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类可以改变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抵抗病虫害并延长储藏期。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可分为植物激素和非激素两大类。
1. 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植物内部合成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
它们在植物体内起到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发育的作用。
2. 非激素类调节剂非激素类调节剂是指那些虽然不属于植物激素,但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例如,多种微量元素(如锌、硼、铜等)和一些有机酸(如柠檬酸、琥珀酸等)都属于非激素类生长调节剂。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与植物内部生物化学反应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1. 激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机制激素类调节剂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来调节植物生长。
它们可以刺激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促进幼嫩组织生长;或者抑制伸长侧芽和根系的生长,从而提高主茎和果实的产量。
激素类调节剂对植物的作用很多,但是具体的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2. 非激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机制非激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机制相对复杂,与植物的养分吸收、代谢过程以及酶活性等有关。
例如,微量元素调节剂在植物体内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活性氧清除能力,从而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
有机酸类调节剂则能调节植物生长中的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过程。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抵抗病虫害和延长储藏期。
1. 促进植物生长适量使用激素类调节剂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生物量,促进根系伸长和分支,增强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
2. 提高农作物产量激素类调节剂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节律,促进穗分蘖的发育和花粉电镜管插入秀丽隐绵腺舌才明;而非激素类调节剂则可以调节植物的矿质吸收和养分平衡,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毒副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用于促进或阻止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被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和延长货架寿命。
然而,就像任何化学物质一样,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能具有一些有害的副作用。
首先,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许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过程中会残留在农产品中,当人们食用这些农产品时,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能通过空气或水传播到人类居住的地区,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农民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如果没有正确佩戴防护装备,也可能会受到化学物质的伤害。
其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环境也可能造成危害。
许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残留的时间较长,可能会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通过水体或大气传播到其他地区,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也可能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导致农作物产生变异,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长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对这些化学物质产生抗性,从而减弱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
为了减少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有害副作用,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监管,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其次,农民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应该严格遵守使用说明,正确佩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这些化学物质。
此外,我们也可以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总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促进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也可能具有一些有害的副作用。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这些有害副作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高中化学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现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多效唑和多胺等,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前9大类。
