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三爪内径千分尺操作指导书
- 格式:xlsx
- 大小:249.46 KB
- 文档页数:1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创造业、建造业等。
为了正确、高效地使用千分尺,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千分尺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正文内容:1. 千分尺的基本原理1.1 刻度原理:千分尺上的刻度是根据毫米刻度线细分而来的,每一个小刻度代表0.01毫米。
1.2 读数原理:千分尺的读数是通过对齐主尺和副尺上的刻度线来确定的,读数时要注意主尺和副尺的对齐位置。
2.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2.1 测量平面尺寸:将千分尺的主尺和副尺对齐,读取对齐位置的刻度值,得到平面尺寸的测量结果。
2.2 测量深度尺寸:将千分尺的主尺插入测量孔中,使其与底部对齐,读取主尺和副尺对齐位置的刻度值,得到深度尺寸的测量结果。
2.3 测量外径尺寸:将千分尺的主尺和副尺对齐,将被测物体放入两个尺钳之间,读取对齐位置的刻度值,得到外径尺寸的测量结果。
3. 千分尺的维护保养3.1 清洁:使用后应将千分尺进行清洁,避免灰尘和污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2 防锈:千分尺应储存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在表面涂抹一层防锈油进行保护。
3.3 定期校准:为了确保千分尺的精度,应定期进行校准,可以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或者使用校准块进行自我校准。
4.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读数不许确:检查主尺和副尺的对齐位置是否正确,确认千分尺是否需要校准。
4.2 读数不稳定:可能是由于使用不当或者千分尺损坏导致,建议重新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或者更换千分尺。
4.3 千分尺损坏:如发现千分尺存在损坏,应及时维修或者更换。
5. 注意事项5.1 使用前检查:使用千分尺前应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5.2 避免碰撞:使用时应避免千分尺与硬物碰撞,以免影响其精度。
5.3 储存注意:千分尺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或者受到其他物品的压力。
总结:综上所述,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正确使用千分尺需要了解其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进行维护保养。
千分尺使用说明【简单易懂】千分尺可适用于测量产品的外尺寸(长度、宽度、厚度)等,量程范围在0~25mm之间。
下面介绍千分尺操作规程、步骤和使用方法,千分尺操作方法,千分尺的使用方法介绍。
一、千分尺测量操作方法:(一)、依被测物孔径大小,去选择适当之内径千分尺。
(二)、将内径千分尺测试头放入被测物孔内。
(三)、放入时被测物须放平,内径千分尺应正直。
(四)、测试时,左手三手指拿着内径千分尺刻度表下的圆棒,右手旋转内径分厘卡最上端之旋转钮。
(五)、当测试头测量面与被测物孔内轻微接触时,右手转动旋钮使其放出3~5声轻响。
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
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
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
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
例如:测量 75~600/0.01mm 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
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
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
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
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
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
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
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
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
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二、校验方法:(一)、首先将千分尺擦拭干净。
(二)、依各种规格之内径千分尺选择合适之校正环规,其校验方式与操作方法相同。
内径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内径千分尺使用方法
一、操作步骤
1、放置与测量对象:将内径千分尺放置于测量对象上,确保传感器处于测量位置;
