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技术下料
- 格式:doc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7
铝合金门窗设计——制作与下料计算今天我们来讲解铝合金门窗设计——制作计算与下料。
根据上节绘制节点图及结合型材汇总图,我们可以在CAD软件里测量到型材的真实尺寸(1:1比例),打开这些图纸便于我们实时使用。
一、首先描述铝合金门窗制作步骤和方法在接到生产任务单之后,工厂一般按如下工序进行生产。
1.下料,是铝合金门窗制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关键的工序。
下料是材料在加工厂工人使用设备切割,材料长度是根据设计要求并参考门窗施工洞口来确定优化得出,要求切割准确;否则,门窗的方正难以保证,下料尺寸误差值应控制在2mm范围内。
一般推拉门窗下料采用直角切割;平开门窗扇下料采用45°角切割;其它类型应根据拼装方式来选用切割方式。
2.钻孔。
铝合金门窗的框扇组装一般采用螺丝连接,因此不论是横竖杆件的组装,还是配件的固定,均需要在相应的位置钻孔。
型材钻孔,可以用小型台钻或手枪式电钻,前者由于有工作台,所以能有效保证钻孔位置的精确度;而后者是因为操作方便。
钻孔前应根据组装要求在型材上弹线定位,要求钻孔位置准确,孔径合适,不可在型材表面反复更改钻孔,因为孔一旦形成,则难以修复。
3.拼装。
将型材根据施工大样图要求通过连接件用螺丝连接组装。
铝合金门窗的组装方式有45°角对接、直角对接和垂直对接三种。
横竖杆的连接,一般采用专用的连接件或铝角,再用螺钉、螺栓或铝拉钉固定。
4.铝合金门窗的组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门窗装饰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损伤。
每樘门窗局部擦伤、划伤,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②门窗上相邻构件着色表面不应有明显的色差。
③门窗表面应无铝屑、毛刺、油斑或其它污迹存在。
装配连接处不应有外溢的胶粘剂。
④门窗框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⑤门窗框、扇相邻构件装配间隙及同一平面高低差,应符合规范。
二、铝合金门窗下制作单步骤和方法同样先了解基本定义:洞口尺寸: 是按照建筑施工平面图给门窗预留的尺寸。
制作尺寸:窗户制作的实际尺寸。
70型铝合金门窗制作的下料尺寸
一:没有上梁的窗户
1:边框=窗户的高度
2:上下滑=窗户的宽度―2公分
3:勾光启=边框―5.2公分
4;上下方=上下滑÷2+0.5公分(三个扇子的见例外尺寸)5:玻璃高=勾光启―9.3公分
6:玻璃宽=上下方-6公分(三个扇子的中间大扇子-7公分)7:纱扇子高度=边框-5公分
8:纱扇子宽度=上下方+1公分
二:带上梁的窗户
1:边框=窗户的高度
2:上.中.下=窗户的宽度―2公分
3:勾光启=划线的数-1.2公分
4:上下方=上中下÷2+0.5
5:插板.中立=边框-划线数-7公分
6:扣线横长=径里-0.6公分
7:扣线竖长=中立.插板-1公分(扣线切角)
8:玻璃高=划线数-10.5公分(也=勾光启-9.3公分)
9:玻璃宽同上
10:纱扇子高=划线数-0.5公分
11:纱扇子宽同上
三:三个扇子的例外尺寸(非标料要靠自己去量和计算)
1:三扇子的小扇上下方=(下滑+9)÷4-1.8公分
2:三扇子的大扇子上下方=(下滑+9)÷2
3:小扇子的玻璃高同上
4:大扇子的玻璃高同上,宽=上下方-7公分
至于门的制作公式都是自己量料计算出来的,比如单扇门的上下方=门口净里数-1.2,时间长了不用计算从心里就可以记住的,这都是熟能生巧的事情。
希望今天分享的铝合金门窗制作公式,对大家以后在门窗制作方面有帮助。
铝合金单扇门下料减尺规则铝合金单扇门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门窗产品之一,具有轻质、耐腐蚀、隔热性能好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铝合金单扇门需要进行下料加工,以满足不同尺寸要求。
下料减尺规则是指在门窗制造中,根据设计图纸和加工要求,合理确定门扇的尺寸,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和安装。
