐火等级:二级。
二、建筑内容1、平面功能分析本建筑设计中间设有走廊,两侧均有采光及兼作通风的窗,轴线宽2.1m,满足工作人员的通行要求及疏散要求;办公楼底层设有两个入口,一个宽2.4m的正门,一个宽2.1m的侧门,均直接通往大厅;主体内各层都设有两楼梯,一电梯,各有单独的入口,具体尺寸及做法详见建筑施工图,这也满足了疏散的入口要求。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XXX办公楼设计——结构计算书学生姓名:XXX学号:XXX专业班级:XXX指导教师:XXX2014年6月10日摘要本论文为XXX办公楼设计。
该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为五层。
层高3.3m,建筑总面积约4000平米。
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阶段包括方案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以及屋面、楼梯、屋面排水等构造设计,完成建筑设计总说明及相关施工图。
结构设计阶段主要包括:确定梁、柱截面尺寸,荷载计算,荷载效应计算,一榀框架梁柱配筋计算,楼板、楼梯和交叉条形基础设计并手绘相应的结构施工图等。
设计最终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适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是建筑物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便于施工。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抗震设计;配筋计算;交叉条形基础目录第1章结构设计说明 (1)1.1 工程概况 (1)1.2 设计资料 (1)1.3 建筑材料 (2)1.4 建筑做法 (2)第2章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3)2.1 结构布置 (3)2.2 结构计算简图 (4)第3章荷载计算 (6)3.1 竖向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6)3.2 竖向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9)3.3风荷载计算 (10)3.4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1)第4章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验算 (13)4.1、风荷载下侧移计算 (13)4.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14)4.3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6)4.4横向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及侧移计算 (19)第5章恒、活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2)5.1 恒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2)5.2活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1)第6章内力组合 (37)6.1截面控制 (38)6.2内力组合 (38)6.3梁端截面组合剪力设计值调整 (38)6.4 柱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调整 (39)第7章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40)7.1 框架梁截面设计 (40)7.2 框架柱截面设计 (46)7.2.1 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6)第8章楼盖设计 (53)8.1、非连续板内力及配筋计算 (54)8.2、连续板内力及配筋计算 (56)第9章楼梯设计 (61)9.1楼梯板设计 (62)9.2 平台板设计 (67)9.3平台梁设计 (68)9.4小柱设计 (69)第10章基础设计 (70)10.1 基础截面确定 (71)10.2 基础底面尺寸验算 (72)10.3 基础梁截面性质计算 (73)10.4 荷载设计值分配 (74)10.5 基础梁内力计算 (75)10.6 基础翼缘板的设计 (80)致谢 (82)参考文献 (83)第一章结构设计说明1.1 工程概况XXX集团拟在青岛市经济开发区建综合办公楼一座,总建筑面积为4000m2,投资800万元。
摘要本设计为广州大学2#办公楼设计。
全楼主体共七层,建筑面积为约6950㎡。
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筑部分,包括对建筑的平面设计、建筑的立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建筑构造做法及材料的选用。
本建筑设计采用了内廊式的平面组合,使办公楼内各房间相对独立、安静,不被穿越但又有一定的联系,建筑布局因地制宜,灵活布置,功能分区明确、流线清晰、便于管理,满足使用要求,特别是消防和疏散要求。
第二部分为结构设计,本设计的结构采用横向框架承重体系,选取一榀框架进行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计算,并进行内力组合,以确定最不利内力,并进行截面设计。
包括框架梁、板、柱、楼梯、及基础的截面设计等。
墙体采用粉煤灰空心混凝土砌块砌筑,有利于减轻建筑物自重;其中对框架梁、板、柱的设计都采用了比较常用的弹性理论方案。
本设计为7度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因此设计过程中还进行了地震作用下弹性位移验算。
设计后达到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框架;混凝土;抗震设计AbstractThis design is designed for the guesthouse in guangdong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e main body of the whole building involved seven floors,The total floor spaceis approximately 6950㎡. The design included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constructs thearchitectura design ,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plane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vertical surface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section plane 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structure making and material selection. This architectural design has used in the porch-like plane combination, causes in the guesthouse the various rooms relative independence, peaceful, does not pass through but has certain relation, the architectural composition acts as circumstances permit, the nimble arrangement, the function district is clear about, the