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采集现场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
实验一泥土样品的收集与处理泥土样品的收集是泥土剖析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是关系到剖析成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精确的一个先决前提.因为泥土特别是农业泥土的差别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剖析误差大若干倍,是以必须十分看重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应依据剖析目标和请求采取不合的采样办法和处理办法.一.泥土样品的收集(一)采样时光泥土中有用营养的含量随季候的转变而有很大变更.剖析泥土营养供给情形时,一般都在晚秋或初春采样.统一时光内采纳的土样,其剖析成果才干互相比较.(二)采样办法采样办法因剖析目标和请求的不合而有所不同:1.泥土剖面样品研讨泥土根本理化性质,必须按泥土产生层次采样.2.泥土物理性质样品假如是进行泥土物理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3.泥土盐分动态样品研讨盐分在剖面中的散布和变动时,不必按产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或20cm收集一个样品.4.耕层泥土混杂样品为了评定泥土耕层肥力或研讨植物发展期内泥土耕层中营养供求情形,采取这种办法.(1)采样请求在采样时,请求土样有代表性,是以需多点取样,充分混杂,布点平均,混杂样品的取样数目应依据实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平均而定,平日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垦植层泥土0~20cm,最多采到犁底层的泥土,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恰当增长采样深度.(2)采样办法依据地形.样点数目和地力平均程度安插采样点.面积不大,比较朴直,可采取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外形朴直,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取棋盘式采样办法(方格取样法);面积较大,外形长条或庞杂,肥力不匀的地块多采取蛇形取样法(折线取样法)见图1所示,,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法一致;采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采样深度一般取垦植层泥土20 cm 阁下,最多采到犁底层的泥土,对作物根系较深的泥土,可恰当增长采样深度.采土可用土钻或小土铲进行.用土钻时必定要垂直拔出土内.如用小土铲取样,可用小土铲斜着向下切取一薄片的泥土样品(图2),然后将土样分散起来混杂平均.量多时可用四分法弃去,取土样1kg 装入布袋或塑料袋,袋表里各放一标签,上面用铅笔写明编号.收集地点.地形.泥土名称.时光.深度.作物.收集人等,采完后将坑或钻眼填平.图2 小土铲采样图(3)采样数目假如采来的泥土样品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过剩的泥土弃去,一般1kg 阁下的土样即够化学.物理剖析之用.四分法的办法是:将收集的泥土样品弄碎混归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其余两份弃去,假如所得的样品仍然许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到所需数目为止.见图3所示二.泥土样品的处理样品处理的目标是:(1)挑出植物残茬.石块.砖块等,以除去非土样的构成部分;(2)恰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剖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削减称样误差;(3)全量剖析项目,样品须要磨细,以使剖析样品的反响可以或许完整和一致;(4)使样品可以长期保管,不致因微生物运动而霉坏,引起性质的转变.土块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图3 四分法取样泥土样品的处理包含风干.去杂.磨细.过筛.混匀.装瓶保管和登记操纵.(一)风干和去杂从田间采回的土样,应实时进行风干.其办法是将泥土样品弄成碎块平铺在清洁的纸上,摊成薄薄的一层放期近阴凉湿润通风,又无特别的气体(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无尘土污染的室内风干,经常翻动,加快湿润.切忌阳光直接曝晒或烘烤.在土样半干时,须将大土块捏碎(尤其是粘性泥土),以免完整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样品风干后,应拣出枯枝落叶.植物根.残茬等.若泥土中有铁锰结核.石灰结核或石子过多,应细心拣出称重,记下所占的百分数.(二)磨细和过筛物理剖析时,取风干土样100~200g,放在木板或胶板上用胶塞或圆木棍碾碎,放在有盖底的18号筛(孔径1mm)中,使之经由过程lmm的筛子,留在筛上的土块再倒在木板上从新碾碎,如斯重复多次,直到全体经由过程为止.不得摈弃或漏掉,但石砾切勿压碎.留在筛上的石砾称重后须保管,以备石砾称重盘算之用.