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 格式:docx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1
语文课堂改革初探及反思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学期又这样悄然而逝。
这学期来,我校推行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上课,为此还专门召开了多次会议,全校老师聆听了初中部李元老师的一堂创新课。
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我想大部分青年教师是持支持态度的。
但在享受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有相当多的人正经受着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并未出效果的苦恼之中。
就语文教学来说,我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当然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我们不可盲目跟风,看着别人的模式,照搬照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发挥自己的固有优势和自我风格,构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教学风格。
对于语文教学改革,我从语文教学中总结以下几点反思:!一、转变教师角色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都已经习惯了以往的的课堂教学形式,实施了高效课堂就意味着这一切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高校课堂我抱有过怀疑的态度,但是在观摩河北精英中学老师的课堂之后,我发现:同样一节课,老师上下来很轻松,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我平时也在不断反思,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要尽快转换角色,逐步摸索,使自己能熟练驾驭、掌控高效课堂。
二,培养学生自主互动的能力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快乐地获取知识呢?1、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
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
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2、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摘要: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精心指导下,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消化、自主创新手段来达到课堂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
它是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主要倡导的教学模式。
但具体实践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笔者在一定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思考、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做了“悟—问—做—评”四环节尝试。
本文阐释了笔者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和收获。
关键词:语文课堂;自主学习;悟;问;做;评语文是一门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
在实际教学中,尽管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理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学生主体意识,师生间平等意识,教师积极评价学生意识,课程资源整合意识等都在加强,但课堂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良状态。
如何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改变教学现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一线教师教改的主题。
在理论学习基础上,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作了一定探索,具体包括以下四环节:悟—问—做—评。
流程图解析:一、悟——整体感悟“悟”,就是把语言文化学习内容视为一个认知整体,完整感悟科学、人文内容和精神脉络,全面把握情感、认知发展流程。
“感”是“悟”的基础,“悟”是“感”的提升。
具体说“感”即读通全文;“悟”即一篇课文读下来你读懂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预习阅读提示,确定每堂课的学习目标。
如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首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单元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有关内容,激发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精神;(2)了解课文运用说明方法,并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认识它们的作用;(3)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4)掌握说明文写作要求,学写简单说明文及预习阅读提示。
最后,确定课堂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并学会从科学角度作出正确解释。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初探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适合于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的应试教育。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几个环节。
然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显然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积极探索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导入新课指的是新课讲授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成功的导入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的导入多种多样,比如:故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复习导入,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而知新。
设置悬念导入,中学生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导入方法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渴望知道答案的力量会推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古诗词导入,古诗词的语言特别精炼、意境深远、感情丰富,因此可以用学生易懂、熟识的诗词导入,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知识面,又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歌曲导入、影像视频导入、等等。
导入的方法很多但我们要根据每节课的需要设计自己的导入语。
语文这门课程由于自身的特点,学习目标的制定比其它学科稍加困难,因此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语文课堂学习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注重内容。