streamline clearly, to be advantageous for the management, satisfies the operation requirements, specially fire prevention and dispersal reques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tructural design, the design's structure uses the crosswise frame load-bearing system, selects a pin frame to carry on the horizontal load and the vertical load computation, and carries on the endogenic force combination, by determined that the most disadvantageous endogenic force, and carries on the section design. Including frame Liang, board, column, staircase, and foundation section design and so on. The wall uses the pulverized coal ash hollow concrete artificial brick masonry and building, is advantageous in reduces the building dead weight; And to frame Liang, the board, column's design has used the quite commonly used theory of elasticity plan. This design is 7 degree earthquake resistance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design, therefore in the design process has also carried on under the earthquake function the elastic displacement checking calculation. It has achieved the intensity, the rigidity and the stable aspect request after this design.key word: architectural;construction frame;concretes;earthquake resistance design 三、设计概述:设计题目:广州大学2#办公楼 设计数据 1、建筑规模 建筑面积:7021.84m 2 建筑层数:7层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占地面积:2700m 2 总 投 资:421万 2、气象资料 基本风压值:0w =0.352/m kN ;基本雪压值:s =0.252/m kN ;年最大降雨量:700mm ; 最低气温:摄氏零下5度; 最高气温:32度。
前言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设计将成为我们展示四年学习成果的一个最好平台。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它涉及到房屋建筑学、高层建筑、抗震、混凝土、结构力学等多门课程,应用到了很多重要实用的专业知识,比如有底部剪力法、D值法、反弯点法和弯矩分配法等,又涉及钢筋混凝土的配筋和计算,几乎涉及到了所有专业知识。
为了做好本次毕业设计,我对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及时而全面的复习,查补了以前学习上的漏洞,并借阅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和规范。
我会很好的把握这次毕业设计的机会,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无论对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都将起到莫大的帮助。
我所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沈阳大北建筑工程公司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这种结构形式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做成较大空间的会议室,车间,住宅等,可以分割成小房间,或拆除隔断改成大空间结构,立面也富有变化。
通过合理的设计,框架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良好,能承受较大荷载,能承受较大变形。
因此,我所设计的公楼非常适合选用这种结构形式。
本次设计主要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节点详图。
结构设计包括:梁板布置图和配筋图。
根据民用建筑实用、经济原则,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本设计首先考虑办公楼的实用性,经济性,充分显示现代建筑的特点。
结构计算严格按照最新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
在毕业设计的三个月里,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翻译,我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了Excel、Word 、AutoCAD及天正等软件的使用,以上这些说明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本次设计得到了指导教师们的大力帮助,在此特别表示感谢,尤其对我的指导教师袁景老师表示感谢。
此计算书不含抗震计算部分,大家不需增加此部分计算,我们这组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下为参考模板计算书1 设计基本资料1.1 初步设计资料1)工程名称:办公楼2)工程概况:建筑总高为19.8m,办公楼长度30.6m,宽度为14.4m,共5层。
第一层层高为4.3m,其余层层高3.3m。
室内外高差为0.45m。
3)相对风向:基本风压0.35kN/㎡4)水文条件:地表以下1.4m,无侵蚀性。
5)地质条件:(1)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面粗糙度为B类。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基准期为50年,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2)地质资料,见表1-1地质资料表1-16)材料使用:(1)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上部结构为Ⅰ类,基础为Ⅱa类。
混凝土:梁、柱、板均使用C30混凝土。
(2)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335级,其余采用HPB235级。
(3)墙体:①外墙采用240厚灰砂砖(18kN/m³),其中外墙外侧墙面为水刷石墙面(0.5kN/m³),内侧为20mm厚抹灰(17kN/m³)。
②内墙采用20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6.5kN/m³),两侧均为20mm厚抹灰(17kN/m³)。
③卫生间隔墙同上,两侧贴瓷砖(0.5kN/m³)。
④女儿墙采用240厚灰砂砖(18kN/m³),两侧均为20mm厚抹灰(17kN/m³),墙高1100mm。
⑤窗:均为钢框玻璃窗(0.35kN/㎡)。
⑥门:除大门为玻璃门(0.35kN/㎡),办公室均为木门(0.2kN/㎡)。