用时将过筛的土样称重,以盘算石砾重量百分数,然后将土样充分混杂平均后盛于广口瓶中,作为泥土颗粒剖析及其它物理性质测定之用.化学剖析时,取风干样品一份,细心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类新生体和侵入体,再用圆木棍将土样辗碎,使全体经由过程18号筛(1mm)这种土样可供速效性营养及交流机能.pH等项目标测定.测定泥土全氮.有机质等项目标样品,可用经由过程lmm筛孔的土样,用四分法或多点取样法掏出样品约50g,放入瓷研钵中进一步研磨,使其全体经由过程60号筛(孔径0.25mm)为止.假如须要测定全磷.全钾,还需从lmm土样中同样掏出约20g,磨细并使之全体经由过程100号筛(孔径0.15mm),分离混匀后,装入广口瓶中.(三)保管和登记样品装入广口瓶后,应贴上标签,记明土样号码.土类名称.采样地点.深度.日期.孔径.收集人等.瓶内的样品应保管在样品架上,尽量防止日光.高温.潮湿或酸碱气体等的影响,不然影响剖析成果的精确性.三.器具土钻.小土铲.米尺.布袋(盐碱土需用油布袋).标签.铅笔.土筛.广口瓶.天平.胶塞(或圆木棍).木板(或胶板)等.思虑题1.泥土样品的收集与处理在剖析工作中有何意义?2.处理土样时为什么<lmm.<0.25mm和<0.l5mm的细土必须重复研磨,使其全体过筛?3.处理经由过程lmm及0.25mm土筛的两种土样,可否将两种筛套在一路过筛,分离收集两种筛下的土样进行剖析测定?为什么?1.附注:(一)依据土样处理成果,盘算泥土石砾的百分率.(二)土筛号数即为每英寸长度内的孔(目)数,如100号(目)即为每一英寸长度内有100孔(目).筛号与筛孔直径对比见附表.附表尺度筛孔对比表。
土壤养护情况记录表
背景
本记录表适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土壤养护工作,旨在记录不同时期的土壤状况及养护措施,以便制定合理的土壤养护计划和监测土壤的改善情况。
记录要点
1. 地点和时间:记录每次观察时的具体地点和时间
2. 天气情况:记录观察时的天气情况,如晴、阴、雨、雪等
3. 土壤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记录土壤的含水量、 pH 值、有机质含量等,也可根据需要记录其他指标
4. 养护措施:记录本期所采取的养护措施,如加肥、施药、灌溉等
5. 评价:根据土壤状况和养护措施评价土壤的改善情况和效果
使用方法
1. 每个地点每次观察应填写一次记录表,记录表数可根据需要增减
2. 每次观察后,及时记录本期观察的情况和措施,并及时汇总总结
3. 根据记录信息制定合理的土壤养护计划,并定期汇总、评估和调整计划
注意事项
1. 应认真记录,不能漏项、错项
2. 在记录观察时间、天气情况等方面应尽量准确
3. 在记录土壤状况时应按照规定方法实施,避免影响数据准确性
4. 在填写评价时应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样表如下:。
附件1农用地土壤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技术规定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土壤样品采集 (1)2.1制定采样计划 (1)2.2采样准备 (1)2.3使用采样手持终端和GPS (3)2.4采样点确认 (3)2.5采样方法 (3)2.6采样时期 (6)2.7采样记录 (6)2.8样品分装 (6)2.9采样小组自查 (7)2.10注意事项 (7)3 样品流转 (7)3.1制定样品流转计划 (7)3.2样品装运 (8)3.3样品交接 (8)4 样品制备 (9)4.1制样场地 (9)4.2制样工具及容器 (9)4.3样品制备 (9)4.4注意事项 (11)5 样品保存 (12)5.1实验室样品保存 (12)5.2样品库样品保存 (13)附1 (14)附2 (20)农用地土壤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技术规定1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明确了农用地土壤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及与其相关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2 土壤样品采集2.1 制定采样计划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和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省级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详细采样计划,内容包括:任务部署、人员分工、时间节点、采样准备、采样量和份数、样品交接和注意事项等。
2.2 采样准备采样准备主要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
