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10
农机专业技能课程农机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机械构造与维修农机设备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机械故障,因此掌握机械构造和维修技能是农机操作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课程内容包括农机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等。
通过学习,学员可以了解各种农机设备的结构特点,掌握基本的维修技能,从而更好地维护和保养农机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农艺技术农艺技术是农机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包括作物种植、施肥、灌溉、除草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内容包括各种作物的生长特点、种植密度、施肥量、灌溉方式等,以及如何根据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
通过学习,学员可以更好地了解作物的生长规律,掌握合理的种植技术,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农业信息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技术也逐渐成为农机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课程内容包括如何使用各种农业信息化设备(如遥感设备、智能监测设备等)进行农田监测和管理,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农业决策和优化等。
通过学习,学员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掌握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安全驾驶与操作规范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课程内容包括农机设备的操作规程、安全驾驶技巧、应急处理方法等。
通过学习,学员可以了解农机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安全驾驶技巧,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高效。
五、农业机械的选购与保养选购合适的农业机械和做好机械的保养工作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课程内容包括如何根据不同的作业需求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如何对农业机械进行日常保养和维修,如何对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等。
通过学习,学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农业机械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机械的保养和维护技巧,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总之,农机专业技能课程涵盖了机械构造与维修、农艺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安全驾驶与操作规范、农业机械的选购与保养等多个方面。
农机计算公式是什么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之一,而农机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农机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在农机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农机的性能进行计算,以便更好地进行农机的选择和使用。
那么,以农机计算公式是什么呢?农机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农机的功率计算、作业效率计算和燃油消耗计算。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方面的计算公式。
一、农机的功率计算。
农机的功率是指农机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
在农机的选择和使用中,需要根据作业需求来确定农机的功率大小。
农机的功率计算公式如下:农机功率(kW)=作业负荷(N)×作业速度(m/s)/1000。
其中,作业负荷是指农机在作业过程中所承受的负荷,通常是由于耕作、播种、施肥等作业所导致的阻力。
作业速度是指农机在作业过程中的速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农机在作业过程中所需的功率大小。
二、农机的作业效率计算。
农机的作业效率是指农机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作业量。
农机的作业效率计算公式如下:农机作业效率(hm2/h)=作业宽度(m)×作业速度(m/s)×60/10000。
其中,作业宽度是指农机在作业过程中的作业宽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农机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作业量。
三、农机的燃油消耗计算。
农机的燃油消耗是指农机在作业过程中所消耗的燃油量。
农机的燃油消耗计算公式如下:农机燃油消耗(L/h)=功率(kW)×燃油消耗率(L/kW·h)。
其中,功率是指农机在作业过程中的功率大小,燃油消耗率是指农机在单位功率下所消耗的燃油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农机在作业过程中的燃油消耗量。