一、确定门框尺寸铝合金单扇门的门框是门窗系统的主体部分,需要首先确定其尺寸。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情况,确定门框的高度和宽度。
在确定门框尺寸时,需要考虑门扇的开启方式、门框的安装方式以及周边装饰材料等因素,确保门窗系统的整体效果和安装质量。
二、计算门扇减尺尺寸1. 高度减尺:门扇的净高度 = 门框高度 - 门下部底槽高度 - 门上部顶槽高度。
其中,门下部底槽和门上部顶槽的尺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通常在设计图纸中有详细说明。
2. 宽度减尺:门扇的净宽度 = 门框宽度 - 门扇两侧立柱的宽度。
立柱的宽度一般由设计要求和铝合金型材的尺寸决定。
三、门扇下料加工在确定门扇减尺尺寸后,需要进行门扇的下料加工。
首先,根据门扇的净尺寸,在铝合金型材上进行标记,然后使用锯床等工具将铝合金型材按照标记线进行切割。
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切割面的平整和垂直度,避免出现尺寸偏差。
四、加工门扇配件除了门扇的下料加工外,还需要对门扇的配件进行加工。
门扇配件包括门锁、门把手、合页等。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对门扇配件进行加工和安装,确保其与门扇的尺寸相匹配,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能。
五、质量控制在门扇的下料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门窗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在下料加工前,要检查铝合金型材的质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在下料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切割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在加工配件时,要保证配件与门扇的尺寸匹配。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加工设备的维护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总结铝合金单扇门下料减尺规则是门窗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铝合金门窗的下料组装方法嘿,大家好哇!今天咱来聊聊铝合金门窗的下料组装方法。
有一回啊,我家要装修,我就想着自己动手弄弄铝合金门窗。
“哎呀,这能行吗?”我心里也有点打鼓,不过还是决定试试。
首先呢,得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铝合金型材、切割工具、螺丝刀啥的。
“哎呀,这可不少东西呢。
”我去建材市场买了质量不错的铝合金型材,看着那一根根长长的型材,我就开始想象着做好的门窗会是啥样。
下料是第一步。
要根据自己需要的尺寸,把铝合金型材切割成合适的长度。
“哎呀,这可得量准了。
”我拿着尺子,仔细地量着每一根型材,生怕弄错了尺寸。
然后用切割工具,小心翼翼地把型材切好。
我记得我第一次切的时候,手都有点抖。
“哎呀,这可别切坏了。
”还好,慢慢地就熟练了。
接着就是组装啦。
把切好的型材用角码和螺丝固定在一起。
“哎呀,这可得拧紧了。
”我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来。
先把边框组装好,然后再安装玻璃。
玻璃要安装得稳稳当当的,不能有松动。
“哎呀,这可不能马虎。
”在组装的过程中,还得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型材的接口要处理得光滑,不能有毛刺。
螺丝要拧紧,不能有松动。
“哎呀,这都很重要呢。
”我一边组装,一边检查,确保每一个地方都做得完美。
我记得有一次,我组装的时候,发现有一个角码有点松。
“哎呀,这可咋办呢?”我赶紧重新拧紧螺丝,又检查了一遍其他的地方。
还好发现得及时,不然以后可能会出问题。
经过我的努力,铝合金门窗终于组装好了。
“哎呀,这可太有成就感了。
”看着自己亲手做的门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总之啊,铝合金门窗的下料组装方法其实不难,只要有耐心,仔细操作,就能做好。