2、操纵螺丝:放置完成之后,用手拧紧两端的螺丝,使传感器固定在测量位置;
3、开启电源:打开内径千分尺的电源开关,将传感器的电源开关接入电源,使传感器供电;
4、启动测量:启动测量设备,按下按钮,传感器开始测量;
5、校准:如果传感器的读数不准确,可以通过调整当前的校准系数来改变尺子的读数。
二、注意事项
1、首先要确保传感器安装正确,操作时要确保传感器处于测量位置;
2、使用传感器时要确保电源可以正常供电;
3、测量时要避免生活中的磁干扰;
4、测量时不要受到振动、湿度、温度及介质流动等外界干扰;
5、测量时要确保传感器与测量物体保持接触;
6、传感器比较敏感,在运输过程中应当轻拿轻放,避免磕撞;
7、在使用时应当避免保护套的弯折。
内径千分尺使用操作指导书一、简介内径千分尺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轴孔、孔径等内部尺寸。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您正确、高效地使用这一工具。
二、使用准备1. 工作环境:选择一个干净、光线明亮、没有震动的工作环境,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内径千分尺检查:在使用之前,检查千分尺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或缺陷,并保持它的清洁度。
三、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步骤1. 准备工作:a. 选择合适的内径千分尺:根据被测量的内径范围选择合适的千分尺。
b. 温度调节:将千分尺置于工作环境中,使其与被测件达到相同的温度。
c. 仔细读取千分尺的刻度:千分尺通常有两条刻度,其中一条用于表示毫米,另一条用于表示千分之一毫米。
2. 安装被测件:a. 清洁被测件:使用清洁布擦拭被测件的内壁,确保没有灰尘、油污等杂质。
b. 使被测件平稳:将被测件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确保其稳固并垂直。
3. 使用内径千分尺进行测量:a. 良好的握持:用手握住千分尺底部,确保握持牢固。
b. 将千分尺插入被测件中:将千分尺缓慢插入被测件中,确保垂直插入并避免碰撞。
c. 读取测量值:将千分尺滑动到被测工件的最大值,同时读取千分尺上的刻度值。
注意毫米和千分之一毫米的刻度。
d. 记录测量值:将测量值记录下来,确保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完成测量:a. 移除千分尺:缓慢且稳定地将千分尺从被测工件中取出,避免碰撞或损坏。
b. 清洁千分尺:使用清洁布擦拭千分尺的测量面和其他部件,确保其保持干净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注意事项1. 严禁使用损坏的内径千分尺,以免对测量结果造成误导。
2. 在测量之前,请确保内径千分尺与被测工件处于相同的温度,以减少温度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使用千分尺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千分尺碰撞或受力过大造成损坏。
4. 在插入被测工件时,要确保其垂直插入,并避免碰撞且尽量轻柔进行。
5. 在读取千分尺的刻度值时,应注意刻度线与刻度标记的对齐,以避免误读。
千分尺使用说明【简单易懂】千分尺可适用于测量产品的外尺寸(长度、宽度、厚度)等,量程范围在0~25mm之间。
下面介绍千分尺操作规程、步骤和使用方法,千分尺操作方法,千分尺的使用方法介绍。
一、千分尺测量操作方法:(一)、依被测物孔径大小,去选择适当之内径千分尺。
(二)、将内径千分尺测试头放入被测物孔内。
(三)、放入时被测物须放平,内径千分尺应正直。
(四)、测试时,左手三手指拿着内径千分尺刻度表下的圆棒,右手旋转内径分厘卡最上端之旋转钮。
(五)、当测试头测量面与被测物孔内轻微接触时,右手转动旋钮使其放出3~5声轻响。
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
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
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
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
例如:测量 75~600/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
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
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
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
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
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
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
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
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
并将内径尺每转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二、校验方法:(一)、首先将千分尺擦拭干净。
