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诗歌教案大自然的话
- 格式:docx
- 大小:13.45 KB
- 文档页数:2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5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教学建议一、结构内容这篇__用亲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很多自然现象,作者引领我们去认识、了解这些大自然独特的“文字”。
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5段)通过文字人们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同样,了解了“大自然的文字”,人们便可以认识大自然。
作者由日常生活中的文字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引出了对“大自然的文字”的介绍,启发读者细心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
第二部分(第6段至第19段)旨在说明通过星、云、鸟等大自然的文字,人们可以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
其中,第6段至第9段生动地说明了认识、掌握星、星座的知识可以指导人们充分利用自然。
第10段至第12段介绍云这种天空大书上的字母不仅可以向人们讲述现在的事情,也能预示将来的事情。
第13段至第18段介绍鸟也是“大自然的文字”,留心观察它,人们也能认识了解自然。
第19段是对第6段至第18段的内容的总结。
第三部分(第20段至第24段)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石头也是大自然的文字。
第四部分(第25段至第27段)说明要认识和了解自然,就要从小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
__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
二、细致的观察与生动的表达要想生动准确地说明自然现象的特征,必须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如“有时候,在炎热的夏季,天空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
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
山变得像铁匠铺里的铁砧了。
”其中“耸立”“伸出”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云的变化,写出这种“文字”的特征。
三、修辞手法的运用作者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如把星、云、鸟、石头等自然界的生物比作“大自然的文字”;把天空、大地比作一本有趣的大书;把“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比作“铁匠铺里的铁砧”;把鹤队比作蜘蛛;把树林中的花岗石块披着青苔的样子说成“披着毛皮一般”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既准确地介绍了自然界的现象,又增强了说明的文学性,从中也能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大班诗歌说课稿《大自然的话》含反思一、说课背景本课是一节大班诗歌课,课题为《大自然的话》。
本课适合3-5岁的儿童,旨在通过诗歌,让孩子们领略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以及认识并理解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形式:草、花、树、虫、鸟、鱼等;2.认识并理解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3.掌握四句诗歌《大自然的话》。
2. 能力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悟;2.培养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意识;3.培养观察能力,发现和欣赏身边的自然美。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2.在领悟大自然的神秘和美好之后,愿意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自然之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让学生做一个小游戏:老师用图片展示一些自然界中出现的动物或者植物,学生在了解了是什么之后,发出相应的声音或来自大自然中的常见声音,如青蛙叫、小鸟鸣叫等。
借此培养学生对于声音、色彩以及特定物体的认知。
2.师生一起观察一段自然中的视频,美丽的景色、动物的活动、植物的成长。
老师可以问一些问题,如“你们喜欢这样的天空吗?”、“你们觉得这只小鸟在做什么?”、“这个季节是什么?”等等,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表达。
2. 学习环节1.学生们一起朗读《大自然的话》。
学生可以先听老师的朗读,然后跟读,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2.老师为学生讲解文章的意思、诗歌的节奏、韵脚等等。
3.孩子们可以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小组长带领,完成如下任务:–找到《大自然的话》中所有提到的自然界中的事物;–在教室中寻找相关的物品,如花、草、树叶等等;–一起探讨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三、总结环节将课程结束前几分钟作为总结环节。
此时,老师可以询问一些问题: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能怎样更好地保护大自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使他们关注自然、爱惜自然,成为自然的真正朋友。
大班语言《大自然的话》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内容,能够感受诗歌中大自然的美。
2. 学会用诗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
3. 能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2. 用诗歌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
难点:1. 能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
2. 体验创作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诗歌:《大自然的话》2. 绘画材料:水彩、画纸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欣赏诗歌《大自然的话》,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美。
2. 学习诗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诗歌,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让幼儿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出来。
4. 创作: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5.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创作的乐趣。
五、作业1. 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出来。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下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诗歌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表达。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开展大自然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幼儿用绘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
3. 邀请家长参与大自然主题的亲子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了解和参与。
八、教学反思九、教学计划调整根据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如增加户外活动、绘画比赛等环节,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努力,促进幼儿的成长。
十、教学总结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幼儿对诗歌《大自然的话》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用诗歌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
大班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大班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篇一: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话】教学活动设计【篇二:教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大班科学活动《大自然的语言》——活动设计思路镇江市丹徒区三山中心幼儿园梅新兰设计意图: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天上怎么会下雨?”“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会有各种形状?”幼儿乐于了解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利用中午散步的时间随机跟幼儿说一些季节性的景象,如春天到了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路边树木发芽了,草儿变绿了等,夏天的时候教师带领幼儿在树荫底下乘凉,感受夏季太阳的火辣,天气的炎热;秋天的时候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渐渐地变少了;冬天里草儿枯萎了,树叶落光了。
通过不同季节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让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形成产生探索兴趣。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所提出的个领域教学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和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幼儿始终以一位观察者的身份来感受着大自然的语言,教师随时察觉幼儿活动的动态,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过程。