“哎呀,以后咱要是有兴趣,也可以自己动手试试。
”希望大家都能学会这个方法,让自己的家变得更漂亮。
“哎呀,一起动手吧。
”。
铝合金门窗设计加工下料前掌握1、检查现场应具备了测量尺寸的必要条件,如洞口平坦、规一,测量卷帘窗的部位搭设脚手架;预备好安全带及制定测量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2、复核门洞尺寸应与工程备料单上的洞口尺寸、现场条件全都,假设原尺寸测量错误或现场条件勘测不准确,应准时向公司反响。
3、与工程备料单进展比照,对帘片、导轨、卷帘轴、端盖板等主要部件的长度及制作方式进展检查,应无明显的影响卷帘窗安装、运行的错误或误差存在。
4.按设计图纸要求核对进场卷帘窗规格、数量、尺寸、掌握方式及全部备品备件是否与图纸要求相符。
假设卷帘窗因运输、存放不当而造成的损坏,如翘曲变形、零件损坏、划伤等状况,应予修整或更换。
5.对安装人员已进展技术交底,明确安装质量要求;并将卷帘窗依据设计图纸的型号、规格运到拟安装门窗洞口的四周。
卷帘窗技术工艺流程领取装配好的卷帘窗半成品→校核洞口尺寸→制定安全措施→导轨、端座等支撑件固定→钻皮带穿墙孔,同时用软管保护皮带→皮带收绕器固定在墙体上→安装皮带盘、钢轴、端座及皮带引导头等→安装帘片,固定悬挂连接装置〔弹簧片等〕→上、下限位调整→防护措施及工程验收1皮带驱动卷帘窗安装规程1.1安装导轨和端座及下罩壳的组件两侧导轨开口相对,在同一垂直面上;把持钢轴、罩壳、导轨的组件在墙体上标记固定孔。
1.2在标记位置钻孔并清理后,敲入膨胀套,紧固螺钉,再将导轨固定⑴⑵ ⑶ ⑷注:为了卷帘系统的稳固性,端座、罩壳等处须钻附加固定孔。
1.3 皮带收绕器及其配件的固定1.4 钻引入室内的皮带穿墙孔。
1.5 皮带引导头固定在墙体上。
1.6 手拉皮带收绕器固定在墙体可操作的适宜位置上。
1.7 将皮带从手拉皮带收绕器中拉出系在皮带盘上,保证固定结实度。
2.0 安装卷帘板2.1 依据窗的高度预缠皮带在皮带盘上,将组装好的帘片通过钢轴平缓地放入导轨内, 固定连接装置〔 弹簧片或防上推履带〕 于钢轴上。
假设不适宜则须再次缠绕皮带于皮带盘上。
13种铝合金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建议收藏)1.宽度计算公式:建议门窗宽度=开洞宽度-门窗框架宽度例如:建议门宽=开洞宽度-2×框架宽度2.高度计算公式:建议门窗高度=开洞高度-门窗框架高度例如:建议门高=开洞高度-2×框架高度3.转角连接点尺寸计算公式:转角门窗框架长度=开洞长度-门窗框架长度×2例如:转角门框长度=开洞长度-2×框架长度4.开向尺寸计算公式:开向距离=开洞宽度-门框宽度-起锤距离-上铰链距离例如:门的开向距离 = 开洞宽度 - 门框宽度 - 50mm - 50mm 5.开启尺寸计算公式:开启高度=开洞高度-地拖高度-门框高度例如:门的开启高度 = 开洞高度 - 50mm - 120mm6.横杆长度计算公式:横杆长度=开洞宽度-门框宽度-两端连接配件长度×2例如:横杆长度 = 开洞宽度 - 门框宽度 - 50mm × 27.竖杆长度计算公式:竖杆长度=开洞高度-门框高度-两端连接配件长度×2例如:竖杆长度 = 开洞高度 - 门框高度 - 50mm × 2 8.嵌板长度计算公式:嵌板长度=开洞宽度-门框宽度-两侧嵌板留置宽度×2例如:嵌板长度 = 开洞宽度 - 门框宽度 - 50mm × 2 9.嵌板高度计算公式:嵌板高度=开洞高度-门框高度-两边嵌板留置长度×2例如:嵌板高度 = 开洞高度 - 门框高度 - 50mm × 210.塞板长度计算公式:塞板长度=开洞宽度-门框宽度-两端塞板留置宽度×2例如:塞板长度 = 开洞宽度 - 门框宽度 - 50mm × 211.塞板高度计算公式:塞板高度=开洞高度-门框高度-两边塞板留置长度×2例如:塞板高度 = 开洞高度 - 门框高度 - 50mm × 212.垫板长度计算公式:垫板长度=开洞宽度-门框宽度-两端垫板留置宽度×2例如:垫板长度 = 开洞宽度 - 门框宽度 - 50mm × 213.垫板高度计算公式:垫板高度=开洞高度-门框高度-两边垫板留置长度×2例如:垫板高度 = 开洞高度 - 门框高度 - 50mm × 2以上是13种常见铝合金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应根据具体项目中的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计算。