通过以上三个计算公式,可以对农机的性能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而更好地进行农机的选择和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作业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考虑农机的性能指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农机的作用。
农业行业的智能农机智能农机是指通过集成先进传感器、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作业和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的农机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机在农业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农民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智能农机的类型及功能智能农机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智能种植机械、智能喷洒机械、智能收割机械等。
这些智能农机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作物的精准种植、病虫害的智能监测和防治、收割过程的智能化管理等功能。
1. 智能种植机械:智能种植机械能够根据土壤和气象条件,精确控制种植深度、种植距离和施肥量,提高种植效率和作物产量。
同时,智能种植机械还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自动调整水肥管理,实现水肥一体化。
2. 智能喷洒机械:智能喷洒机械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作物叶面湿度、温度和病虫害等信息,结合气象条件预测,精确控制喷洒药剂的时间、剂量和范围,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3. 智能收割机械:智能收割机械能够通过图像识别和传感器监测,精确判断作物的成熟度,实现自动切割和收集,提高收割效率和产品品质。
二、智能农机的优势智能农机的应用在农业行业中有诸多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生产效率:智能农机通过精确控制作业过程,实现作物的精准种植、防治措施的精准施行和收割过程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产量。
2. 降低成本:智能农机通过合理施肥和精准防治措施,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3. 减少劳动强度:智能农机能够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劳动力需求,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保护环境:智能农机通过精准施肥和防治措施,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和农药的排放,降低了农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智能农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智能农机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显。
1. 多元化功能:未来智能农机将向多元化发展,不仅满足传统农业作业需求,还将融合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提供更多智能化的农业管理和决策支持。
农机的发展历程
农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们发现工具的使用,以便更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的早期阶段。
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中,农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原始阶段(无特定年代): 在这个阶段,人们使用简单的工
具来进行农业生产,如锄头、镰刀、耙子等。
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农民减轻劳动强度,但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2. 动力农具时代(18世纪-19世纪初):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农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蒸汽机驱动的农用工具如蒸汽拖拉机、禾捆绑扎机等开始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3. 机械化阶段(20世纪20年代-40年代): 在这个阶段,农机
的发展迅速,各种农业机械开始被广泛应用。
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喷雾器等机械设备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4. 自动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
发展,农机开始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农机能够精确控制作业过程,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农业无人机、自动驾驶拖拉机等新型农机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5. 可持续发展(21世纪至今): 当今社会,农机的发展已经更
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研发出更节能、环保的农机
设备,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的发展历程,农机从简单的手工工具逐渐演变为高效、智能的农业机械设备。
农机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机知识科普1. 引言农机知识科普旨在向广大农民朋友介绍农机的基本概念、种类、使用方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2. 农机的定义和作用农机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喷洒机等。