1.2 结构选型1)结构体系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2)屋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肋型屋盖,刚柔性结合屋面,屋面板厚为100mm。
3)楼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肋型楼盖,板厚100mm。
4)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2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2.1 梁、柱截面尺寸初选主体结构共5层,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基顶标高根据地质条件,室内外高差,定为﹣1.00m,二层楼面标高为3.3m,故底层柱高为4.3m,其余柱各层柱均为3.3m。
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旅馆毕业设计一、设计资料:建设地点:南方某城市。
场地面积:长×宽=110×70m,建筑平面设计可不考虑场地周边影响。
总建筑面积:3000±10%平方米。
最高气温:41℃。
最低气温:-8℃2。
基本雪压:0.5 KN/m22,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场地土类型中软场地土,Ⅱ类建筑场地。
地质水文情况:场地平坦,周围无相邻建筑物。
自上而下土层分布情况为:1、填土〔Qm l〕,褐黄色,松散,湿,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含快石和植物根系,层厚1m,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2、粉质黏土〔Qa l+p l〕, 褐黄色,可塑,湿,含褐色铁锰氧化物结核,层厚1m,f ak=200kPa,E S=7.7Mpa。
3、粉质黏土〔Qa l+p l〕, 褐黄色,硬塑,湿,含褐色铁锰氧化物结核,该层未穿透,f ak=200k Pa,E S=7.7Mpa。
场地土15m深度范围内无液化土层。
二、建筑设计功能要求:设计题目〔一〕:某办公楼设计〔一〕、层数为不超过4层,净高为3.6米。
〔二〕、建筑主要组成用房:门厅:80平方米×1传达值班:36平方米×1展览室〔含储藏室〕:120平方米×1〔可与门厅结合布置〕接待室:30平方米×2保健室:20平方米×2办公室:20平方米×40〔可考虑部分为大开间办公室〕套间办公室〔带接待室〕:40平方米×5小会议室:40平方米×2中会议室:60平方米×1大会议室:200平方米×1娱乐室、棋牌室、阅览室、健身房:150平方米公共交通及卫生间部分:楼梯间及走道的布局尽可能简捷通畅,满足防火标准的要求,卫生间满足使用人数要求。
设计题目〔二〕:某教学楼设计〔一〕、层数为不超过4层,层高:普通教室大于等于3.3米,合班教室(多媒体教室大于等于3. 6米),多功能教室大于等于3.9米。
目录1 绪论工程概况此工程建于江西省南昌市(某企业4#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类建筑场地;基本雪压m2;基本风压m2,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地基允许承载力为f ak=80kPa。
设计内容与方法建筑设计1.建筑方案设计根据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知识进行建筑方案设计,针对工程的使用性质作出具体的设计。
功能分区要细致合理、符合规范,使建筑物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2.建筑施工图运用CAD、天正进行绘图,绘出建筑的平、立、剖等图。
结构设计1.结构设计内容(1)结构类型的选择,包括结构的布置及柱网尺寸。
(2)估算结构的梁、板、柱的截面尺寸以及材料等级。
(3)荷载计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包括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4)内力计算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5)内力组合包括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6)框架梁、柱正截面设计斜截面设计。
(7)板的配筋计算。
(8)楼梯设计,包括楼梯板,平台板,梯梁等设计。
(9)基础的截面尺寸确定,承载力验算,冲切验算,配筋计算。
2.结构设计方法(1)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包括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计算,竖向荷载包括恒荷载与活荷载;水平荷载包括水平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
(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位移及内力可采用D值法计算。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一般取一榀框架单元,按平面计算简图进行内力分析。
(4)内力计算。
(5)通过内力组合求得梁、柱构件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后,即可对其进行截面配筋计算和采取构造措施。
(6)基础设计:根据上部荷载及与建筑物有关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场地环境条件等来确定基础的类型以及基础埋深。
首先要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和地基软弱层承载力进行验算。
应用地基计算模型计算,然后进行各项配筋计算。
(7)按照制图标准绘制结构施工图。
2 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做法防水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15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板V型轻钢龙骨吊顶地砖地面120厚钢筋混凝土板V型轻钢龙骨吊顶内墙体为2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墙面两侧各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
外墙体为200mm厚的烧结多孔砖,墙面两侧各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
女儿墙做法女儿墙墙体为200mm厚的烧结多孔砖,墙面两侧各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
其他建筑设计其他建筑详见建筑施工图。
3 结构设计设计依据国家标准(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国家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5)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地质勘察报告建筑场地较平坦,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80kPa,场地为类。
结构设计参数结构计算参数表3-1荷载取值风、雪荷载取值表3-2结构计算原则和方法手算采用简化方法选取横向一榀框架计算结构内力和位移。
电算1.软件名称:PKPM2.版本:20103.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 工程部4. 结构布置结构布置方案构件尺寸结构承重方案选择根据建筑功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布置图,本工程确定采用框架方案,框架梁、柱布置如图所示。