铝合金门窗下料计算一、门窗下料的基本原则1.确定型材长度:根据客户提供的门窗尺寸,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型材的长度。
2.确定型材的加工长度:将门窗尺寸除以型材的进刀量,再考虑到门窗的开合方式和连接方式,确定型材的加工长度。
3.确定型材的切割方式:根据门窗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型材的切割方式,包括直切、斜切、槽口等。
4.确定型材的加工顺序:根据门窗的结构和加工难度,确定型材的加工顺序,使得加工过程更加方便和高效。
5.确定门窗配件的用量:根据门窗的尺寸和型材的结构,确定门窗配件的用量,包括角码、连接件、密封条等。
二、门窗下料计算方法1.根据门窗尺寸和型材结构,确定门窗型材的加工长度和切割方式。
2.根据门窗型材的加工长度和切割方式,计算型材的用量。
3.根据门窗型材的用量和型材配件的规格,确定配件的用量。
4.综合考虑型材的长度、切割方式、加工顺序和配件的用量等因素,进行加工顺序的安排。
5.绘制详细的加工和拼装图纸,明确每根型材的切割长度和加工方式。
三、门窗下料计算的注意事项1.注意门窗的开合方式和连接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型材的加工长度和配件的用量。
2.注意型材的切割方式,根据门窗的形状和尺寸合理确定切割方式,以减少材料的浪费。
3.注意型材的加工顺序,根据门窗的结构和加工难度合理确定加工顺序,以提高加工效率。
4.注意细节的计算和标注,将每根型材的切割长度和加工方式清晰地标注在图纸上,以保证加工的准确性。
门窗下料计算对于铝合金门窗的制作至关重要,它涉及到型材的用量、配件的使用和加工顺序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门窗的质量和安装的准确性。
因此,在门窗生产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门窗下料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正。
13种铝合金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值得收藏铝合金门窗下料尺寸的计算公式根据具体的门窗类型和设计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铝合金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供参考。
1.垂直铝合金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门窗高度=开洞高度+门窗上下留缝-门窗磨边宽度×2-门窗宽度=开洞宽度+门窗左右留缝-门窗磨边宽度×22.平开铝合金门下料尺寸计算公式:-上方纵梃长度=门高-下方纵梃长度-搁板宽度-达键宽度×2-下方纵梃长度=门下高-上方纵梃长度-搁板宽度-达键宽度×23.平开铝合金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上方纵梃长度=窗高-下方纵梃长度-达键宽度×2-下方纵梃长度=窗下高-上方纵梃长度-达键宽度×24.推拉铝合金门下料尺寸计算公式:-上轨长度=门宽-下轨长度-搁板宽度-达键宽度×2-下轨长度=门下宽-上轨长度-搁板宽度-达键宽度×25.推拉铝合金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上轨长度=窗宽-下轨长度-达键宽度×2-下轨长度=窗下宽-上轨长度-达键宽度×26.折叠铝合金门下料尺寸计算公式:-上述公式与平开门、推拉门类似,根据门的折叠数量和折叠方式进行计算。
7.固定铝合金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窗高度=窗洞高度+窗上下留缝-窗磨边宽度×2-窗宽度=窗洞宽度+窗左右留缝-窗磨边宽度×28.下槛尺寸计算公式:-下槛长度=门窗宽度-门窗上下留缝-窗下槛多余宽度×29.窗堵尺寸计算公式:-窗堵长度=门窗高度-门窗左右留缝-窗堵多余高度×210.门窗框尺寸计算公式:-转角扣板长度=窗宽度+门窗左右留缝-转角扣板减高-转角扣板宽度=窗高度+门窗上下留缝-转角扣板减宽11.窗套尺寸计算公式:-窗套高度=窗洞高度+窗上下留缝-窗套减高度-窗套宽度=窗洞宽度+窗左右留缝-窗套减宽度12.门窗玻璃尺寸计算公式:-玻璃高度=门窗高度-玻璃上下留缝-玻璃磨边宽度×2-玻璃宽度=门窗宽度-玻璃左右留缝-玻璃磨边宽度×2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铝合金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