所谓的注重内容就是能读懂课文,理解文章的中心。
二是要注重重点。
一篇课文可教的内容很多,许多老师想面面俱到,惟恐遗漏了任何一点,好像只有讲到了才放心,这是大可不必的,我们应以是否领悟课文的关键作为教学重点取舍的标准。
三是要注重难点。
到底哪些是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同时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把握难点。
在课堂上要对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使学生更清晰的把握课文内容。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我校在汲取多种课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学、交、导、评、测”五步教学模式。
在2008-2009学年的第一学期,七年级八个平行班中的四个班采用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学习质量明显提高。
教师利用暑假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在2009-2010学年,全校所有班级均进行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下面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学、交、导、评、测”五步教学模式的情况阐述如下。
一、”学、交、导、评、测”五步教学模式1、学——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下自学、预习语文知识中浅显易懂的内容,如一般的记叙文、现代文等,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
对于散文、文言文等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学案,针对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导向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达到初步理解知识的目的。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导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情境。
2、交——交流预习成果可分为两个层次:(1)小组之内交流个人预习成果,进行自我补充;(2)在教师组织下进行预习成果展示,即进入新课讲解环节。
学习小组的编排,是在开学初由班主任确定的,综合考虑了学习习惯、成绩、性格、身高等多种因素,把四个学生的座位排在一起,基本是前后两排。
由于每个小组中都至少有一到两位优秀生,他们在组内交流时往往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可以有效地帮助同组成员解决问题。
这个环节有显而易见的两个好处:一是针对性强。
因为一个教师面对一个班内五十多个学生,要想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真的是有心无力。
采用这种兵教兵的方式,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联系沟通,促进同学关系更加和谐,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各个小组在教师的组织下发言,小组间进行预习成果展示。
3、导——对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补充、纠正、引导、释疑教师应主要讲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回答不了的问题和提出的疑问,以及他们在展示时忽略掉的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
本文将从课前准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前准备在准备上课内容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充分熟悉教材的内容,清楚每个知识点的核心要点和学生可能存在的难点。
课前准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基础知识。
其次,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辅助教材。
合理的教材选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教学。
二、教学内容选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求知欲。
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课堂教学内容应贯穿各个年级,形成知识的渐进式推进,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
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案例,使抽象的知识内容更加具体化,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方法运用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
通过引入生活案例,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案例分析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视听感受,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堂互动与评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互动和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可以采用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复习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初中语文在提高语文成绩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的机械化复习旧知识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会使复习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已不再适用于目前的初三语文复习。
引入翻转课堂的重要性此时已得到突显,应通过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在初三阶段对语文复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成绩。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效率;复习引言:初三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已存在分层情况,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分层教学,既要巩固学过的知识,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查缺补漏,也要关注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他们拓展知识,提高学习强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淡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更加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例如网上教学、在线课堂答疑等方式,形成良性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生复习路上的引路人而非主导者。
一、初三语文复习课现状当前初三语文课堂模式化现象严重,机械式复习课本内容、背诵古诗词,学生的思维僵化,长时间处于回忆知识点的状态下,学习积极性大幅度降低。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也未充分了解,造成复习效率低、成绩提高慢等问题。