这些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括促进植物茎叶生长、促进生根、抑制茎叶芽的生长、延长贮藏器官休眠、打破休眠促进萌发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植物激素还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都需要合理利用,以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乙烯在促使合成RNA 和蛋白质上有显著作用,并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加快呼吸作用。
因此,当植物果实中乙烯的含量增长时,可促进有机物质的转化,加快成熟的进程。
但同时,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
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需要掌握适当的浓度和使用时机,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香焦生的时候运输,用乙烯利催熟。
土豆有矮壮素。
果菜运输中用乙烯拮抗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是指人工合成(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由外部施用于植物,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非营养的化学物质,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
微量使用这类物质,就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达到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目的,但用量过大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致可分为六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生长延缓剂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以下作用特点:①作用面广,应用领域多。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适用于几乎包含了种植业中的所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如大田作物、蔬菜、果树、花卉、林木、海带、紫菜、食用菌等,并通过调控植物的光合、呼吸、物质吸收与运转,信号转导、气孔开闭、渗透调节、蒸腾等生理过程的调节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改善植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使作物农艺性状表达按人们所需求的方向发展。
②用量小、速度快、效益高、残毒少。
③可对植物的外部性状与内部生理过程进行双调控。
④针对性强,专业性强。
可解决一些其他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形成无籽果实、防治大风、控制株型、促进插条生根、果实成熟和着色、抑制腋芽生长、促进棉叶脱落。
⑤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最佳。
气候条件、施药时间、用药量、施药方法、施药部位以及作物本身的吸收、运转、整合和代谢等都将影响到其作用效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但根据其来源、作用方式、应用效果等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生长素类生长素类是农业上应用最早的生长调节剂。
最早应用的是吲哚丙酸(indole propionic acid,IPA)和吲哚丁酸(indole butyric acid,IBA),它们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一样都具有吲哚环,只是侧链的长度不同。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名词解释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利用化学物质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药剂。
这类物质的应用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植物的生长效率和抗性,有利于植物的健康发育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
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合成激素,细胞分裂素,营养促进剂,抗生素,抗病毒剂和叶面肥等。
植物激素通过诱导植物胚芽萌发、促进其生长和发育以及增强植物抗性,可以改善植物的品质,增加植物的抗旱性和抗病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细胞分裂素用于调节植物的内质的活力,加快伤口的愈合,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体积,提高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营养促进剂是指一类物质,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细胞表面特性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活性,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增强植物对环境和病原菌的抗性,提高农作物的根柄和叶片表面的光亮度,使植物更加健康,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抗生素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保障植物的健康发育,使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受病害的影响。
抗病毒剂是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来保障植物的健康发育,使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受病害的影响。
叶面肥可以快速添加植物的营养,起到有效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作用,使植物更加健康。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叶片衰老、枯萎、萌发不良、开花不艳等植物生长发育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改善植物的品质,提高植物的生长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但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能会对植物及其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使用应当慎重,多注意科学使用。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引入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及植物的特性,施用的量和频率等因素而定,以保证植物获得最大的生长调节效果。