断桥铝合金下料公式断桥铝合金门窗在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常见啦,要想把这断桥铝合金给下好料,那可得掌握好专门的公式。
先来说说断桥铝合金下料的长度公式。
一般来讲,窗框的下料长度等于窗框的成品尺寸加上窗框的搭接量。
这里面的窗框成品尺寸就是咱们实际需要的窗框大小,而搭接量呢,就是为了让窗框拼接得更牢固、更严实预留出来的那一小段长度。
比如说,咱要做一个宽 1 米的窗框,搭接量是 5 厘米,那下料长度就是 1 米加上 0.05 米,等于 1.05 米。
再说说窗框的宽度下料公式。
窗框的下料宽度等于窗框的成品宽度加上窗框的重合量。
这重合量就好比是给窗框多留了点“余地”,让它在安装的时候更贴合、更稳定。
假设成品窗框宽 80 厘米,重合量是 3厘米,那下料宽度就是 80 厘米加上 3 厘米,也就是 83 厘米。
我之前在给一个朋友帮忙做断桥铝合金门窗的时候,就因为下料公式没搞清楚,闹了个笑话。
朋友家新装修,知道我懂点这方面的知识,就拜托我帮忙弄弄门窗。
我当时信心满满地答应了,觉得这能有多难。
结果一开始下料,就出了岔子。
我按照自己大概估摸的尺寸就下了料,等到安装的时候才发现,窗框短了一截,宽度也不够,根本没法用。
朋友在旁边看着,虽然没说啥,但我那个尴尬呀,脸一下子就红了。
没办法,只能重新下料,这一来一回,浪费了不少材料不说,还耽误了不少时间。
说完窗框,咱再聊聊窗扇的下料公式。
窗扇的下料长度等于窗扇的成品长度减去窗扇的搭接量再加上封盖的厚度。
窗扇的下料宽度等于窗扇的成品宽度减去窗扇的重合量再加上封盖的厚度。
这里的封盖厚度也不能忽略,要不然做出来的窗扇尺寸可就不对啦。
还有中梃的下料公式。
中梃的下料长度等于窗框成品的高度减去两个框料的高度再加上两个焊接量。
中梃的下料宽度等于窗框成品的宽度减去两个框料的宽度再加上两个焊接量。
这焊接量是为了保证中梃和窗框连接牢固的。
总之,断桥铝合金下料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多琢磨琢磨,多实践几次,就能熟练掌握啦。
铝合金门窗下料计算公式1.门窗型材长度计算门窗型材长度计算是指确定门窗横、纵框的型材长度,计算公式为:L=2×(A+B)+0.2其中,L为型材长度,A为门窗的宽度,B为门窗的高度。
公式中的0.2是为了留出安装余量,如需要弯曲型材则需要加大余量。
2.型材切割长度计算型材切割长度计算是指根据门窗的尺寸计算出需要切割的型材长度。
以门窗横框为例,计算公式为:LB=A-2×(t+m)其中,LB为横框的切割长度,A为门窗的宽度,t为横框的材料厚度,m为横框与门窗边缘的覆盖量。
3.型材切割角度计算型材切割角度计算是指根据门窗设计要求,计算出型材需要切割的角度。
以门窗横框为例,计算公式为:α = cos⁻¹(VG/VO)其中,α为横框的切割角度,VG为横框的材料对梁的排空宽度,VO为横框的材料宽度。
公式中使用了反余弦函数进行计算。
4.玻璃和配件的计算玻璃和配件的计算主要是根据门窗设计要求,计算出玻璃的面积和所需的配件数量。
计算公式如下:Ag=(L-m)×(H-n)N=(L-m)×H/S其中,Ag为玻璃的面积,L为门窗的宽度,H为门窗的高度,m为玻璃与门窗边缘的覆盖量,n为玻璃与门窗底部的覆盖量,N为配件的数量,S为配件的规格。
以上四个计算公式涵盖了铝合金门窗下料计算的核心内容,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各个部位的型材长度、切割长度、切割角度以及玻璃和配件的数量,为门窗的制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和实际工艺要求,因此还需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计算。
铝合金门窗下料关键工序工艺流程图A、工序流程:*为关键工序B、操作方法1、领料后仔细确认下料加工单和优化单材料与实物一致。
2、确认下料方式(900或450或异型)3、确认型材放置方向是否正确。
4、根据不同的型材选择不同的工装卡具。
5、根据不同的型材调整锯片的进给速度和冷却剂的喷射量。
6、450下料时应仔细测量料高,如果安装模具要经锯床水平台面与料的最高点做料高,不许单独测量原材料的料高(测料高采用游标卡尺,至少3点,以平均值为准)。
