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及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95.34 KB
- 文档页数:2
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容1、职业道德的概念广义: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效劳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表达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
2、职业道德的特征(1)职业性(行业性):职业道德的容与职业实践活动严密相联,反映特定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
职业道德的行业性很强,不具有全社会普遍的适用性。
一定的职业道德规只适用一定的职业活动领域。
(2)实践性:根据职业实践经历概括出来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3)继承性:具有较强的相对稳定性和历史继承性(4)多样性:职业的多样性决定了职业道德的多样性3、职业道德的作用(1)促进职业活动的安康进展。
职业道德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调节职业关系,维护正常的职业活动秩序。
(2)对社会道德风气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4、职业道德的主要容(1)爱岗敬业:是社会职业道德一切根本规的根底。
(2)老实守信:老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对自己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真实。
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忠实,毫无保存的时间自己的诺言。
老实守信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
(3)办事公正:从业人员在办理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
(4)效劳群众:注意两方面一是效劳群众是对各级领导及各级领导机关、各级公务员的一种要求。
二是对所有从业人员的要求。
(5)奉献社会:全心全意为社会做奉献。
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爱岗敬业、老实守信是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根底要素,是首先应当做到的会计职业道德(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表达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
其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会计职业道德部分一、道德概述(本质、特征、职能)1、道德的本质是有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P2)2、道德的特征:(P5)具有特殊性、历史继承性、广泛的社会性、自律性会计职业自律包括两层含义:会计人员自律和会计行业自律。
(P65)3、公民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P5)4、道德的职能是道德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一般来说具有调节职能、教育职能、认识职能。
(P8)二、职业道德概述(概念、特征、基本内容)5、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
(P11)6、职业道德的特征:(P13)职业性、实践性、继承性7、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P13)8、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P15)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提倡的首要规范。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精髓。
三、会计职业道德概述(性质、特征、作用)9、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
(P17)10、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P25)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较多关注公众利益11、会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会计活动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联系。
(P25)12、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P26)13、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P39)性质不同、作用范围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施保障机制不同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14、不爱岗敬业的三大主要特征:(P49)懒、惰、拖15、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P56)不搞虚假、保密守信、执业谨慎16、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P71)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保持独立性17、坚持原则的基本要求:(P81)熟悉准则、遵循准则、坚持准则五、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18、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及内容:形式: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P104)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P106)职业道德观念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警示教育会计职业道德自我教育的内容:职业义务教育、职业荣誉教育、职业节操教育(P118)。
会计职业道德概念的主要内容
1.的概念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那么,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效劳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表达的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那么和标准。
2.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开展
3.职业道德的`特点:专业性。
特殊性。
适用性、多样性、继承性。
稳定性。
实践性。
4.职业道德的结构:职业道德的意识,职业道德的标准,职业道德的行为。
5.职业道德的内涵:
6.职业道德的内容
我国《公民道德建立实施纲要》提出了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老实守信、办事公正、效劳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达。
(1)爱岗敬业就是对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忠于职守,为实现职业的目标而奋斗努力。
(2)老实守信就是实事求是地为人做事,讲信用、守诺言,这是职业道德的最根本准那么。
(3)办事公正就是指处理各种职业事务时要公正正派、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公开公平;对不同的对象一视同仁,秉公办事;不因职位上下、贫富、亲疏的差异而区别对待。
(4)效劳群众是指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要,端正效劳态度,改良效劳措施,提高效劳质量,这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原那么。
(5)奉献社会就是要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职业义务,自觉地努力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奉献。
会计职业道德一、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
在市场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
在我国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
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
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表现出来的。
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
正由于人们面对的是共同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
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
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尤其是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
医生职业道德的优劣的是一个或几个患者,而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点: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 详细描述:(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会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在会计职业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如单位与国家、单位与单位、单位与投资者、单位与债权人、单位与职工、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单位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职业,除具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征外,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还具有如下特征:1.较多关注公众利益会计工作中,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标准和方法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
当经济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出现矛盾时,会计人员如果偏向经济主体,那么就会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将会引发会计职业道德危机。
