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采样技术讲义全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25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目的意义在1kg左右或更少的样品,再在其中取出几克或几百毫克,而足以代表一定数量的总体,似乎要比正确的化学分析还要困难。
实验室工作者只能对来样负责,如果送来的样品不符合要求,那么任何精密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将毫无意义。
因此,分析结果能否说明问题,关键在于采样。
从野外取回的土样,经登记编号后,都需经过一个制备过程——风干、磨碎、过筛、混匀、装瓶,以备各项测定之用。
样品制备的目的是:(1)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植物残茬、石粒、砖块等)和新生体(如铁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等),以除去非土磁的组成部分;(2)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样误差;(3)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磨细,以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匀致;(4)使样品可以长时间保存,不至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
样品制备好坏同样也对分析结果产生具大的影响。
二、采样原则1、调查研究,了解采样区域的基本情况;2、按采样总体的差异程度和研究工作的要求划分采样单元;3、按照一定的采样技术路线随机多点采样,避免特殊点,各采样点采样量一致;4、注意时间、空间等的一致性,防止污染,在注意采代表性样品同时,注意采集典型样品。
三、采样方法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有差异。
如果要研究整个土体的发生发育,则必须按土壤发生层采样;如果要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需要采集原状土壤样品;如果要研究耕作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则应选择代表性田块,在耕作层多点采取混合样品,如有必要,还可在耕作层以下再采一层混合样品。
对于土壤环境研究来说,有时要作背景值调查,其采集方法则要求更高。
混合样品的采集方法,样点的数目和分布应视田块的形状、大小、土壤肥力状况、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精细程度等而有不同,一般有下列三种采集方法。
背景值等调查研究要视研究区范围内复杂程度和变异大小而定。
1.对角线采样法:田块面积较小,接近方形,地势平坦,肥力较均匀的田块可采用此法,取样点不少于5个。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解析工作中一个最重要最要点的环节,它是关系到解析结果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特别是耕作土壤,由于差异较大,若采样不当,所产生的误差(采样误差)远比土壤称样解析发生的误差大,因此,要使所取的少量土壤能代表一定土地面积土壤的本质情况,就得按必然的规定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如何采样?这要依照解析的目的,要求来决定采样的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种类和注意事项:1.混杂样品的采集由于土壤是一个不平均的系统,为了要认识它的养分情况,物理性、化学性,我们不能够把整块土都搬进实验室进行解析,因此,就必定采用若干有代表性的点子取样混杂后成为混杂样品,混杂样品本质上就是一个平均样品,这个平均样品就要拥有代表性。
要使样品真切有代表性,第一要正确划定采样区,找出采样点,划采样区(采样单元或采样单位)时是依照土壤种类、地形部位、排水情况、耕作措施、栽各种植情况、施肥等等的不同样来决定的。
每一个采样区内,再依照田块面积的大小及被测成分的变异系数,来确定采样点的多少,自然,取的点子越多,代表性越强,那就越好,但它会造成工作量的增加,因此一般人为的定为5-10, 10-20 点或依照计算应取多少点。
( 1)试验田土壤样品的采集:一般试验小区为一采样区。
(2)大田(旱地)土壤样品的采集:在进行土壤养分情况的检查时,一般是根据土壤种类、地形、排水、耕作、施肥等不同样来划分采样区;也有的是依照土壤肥力情况按上、中、下来划分采样区。
(3)水田土壤样品的采集。
它和大田土壤样品的采集基本一致(4)采样点的部署(拜会 P276-277)×代表样点地址图 1土壤采样点的方式在采集多点组成的混杂样品时,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做到平均和随机,平均分布能够起到控制整个采样范围的作用:随机定点能够防备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布点以锯齿形或蛇形(S 形)较好,直线布点或梅花形布点简单产生系统误差(图1),由于耕作,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一般都是顺着必然方向进行的,若是土壤采样与农业操作的方向一致,则采样点落在同一条件的可能性很大,易使混杂土样的代表性降低。
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采集(一)污染土壤样品采集1.采样点布设在调查讨论基础上,选择肯定数量能代表被调查地区的地块作为采样单元(0.13—0.2公顷),在每个采样单元中,布设肯定数量的采样点。
同时选择对比采样单元布设采样点。
为削减土壤空间分布不均一性的影响,在一个采样单元内,应在不同方位上进行多点采样,并且均匀混合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对于大气污染物引起的土壤污染,采样点布设应以污染源为中心,并依据当地的风向、风速及污染强度系数等选择在某一方位或某几个方位上进行。
采样点的数量和间距依调查目的和条件而定,通常,在近污染源处采样点间距小些,在阔别污染源处间距大些。
对比点应设在阔别污染源,不受其影响的地方。
由城市污水或被污染的河水浇灌农田引起的土壤污染,采样点应依据灌水流的路径和距离等考虑。
总之,采样点的布设既应尽量照料到土壤的**情况,又要视污染情况和监测目的而定。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采样布点方法。