农机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生产效率:农机的使用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劳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减轻劳动强度:农机的应用使得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减少了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机的普及和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可以推动农业生产的技术革新和进步。
•保护环境:农机的使用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农机的种类和功能3.1 拖拉机拖拉机是农机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用于耕地、播种、收割等农业生产活动。
拖拉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和动力输出系统。
根据功率大小和用途不同,拖拉机可以分为小型拖拉机、中型拖拉机和大型拖拉机。
3.2 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是农机中的重要成员,用于收割庄稼,如小麦、水稻等。
联合收割机的主要部件包括刀具、脱粒器、清选装置和输送装置等。
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收割效率,减少人工劳动。
3.3 播种机播种机是用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田地上的农机设备。
播种机的主要部件包括种子箱、排种装置、排肥装置和覆土装置等。
播种机的使用可以确保种子的均匀分布,提高种植效果。
3.4 喷洒机喷洒机主要用于农田的农药、肥料的喷洒。
喷洒机的主要部件包括喷嘴、液体储罐、泵浦和喷雾系统等。
喷洒机的使用可以提高农药、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农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1 使用方法•在使用农机之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农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在操作农机之前,要检查农机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确保安全可靠。
农业机械设备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机械,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农用运输车,农机动力系统,农业植保机械,农业运输工具,农业动力机械和农机动力设备。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我国农业机械目前已形成系列化的产品,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先进的大型农用机械,同时也对农业机械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业机械是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机械,是指具有农业机械基本技术,能有效地完成农业生产任务的各类机械。
农业机械可以分为农业机械和非农业机械,而农业机械又可分为农业动力机械和非农业机械。
•一、拖拉机•拖拉机又称播种机,由柴油机、变速驱动装置、平衡机构、动力系统等组成。
拖拉机可分为前驱拖拉机和后驱拖拉机。
前后驱拖拉机根据动力传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单轴或双轴拖拉机(主要有拖拉机)、多轴拖拉机(主要有牵引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双头拖拉机(主要有脱粒机)等。
拖拉机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的基础机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基础机械之一。
拖拉机种类很多,按工作原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完全由发动机驱动的轮式拖拉机;第二种是由液压驱动的履带式拖拉机;第三种是由手动驱动的轮式拖拉机;第四种是通过液压驱动的轮式拖拉机;第五种是由机械驱动或仅由机械驱动(多指轮式拖拉机)农作物收割拖拉机;第六种是全部由机械驱动或仅由机械驱动且只由机械驱动或仅由机械驱动的农业机械;第七种是部分由机械驱动或仅由机械驱动且只由机械驱动但同时也允许由机械制造厂商自行制造(即通常所说的“一拖三”)。
••1、柴油机•柴油机是拖拉机的动力传动装置,柴油机是拖拉机的动力之源。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是:柴油机发出的动力通过曲轴(转子)上的气门装置进入气缸,在缸内形成压缩、膨胀、做功、排气四个过程,然后通过排气歧管进入气缸内进行燃烧。
同时,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气门室盖及活塞顶部产生高温,将废气排入燃烧室;燃烧后产生的热能使汽缸壁上的活塞顶部产生高温,将活塞顶部加热到高温后汽缸壁上产生的排气温度再进入气缸内进行燃烧,完成柴油机工作过程。
农机中心主要职责
农机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机设备管理:农机中心负责农业机械和农技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采购、储备、维护、保养和更新农机设备,确保农业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的运行正常。
2. 农机服务:农机中心提供农机服务,包括机械设备的租借、维修和保养等,为农民提供高效、便利的农机服务,满足农民农业生产的需求。