7、下料时必须严格执行首检制,确认无误后方可成批下料(由工艺员、质检员、班长认可并做好首检记录),并且在下料过程中要进行抽检。
8、主操手和副操手应互检,每次调整尺寸或角度,副操手应复合尺寸和角度,防止批量尺寸或角度出现错误,9、角码要根据不同的型材试装后,方可成批下料,样窗及私人窗,如果没有订购角码,可自行配制,应以间隙不大于0.2为准。
工程用角码一定按设计要求提角码料切割。
10、工件的数量应以生产部下发的下料单或班长经书面形式提供的数量为准,确保数量无误(生产部或班长签字为准)。
11、尺寸:框料0——+0.5;扇料-0.5——0.。
12、下完料后要及时清除腔内的铝屑(用压缩空气吹,但是要注意安全),要按照不同的规格,标明尺寸/数量,分类码放整齐,不同规格不能混放,转到下道工序时要办好交接记录(填好工艺卡片)。
13、合格下料转到下道工序后,下料任务单由下料工签字后交组长保存,以便查阅。
14、需交接班时,应有记录,并作好交接手续。
由于交接不当而出现的问题由交接双方负同责。
15、检查方法:检查首件记录、现场抽查、按照批量3%抽查且不少于5根。
C、质量控制点:1、型材下料后的长度L±0.52、角度偏差-10′D、检验标准:下料长度L±0.5,角度偏差-10′,型材不得夹伤和变形,切口平整,不准缺角或留有断E、基本要求:1、人员要求:经过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的培训,考核合格,熟悉本职工作的所有程序。
铝合金门窗设计加工
下料前控制
1、检查现场应具备了测量尺寸的必要条件,如洞口平整、规一,测量卷帘窗的部位搭设脚手架;准备好安全带及制定测量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2、复核门洞尺寸应与工程备料单上的洞口尺寸、现场条件一致,如果原尺寸测量错误或现场条件勘测不准确,应及时向公司反应。
3、与工程备料单进行对比,对帘片、导轨、卷帘轴、端盖板等主要部件的长度及制作方式进行检查,应无明显的影响卷帘窗安装、运行的错误或误差存在。
4. 按设计图纸要求核对进场卷帘窗规格、数量、尺寸、控制方式及所有备品备件是否与图纸要求相符。
若卷帘窗因运输、存放不当而造成的损坏,如翘曲变形、零件损坏、划伤等情况,应予修整或更换。
5.对安装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安装质量要求;并将卷帘窗按照设计图纸的型号、规格运到拟安装门窗洞口的附近。
卷帘窗技术工艺流程
领取装配好的卷帘窗半成品→校核洞口尺寸→制定安全措施→导轨、端座等支撑件固定→钻皮带穿墙孔,同时用软管保护皮带→皮带收绕器固定在墙体上→安装皮带盘、钢轴、端座及皮带引导头等→安装帘片,固定悬挂连接装置(弹簧片等)→上、下限位调整→防护措施及工程验收
1 皮带驱动卷帘窗安装规程
1.1 安装导轨和端座及下罩壳的组件
两侧导轨开口相对,在同一垂直面上;把持钢轴、罩壳、导轨的组件在墙体上标记固定孔。
1.2 在标记位置钻孔并清理后,敲入膨胀套,紧固螺钉,再将导轨固定
冲击钻头10mm
⑴⑵⑶⑷
注:为了卷帘系统的稳固性,端座、罩壳等处须钻附加固定孔。
1.3 皮带收绕器及其配件的固定
1.4 钻引入室内的皮带穿墙孔。
1.5 皮带引导头固定在墙体上。
1.6
1.7
2.0 安装卷帘板
2.1 根据窗的高度预缠皮带在皮带盘上,将组装好的帘片通过钢轴平缓地放入导轨内,固定连接装置(弹簧片或防上推履带)于钢轴上。
若不合适则须再次缠绕皮带于皮带盘上。
接装置(弹簧片或防上推履带)于钢轴上。
若不合适则须再次缠绕皮带于皮带盘上。
调试及上、下限位的调整;安装卷帘窗下罩壳;镶嵌罩壳装饰帽及导轨装饰帽
二、中装,内外装安装步骤。
1、将立导轨、底导轨用转角、沉头自攻螺钉连接。
2、将端盖板插入到导轨中。
自检及要求:端盖板底部与导轨端面应贴全紧密。
3、将导轨固定在墙体上。
操作步骤:根据墙体的具体情况,用膨胀螺钉、自钻螺丝或木螺丝将导轨固定在墙体上
4、将卷筒(含帘片及其附件、卷帘轴、电机及配件的组装件,用绳子系住使帘片紧绕在卷帘轴上)装入到两端板上。
5、接通电源,调节限位、固定活动托架。
6、固定罩壳、前挡板(或前扣板)。
7、扣上护帽、堵头,将卷帘窗体擦抹干净,清理现场。
三、下料尺寸控制。
常见罩盒尺寸:
罩盒厚一般为26mm,间隔L4一般为2 mm,底杆总宽一般为63 mm,底杆宽为57 mm,单片帘片为47 mm,4片帘片组装一起高度最小为186 mm,最大高度为192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