综上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改善植物的品质,增加植物的抗旱性和抗病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也有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时应当科学施用,合理分配。
1,延长贮藏器官休眠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青鲜素,萘乙酸钠盐,萘乙酸甲酯。
2,打破休眠促进萌发赤霉素、激动素、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硫脲,氯乙醇,过氧化氢。
3,促进茎叶生长赤霉素、胺鲜酯(DA-6),6—苄基氨基嘌呤,油菜素内酯,三十烷醇。
4,促进生根吲哚丁酸,萘乙酸,2,4—D,比久,多效唑,乙烯利,6—苄基氨基嘌呤。
5,抑制茎叶芽的生长多效唑,优康唑,矮壮素,比久,皮克斯,三碘苯甲酸,青鲜素,粉绣宁。
6,促进花芽形成乙烯利,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萘乙酸,2,4—D,矮壮素。
7,抑制花芽形成赤霉素,调节膦。
8,疏花疏果萘乙酸,甲萘威、乙烯利、赤霉素、吲熟酯,6—苄基氨基嘌呤。
9,保花保果2,4-D,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防落素,赤霉素,6—苄基氨基嘌呤。
10,延长花期多效唑,矮壮素,乙烯利,比久。
11,诱导产生雌花乙烯利,萘乙酸,吲哚乙酸,矮壮素。
12,诱导产生雄花赤霉素13,切花保鲜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氨氧乙酸,硝酸银,硫代硫酸银。
14,形成无籽果实赤霉素,2,4-D,防落素,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
15,促进果实成熟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乙烯利,比久。
16,延缓果实成熟2,4-D,赤霉素,比久,激动素,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
17,延缓衰老6-苄基氨基嘌呤,赤霉素,2,4-D,激动素。
18,提高氨基酸含量多效唑,防落素,吲熟酯。
19,提高蛋白质含量防落素,西玛津,莠去津,萘乙酸。
20,提高含糖量增甘膦,调节膦,皮克斯。
21,促进果实着色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比久,吲熟酯,多效唑。
22,增加脂肪含量萘乙酸,青鲜素,整形素。
23,提高抗逆性脱落酸,多效唑,比久,矮壮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模拟或干扰植物内源激素的生理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等方面。
根据它们的作用和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生长促进剂:这类调节剂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如赤霉素(Gibberellins,GAs)、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生长素(Auxins)、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等。
2.生长抑制剂:这类调节剂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如脱落酸(Abscisicacid,ABA)、乙烯(Ethylene)、多效唑(P aclobutrazol)等。
3.生长延缓剂:这类调节剂能够延缓植物生长,使植物表现出矮化和紧凑的株型,如多效唑(Paclobutrazol)、矮壮素(Chlorocholine chloride,CCC)等。
4.保鲜剂:这类调节剂用于延长水果和蔬菜的货架寿命,如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等。
5.抗旱剂:这类调节剂能够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如脱落酸(ABA)等。
6.其他调节剂:还有一些调节剂具有特定的功能,如促进生根、抑制生根、促进开花、防止落花落果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的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和栽培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剂量。
过量或不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导致不良效果,甚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应遵循农药使用规范和安全操作指南。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简称植物激素,是一类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园艺业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过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和代谢,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农业和园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抗逆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类和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植物源性激素和合成激素。
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生长促进剂和生长抑制剂两大类。
1.1 生长促进剂生长促进剂主要包括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以及其他一些辅助物质。
它们可以促使植物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增殖,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长促进剂的应用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等。
1.2 生长抑制剂生长抑制剂主要包括乙烯和其他一些人工合成的生长抑制物质。
