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408.05 KB
- 文档页数:11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第一篇: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3Z机制《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一、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单片机系统常用接口的设计及扩展方法。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的技巧。
学会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将来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及其他领域应用单片机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硬件设计:根据所选题目要求,完成基于单片机的完整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2.程序设计:根据需要画出程序流程图,设计出全部汇编程序并给出程序设计说明和程序注释。
3.设计文件:设计报告字数约4000~5000字(不包括程序清单),内容及格式要求如下:(1)报告内容的一般安排λ目录(1页)λ前言(1页):说明所选题目的、当今应用说明、对课题的理解,及要解决的问题和课题的意义。
λ总体方案设计(3~4页):通过列举和分析若干可行技术方案、原理,从中选定可行最优设计方案,给出组成原理(框图)及技术路线。
λ硬件设计(4~8页):元器件选择与必要的介绍;单片机硬件系统及外围接口电路的设计,原理说明。
系统总电路图可占完整一页。
λ软件设计(6~10页):设计各功能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及主程序,程序中应有必要的注释。
对于复杂程序结构可先绘制程序流程图。
λ设计小结(1页):对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建议、解决的方法和对这次设计实践的认识、收获和提高。
参考文献(1页)(2)设计报告书写要求以班级为单位购买徐师大标准的课程设计报告本,人手一册。
课程设计报告本应双面书写,每页的文字部分不得少于16行、每行不少于22字。
若整页为汇编语言程序,则该页不得少于20行。
设计说明书中插图总数不宜超过10个,插图可包括元器件图、单片机系统硬件电路图、程序流程图等,插图大小及所占篇幅根据线条密度定,线条不能太稀疏。
插图上下之外部不得留有超过一行文字高度的空白行。
单片机菜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菜单设计的原理和流程。
2. 使学生了解并熟练运用单片机编程语言进行菜单程序编写。
3. 让学生掌握菜单界面布局和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进行菜单程序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菜单程序中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团队中共同完成菜单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单片机编程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技术探究的精神。
2. 培养学生面对编程挑战时的耐心和毅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 引导学生关注单片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动手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对编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单片机菜单设计原理:介绍单片机菜单设计的概念、功能和分类,分析菜单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菜单结构、菜单界面设计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菜单设计基础2. 单片机菜单程序编写:讲解单片机编程语言,以C语言为例,教授学生如何编写菜单程序,包括菜单项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菜单编程实践教学安排:共4课时,分为以下两个阶段:阶段一:2课时,学习菜单程序的基本结构和编程方法。
阶段二:2课时,学习菜单项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3. 单片机菜单设计实例:通过实际案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菜单界面布局和交互设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单片机菜单设计实例教学安排:共4课时,分为以下两个阶段:阶段一:2课时,分析实例,讲解菜单界面布局和交互设计原则。
单片机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片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其设计流程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础知识,能运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进行简单程序编写。
3. 帮助学生了解单片机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与作用,如智能家居、机器人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单片机系统的能力,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
2. 提高学生运用单片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数据采集、信号处理等。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完成课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系统设计和开发产生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敢于尝试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动手实践,完成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单片机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系统概述:介绍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2. 单片机硬件结构:讲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及硬件连接方式。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单片机硬件结构3. 单片机编程语言:学习单片机编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C语言和汇编语言。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编程语言4. 单片机I/O口编程:介绍I/O口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输入、输出、中断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I/O口编程5. 单片机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讲解单片机系统设计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51单片机期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包括内部资源、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
2. 学会使用51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和编程环境,如Keil C及ISP下载线。
3. 掌握51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能够阅读并分析相关电路图。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设计并编写简单的51单片机程序,实现基础的外围设备控制,如LED灯、蜂鸣器等。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51单片机编程问题,进行基本的程序调试和故障排查。
3. 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激发其主动探索和创新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严谨、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和职业素养。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已有电子技术和C语言编程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对51单片机的理解与应用。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以项目驱动教学,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设的学习成果。
通过期末课程设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以下章节展开:1. 51单片机原理概述:包括内部结构、工作原理、资源分布等,重点理解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1章 51单片机基础2. 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编程:学习汇编语言编程,掌握常用指令,理解程序执行流程。
- 教材章节:第2章 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编程3. 开发工具使用:介绍Keil C集成开发环境和ISP下载线的使用方法,学会创建、编译、下载程序。
- 教材章节:第3章 51单片机开发工具4. 外围设备控制:学习51单片机与LED灯、蜂鸣器、数码管等外围设备的接口与编程控制。
- 教材章节:第4章 51单片机外围设备编程5. 传感器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学习传感器与51单片机的连接和数据处理。
单片机正反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正反转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编程中涉及的指令、语法和逻辑,并能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正反转控制程序。
3. 帮助学生了解正反转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搭建单片机正反转电路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软件(如Keil)进行单片机程序编写、调试和下载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设计合适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单片机及电子制作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究、创新实践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其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电子基础和编程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编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过程中,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1)单片机基本原理:介绍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
(2)C语言编程基础:回顾C语言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为单片机编程打下基础。
(3)单片机I/O口编程:讲解如何通过编程控制I/O口的高低电平输出,实现正反转控制。