整个教学活动的环节为:通过教师出示的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图片让幼儿进行季节的描述,初步感受大自然的语言是通过一些自然景象区表述的,让幼儿对大自然有一个相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雨天和晴天的自然现象配对活动,让幼儿进一步地感知大自然的语言是妙不可言的,然后通过幼儿看图进行晴天和雨天的分辨,进行打雨伞和戴墨镜的表演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用音乐和肢体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快乐地感知大自然的语言;最后进行活动小结,让幼儿产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让我们带领幼儿一起去感触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到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本节课渗透于科学、语言、音乐领域之中、大班综合活动《大自然的语言》——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幼儿主动观察四季图,理解大自然的自己语言,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大自然的话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大自然的不同声音和景象,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1.2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幼儿的听力和专注力。
1.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1.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室内布置:在教室内放置一些大自然的相关图片,如树木、花草、动物等。
2.2 教学材料:准备一些大自然的音频材料,如鸟鸣、水流、风声等。
2.3 其他准备:准备一些画纸、画笔、彩色纸等绘画材料。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思考大自然的声音和景象。
3.2 听力训练:教师播放大自然的音频材料,让幼儿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并尝试描述所听到的声音。
3.3 绘画表达: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所听到的声音,用画笔在画纸上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3.4 分享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想象。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的声音和景象,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
4.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4.3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类似的活动,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大自然的声音和景象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5.2 教师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估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3 教师通过幼儿的分享和讨论,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音频材料的声音清晰,避免音量过大或过小对幼儿造成不适。
6.2 在绘画环节,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个人创作,不干预幼儿的绘画过程,鼓励幼儿自由表达。
6.3 教师在活动中应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七章:教学内容解析7.1 大自然的声音:介绍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来源,如鸟鸣、虫鸣、水流、风声等。
大班诗歌优秀说课稿含反思《大自然的话》一、引言《大自然的话》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优秀诗歌,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与壮丽,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
在大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导这首诗歌,让幼儿在欣赏美好的同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是我们教师们需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二、说课内容1. 课程环境准备在教学之前,需要营造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教学环境。
可以在教室里摆放一些大自然的图片或真实的植物,让孩子们在接触诗歌之前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2. 诗歌朗诵在课堂上,通过老师朗诵和幼儿跟读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可以采用生动的语音、轻快的节奏,让诗歌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3. 对诗歌进行解读在诗歌的解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大自然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引导他们从诗歌中汲取养分,感悟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
4. 创设情境体验可以通过游戏、观察植物、亲近小动物等形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引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5. 诗歌悟道最后,可以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让诗歌的主题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部分。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孩子们能够:1.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2.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3.通过诗歌传递的信息,激发对自然的探索欲望;4.在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通过诗歌的引导,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得到了提升,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引入自然元素,让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成长,让他们在心灵上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温馨。
五、总结《大自然的话》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温暖的诗歌,通过在大班教学中的深入讲解和亲身体验,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从中汲取养分,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语言》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语言》1 活动目标:1.体验诗歌中人和自然的情感。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中的美。
3.能合作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课件、彩笔、四种颜色的卡纸。
活动过程:一.直接语言导入:你们知道吗?不光是我们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而且大自然的话到处都是,不信?我们一起来看!二.配乐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白云飘得高高,告诉我们什么呢?2.瞧!谁出来了?(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蚂蚁往高处搬家,这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3.这是什么呀?(大树桩)上面有什么?对!每一个圆圈就是一个年轮,大树桩告诉我们有几圈年轮就代表它几岁了!4.教师小结: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啊!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
三.用图谱完整学习诗歌四.分组合作朗诵诗歌。
附诗歌:大自然的话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听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听不见。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语言》2 【目标预设】1.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不一样,初步认识热带、温带、寒带。
2.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个事物的直线距离。
3.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加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各地气温差异与离太阳的远近有关,初步了解热带、温带、寒带。
难点: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地的距离。