生长抑制剂可以延缓植物生长、抑制植物花芽的形成、抑制侧芽的生长,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形态。
二、应用领域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业中广泛应用。
具体应用领域包括:2.1 农作物生产在农作物生产中,通过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提高作物光合效率和养分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和抗逆性,提高农作物的品质、色泽和口感。
2.2 蔬菜种苗生产在蔬菜种苗生产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幼苗的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提高幼苗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在移栽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减少幼苗移植死亡率。
2.3 果树栽培在果树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果实的膨大和色泽发育,延缓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商品价值。
2.4 花卉园艺在花卉园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控花芽分化和开花时间,促进花朵的开放和寿命延长,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
三、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需遵循以下几个注意事项:3.1 适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应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阶段、环境条件和植物的生理状况等因素进行合理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名词解释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可以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它们能够调节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包括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实、果实成熟等,从而改变植物的形态和功能。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分为两类: 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抑制剂。
植物激素是一类对植物生长和发育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天然或合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细胞分化素和促进花期素。
这些激素在植物中以微量存在,通过调节细胞的分裂、分化、伸长、营养吸收和代谢等过程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激素的应用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延长货架期,并在果树修剪和果实脱落控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植物生长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植物生长抑制剂有矮化剂和抑制开花剂。
矮化剂通过抑制植物的细胞伸长和分裂,减缓植物的生长速度,使植株矮小而紧凑。
矮化剂的应用可以控制植物的高度,提高绿化效果、增加观赏价值和减轻风灾风害。
抑制开花剂通过阻断植物的开花信号传导,延缓或抑制植物的开花过程。
抑制开花剂的应用可以延长蔬菜和花卉的生长期,增加叶片和花芽的产量,控制开花时间和花期。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园艺、林业和草业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帮助农民和园丁解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病害防治和收获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作物和植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同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还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然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需要谨慎,因为过量或错误的使用可能会对植物的生长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需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同时,监测和评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并进行科学研究,以不断改进和创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发和应用。
生长促进剂1吲哚乙酸(IAA)化学名称:氮茚基乙酸理化性状:微溶于冷水、苯、氯仿,易溶于热水、乙醇、乙醚、丙酮和乙酸乙酯,其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
IAA见光后迅速被氧化,活性降低,应放在棕色瓶中贮藏或瓶外用黑纸遮光。
生理作用:抑制离层的形成;防止植物衰老;维持顶端优势;促进单性结实;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弯曲,引起植物向光性生长。
主要用途:促进扦插生根;形成无籽果实;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防止落花落果,提高产量;促进种子萌发;组织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和根的形成等。
2吲哚丁酸(IBA)化学名称:吲哚-3-丁酸理化性状:不溶于水、氯仿,能溶于醇、酮和丙酮。
IBA具有生长素的活性,但它被吸收后不易在体内运输,往往停留在所施部位。
与IAA相比,IBA不易被光分解,比较稳定。
与NAA相比,IBA安全,不易伤害枝条。
与2,4-D相比,IBA不易传导,因此使用较安全。
生理作用:同IAA。
主要用途:同IAA,但对促进插条生根效果优于IAA,诱导的不定根多而细长。
IBA与NAA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3萘乙酸(NAA)化学名称:1-萘基乙酸理化性状;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醋酸和氯仿,在一般有机溶剂中表现稳定。