(二)、依各种规格之内径千分尺选择合适之校正环规,其校验方式与操作方法相同。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工程、制造、建筑等领域。
为了确保使用千分尺的准确性和操作规范性,制定一份千分尺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任务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使用者正确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千分尺的刻度清晰可见,无损伤或变形。
b. 清理千分尺的刻度面和测量面,确保无灰尘或污垢。
2. 测量操作:a. 将千分尺测量面与被测物体的测量面紧密贴合。
b. 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千分尺的固定刀片,将其轻轻滑动,直到与被测物体的测量面紧密贴合。
c. 读取刻度值时,要垂直视线与刻度线,避免视角偏差导致读取错误。
d. 读取刻度值时,应该读取刻度线与刻度线之间的数值,可以使用放大镜或眼镜辅助读取。
e. 在读取刻度值后,应该将千分尺的刻度面与测量面分开,避免刮伤或损坏。
4. 注意事项:a. 在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时,应该保持手部稳定,避免手部抖动影响测量结果。
b. 在读取刻度值时,应该避免眼睛与刻度线之间的视角偏差,确保读取的数值准确无误。
c. 千分尺在使用过程中应该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摔落导致损坏。
d. 千分尺在不使用时应该妥善保管,避免灰尘或污垢进入刻度面或测量面。
五、常见问题解答1. 为什么在读取刻度值时要垂直视线与刻度线?垂直视线与刻度线可以减少视角偏差,确保读取的数值准确无误。
2. 如何保持手部稳定,避免手部抖动影响测量结果?可以使用双手握持千分尺,尽量放松手部肌肉,保持身体稳定,避免手部抖动。
3. 如何防止千分尺刮伤或损坏?在读取刻度值之前,应该将千分尺的刻度面与测量面分开,避免刮伤或损坏。
4. 如何妥善保管千分尺?可以将千分尺放置在干燥、无灰尘的地方,可以使用防尘套进行保护,避免灰尘或污垢进入刻度面或测量面。
六、总结本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千分尺的使用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使用者正确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内径千分尺操作指导书
1.内径千分尺使用方法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适用时,必须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生产过程中,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的测量面在孔的径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
(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撑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
2.误差分析:
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误差包括受力。
千分尺使用作业指导书(9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千分尺使用作业指导书的资料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千分尺使用作业指导书篇一外径千分尺使用作业指导书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外径千分尺使用作业指导书1.0目的1.1 确保本公司千分尺的操作符合检测、检验的要求,达到检测的精确度;1.2 确保本公司千分尺检测人员的行为与检测结果符合产品的要求。
2.0范围凡本公司千分尺的操作、维护工作适用本规定。
3.0权责品管部:负责千分尺规范操作,定期维护的实施。
4.0 操作前检查4.1 检查千分尺是否能完全归零。
4.2 检查千分尺测量处是否清洁。
4.3 检查被测物件是否清洁。
5.0 操作步骤5.1千分尺又称为螺旋测微器,也称分厘卡,用来检测圆柱直径、长、宽、高的一种精密量具,5.2千分尺与被测物件水平放置,使工作在最佳测量位置。
转动测力装置,使两测量面轻轻地接触,当听到棘轮摩擦声时即为零位。
5.3用前先检查各测杆之间有无异物或碰撞,用校正棒校正其准确度。
5.4测量使用时,千分尺的侧面夹住被测物品,左手固定物品,右手轻微旋转套管,待套管与实物贴合后,再轻微旋转小测杆,当千分尺发出“吱吱”响声,直到部品刚刚落下,即此数据为所测数据。
5.5读数值时应正面读取,即视线应于刻度线垂直。
严禁斜视刻度读书。
5.6主尺一大格是为:1mm; 一小格为:0.50mm 。
副尺一格位为:0.01mm 。
6.0 维护和保养及注意事项6.1使用完毕后,清除测杆上异物,将测量面调至1-2mm 处后紧锁旋钮放入卡盒内。
6.2不使用时严禁超出测量范围随意乱放,以免测杆与实物碰撞,损坏仪器。
千分尺属精密检测仪器,使用者轻拿轻放。
6.3严禁重物或工件压至测量器,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千分尺使用作业指导书篇二1. 目的: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千分尺。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使用千分尺测量的产品。