(4)正反转电路设计:介绍正反转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实践部分:(1)搭建正反转电路:指导学生动手搭建单片机正反转电路,包括电源、单片机、电机驱动模块等。
(2)编写程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C语言知识,编写实现电机正反转的程序。
(3)程序下载与调试:教授学生如何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并进行调试。
单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理解其工作流程。
2. 使学生了解并熟练运用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或汇编语言。
3. 帮助学生掌握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与搭建,使其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电路系统。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调试程序等综合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课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合作,提高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单片机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加强实践操作和综合运用。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创设实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原理及结构:介绍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重点讲解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部分。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2. 单片机编程语言:学习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掌握编程技巧,能独立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单片机编程语言3.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讲解并实践常用外围电路的设计与搭建,如LED 灯、蜂鸣器、数码管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4. 单片机程序下载与调试:学习使用编程器、仿真器等工具,掌握程序下载、调试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程序下载与调试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实现几个实际项目,如温度控制器、智能小车、智能家居系统等,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记录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记录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及编程方法。
具体包括了解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中断处理以及I/O口编程等。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单片机进行简单项目的设计和实现的能力。
具体包括能够使用单片机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编写、调试和烧录,以及能够进行基本的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单片机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以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如下: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包括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中断处理等。
2.单片机编程方法:包括编程语言、编程规范、程序调试和烧录等。
3.单片机I/O口编程:包括I/O口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4.单片机项目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项目的构思、设计和实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用于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指令系统等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单片机项目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片机的应用。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单片机技术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教学视频等,以便于课堂讲解和学生复习。
4.实验设备:准备单片机开发板、编程器、示波器等实验设备,以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在线资源:提供在线编程平台和论坛,方便学生交流和学习。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内部结构及相关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
3. 学生能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分析实际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和程序编写。
2. 学生能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相关开发工具和调试技巧,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3. 学生能运用单片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培养对电子信息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认识到单片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感兴趣,但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单片机基础理论:回顾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等,重点讲解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等模块的功能和应用。
2. 单片机编程语言:以C语言为基础,介绍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单片机实验操作:结合教材章节,进行以下实验:- 基本输入输出实验:学习单片机I/O口控制,实现LED灯、蜂鸣器等设备的控制。
- 中断控制实验:掌握中断系统的使用,实现外部中断控制。
-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学习定时器/计数器的配置,完成定时控制等功能。
- 串行通信实验:了解串行通信原理,实现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单片机实践项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2. 学生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础知识,如指令系统、寄存器、I/O 口控制等。
3.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单片机外围电路的原理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单片机的编程和调试。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单片机及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认识到单片机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科技事业作贡献的信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重点讲解CPU、内存、I/O 口等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2. 单片机编程语言:讲解单片机编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如指令系统、寄存器、汇编语言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单片机编程语言3.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介绍单片机与外围电路的连接方法,讲解常用外围元器件的原理及功能。
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4. 单片机实践项目:设计多个实践项目,涵盖灯光控制、温度测量、电机控制等方面,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实践项目5.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讲解单片机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及调试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15课时,其中基础知识3课时,编程语言4课时,外围电路设计3课时,实践项目4课时,系统设计与调试1课时。
单片机课程设计附录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相关术语和概念;2. 学会使用单片机编程软件,掌握基本的编程语法和指令;3. 掌握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与搭建,了解常见传感器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单片机的编程与调试;2.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系统;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单片机技术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编程及应用。
课程强调实践性与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的学生群体为具有一定电子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的初中或高中学生。
他们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 强化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4. 注重过程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硬件结构:介绍单片机的内部组成,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结合教材第一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2.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学习单片机编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汇编语言和C 语言,使用教材第二章推荐的编程软件,如Keil uVision,进行实践操作。
- 汇编语言基础- C语言基础- Keil uVision使用方法3. 基本编程指令与语法:学习单片机编程中的常用指令,如逻辑运算、跳转、循环等,结合教材第三章内容,让学生掌握编程的基本技巧。
4. 外围电路设计与传感器应用:介绍单片机与其他电子元件的连接方法,学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参照教材第四章,进行外围电路设计和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