遇光变色,应避光贮放在避光处。
生理作用:与IAA有相同的作用特点和生理功能。
可经叶片/数值的嫩表皮以及种子进入到植株体内,随营养流输导到全株起作用的部位。
能加强植株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刺激生长。
主要用途:提高抗逆性;诱导形成不定根,促进插枝生根;促进开花,改变雌雄花比率;防止落花,增加坐果率;疏花疏果;促进早熟和增产等。
4防落素(PCPA)化学名称:对氯苯氧乙酸其他名称:促生灵、番茄灵理化性状:不溶于冷水,能溶于乙醇、丙酮和酯等有机溶剂及热水。
生理作用:与IAA有相同的作用特点。
喷洒防落素时,要注意避开幼芽和嫩叶,防止药害。
主要用途:防止落花落果;加速幼果发育;形成无籽果实等。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一、植物生长促进剂(一)生长素类1、吲哚乙酸,IAA分子式:C10H9O2N 分子量:175、19性质:纯品无色、见光氧化成玫瑰红,活性降低。
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PH低于2时很快失活,不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乙醇,乙醚与丙酮等有机溶剂。
它得钠盐与钾盐易溶于水,较稳定.用途:植物组织培养2、吲哚丁酸,IBA分子式:C12H13NO3 分子量:203、2性质:白色或微黄色。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用途:诱导插枝生根.作用特别强,诱导得不定根多而细长。
3、萘乙酸,NAA,相似得有萘丁酸、萘丙酸分子式:C12H10O2 分子量:186、2性质:无色无味结晶,性质稳定,遇湿气易潮解,见光易变色.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钠盐溶于水。
用途:促进植物代谢,如开花、生根、早熟与增产等,用途广泛。
4、萘氧乙酸,NOA分子式:C12H10O3分子量:202性质:纯品白色结晶。
难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醋酸等.用途:与NAA相似。
5、2,4—二氯苯氧乙酸,2,4—D,2,4—滴分子式:C8H6O3Cl2 分子量:221性质:白色或浅棕色结晶,不吸湿,常温下性质稳定。
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
它得胺盐与钠盐溶于水.用途:植物组织培养,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保鲜,高浓度可杀死多种阔叶杂草。
6、防落素,PCPA,4-CPA,促生灵,番茄灵,对氯苯氧乙酸分子式:C6H7O3Cl 分子量:186、6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性质稳定。
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酯等有机溶剂。
用途:促进植物生长;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等.常用于番茄保果.7、增产灵,4—碘苯氧乙酸.相似得有4—溴苯氧乙酸,又称增产素分子式:C8H7O3I 分子量:278性质:针状或磷片状结晶,性质稳定.微溶于水或乙醇,遇碱生成盐.用途:促进植物生长;防止落花落果,提早成熟与增加产量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名词解释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它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植物的产量,并增加其营养价值。
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激素、缓苷酸和其他有机化合物,可以在植物生长调节、生长促进、对病害的抵抗等方面发挥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十分多样,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用途分为营养调节剂、病虫害防治剂、抗逆剂和体外细胞增殖剂等。
营养调节剂主要分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养分吸收增效剂和植物内差原质补充剂,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改善植物的营养素吸收,增强植物的生长抗逆能力,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剂可以有效抑制病原体和害虫的活动,防止病害和害虫的发生,保护植物的健康。
抗逆剂是一类专门用于抵抗恶劣环境条件的药物,可以增强植物抗性,延长植物成熟期,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延缓植物萎蔫。
体外细胞增殖剂是一类专门用于植物体外培养的特殊药物,可以改善植物的体外繁殖,促进植物的繁殖效率,提高植物的种子繁殖率,从而提高植物的产量。
另外,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改善植物的品质,提高植物的营养价值。
例如,有些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加植物体内的活性物质,可以增加植物的矿物质含量,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改变植物的叶形、色泽、口感和果实形态等,从而改善植物的品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改善植物的生长,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提高植物的营养价值和品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益。
但是,任何药物都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要注意遵守用药规范,严格控制剂量,以防止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植物的繁殖,增加其营养价值及品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益。
但是,要想使植物生长调节剂发挥最大作用,必须严格控制剂量,以防止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稳定的原因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稳定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化学结构稳定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化学结构稳定,不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分解或变化。
这使得它们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性。