同时学生对语文重视程度不够,复习多为教师带领,没有自我复习计划与复习目标,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传统课堂模式的弊端不断暴露,创新教学模式、组织翻转课堂势在必行。
二、翻转课堂实行阻力(一)教师方面初三是升学的重要阶段,在短短几节语文复习课上带领学生巩固考点、拓展知识已经十分紧张。
时间有限,任务量较大,贸然实行翻转课堂模式会使教师工作量、教学压力大增,除基本教学工作外还需对学生的状况进行额外总结与准备针对措施。
同时部分教师年纪较大,对翻转课堂模式了解较少,可能存在排斥心理的同时对信息化教学方式准备不足,容易产生消极作用,组织能力不强易影响课堂效率。
因此在初三实行翻转课堂对学校、教师来说存在风险。
初中语文阅读“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施,必须靠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调控指导下一系列互动实践活动来完成。
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为自主定向、自主尝试、自主质疑、自主求异、自主领悟、自主归纳、自主评价等学习环节,离开了这些具体环节,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就失去了凭借。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同时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初中语文阅读“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必须以培养学生自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必须体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过程应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多元互动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学定教创设情境是指教师精心组织学生预习,创设一定的客观条件,使学生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激起学生产生疑惑、惊奇、诧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阅读、探究的愿望。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由教师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虽然某种程度上也发挥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阅读情感的作用,但却忽视了学生的独立阅读的体验。
因此,在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上,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创设情境的能力,变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布置预习,指导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产生疑惑,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提问,确定教学目标,力求避免以教师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以教师的意志代替学生的意志,以教师的认识规律代替学生的认识规律。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杜三文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面对这个话题,我非常汗颜,学校安排我做这类话题的论谈,我不堪重任,着实力不从心。
走遍百度谷歌123,搜狐新浪更茫然,断章取义借过来,博采众长促课改。
惭愧惭愧。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典型的、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阶段)。
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二、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简介1、中国传统教学模式:讲--听--读--记--练(机械)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戚勒和赖因五段论教学模式: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
(心理过程=教学过程)3、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五阶段教学模式:发生困难--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理--验证(以学生的兴趣、活动为中心,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4、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该模式的基本思想是教师中心论,后来我国教育界把它演绎为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即“复习--引入--讲授--巩固--小结”,该模式对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影响深刻,自建国初期以来至今,仍然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5、魏书生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待你评)三、正文综上所述,愚提出“导学--探究--解惑--内化--迁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共同仁参考切磋。
具体阐述如下。
(一)导学-驱动它包括预习、导入、定向、检查预习等环节。
1、预习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及时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布置预习任务,这是课堂教学的预备。
2、导入对于那些没有安排预习的新授课来说,导入就像发动机的火花塞,虽然每一节课只点燃一次,但它产生的能量足以持续整整一节课。
所以语文教学的导入部分要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在讲《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先用课件呈现出一幅幅壮观的瀑布图,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课堂上来了。
然后进一步解说:“自然界的瀑布气势恢宏,一泄千里,具有无穷的活力。
今天我们将要欣赏的是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
” 这里,引入新课不一分钟,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本课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如果学生已经知道要上哪一节课,导语就要力求简洁直接,切勿啰嗦。
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打乱单元顺序,如将九年级语文上册二、四两单元的议论文放一起学习,同一单元内课文顺序重新排序,期间穿插综合性学习、语法知识、文学常识等,充满变数,增加神秘性。
3、定向就是明确学习目标、要求,确定学习的范围和重点、难点,排除干扰性的非重点学习内容,以便集中精力学好重点知识。
4、检查预习主要包括正音、释词、作家作品、背景介绍等。
(二)质疑-探究这是初读文本,整体感知阶段。
主要包括熟悉文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环节。
1、熟悉文本勾画圈点,提出问题,或者老师出示主要问题,以确保学生学习的方向,不至于偏离主题。
2、自主学习教学中必须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这个阶段是学生最佳的自觉学习阶段,最容易生成新知识或新能力。