2.2.1 组织准备野外采样必须组建采样小组:(1)采样小组至少由2名成员组成,包括1名组长和1名技术骨干,要求参加过国家或省级组织的样品采集流转制备保存等技术培训;(2)采样小组组长由作风严谨、工作认真和具有野外采样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组长为采样过程质量控制责任人和现场采样记录审核人;(3)采样小组成员应具有土壤调查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农用地详查样品采集流转相关技术要求;(4)采样小组内部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障有力。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保监测记录日期:2022年11月1日施工工地:某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工程地点:某市某区某街道监测单位:某环保监测公司一、监测目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监测的目的是评估施工现场对空气、水质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二、监测内容及方法2.1 空气质量监测使用专业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在施工现场周边的不同位置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监测指标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监测频率为每天三次,分别在早晨、中午和傍晚进行。
2.2 水质监测选取施工现场周边的水体来源,包括河流、湖泊等水域,进行水质监测。
监测指标包括水中悬浮物、COD、氨氮等。
监测频率为每周一次,在施工前后各进行一次。
2.3 土壤监测选择施工区域内的不同位置,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监测。
监测指标包括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等。
监测频率为每月一次,在施工前后各进行一次。
三、监测记录3.1 空气质量监测记录日期:2022年11月1日监测时间:早晨监测位置:施工现场东侧100米处监测指标及结果:PM2.5:20 μg/m³PM10:50 μg/m³SO2:10 μg/m³NOx:20 μg/m³3.2 水质监测记录日期:2022年11月1日监测时间:上午监测位置:施工现场附近河流采样点监测指标及结果:悬浮物:10 mg/LCOD:5 mg/LNH3-N:1 mg/L3.3 土壤监测记录日期:2022年10月30日监测位置:施工现场原地表土壤监测指标及结果:重金属含量:铅(Pb) 10 mg/kg,铬(Cr) 5 mg/kg有机物含量:1%四、监测结果评价4.1 空气质量评价根据监测结果显示,施工现场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未对周边居民产生明显影响。
4.2 水质评价经过对附近河流的水质监测,发现施工对水质的影响较小,水体悬浮物、COD和氨氮等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
土壤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规范(试行)2022年7月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明确了土壤样品制备、保存、流转和检测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2样品制备省级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土壤普查办)根据本区域土壤样品采集数量情况,统筹安排样品制备工作任务,采取就近原则,由本区域确定的检测实验室操作实施。
有样品集中制备工作基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探索样品制备中心等方式,集中统一制备土壤样品。
2.1制定计划省级土壤普查办负责制定样品制备计划。
样品制备计划应包括:任务安排、制样场地、制样人员、制备流程、制备时限、样品流转、质量控制等。
2.2制备种类土壤样品制备种类分为一般样品(表层土壤样品)、土壤剖面样品(剖面发生层样品)和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
2.3制样场地包括风干室和样品制备室。
风干室应通风良好、整洁、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并避免阳光直射。
样品制备室应通风良好,每个制样工位适当隔离,避免交叉污染,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室内具备互联网络条件,并安装在线全方位监控摄像头,确保可以随时接受远程实时检查,制样过程全程摄像并保存记录3年。
2.4制样工具(1)盛样用搪瓷盘、木盘、塑料盘、有机玻璃盘等。
(2)土壤粉碎用木锤、木铲、木棍、有机玻璃棒,有机玻璃板或硬质木板或无色聚乙烯薄板等。
(3)孔径为2mm的尼龙筛。
(4)用于静电吸附除去植物残体的器具。
如有机玻璃棒和丝绸,静电除杂仪器等。
(5)磨口玻璃瓶、聚乙烯塑料瓶等样品分装容器,规格根据样品量而定,可采用不同规格的瓶分装不同粒径的样品。
不得使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制成的样品瓶或样品袋盛装样品。
(6)电子天平、原始记录表等。
2.5外业样品接收调查采样队指定专人负责流转一般样品(表层土壤样品)、剖面样品(剖面发生层样品)和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至承担样品制备任务的检测实验室。
实验室接收样品时,要指定专人负责样品接收确认,重点检查样品标签、样品状况、样品重量、样品数量、样品包装情况等,样品重量应满足风干粗磨后土壤样品库样品、留存样品、送检样品等样品重量要求,如发现破损、重量不足、样品信息不全等情况不予接收,并及时报告省级质量控制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