2. 分子稳定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子内部的键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断裂或变化,因此能够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保持稳定。
3. 化学性质稳定,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化学性质基本保持不变,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或降解,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农田和温室等不同环境中发挥稳定的调节作用。
4. 生物降解性,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体内可以被迅速降解,这有助于避免在农产品上残留过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保障农产品的安全。
5. 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稳定性还与使用方法和用量有关。
合理的使用方法和适量的使用能够减少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和对环境的影响,保持其稳定性。
总的来说,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其化学结构、分子稳定性、化学性质稳定性以及合理的使用方法和用量等因素共同作用,保障了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稳定应用。
关于促进坐果、膨果的几个配方促进果实坐果、膨大、增加产量,历来是调节剂的主要应用之一。
自我国开始在植物调节剂的研究以来,这类应用一直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
从番茄、茄子的防止落花,苹果的防止采前落果,促进葡萄果粒膨大而后到应用抑制剂促进结实率,我们先后应用了吲哚乙酸、2,4 -D、萘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比久等抑制剂来促进坐果、膨果,而达到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
但单独使用某一药剂时,往往提高坐果的同时,产生空洞果、裂果、果梗变硬等副作用,达不到提高品质的要求,就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用,但复配产品要经过科学的试验,其复配有效成份及含量均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产生副作用,下面就一些此类常用的复配制剂介绍一下。
(1)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其制剂一般为水剂或可溶粉剂,由高纯度α-萘乙酸钠与复硝酚钠复配而成,市场上常见的为2.85%水剂(1.8:1.05),这两种成份可以相互增效,拓宽药效,降低使用浓度,既具有复硝酚钠赋活剂的效果,又具有α-萘乙酸钠生根、膨果的效果,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于其制剂的速效性,保花保果性能优良,已成为一个较为广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
(2)赤霉素(GA4+7)+ 6-BA其制剂一般为乳油、可溶液剂或涂抹剂。
市场产品有3.6%、3.8%乳油,3.6%液剂,2.7%膏剂。
它可经由植物的茎、叶、花吸收,再传到到分生组织活跃的部位,促进坐果,促进苹果五棱突起,并有增重效果。
此混剂已在元帅系的红星、新红星、短枝红星、红富士和青香蕉苹果上应用,一般是盛花期对花喷一次,隔15-20天再对幼果喷一次。
此外,还可在猕猴桃、葡萄、香蕉等果树上应用。
(3)氯化胆碱+萘乙酸(钠)其制剂一般为可溶粉剂或水剂。
市场产品有25%水剂,主要应用于马铃薯、甘薯、萝卜、洋葱、人参等块根块茎类作物。
此配方为促控剂类型,通过抑制C3植物的光呼吸,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有机质的运输,并将光合产物尽可能输送到块根块茎中去,增加块根块茎的产量。
(4)赤霉素(GA3)+ CPPU其制剂一般为乳油或可溶液剂。
为0.1%氯吡脲可溶液剂的升级产品,加赤霉素的作用是防止穗轴硬化及幼果大小不齐等副作用。
一般赤霉素的使用浓度在10ppm,氯吡脲根据处理作物的不同,使用浓度有所调整,使用范围在5-20ppm。
如在巨峰葡萄上应用此混剂,最好选用赤霉素10ppm+CPPU5ppm的浓度,不仅能提高坐果率,还促进了幼果的膨大,单果重明显增加。
(5)赤霉素(GA3)+ (类)生长素其制剂一般为可溶液剂或可溶粉剂。
类生长素如α-萘乙酸、2,4-D、对氯苯氧乙酸、β-萘氧乙酸等在番茄、芒果、菠萝、香蕉等作物应用时,在提高坐果率的同时也同时产生一定数量的空洞果,若配合赤霉素使用,则大大减少了空洞果的比例,明显提高了品质。
(6)赤霉素 + 生长素 + 6-BA其制剂多为膏剂。
配置比例为0.3%赤霉素+0.005%吲哚乙酸+0.05%6-BA,用此混剂的羊毛脂软膏处理新水梨的幼果果梗,其单果重可增加28.6%,并且提早收获7-8天。
(7)矮壮素+氯化胆碱其制剂多为水剂。
应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新枝的旺长,来提高坐果率。
如市场上的0.1%氯化胆碱+0.05%矮壮素处理葡萄,在新枝叶约6-10片叶时使用,可明显提高坐果。
其使用浓度根据田块肥力相关,植株生长旺盛,使用浓度偏高些,生长中等的浓度偏低,生长弱势的尽量不用。
(8)复硝酚钠+多效唑其制剂多为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
主要用于果树的控梢和膨大果实,也是最近几年较为流行的果树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方兴未艾。
(9)噻苯隆噻苯隆主要作棉花脱叶剂,但低浓度时也是良好的细胞激动素,据一些文献资料显示,其在促进坐果和叶片保绿上生物活性比6-BA还高。
其制剂为可湿性粉剂或可溶液剂。
市场产品为0.1%噻苯隆可溶液剂、0.1%噻苯隆可湿性粉,用于西葫芦、甜瓜、葡萄、黄瓜上,使用浓度范围在2-4ppm,可喷果穗或喷雾使用,可促进坐果,延长叶片衰老,还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长出幼芽来。
(10)DA-6 + 延缓剂其制剂可为水剂、可溶粉剂、可湿性粉等多种。
一般延缓剂为矮壮素、缩节胺、氯化胆碱、多效唑或烯效唑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促控型坐果剂,可在番茄、葡萄、果树、块根块茎类作物上使用。
DA-6使用浓度范围在5-15ppm,延缓剂根据种类不同,使用量差别也较大。
使用时期一般控制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交替期,以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而促进坐果、增加产量。
(11)矮壮素+对氯苯氧乙酸(钠、钾)其制剂多为水剂或可溶粉剂,主要应用对象是番茄。
在营养与生殖生长交替时期(开花前三天左右),用矮壮素150-200ppm+对氯苯氧乙酸25-25ppm对番茄进行整株喷洒,可显著增加坐果及产量。
(12)复硝酚钠+2,4-D其制剂可为水剂或可溶粉剂,是专门针对香蕉拉长研制的。