【设计理念】在大班渗透式领域中有一次语言活动是《我们的祖国真大》,其中有一篇儿童诗就是讲祖国的同一时间因为不同地方气温的差异导致了人们不同的生活景象,那基于这一灵感,我想何不把这一话题拓展开来,研究由于同一时间温度的差异形成的热带、温带、寒带的这一地理现象。
大班诗歌《大自然的话》说课稿《大班诗歌〈大自然的话〉说课稿》一、说教材1.1教材分析《大自然的话》是一首充满童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诗歌。
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如白云、蚂蚁、大树等,赋予了如同人类对话般的场景,向孩子们传递了大自然的奥秘和规律。
这首诗歌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能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幼儿能够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所传达的信息。
例如,通过诗歌了解白云高飘预示晴天,蚂蚁搬家预示即将下雨等。
(2)能力目标:引导幼儿学习诗歌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模仿诗歌的句式进行创编。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情感,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尊重和保护大自然。
1.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不同自然现象所代表的含义,并能准确朗诵诗歌。
例如,“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这一诗句,幼儿要理解白云的高度与天气的关系,并且能够清晰、流利地朗诵出来。
(2)教学难点模仿诗歌的句式进行创编。
这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幼儿在理解诗歌结构和自然现象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作。
比如,按照“大自然的话啊,/它真是无处不在。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听不见。
”的句式进行创编。
二、说学情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尤其是对大自然中的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如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月亮有时圆有时缺等。
然而,他们的认知还比较直观和表面,对于大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在语言方面,他们能够表达简单的语句,但在诗歌朗诵和创编方面还需要更多的锻炼。
三、说教法3.1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自然现象。
例如,在讲解蚂蚁搬家预示下雨时,可以展示蚂蚁搬家的图片或者播放相关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看到蚂蚁搬家时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大班大自然的话诗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中描述的自然景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使幼儿能够流利地朗诵诗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学会用诗歌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诗歌课件、图片、自然景象道具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了一定的诗歌欣赏经验,对自然景象有所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起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2. 诗歌朗诵: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解析:教师讲解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
4.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扮演诗歌中的角色,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诗歌的主题,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情。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分享所学诗歌,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 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自然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 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大自然的诗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道具等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 运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情景体验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检验教学效果。
八、教学内容1. 诗歌《大自然的话》2. 自然景象图片展示3. 情景体验活动九、教学时间1. 诗歌朗诵:10分钟2. 诗歌解析:10分钟3. 情景体验:15分钟4. 总结与拓展:5分钟十、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自然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大班诗歌说课稿:大自然的话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诗歌《大自然的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认知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引导幼儿进行与诗歌相关的绘画和表演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诗歌《大自然的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认知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
准备诗歌《大自然的话》的文本或音频。
了解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需求,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与诗歌相关的绘画和表演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诗歌《大自然的话》的文本或播放音频,引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
2. 诗歌欣赏
引导幼儿一起欣赏诗歌《大自然的话》,让他们感受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大自然观察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或室内的大自然观察活动,让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和生物。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认知和兴趣。
4. 绘画创作
引导幼儿根据诗歌《大自然的话》中的意象,进行绘画创作。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5. 表演演绎
学习诗歌《大自然的话》的朗诵和表演技巧,组织幼儿进行诗歌的表演演绎。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其他与大自然相关的活动,如植物种植、自然材料的手工制作等。
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其他与大自然相关的知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大班诗歌教案大自然的话
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
3、有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体验人和大自然的亲情。
1、幼儿有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2、配乐诗歌录音磁带。
3、大自然景象教学挂图、诗歌图谱各一幅。
4、拍摄的大自然景象图一套。
5、数码相机、录音机。
开始部分
游戏“指五官”,引起幼儿兴趣。
师:我们一起来玩“指五官”的游戏,听我的口令,看谁指得又快又对!
小结:小朋友的反应很快,说明刚才老师的语言大家都能听懂。
老师说的话你们是靠耳朵才能听懂的。
不要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你们能听懂吗?靠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基本部分
1、出示教学挂图,感受大自然,了解诗歌。
师:这儿有一幅画,画上有什么?这就是大自然。
大自
然会说话吗?我们一起来听诗歌《大自然的话》里说了些什么?
2、欣赏诗歌。
a、幼儿听配乐诗歌录音。
提问:大自然会说话吗?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过渡语:你们听懂大自然的话了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b、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
C、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里说了大自然中谁在说话?怎么说话的?为什么说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为什么说蚂蚁往高处搬家,明天准是晴天?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说明什么?怎么知道的?这都是人类多年观察出来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d、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地学习朗诵诗歌一遍。
过渡语: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五彩缤纷,妙不可言,我们一起来轻轻学念这首诗歌。
⑶引导幼儿听辨三段诗歌结构上的特点。