3. 农机培训:农机中心负责开展农机操作培训,提升农民的农机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确保农民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农机设备。
4. 农机信息咨询:农机中心收集、整理和发布农机技术、市场信息,为农民提供农机使用和购买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做出农机使用和购买决策。
5. 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中心负责推广新型农机设备和农机技术,引导农民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总之,农机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农业生产中的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提升农民的农机操作技能和农机使用效益。
第 1 页共 1 页。
农机发展史
农机发展史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更新
换代,农机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经历了数千
年的演变,今天的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农村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农机发展史吧。
1.原始时期:原始人类使用石锤和石斧来种植庄稼和狩猎。
2.农业时期:在农业时期,人们开始使用手扶犁、耙子和镰刀等
简单的农具,以便更高效地种田。
3.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给农田耕作带来了重大变革。
1800年
代末,发展出了蒸汽耕作机,1860年代出现了马桶式的铁翻(即刨土机)。
亨利•福特的福特牌汽车公司推出了第一批现代农用拖拉机(也
叫“福特棕人”,Fordson Tractor)。
4.现代农机时期: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农田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电子计算机、GPS和精细农业设备等高科技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气助式播种机、化肥喷施机、收割机、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农机已经日益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
工具。
农机的发展对于农业生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带来了一
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农村劳动力稀缺、农机的高成本等问题也日益凸
显。
总体而言,适度引进新式农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人们将继续探索更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以期创造更为有利的生产环境和更为高产的农业产业。
农机分类标准
农机的分类标准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划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按照功能分类:
耕作机械:包括犁、耙、培土机等,用于改良耕地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
●种植机械:包括擂种机、插秧机、栽插机等,用于种植农作物。
施肥机械:包括化肥机、有机肥施肥机等,为作物提供足够的营养。
●喷水灌溉机械:包括浇灌机、喷灌机等,用于灌溉作物。
收获机械:包括收割机、割草机。
割青机等,用于收获作物。
2.按照驱动方式分类:
手推式农机:人力驱动,包括手推式播种机、插秧机等。
拖拉机:内燃机驱动,用于牵引其他农机实现各种操作。
自走式农机:具备自主行驶功能,包括收割机、运输车等。
3.按照结构分类:
●单体机械:一个机械只能完成一个操作,例如犁耙机等。
组台机械:由多个单体机械组台而成,例如联合收割机。
●联台机械:由多个不同功用的机械组合而成,例如拖拉机和施肥机台并使用。
以上分类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台适的农机具来满足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
制定:审核:批准:。
山东雷田农机简介资料大全(最新版)目录1.山东雷田农机的简介2.山东雷田农机的产品种类3.山东雷田农机的优势特点4.山东雷田农机的服务与支持正文【山东雷田农机的简介】山东雷田农机是一家专业从事农业机械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企业。
成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佼佼者。
企业始终秉承“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以优良的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与好评。
【山东雷田农机的产品种类】山东雷田农机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拖拉机、收割机、玉米收获机、水稻插秧机、喷雾器等农业机械。
其中,拖拉机系列包括轮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等多种型号,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此外,企业还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型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
【山东雷田农机的优势特点】山东雷田农机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注重提高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耐用性。