在香蕉断蕾时,对果实喷洒适当浓度的溶液,可有利于增长果指,一般控制2,4-D的浓度为5-10ppm。
因2,4-D又是除草剂,药性强烈,对温度较敏感,不可随意增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迄今为止,已在农业、林业、果树、蔬菜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近几十年来,在生根、坐果、矮化、休眠、干燥、脱叶、催熟、增甜、着色等许多应用方面都出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配,发展势头迅猛,原因就在于复配应用时可出现增效、加合等作用,能减少使用量,提高应用效果,同时也扩大了应用范围,互相取长补短,克服了单用的不足,而且还能实现优质高产。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可分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混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菌剂复配等。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复配以前大家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专用性,不能复配使用,而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证明: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使用后,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生长促进剂与生长抑制剂复配使用后发现,对一些植物可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在植物控制旺长、抗倒伏的同时,使果实膨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1、复硝酚钠+萘乙酸钠它是一种省工、低成本、高效、优质的新型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
复硝酚钠作为一种综合调节作物生长平衡的调节剂,可全面促进作物生长,而与萘乙酸钠复配,一方面强化萘乙酸钠的生根作用,另一方面又增强复硝酚钠生根速效性,二者共同促进,使生根效果更快,吸收营养更强劲,更全面,加速促进作物伸张健壮,不倒伏,节间粗壮,分枝、分蘖增多,抗病,抗倒伏。
据多家科研单位联合试验研究表明:复硝酚钠与萘乙酸钠按照比例1:3复配,应用于砧木生根上,结果显示,生根数明显高于单用萘乙酸钠;大豆上试验研究表明,二者明显促进大豆根系粗壮,根瘤固氮菌能力显著增强,2-3天即表现出明显的外观直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复硝酚钠与萘乙酸钠复配剂2000-3000倍水溶液在小麦生根期叶面喷施2-3次,可增产15%左右,对小麦品质无不良影响。
2、DA-6+乙烯利(或复硝酚钠+乙烯利)它是一种复合型玉米专用的矮化、健壮、防倒型调节剂。
单用乙烯利,表现为有矮化作用,且叶片增宽、叶色深绿、叶片向上、次生根增多,但易出现叶片早衰现象。
玉米应用DA-6+乙烯利复配剂控旺,复配使用比单用乙烯利可降低株高达20%,具有明显的增效、防早衰功效。
3、复硝酚钠+赤霉素复硝酚钠与赤霉素同作为速效性调节剂,均能在施用后短时间内发生作用,使作物显示出很好生长效果,而复硝酚钠与赤霉素复配使用,据中牟县枣树科学研究所应用复硝酚钠研究表明,在加合二者效果的同时,复硝酚钠的持效性特点,能补赤霉素的这一缺陷,同时通过综合调控生长平衡,避免赤霉素使用过量造成对植株体的伤害,从而使枣树显著增产,品质也明显提高。
4、萘乙酸钠+吲哚丁酸盐它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复合生根剂,在果树、林木、蔬菜、花卉及一些观赏植物上推广应用广泛。
该混剂可经由根、叶、发芽的种子吸收,刺激根部内鞘部位细胞分裂生长,使侧根生长快而多,提高植株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达到植株整体生长健壮。
由于该剂在促进植物扦插生根中往往出现增效或加合作用,从而使一些难以生根的植物也能插枝生根。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1、复硝酚钠+尿素复硝酚钠+尿素可谓是调节剂与肥料复配中的“黄金搭档”。
在作用效果上,复硝酚钠所具有的综合调控作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可弥补前期养分需求的不足,使作物营养更全面,尿素利用更彻底;在作用时间上,复硝酚钠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与尿素的速效性结合,使植株外观及内在变化更快,更持久;在作用方法上,复硝酚钠与尿素配合使用,既可作基肥,也可作根部喷施,冲施肥,可谓“一举三得”。
复硝酚钠与含尿素的叶面肥试验,植株在施后40h内,叶片变深发绿,有光泽,后期产量显著提高。
2、三十烷醇+磷酸二氢钾三十烷醇可增加作物光合作用,与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可提高作物产量,二者再针对性的配合以其它肥料或调节剂施用在相应作物上,效果更好。
如三十烷醇+磷酸二氢钾+复硝酚钠复配应用在大豆上,比仅用前二者可增产20%以上。
3、DA-6+微量元素+N、P、KDA-6与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复配应用上百个试验数据及市场反馈信息显示:DA-6+微量元素如硫酸锌;DA-6+大量元素如尿素,硫酸钾等,均使肥料发挥出比单用高几十倍的功效,同时增强植株抗病,抗逆性。
从大量试验中优选出的良好组合,再加以一定助剂,提供给客户,使客户受益匪浅。
4、矮壮素+硼酸该混剂在葡萄上应用,可克服矮壮素的不足。
试验表明,在葡萄开花前15天用一定浓度的矮壮素对整株进行喷洒,可大大提高葡萄的产量,但却降低了葡萄汁中的含糖量。
而该混剂则既能发挥矮壮素控长促坐果增加产量的作用,又能克服矮壮素使用后糖含量降低的副作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1、复硝酚钠+乙蒜素复硝酚钠与乙蒜素复配使用,能显著提高其药效,并延缓抗药性出现,且能够通过调节作物生长来抵御药剂过量或高毒产生的药害,弥补因此造成的损失。
复硝酚钠+乙蒜素乳油在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研究表明:复硝酚钠的加入比单用乙蒜素发病率减轻18.4%,且复配制剂处理比对照棉花生长健壮、叶片深绿、肥厚,后期衰退时间晚,延长叶片功能期。
2、复硝酚钠+多菌灵复硝酚钠与杀菌剂混用改善药剂的表面活性,增加渗透力和附着力等,因而增加了杀菌效果。
复硝酚钠与杂环类杀菌剂,如多菌灵复配使用,在花生叶部病害防治上,发病初期连喷2次,提高防效23%,显著增强杀菌效果。
3、芸苔素内酯+三唑酮芸苔素内酯有促进农作物、树木与种子萌发和助苗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的作用。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芸苔素内酯与三唑酮复配对棉花立枯病防效超过70%,同时促进棉花根和芽的生长。
研究同时表明,水杨酸对三唑酮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