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12.39 MB
- 文档页数:98
门静脉高压症TIPS介入护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主要包括针对并发症的处理、针对病因的治疗。
在临床上门静脉高压主要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及腹水等并发症,其中对患者威胁最大的是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内镜下硬化或套扎治疗、外科分流或断流手术,以及微创TIPS进行处理。
针对脾功能亢进患者,若没有自发性出血的风险,通常可以观察,若存在自发性出血的风险,可以考虑切除脾脏。
顽固性腹水临床上通常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适当给予补充白蛋白,或者利尿等方式进行处理,严重者可以间断放腹水。
最后针对严重的肝硬化门脉高压、肝功能失代偿患者,临床上可以应用肝移植进行治疗。
通过肝移植切除病变肝脏,替换健康肝脏,可以从根本上去除门静脉高压的病因,门静脉压力下降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也会得到控制与治疗。
本文将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TIPS介入术后护理进行具体阐述。
(一)概述1.门静脉高压定义指当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发生淤滞,引起门静脉及其分支压力增高,继而导致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伴破裂出血、腹水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
正常值:13-24cmH2O,平均为18cmH2O;当压力>24cmH2O时称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高压症时,压力大都增至30- 50cmH2O。
肝炎后肝硬化是我国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病因2.门静脉解剖: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全长6-8cm,主干在肝门处分为左、右两支,逐渐分支后与肝动脉血流汇合于肝窦,然后经肝小叶的中央静脉、肝静脉流入下腔静脉(二)病因1.肝内病变:如肝内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白身免疫性肝硬化,均可能导致门静脉血液经过肝脏受阻2.门静脉病变:门静脉血栓形成导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因血管病变导致血液回流受阻3.腔静脉或肝静脉病变:导致血液回流心脏受阻,也可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4.胰腺病变:比如胰腺肿瘤或胰腺炎症,导致脾静脉闭塞,脾静脉血液无法正常回流,而在胃底周围形成广泛的侧支血管,从而导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三)临床表现1、胃肠道表现:胃肠道静脉血回流障碍之后,出现胃肠道淤血,通常引起消化不良,患者表现为胃口差、腹胀、腹痛等2、腹腔积液:根据腹腔积液量,而出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量少表现为消化不良,如果量较多,腹部通常表现为膨隆状态,导致腹部压力升高3、脾大:比如肚子能摸到包块,即脾大,通常可引起体内血小板降低4、原发疾病:如比较常见的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或先天性布加综合征等,同时引起相应肝功能异常等临床表现(四)检查1.内镜检查食管、胃及十二指肠:了解食管曲张静脉分布部位、直径、有无红色征等。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现状和展望门静脉高压症是指门静脉及其分支血管内阻力增加,导致肝门部或下腹区静脉压力升高,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症状。
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常伴有症状疏松,常继发于肝硬化或门脉栓塞等基础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本文主要介绍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现状和发展前景。
传统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主要采用的是选择性门-体侧支血管的分流术,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结扎或切断脾静脉,通过创建脾肝、脾肾、肝肾侧支血管通路或Shunt等手术方式将门静脉血流转移至侧支循环。
与保守疗法相比,门体分流术在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或减轻门静脉高压症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但手术创伤大,术前准备和术后管理都非常严格。
此外,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容易出现手术后并发症,术后合并胃肠出血、腹水、脑病、营养不良等情况较为常见,同时手术能力要求也比较高,不适合所有患者。
微创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手术治疗也逐渐成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门静脉高压症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内科超声导引下的经皮肝内Shunt置入和经皮肝门体血管介入治疗。
其治疗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对于高龄或病情较轻的患者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选择。
内科超声导引下的经皮肝内Shunt置入技术,是在超声引导下,通过经肝内动脉或门静脉颈静脉等途径,将自制或商用的Shunt管插入至门静脉分支,建立新的侧支循环通路,降低门静脉压力。
在患者的门静脉分支内,通过植入支架和阀门,既保障了侧支通路的稳定,又避免了正常血管系统未受影响的部分出现圆转流,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式将愈加多样化和完善化。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人们对微创手术治疗的需求也愈加强烈。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治疗将会在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内科超声导引下的经皮肝内Shunt置入技术中,支架型Shunt系统和无支架型Shunt系统的运用是当前的热门研究方向。
采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鲍应军;顾俊鹏;张海潇;朱帝文;任伟新【摘要】目的分析Viatorr支架用于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使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的3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分析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情况、肝性脑病发病率及分流道通畅率.结果采用Viatorr支架行TIPS技术成功率100%;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40.00±3.85)cmH2O和(23.60±2.87)cmH2O.术后随访1~14个月,分流道通畅率100%(34/34),肝性脑病发病率5.88%(2/34).结论使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手术操作成功率高,分流道通畅率高,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低.【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9(016)001【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高血压,门静脉;Viatorr支架;门体静脉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作者】鲍应军;顾俊鹏;张海潇;朱帝文;任伟新【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R815TIPS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一种微创介入方法,手术成功率高[1],可用于年龄较大、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但TIPS后分流道功能障碍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2-3]。
覆膜支架的出现,使分流道的通畅率较裸支架有明显提高[4],但常规覆膜支架在结构上仍易导致分流道闭塞,且存在较高的再狭窄率。
2015年6月TIPS专用支架Viatorr支架通过我国国家医药管理局批准进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