其优势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节能:采用先进的动力系统,使产品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燃油消耗。
2.稳定性强:产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保证了其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3.适用性广:根据不同地域和农作物特点,设计出适应性强的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农业生产需求。
4.易操作:产品采用人性化设计,使操作更加简便快捷,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5.维修保养方便:设有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提供及时、专业的维修保养服务,确保产品使用寿命和性能。
【山东雷田农机的服务与支持】山东雷田农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包括产品咨询、选购指导、技术培训、维修保养、售后服务等。
企业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为用户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确保产品高效、安全地运行。
同时,企业还设有配件供应中心,提供各类农机配件,满足用户的维修需求。
农业机械使用标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农业机械的应用日益广泛。
农业机械的使用标准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详细论述农业机械使用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一、农业机械的分类和特点农业机械按照用途可分为耕种机械、灌溉机械、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等。
它们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农业机械的特点是大功率、重载运行,长时间工作,工作环境恶劣,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对农业机械的使用要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二、农业机械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并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同时,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应保持完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 维护保养农业机械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磨损,机体内部的零部件也会受到损坏,因此对机械进行维护保养是十分重要的。
每次使用完毕后,应进行机械的清洁、润滑和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此外,机械设备的储存和保养要求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3. 使用环境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使用环境,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使用。
如果必须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应加强维护和保养,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不得超负荷工作,避免造成机械过度磨损或故障。
4. 使用配件农业机械的使用配件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使用者应按照机械设备的要求使用相应的配件,不得随意更换或使用不合格的配件。
配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益,因此对配件的选择要严格把关。
三、为了保障农业机械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标准。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农业机械使用标准。
1. 农耕机械使用标准农耕机械使用标准主要包括农机作业安全规范、农机技术规范、农机设备维护保养标准等。
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农耕机械的操作要求、液压和电气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农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等内容。
农机作业知识点总结一、农机作业的概念农机作业是指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的种植、收获、加工和运输等作业,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农机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机作业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二、农机作业的分类1. 播种作业:包括直播、定植、插秧和秧种移栽等作业,主要用于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的种植。
2. 施肥作业: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叶面施肥等作业,主要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3. 灌溉作业:包括地面灌溉、滴灌、喷灌等作业,主要用于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4. 田间管理作业:包括松土、耙地、除草、翻地等作业,主要用于改善土壤条件,促进植物生长。