3. 基准:3.1、使用前的点检3.1.1 检查有无校正标签、且在有效期内3.1.2 工作面是否损伤、锈蚀 3.1.3 能否正确调零 3.1.4 刻度是否清晰 3.1.5 微分筒转动是否平稳3.1.6 锁扣扳向左边时,微分筒稍应不能转动3.2、使用时注意事项: 3.2.1 使用时戴手套;3.2.2 当工作面即将接触被测物件时,应用棘轮(微调)旋转,避免用手轮(粗调)时力度较大,造成工作面损伤,影响精度。
内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内径千分尺是用来测量物体内径的一种测量工具,它通常由一个尺体和一个游标组成。
内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通常为0-200mm,精度可达到0.01mm。
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如下:1. 准备工作:首先,将内径千分尺清洁干净,确保没有灰尘或其他杂物。
然后,检查游标是否灵活,尺体是否平整,游标和尺体之间的连接是否紧固。
2. 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根据待测物体的内径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常用的内径千分尺一般有0-25mm,25-50mm,50-75mm,75-100mm,100-125mm等不同的量程。
3. 测量:将内径千分尺的游标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放在要测量的内径上。
注意游标的对称性,确保其与内径表面相切。
4. 读取测量值:用眼睛仔细观察游标与尺体刻度线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游标位置对应的刻度值。
内径千分尺一般分为主刻度和副刻度。
主刻度对应整毫米,副刻度对应千分之一毫米。
当游标刻度与主刻度对齐时,即为该主刻度下所示数值。
当游标刻度在两个主刻度之间时,需要通过对副刻度的读数来确定游标位置。
5. 记录测量值:将测量值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要尽量避免过度拧紧测量物体,以免损坏游标和内径千分尺。
在使用完毕后,应将内径千分尺清洁干净并妥善保管,避免碰撞、摔落和受潮。
此外,内径千分尺还可以通过搭配配对套筒来实现更大范围的内径测量。
配对套筒是一种具有特定尺寸的筒状工具,可以与内径千分尺配合使用。
测量时,内径千分尺的游标位置通过配对套筒内径来确定,从而使测量范围扩大。
总结来说,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物体的内径需要进行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放置并调整好游标,观察并记录游标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最后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损坏内径千分尺。
使用配对套筒可以扩大测量范围。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
内径千分尺是一种测量工件内孔直径的精密测量工具。
下面是内径千分尺的基本使用方法和读数方式:
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确保内径千分尺和被测工件表面是清洁的,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2. 调整零点:在未接触工件的情况下,打开内径千分尺的测头,将千分尺刻度调至零点。
这通常通过使用调整螺钉或转动手柄来完成。
3. 插入测头:将内径千分尺的测头轻轻插入被测工件的内孔中。
确保测头与工件表面轻微接触,但不要过紧,以免损坏工件或测头。
4. 测量:缓慢旋转内径千分尺的手柄,使测头完全接触到工件内孔表面。
在旋转的同时,读取千分尺的刻度值。
5. 记录读数:一旦测头完全接触到工件表面,记录千分尺的刻度值。
这个刻度值表示工件内孔的直径。
读数方式:
-主尺读数:内径千分尺上通常有一个主尺,刻有毫米或英寸的刻度。
读取主尺上最靠近刻度线的数值。
-千分尺读数:千分尺是内径千分尺的关键部分,它提供了更精确的测量。
在千分尺上,通常每个刻度代表0.001毫米或0.0001英寸。
记录千分尺的刻度值,然后将其乘以千分尺的分辨率,加到主尺的读数上,得到最终测量结果。
例如,如果主尺读数是10毫米,千分尺读数是0.035毫米,那么总的测量值为10.035毫米。
注意:在读取千分尺时,需要注意小刻度的对齐。
通常,内径千分尺的刻度是逆时针方向递增的,确保正确读取。
千分尺操作规程一、引言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设备准备1. 确保千分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其外观是否完好,刻度是否清晰可读。
2. 准备所需测量物体,确保其表面清洁、干燥,无任何污垢或者凹凸不平的情况。
三、操作步骤1. 握住千分尺的主体,将测量范围调至适当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应选择较大的测量范围,然后逐渐缩小范围以提高测量精度。
2. 将千分尺的测头轻轻放置在待测物体的表面上,确保测头与物体表面接触密切。
3. 轻轻旋转千分尺的主体,直到测头与物体表面彻底贴合,切勿用力过大,以免损坏测头或者物体表面。
4. 读取千分尺上的刻度值,注意刻度盘上的主刻度和副刻度,确保读取到最精确的数值。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放大镜等辅助工具来提高读取精度。