学生根据学习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学习差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完成部分自学内容,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以保证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
3、合作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究,把自学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
讨论也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解惑-评价这是学生深入学习的阶段。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在班上互相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用于探究交流的时间就多了,对于课文的理解也在合作过程中得到加深,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某些小组为解决的问题,先由其他小组解答,全班都不能解决的由老师解答。
课堂上的指点是指教师在教学的关键地方、关键时候,给学生一些启发以及鼓励,为学生拨开迷雾,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肯定学生的正确答案,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找出差距,强化正确认识。
(四)巩固-内化“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加以巩固内化,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并激发创造性思维。
这个环节是学生学习的反刍阶段,包括练习自查、小结自评、老师补充等环节。
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拟出一组五分钟左右的的自测题,让全班学生回答,自己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下课前几分钟,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从各类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各类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受诸多因素制约,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的问题也许不足以实现教学目标, 这时老师就要补充,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全面把握,重点突破。
(五)迁移--拓展迁移拓展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实现高效教学。
布置作业也属于迁移的范围。
去年在《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教学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都是值得尊敬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问什么?” 第二课,同学们在交流这个问题时,气氛非常活跃,有同学提出了职业分正当职业和非正当职业的观点,我非常欣慰,于是我趁势让学生自由上黑板列举哪些是正当职业、哪些属非正当职业。
答案非常丰富,正当职业如教师、医生、武警、银行、电信、军人、服务员等,非正当职业如小偷、骗子、传销、走私、贩毒、杀手、特工等。
马上,同学们就有争议了:当年的日本鬼子是正当职业吗?敌后武工队队员难道不是正当职业?有人说酒店服务员是正当职业,也有的说不是正当职业。
于是同学们讨论起有关正当职业标准问题,最后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明白,和平条件下(除了战争和特殊原因),正当职业既合乎法律法规又合乎道德礼仪。
我认为,这种课堂生成非常珍贵,即使本节课其他任何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依然是成功的,因为这节课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影响深远,这是终身受益的,教学任务落下了可以补,人的品质落下了最难补,人以德为首。
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不变的,即都有建立信息量、处理信息、反馈信息、运用信息等几个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每一堂课上都是不可缺的,它也有变式。
形成变式的条件是文章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理解课文的难易程度。
浅显的文章以学生“自学”为主,其他环节可以尽量不用或少用。
四、时间分配导学--探究--解惑--内化--迁移(5)( 12)( 10)( 10)( 5)这是大致分配,不具有参考价值,因为每一节课都充满变数。
但是我校总体上提出的老师的讲解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这是非常必要的,可行的,符合我校实际情况。
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少于20分钟,是学生自主学习20分钟以上的前提和保障。
21世纪的学生不是缺少知识,而是缺乏学会学习的能力,而这正是决定他们是否是新一代文盲的关键所在。
我的话题陈述完毕,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F面是古文鉴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 !谢谢!!九歌•湘君屈原朗诵:路英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_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注释①湘君:湘水之神,男性。
一说即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的舜。
②君:指湘君。
夷犹:迟疑不决。
③蹇(jian3 简):发语词。
洲:水中陆地。
④要眇(miao3 秒):美好的样子。
宜修:恰到好处的修饰。
⑤沛:水大而急。
桂舟:桂木制成的船。
⑥沅湘:沅水和湘水,都在湖南。
无波:不起波浪。
⑦夫:语助词。
⑧参差:高低错落不齐,此指排箫,相传为舜所造。
|⑨飞龙:雕有龙形的船只。
北征:北行。
⑩邅(zhan1 沾):转变。
洞庭:洞庭湖。
(11)薜荔:蔓生香草。
柏(bo2伯):通“箔”,帘子。
蕙:香草名。
绸:帷帐。
(12)荪:香草,即石菖蒲。
桡(rao2 饶):短桨。
兰:兰草:旌:旗杆顶上的饰物。
(13)涔(cen2 岑)阳:在涔水北岸,洞庭湖西北。
极浦:遥远的水边。
(18)(22) 媒:媒人。
劳:徒劳。
(23) 甚:深厚。
轻绝:轻易断绝。
(24) 石濑:石上急流。
浅(jian1 间)浅:水流湍急的样子。
(25) 翩翩:轻盈快疾的样子。
(26) 交:交往。
(27) 期:相约。
不闲:没有空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 鼂(zhaol 招):同“朝”,早晨。
骋骛(wu4务):急行。
皋:水旁高地。
(29) 弭(mi3米):停止。
节:策,马鞭。
渚:水边。
(30) 次:止息。
(31)周:周流。
(32) 捐:抛弃。
玦(jue1 决):环形玉佩。
(33) 遗(yi2 仪):留下。
佩:佩饰。
醴(li3 里):澧水,在湖南,流入洞庭湖。
(34) 芳洲:水中的芳草地。
杜若:香草名。
(35) 遗(wei4 味):赠予。
下女:指身边侍女。
(36) 聊:暂且。
容与:舒缓放松的样子。
译文君不行兮夷犹,神君迟疑犹豫徘徊不肯向前,蹇谁留兮中洲?你为谁滞留在水中的岛上呢?赏析在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曲创作的《九歌》中,《湘君》和《湘夫人》是两首最富生活情趣和浪漫色彩的作品。
人们在欣赏和赞叹它们独特的南国风情和动人的艺术魅力时,却对湘君和湘夫人的实际身份迷惑不解,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争论。
_从有关的先秦古籍来看,尽管《楚辞》的《远游》篇中提到“二女”和“湘灵”,《山海经•中山经》中说“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但都没有像后来的注释把湘君指为南巡道死的舜、把湘夫人说成追赶他而溺死湘水的二妃娥皇和女英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