5. 收获作业:包括收割、打捆、脱粒、拔根等作业,主要用于蔬菜、水果、粮食等作物的收获。
6. 运输作业: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农作物等的运输作业,主要用于提高生产效率。
7. 其他作业:包括烘干、腌制、加工和包装等作业,主要用于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和增加附加值。
三、农机作业的要求1. 作业安全:农机作业需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作业效率:农机作业需要保证作业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3. 作业质量:农机作业需要保证作业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 节约能源:农机作业需要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保护环境:农机作业需要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农机作业的常见问题1. 作业调度:由于农机作业季节性强,需要合理进行作业调度,避免作业高峰期的拥挤和作业低谷期的闲置。
2. 作业技术:由于农机作业技术更新换代快,需要不断进行作业技术的学习和更新,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3. 作业装备:由于农机作业装备磨损快,需要及时进行农机作业装备的维护和更换,保证作业的正常进行。
4. 作业管理:由于农机作业管理要求高,需要进行作业计划、作业组织和作业监督,保证作业的顺利进行。
五、农机作业的发展趋势1. 自动化:随着农机技术的发展,农机作业将趋向自动化,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主要目的是发现和纠正农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农机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要点:1.农机设备检查:检查农机设备的机械部分是否完好,如轮胎、刹车、转向灯等是否正常工作。
同时,也要检查农机的电气部分,如电线、电器等是否老化或破损。
2.农机操作人员检查:检查农机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和证书,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是否佩戴安全带、是否酒后驾驶等。
3.作业环境检查:检查农机作业环境是否安全,如作业场地是否平整、是否有障碍物、是否有其他人员或动物等。
4.农机维护保养检查:检查农机是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如更换机油、清洗空气滤清器等,以确保农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进行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加强监管等,以确保农机的安全生产。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农机事故: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有效预防农机事故的发生。
2.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农机事故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能够降低这种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农机的安全生产隐患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排查隐患能够保证农机的正常运行,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4.提高农机使用效率:通过排查隐患,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农机设备的故障,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损失。
因此,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于保障农机安全生产、预防农机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机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农业机械的分类农机具有多种分类方法,目前主要是按照作业原理、作业对象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1. 按照作业原理的分类(1)耕作机械:包括犁、耙、埂、铧等,用于翻动、破碎和整理土壤,使土壤的机械结构改善。
(2)播种机械:包括种植机、播种器等,用于播种各种农作物种子,提高种植效率和均匀度。
(3)施肥机械:包括化肥施撒器、有机肥施撒器等,用于施肥,提高施肥效率和均匀度。
(4)喷洒机械:包括喷雾器、喷施机等,用于喷洒农药、杀虫剂等,提高施药效率和均匀度。
(5)收获机械:包括收割机、拔根机等,用于收获各种农作物,提高收割效率和减少劳动强度。
2. 按照作业对象的分类(1)土壤耕作机械:主要用于处理土壤,包括犁、耙、埂、铧等。
(2)种植机械:主要用于播种各种农作物种子,包括种植机、播种器等。
(3)施肥机械:主要用于施肥,包括化肥施撒器、有机肥施撒器等。
(4)喷洒机械:主要用于喷洒农药、杀虫剂等,包括喷雾器、喷施机等。
(5)收割机械:主要用于收获各种农作物,包括收割机、拔根机等。
3. 按照结构特点的分类(1)机械化设备: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具有独立的动力源。
(2)汽油机械:包括汽油刨、汽油锹、汽油耕整机等,具有独立的动力源。
(3)动力机械:包括电动拖拉机、电动耕整机等,通过外部动力源提供动力。
二、农机的使用和维护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机械类型和作业对象进行不同的使用和维护。
1. 使用使用农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熟悉和掌握各部位和各种控制装置的功能。