4-1 结构布置图梁截面尺寸估算1. 横向框架梁AB 跨梁:=0l 7300mm ,==0)12/1~8/1(l h ~,取=h 550mm==)3/~2/(h h b 275mm~,取=b 250mmBC 跨梁:=0l 2400mm ,==0)12/1~8/1(l h 300mm~200mm ,取=h 400mm==)3/~2/(h h b 200mm~,取=b 250mmCD 跨梁:=0l 7300mm ,==0)12/1~8/1(l h ~,取=h 550mm==)3/~2/(h h b 275mm~,取=b 250mm2 纵向框架梁=0l 4500mm ,==0)12/1~8/1(l h ~375mm ,取=h 400mm==)3/~2/(h h b 200mm~,取=b 250mm柱截面尺寸估算按轴压比要求初估框架柱截面尺寸,以B 柱(C30混凝土)为例。
==βααγ21qsn N G ×14××4×××1=1694kN===cN C f Nh b A μc c 错误!=×μN ——框架柱的轴压比一级抗震;二级抗震;三级抗震;四级抗震Ac ——框架柱的截面面积f c ——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γG ——竖向荷载分项系数q ——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q=12~14kN/m2S ——柱一层的受荷面积n ——柱荷载楼层数α——考虑水平力产生的附加系数,四级抗震时α1=,三~一级抗震时α1=~α2——边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α2=,角柱α2=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为~柱子截面尺寸 表4-1板厚度确定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板的跨厚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综合考虑取屋面板厚为100mm,楼面板厚为100mm。
确定结构计算简图三个假设:(1) 平面结构假设: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侧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2) 板在自身平面内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3) 考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扭转作用;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以第④轴作为计算单元如图4-2所示。
水平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图4-2 水平框架计算简图垂直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图4-3 垂直框架计算简图(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基础埋深,基础假设高度梁、柱惯性矩、线刚度计算构件惯性矩公式:123bh I ,其中平行于弯矩平面的截面宽度定义为h 。
AB 跨梁:I b = bh 312=×12=BC 跨梁:I b = bh 312=×12=CD 跨梁:I b = bh 312=×12=柱:I c = bh 312=×12=梁、柱线刚度计算中框架梁取I=2Ib ,线刚度计算公式l/EIi 。
梁混凝土等级为C30,弹性模量E b=kPa,柱混凝土等级为 C30,弹性模量Ec=kPa。
AB跨梁:ib = EbIb/l=kN·mBC跨梁:ib = EbIb/l=kN·mCD跨梁:ib = EbIb/l=kN·m2~4层柱:ic = EcIc/l=kN·m1层柱:ic = EcIc/l=kN·m图4-4 框架线刚度图(kN·m)5.荷载计算恒载标准值计算恒载标准值屋面面荷载计算防水层m2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m215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5=m2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25=3kN/m2 V型轻钢龙骨吊顶m2屋面荷载合计m2屋面框架梁线荷载计算AB跨梁自重××25=m AB跨梁抹灰2×合计mBC跨梁自重××25=m BC跨梁抹灰(2×合计mCD跨梁自重××25=m CD跨梁抹灰2×合计m gab=gcd=×= kN/mgbc=×= kN/m恒载标准值楼面面荷载计算地砖地面m2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25=3kN/m2 V型轻钢龙骨吊顶m2楼面荷载合计m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计算AB跨梁自重××25=m AB跨梁抹灰2×跨梁上墙自重跨梁上墙面抹灰2×合计mBC跨梁自重××25=m BC跨梁抹灰(2×合计mCD跨梁自重××25=m CD跨梁抹灰2×跨梁上墙自重2×跨梁上墙面抹灰2×合计m 楼面线荷载gab=gcd=×=mgbc=×= kN/m节点集中恒载标准值A、D轴顶层节点集中恒载连系梁自重+/2×××25=连系梁抹灰2×女儿墙自重+/2×××16=女儿墙抹灰2×+/2×××20=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合计B、C轴顶层节点集中恒载连系梁自重+/2×××25=连系梁抹灰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合计恒载标准值A、D轴顶层节点集中恒载连系梁自重+/2×××25=连系梁抹灰2×窗自重2××2×2=墙自重(+×墙抹灰(+×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合计B、C轴顶层节点集中恒载连系梁自重+/2×××25=连系梁抹灰2×门自重2×1××2=墙自重(+×墙抹灰(+×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2=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合计图5-2 恒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活载标准值计算屋面框架梁线活载标准值根据屋面的使用功能查询《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得出屋面均布活载见图5-3活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注:板传递给框架梁的梯形荷载或三角形荷载为板面荷载与板的短方向长度的乘积的一半。
)楼面框架梁线活载标准值根据楼面的使用功能查询《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得出楼面均布活载见图5-3活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活载标准值屋面框架节点集中活载标准值A、D顶层节点集中活载屋面传递活载××2=屋面传递活载××2=合计B、C顶层节点集中活载屋面传递活载××2=屋面传递活载××2=屋面传递活载屋面传递活载合计A、D标准层节点集中活载屋面传递活载××2/2=屋面传递活载××2/2=合计B、C标准层节点集中活载屋面传递活载 ××2/2=屋面传递活载 ××2/2=屋面传递活载屋面传递活载合计图5-3活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为了简化计算,作用在外墙面上的风荷载可近似用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等处的等效集中荷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