5. 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必要的单位转换。
确保记录的数据准确无误,包括小数点后的位数和单位。
四、注意事项1. 在使用千分尺之前,应先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校准方法可以参考设备的说明书或者相关标准。
2. 使用千分尺时,应避免将其暴露在高温、潮湿或者腐蚀性环境中,以免影响其性能。
3. 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手部姿式,避免手部颤动或者晃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使用千分尺时,应避免与硬物接触,以免刮伤或者损坏测头。
5. 使用完毕后,应将千分尺放置在干燥、清洁的地方,避免灰尘、水汽等污染。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读数不许确:可能是由于测头与物体表面接触不密切导致的,应重新放置测头并确保贴合度。
2. 刻度含糊不清:可能是由于刻度盘上的污垢或者磨损导致的,应清洁刻度盘或者更换千分尺。
3. 千分尺损坏: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千分尺损坏或者浮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住手使用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或者更换。
六、总结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正确使用千分尺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千分尺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创造、装配等领域。
为了确保使用者正确、高效地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工作,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任务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关于千分尺的基本知识、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解答,以确保他们能够准确、有效地完成测量工作。
三、千分尺的基本知识1. 千分尺的构成:千分尺由主尺、游标尺、测量爪等部份组成。
2. 千分尺的量程:千分尺的量程通常为0-150mm或者0-6英寸。
3. 千分尺的精度:千分尺的精度通常为0.02mm或者0.001英寸。
四、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a. 清洁千分尺:使用前应确保千分尺干净无尘。
b. 校准千分尺:使用前应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
2. 测量操作:a. 选择正确的测量爪:根据被测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测量爪进行测量。
b. 放置被测物体:将被测物体放置在千分尺的测量爪之间,确保其稳定。
c. 读取测量结果:通过游标尺上的刻度线,读取被测物体的尺寸。
3. 注意事项:a. 避免碰撞:使用时应避免千分尺与硬物碰撞,以免损坏。
b. 防止震动:测量时应保持稳定,防止因震动而影响测量结果。
c. 防尘防潮:使用后应将千分尺存放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污染。
五、常见问题解答1. 问:千分尺的刻度线代表什么?答:千分尺的刻度线代表被测物体与千分尺测量爪之间的距离。
2. 问:如何确保千分尺的准确度?答:定期进行校准是确保千分尺准确度的关键,可以使用校准块或者其他精密测量工具进行校准。
3. 问:如何避免千分尺的损坏?答: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千分尺与硬物碰撞,存放时要注意防尘防潮。
六、总结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千分尺的基本知识、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解答。
使用者在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工作时,应遵循本指导书的要求,确保准确、高效地完成测量任务。
同时,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定期校准千分尺也是非常重要的。
2014-09-28 0 1 of 3 GCTS-WI-QC0004内径千分尺使用操作指导书1.0 目的:规范GCTS内部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时的操作方法,有效地控制测量所产生的误差。
2.0范围:适用所有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的过程。
3.0步骤:3.1依照待测物内径尺寸,选择适当量成的三爪式内径千分尺测量。