(2)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确保各个结构部位的装配合理,轴承、传动带、刀盘等部位的配合间隙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3)注意清洁和安全,保持农机的清洁,减少机器故障的发生,并加强对农机的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2. 维护维护农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保养:清洁机器表面、给农机重新加润滑油、检查和更换零部件等。
大中小微型农机具划分标准
大中小微型农机具的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其功能、规模、功率和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区分。
1. 功能划分:
- 大型农机具:包括大型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大型播
种机等具有较强综合作业能力的机具。
- 中型农机具:包括中型拖拉机、中型拖拉机割碾机等具有
一定作业能力的机具。
- 小型农机具:包括小型拖拉机、小型旋耕机、小型播种机
等适用于小范围农田作业的机具。
- 微型农机具:包括微型拖拉机、微型收割机等适用于极小
范围农田作业的机具。
2. 规模划分:农机具的规模大小可以根据其外形尺寸、重量、容积等进行划分,一般可按照农业部规定的技术参数进行分类。
3. 功率划分:根据农机具所装备的发动机或电动机的功率大小进行划分,一般以驱动机械动力的能力为划分依据。
4. 使用范围划分:根据农机具的适用范围进行划分,如耕地、田间、田园等不同的作业环境对农机具的要求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划分标准仅供参考,实际划分可根据农业部门、农机生产厂家等相关机构的具体规定和标准进行。
《农机运用与经营管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简述: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农机作业系统、机械化作业工艺系统、农业机器系统、机群、机组由农业生物要素、农业环境要素、农业技术要素和农业经济社会要素等组成农机作业系统也可称为人-机-对象-环境系统,其运行是机械技术、农业技术、与管理技术的结合,是实现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目标的过程和基础。
完成农业生产过程所必须的互相协调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种的农业机器的组合。
①机群:某个农业企业所拥有的各种动力机械、作业机械、自走式机器以及用于维修、运输和油料贮存设施的总和。
②机组:在一定条件下的具有一定作业任务期限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作业系统及其操作系统的有机组合第二章 农业机器运用原理一、机组动力性能的利用1、机组动力利用形式有哪些?单纯的牵引工作 牵引同事驱动工作 单纯的驱动工作2、对机组动力利用的全效率公式进行定性分析。
3、深入分析理解:N T =3600pT V P (千瓦)4、实际被利用的发动机有效功率,取决于机组作业中所消耗的能量强度,即农业机械的阻力或阻扭矩、机组作业速度或转速。
发动机在不同的负荷、转速下即在不同的工况下运转,有哪三种工况?试阐述这三种工况下,要适应负荷的变化,发动机运转应采取哪些措施?(1)在调速转速规范下负荷运转(2)在非调速转速规范下超负荷运转(3)无负荷空转4、发动机负荷程度M ξ、有效功率利用率N ξ如何确定?在调速转速规范下负荷运转时二者的关系如何表示?将发动机实际被利用的有效扭矩M 和标定扭矩Mn 之比,称为发动机负荷程程度。
将发动机实际被利用的有效功率Ne 和标定功率Nen 之比,称为发动机有效功率利用率。
5、试分析机组负荷的波动性使发动机不能稳定在标定工况下运转,应采取哪些措施?5、从发动机特性来分析,发动机在哪种工况下运转较为理想?为什么?(1)在调速转速规范下负荷运转时发动机转速n 随外负荷变化而呈线性变化,且接近于标定转速nn , ξN 接近ξM(2)在非调速转速规范下负荷运转时Me > MeN ,ξM >1,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即ξN <1。
发动机超负荷运转,工作粗暴、过热、润滑差、零件磨损严重等等。
5、熟练运用以下公式:T η=δηηηf m 、T η=e T N N 、Ne ξ=en e N N 、NT ξ=TN T N N6、拖拉机牵引功率的利用取决于哪些特性?取决于拖拉机牵引附着性能与农具的阻力特性。
7、拖拉机牵引平衡方程式: αP P R P P f T k ±+=)(α8、拖拉机某档的牵引力是什么?如何确定?如何计算附着力?T G P ⋅=δμμ二轮(半轴驱动):T G G 32=μ,其它:T G G =μ 9、如何计算拖拉机的牵引力?当P μ tN P ≥时,P T = P tN -P f αP ±;当P μ≤ P tN 时,P T =?10、绘出简图分析驱动力与标定切线力和附着力的关系。
11、 拖拉机有哪些功率损失?如何计算?如何降低其功率损失?1、传动系功率损失Nm[Nm= Ne —Nq (Nc )]∴ Nm = NmT + Nmc式中 : NmT ——传到牵引拉杆所损耗功率Nmc ——传到输出轴所损耗功率损失原因:机械损失:90—95%齿轮、啮合损失:70%轴承传动损失:20%油封传动损失:10%液力损失:5—10%2、驱动轮滑转功率损失Nf滑转功率损失Nδ= Nq·δ= Nq(1-ηδ)=(Ne-Nm)δ可见,Nδ是速度损失,取决于δ,因此轮式拖拉机在松软土壤作业时,需采取提高附着力的措施如加配重、采用高花纹轮胎等等,以减少滑转损失12、在具体条件(土壤情况、速档)下,如何选择机组牵引力规范能合理利用拖拉机的动力性能。
13、试述改善拖拉机牵引附着性能的措施。
14、熟悉农具阻力计算公式。
影响农具阻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降低农具阻力。
15、单位作业面积的能量消耗如何确定?降低有效功率能量消耗的途径有哪些方面?16、机组作业时所需克服的农机具工作阻力,驱动农机具工作部件所需克服的阻力矩,作用于发动机曲轴的阻力矩的波动可以用哪些特征参数表征?二、机组运动学1、简述:地块、行走性能、机组中心、最小回转半径。
⑴工作区段;由若干个宽度和长度相同的小区组成;机组由工作区段的一端到另一端称为工作行程。
⑵地头:是机组作业时的转弯地带,应为作业幅宽的整数倍;行走性能:机组在地面行走及作业的可能性与土壤及驱动行走装置的性质有关,土壤坚实度高,平均接地压力低,则机组通过性能好。