因此,会计职业活动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是会计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对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当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2.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道德一般不具有强制性,只是要求人们“应该这样做或者那样做”,而法律具有强制性,要求人们“必须这样做或者那样做”。
但由于会计职业涉例题:1.当单位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应首先考虑单位利益,然后再考虑社会公众利益。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下列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B.会计职业道德不允许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但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C.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D.会计职业道德不具有强制性正确答案:A,B,C解析:3.小张是代理记账公司提供专业服务的会计人员,其在为客户提供的下列服务中,违背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做法有()。
会计职业道德第一章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其特点表现为利益的相关性、发展的稳定性、广泛的社会性、较高的约束性等。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第二,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第三,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第四,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1.性质不同2.作用范围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求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会计法律制度的各种规定是会计职业关系得以维系的最基本条件,是对会计从业人员最低行为限度的要求,用以维持现有的会计职业关系和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
3.实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颁布和修改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成文条例。
而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日积月累,约定俗成。
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不仅仅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而且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会计法律制度的这种保障机制不仅体现在其法律规范的内容中具有明确的制裁和处罚条款,而且体现在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权威的制裁和审判机关。
而会计职业道德不是由国家立法无条件执行的具体条款,而是会计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社会对会计职业和会计人员行为共同认可的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实施更需要广大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三)会计行为的法治与德治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不仅要以会计法律、法规作保证,还要依赖会计人员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质来实现。
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及其内容是什么?计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完善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方面,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
因此,加强对新时期会计职业道德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和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认识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会计职业道德本质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会计人员的“职业之道”,即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技术。
职业技能和技术是指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时应具备的必要知识、方法和技能。
没有基本知识难以了解会计和会计工作,没有基本技能就不能胜任会计工作,没有基本条件(如会计从业格证书等)则不能从事会计工作。
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之德”,即会计人员的职业品质。
职业品质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品质、作风、态度、良心、职业观念、职业责任、职业义务和职业荣誉等。
会计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可以调节会计职业内部、会计职业与其他职业之间、会计职业与社会之间的种种社会关系,规范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素质的提高。
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技术是基础,职业品质是根本。
没有娴熟的会计业务技能和技术,其优良的品质难以得到表现;没有优良的职业品质,再娴熟的职业技能也难以为社会服务。
从上所述,其中的后者是本文着重探讨的。
不用讳言,会计职业道德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那么在新的时期里其基本内容是什么?有哪些起主导作用的核心内容?如何对各项内容进行科学的理论概括和表述?这是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
在已有的研究和探讨中,人们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作了许多精辟的分别概括。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讯】
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其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许多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纳入会计法律制度,是一种思想立法
(2)较多关注公众利益――会计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3、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1)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2)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3)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应用举例】
1.当单位利益与社会公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应首先考虑单位利益,然后再考虑社会公众利益。
( )(04)
答案:错
2. 当单位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可以首先考虑单位利益,然后再考虑社会公众利益。
( )(05)
答案:错
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会计职业行为及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或明文规定。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一)爱岗敬业
1、定义
爱岗敬业指的是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
爱岗就是会计人员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岗位,稳定、持久地在会计天地中耕耘,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
敬业就是会计人员应该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本职工作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具有会计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在职业活动中具有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事会计工作。
爱岗敬业是爱岗与敬业的总称。
爱岗和敬业,互为前提,相互支持,相辅相成。
“爱岗”是“敬业”的基石,“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2、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职业荣誉感。
会计人员只有正确地认识会计本质,明确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树立职业荣誉感,才有可能去爱岗敬业。
这是做到爱岗敬业的前提,也是首要要求。
(2)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3)安心工作,任劳任怨。
(4)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5)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忠于职守具体表现为会计人员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所表现出的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这种责任感和义务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或他人对会计人员规定的责任;二是会计人员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义责任。
【应用举例】
1、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职业道德关于“爱岗敬业”规范要求的有( )(06)
A忠于职守 B尽职尽责 C 任劳任怨 D 认真负责
答案:ABCD
2.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要求的有( )
A工作一丝不苟 B工作尽职尽责 C 工作精益求精 D工作兢兢业业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