如下图:序号型号编号量程精度1 S/N832023 H0026 20-25mm 0.005mm2 S/N831775 H0027 25-30mm 0.005mm3 S/N833029 H0028 30-40mm 0.005mm4 S/N225415 H0077 30-40mm 0.005mm5 S/N832620 H0029 40-50mm 0.005mm6 S/N822212 H0030 50-63mm 0.005mm7 S/N829360 H0034 16-20mm 0.005mm8 S/N233254 H0084 62-75mm 0.005mm3.2使用三爪式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孔前,应首先使用标准环规进行校对,如下图,选择与内径千分尺测量范围相适宜的标准环规。
序号型号编号量程1 No.177-146 110199 H0033 50.001mm2 NO.177-139 081524 H0031 25.007mm3 NO.177-290 081923 H0032 39.999mm1.合金测头2.测量头3.丝杆4.固定套管5.微分筒6.测力驱动滚花筒2014-09-28 0 2 of 3 GCTS-WI-QC0004图3-14 三爪内径千分尺3.3三爪内径千分尺的工作原理,图3-14为测量范围11~14mm的三爪内径千分尺,当顺时针旋转测力装置6时,就带动测微螺杆3旋转,并使它沿着螺纹轴套4的螺旋线方向移动,于是测微螺杆端部的方形圆锥螺纹就推动三个测量爪1作径向移动。
扭簧2的弹力使测量爪紧紧地贴合在方形圆锥螺纹上,并随着测微螺杆的进退而伸缩。
三爪内径千分尺使用方法
三爪内径千分尺是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小孔、深槽等细小内径的尺寸。
下面是三爪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清洁测量工件的内孔,并确保内孔表面没有杂质或凹陷。
2. 调整爪子距离:将爪子打开到稍微大于内孔的尺寸。
此时需要松开量程锁紧螺钉,并用转动量程螺钉调节爪子间的距离。
3. 插入爪子:将测量爪子插入内孔中,确保三个爪子均匀受力,没有倾斜或偏移。
4. 爪子位置调整:轻轻旋转量程螺钉,使三个爪子分别接触到内孔壁面,然后再稍微旋转螺钉以确保爪子与内孔壁面贴合充分。
5. 读取测量值:观察螺旋度盘上的刻度线,读取与刻度线对应的数值。
通常,刻度线代表1/1000英寸或0.001英寸的距离。
6. 记录测量结果: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通常建议使用零点卡尺检查测量工具的零点误差并进行修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三爪内径千分尺时,要保持稳定的手握,避免用力过猛或
太轻,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三爪内径千分尺检定规程三爪内径千分尺是测量内径的一种高精度测量工具。
为确保三爪内径千分尺的测量精度,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定。
本规程旨在规范三爪内径千分尺的检定程序,保证其测量精度符合标准要求。
二、检定仪器和设备1. 检定仪器:仪器微调千分尺、对缝镜等。
2. 检定设备:内径测量仪、外径测量仪、光学平台等。
三、检定前准备1. 对三爪内径千分尺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无明显损坏和变形。
2. 对三爪内径千分尺进行清洁,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油污和灰尘。
3. 调整三爪内径千分尺的零点,并记录。
四、检定流程1. 内径测量(1)将三爪内径千分尺放入内径测量仪中,并将内径测量仪调整到合适位置,使其与三爪内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相符。
(2)选择适当的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进行测量,并记录读数。
(3)对同一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的三爪内径千分尺进行5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并计算误差。
2. 外径测量(1)将三爪内径千分尺放入外径测量仪中,并将外径测量仪调整到合适位置,使其与三爪内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相符。
(2)选择适当的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进行测量,并记录读数。
(3)对同一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的三爪内径千分尺进行5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并计算误差。
五、计算误差1. 内径测量误差计算公式:误差=(测量值-标准值)/标准值×100%2. 外径测量误差计算公式:误差=(标准值-测量值)/标准值×100%3. 计算误差后,根据国家标准或工厂标准进行评定。
六、检定结果处理1. 若检定结果符合国家标准或工厂标准,将进行标记和记录,并进行合格评定。
2. 若检定结果不符合国家标准或工厂标准,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并重新进行检定。
七、结论本规程规范了三爪内径千分尺的检定程序,能够有效保证其测量精度符合标准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本规程,定期进行检定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测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