各种拖拉机机组的机组中心:手扶式、轮式机的机组中心为驱动轴的中点;双驱动轴轮机的机组中心为两驱动轴中点连线的中点;履带机的机组中心为两履带接地中点连线的中心点。
机组容许的最小回转半径R min机组回转时,驱动轮、转向轮联结器和农具的行走轮都不产生显著轴向滑移,机具间不发生碰撞的条件下,得到的最小回转半径。
确定Rmin的方法:①实测法;②试验法2、机组田间行走方法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各适合于什么作业?各有何特点?(一)行走方法的种类1、直行法包括梭形法,开、闭垅法。
梭形:播种、中耕、耙地、用于对称机组。
(1)、开垅法(外翻法);(2)、闭垅法(内翻法)。
2、绕行法:如收割、旋耕等作业。
3、斜行法:机组行走方向与小区(地块)的边成一斜角机组直线行走工作,在地边(或块头)作空行转弯或作业转弯,如对角耙地、碎土性好,受力平衡。
若干种行走方法可以进行组合,如:开闭垅交替法、开闭垅套耕法。
3、什么是开垄行走法和闭垄行走法?并绘出行走方法简图。
4、行走方法的评价指标有哪些?何谓行走方法的工作行走方法的行程率?地块条件对其影响如何?(二)、机组行走方法的评价指标1、作业质量,工作行程率,操作方便性,移动时间利用率,重作和漏作率,平整率,土壤压实率。
行走方法与作业质量密切有关。
如一田块,中间低,两边高,宜用闭垅法,反之用开垅法。
2、工作行程率为工作行程总长度与总行程长度之比,在保证作业质量前提下,尽量减少空行行程总长度LK,以提高工作行程率。
一般地块长度L增大,也上升,当L大于1500米以后,的增长不大,L过长,对水浇地的灌溉、排水不利,反之,L过小,值显著降低。
地块宽度C的影响:值增大,转弯次数就下降。
南方地块偏小,有条件应进行规划并块,耕地连片,地块形状的矩形为好。
平原地区L=800~1200米,一般地区200~500米;常用的比值为:5、机组田间行走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什么?①保证作业质量,减少重作和漏作;②行走方法应与作业工艺相适应;③争取较高的工作行程率。
6、机组作业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优秀驾驶员如何操作可以使得机组作业速度保持不变,可以降低燃料消耗?作业规范:在满足作业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操作者必须适当改变或修正原定的机组作业规范,将可能要改变拖拉机速度档,改变发动机转速规范,作业幅宽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降低燃油消耗:采用“高档小油门”技术,即改用较高的排挡并降低发动机的转速规范使机组作业速度不变,可以降低燃料的消耗。
6、机组作业班内时间T由哪几部分组成?什么为机组时间利用因数?1、班时间T的构成T=Tp+Tx+t1+t2+ t3+ t4+ t5+ t6T—每班总时间;一般为8—10小时;T P—班内纯作业时间;T X—空行转弯、空行转移所用的时间;t1—工艺性停歇时间;如加种、肥料的时间7、如t2—技术维护停车时间;t3—排除故障的停车时间;t4—因组织不善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停车时间;t5—因自然影响的停车时间;t6—操作者的休息时间。
T X、t1、t2、t3、t4、t5、t6均为非生产性时间消耗;时间利用因素是班内纯作业时间与班内总时间的比。
即Tp/T7 如何提高机组生产率和降低作业消耗?提高机组作业速度,时间利用因素和幅宽利用因素。
降低作业消耗:应提高拖拉机的牵引效率,降低发动机的游戏哦啊功率小时耗油率,降低机组作业比阻和单位面积的能量消耗,减少空行转弯和空转时间。
8、ß、ε、τ(三个利用率)的含义,影响这三个利用率的因素有哪些?9、机组作业的燃油消耗计算:机组作业单位面积的燃油消耗量及纯作业耗油量的计算。
10、机组作业单位面积的劳动消耗H如何表征?如何显著降低机组作业的劳动消耗?提高劳动效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前提,劳动效率如何表示?H=m/W 提高机组有效功率利用率和拖拉机牵引效率及时间利用因素,可显著降低机组作业的劳动消耗。
11、机组作业成本定义及其组成。
机组作业成本是完成单位作业所耗费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组成:能源消耗成本,保养休息费用,劳动报酬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成本。
三、机组编组及机群运用指标1、机组编组的概念、实质、内容,编组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机组编制是研究拖拉机与农机具型号及其在数量上的组合;一、编制要求:1、机组生产率高、能保农时及时完成作业任务;2、作业质量好,能满足农艺要求、以促进增产增收;3、亩耗油、耗工少,作业成本低;4、使用操作方便、作业安全。
二、编组方法(即步骤)⑴确定机组的农机具阻力。
⑵初选拖拉机档速,并计算其牵引力。
⑶进行编组计算,确定作业机械的数量(幅宽)及作业速度。
⑷进行所编机组实地考查,确定机组组成及作业规范。
三、编组计算1、确定作业机械的比阻(1)查阅相关资料(如表2-9);(2)用拉力计(或电测)实地测出各机具的比阻值,按作业速度为5km/h的条件测定比阻。
2、选择速档并确定其牵引力在作业适宜速度范围内,选择ηT高,经济性较好的作业速档。
一般情况,附着性能较好的履带机,有利于较低速档工作;而附着性能差的轮式机,则有利于较高速档下工作。
2 什么是复式作业?正确开展复式作业应具备什么条件?复式机组与单式机组相比较,其特点有哪些?3、作业比阻较大而速度范围较宽时,机组编组的准则是什么?选择牵引效率,功率利用因素和事件利用因素的乘积较高的组合。
4、为合理利用机组动力性能而进行编组计算的步骤是什么?5、标准公顷、标准台、拖拉机标定功率年作业量的概念。
标准公顷每米幅宽的工作阻力如何换算?标准公顷的牵引机械能消耗等于多少?若按牵引效率为0.68折算,每1标准公顷消耗发动机有效能量约为多少?6、机群年作业量及拖拉机年均作业量?7、机群作业适时率、机械作业强度、作业机械化程度?第三、四章农业机器作业工艺及机械化作业工艺与组织1、何谓田间作业标准化?2、机械化作业方法的合理选择有哪几方面内容?3、如何进行不同作业方法的经济效益对比计算。
4、开(闭)垄法因应用于单向铧式犁机组而得名,什么是开垄行走法和闭垄行走法?并绘出行走方法简图。
5、犁地、旋耕、耙地作业常用的行走方法有哪些?画出简图加以说明。
整地作业质量的检查包括哪几项内容?6、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的相互结合与机械化工艺方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