(1)对角线布点法:该法适用于面积小、地势平坦的污水浇灌或受污染河水浇灌的田块。
布点方法是由田块进水口向对角线引一斜线,将此对角线三等分,在每等分的中心设一采样点,即每一田块设三个采样点。
依据调查目的、田块面积和地形等条件可做变动,多划分几个等分段,适当加添采样点。
图中记号“×”作为采样点。
(2)梅花形布点法:该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中心点设在两对角线相交处,一般设5—10个采样点。
(3)棋盘式布点法: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但土壤较不均匀的田块,一般设10个以上采样点。
此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由于固体废物分布不均匀,应设20个以上采样点。
(4)蛇形布点法: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
布设采样点数目较多。
2.采样深度采样深度视监测目的而定。
假如只是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形,只需取0—15cm或0—20cm表层(或耕层)土壤。
⼟壤采样培训环境项⽬采样培训–⼟壤采样⼟壤概念1、⼟壤连续覆被于地球陆地表⾯具有肥⼒的疏松物质,是随着⽓候、⽣物、母质、地形和时间因素变化⽽变化的历史⾃然体2、⼟壤背景区域内很少受⼈类活动影响和不受或未明显受现代⼯业污染与破坏的情况下,⼟壤原来固有的化学组成和元素含量⽔平。
3、农⽥⼟壤⽤于种植各种粮⾷作物、蔬菜、⽔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地⼟壤。
4、⼟壤剖⾯按⼟壤特征,将表⼟竖直向下的⼟壤平⾯划分成的不同层⾯的取样区域,在各层中部位多点取样,等量混匀。
或根据研究的⽬的采取不同层的⼟壤样品。
5、⼟壤混合样在农⽥耕作层采集若⼲点的等量耕作层⼟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5~20 个。
6、监测类型根据⼟壤监测⽬的,⼟壤环境监测有4 种主要类型:区域⼟壤环境背景监测、农⽥⼟壤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壤环境评价监测和⼟壤污染事故监测。
采样器具准备1、⼯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钻、螺旋取⼟钻、⽵⽚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具等。
2、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胶卷、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3、⽂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4、安全防护⽤品:⼯作服、⼯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
区域环境背景⼟壤选点要求1、采样点选点要求⾸先采样点的⾃然景观应符合⼟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的要求。
采样点选在被采⼟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的地点不设采样点;城镇、住宅、道路、沟渠、粪坑、坟墓附近等处⼈为⼲扰⼤,失去⼟壤的代表性,不宜设采样点,采样点离铁路、公路⾄少300m 以上;采样点以剖⾯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侵⼊体为准,不在⽔⼟流失严重或表⼟被破坏处设采样点;选择不施或少施化肥、农药的地块作为采样点,以使样品点尽可能少受⼈为活动的影响;不在多种⼟类、多种母质母岩交错分布、⾯积较⼩的边缘地区布设采样点。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李成学年8月20182018年1 1 土壤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样品的采集概述1.1 概述1.1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决定土壤分析结果是否可靠的重要环节。
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采样误差甚至远远大于分析误差,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样的代表性。
土壤采样的原则:在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是采的点和量最少,而样品的代表性最大。
1.2 1.2 混合混合混合土样的采集土样的采集1 1 土壤土壤土壤样品的采集样品的采集 混合样品是由很多点样品混合组成,每个混合样品的采样点愈多,样品的代表性就愈大,但工作量也越大。
一般情况下,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的土地面积、土壤的差异程度和试验研究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
1.2 1.2 混合混合混合土样的采集土样的采集1 1 土壤土壤土壤样品的采集样品的采集 1 1、、划分采样单元:采集土样时首先根据土壤类型以及土壤的差异情况,同时也要向农民作调查并征求意见,然后把土壤划分成若干个采样区(采样单元)。
2 2、、确定采样数量:每个采样单元的样点数,一般视土壤差异和面积大小而定,需要10 20点3 3、、遵循采样要求4 4、、采集混合样品的要求: 1.2 1.2 混合混合混合土样的采集土样的采集1 1 土壤土壤土壤样品的采集样品的采集 (1)每一点采取的土样厚度、深浅、宽狭应大体一致。
(2)各点都是随机决定的,在田间观察了解情况后,随机定点,一般可根据田块情况按对角线法、棋盘法、蛇形法等布点采样。
混合土样一般采集耕层土壤(0 20cm);为了解各土种的肥力差异和自然肥力变化趋势,可适当地采集底土(20 40cm)的混合样品。
图1 土壤采样布点方式图( 代表采样点位置)对角线对角线取样取样取样法法棋盘棋盘取样取样取样法法蛇形蛇形取样取样取样法法4 4、、采集混合样品的要求: 1.2 1.2 混合混合混合土样的采集土样的采集1 1 土壤土壤土壤样品的采集样品的采集 (3)采样地点应避免田边、路边、沟边和特殊地形部位以及堆过肥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